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升当初九字真言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朱元璋是怎么实践的

朱升当初九字真言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朱元璋是怎么实践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281 更新时间:2024/3/7 4:12:56

朱元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元璋是如何实践这三句话的!

在元末,世界陷入了混乱,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世界里,朱升能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是不寻常的,朱元璋不仅接受了朱升的话,而且把“九字箴言”作为一项国策,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使朱元璋更加独特。

那么,在混乱的时代,人们无法生存,朱元璋如何完成九字箴言呢?

1、缓称王,是最难做到的。我发现最难的是第三个句子,为什么?因为第三句话,它已经超出了物质层面,它是一个精神层面。

前两句式实实在在的,我可以去占地盘,不管我是占多大,我可以高筑墙,我可以建立起我的根据地,我可以想办法取得粮食,我有了粮草,有了实力,但是不管你做到什么程度,你还要低调子,这就得有修养,朱元璋他就有修养, 但当时的情况也迫使他这样做。

2、高筑墙和广积粮同步实施。一、如何高筑墙,他占领了南京,当时的南京叫集庆,朱元璋占领后改为应天府,然后向江苏、浙东、皖南扩张自己的力量。

他在扩充实力的同时,得到了良好的条件,即江南是一个富饶的地方,当我占领了江南的富饶土地时,这些地方将继续为我提供食物,所以他不仅有修筑高墙的实践,他也获得了积累大量粮食的条件。

当时,战争期间没有人有这样的想法。此时,朱元璋有一个很有名的将军,名叫康茂才,他不善于打仗,他无法与徐达常遇春相比,他善于种植食物,朱元璋给了他一个很有意思的官职,名叫都水营田使,你可以管理稻田,你可以为我种植食物。

康茂才他就搞屯田,结果一年后收获了15000石的食物,除去供养大军吃之外,还剩下七八千石,你想,一支大军可以有这么大的收成,如果所有的部队都在一边打仗,打完仗就种田,收成会更多,我们害还怕什么?

3、朱元璋官已经很大了,可以称王了,但是他缓称王。高筑墙,广积粮,都做到了,下一步就是缓成王,这时候朱元璋他的位置很高了,原来还是一个枢密院的同签,枢密院副职,而此时,小明王已经封他为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江南那么多地方,那么多省,你就是行政长官。

还不够,再往上加官,小明王又封朱元璋为江南等处行中书省丞相,江南那么多省,你是这些所有省的丞相,地位更高了。

大家说,丞相了不起啊,虽然是行省的丞相,地位,实际的权力,跟朝廷的丞相也没有太大的差距了,所以朱元璋这时候的官位是很高的,从小兵,九夫长,镇抚,总管,总兵官,副元帅,然后做到了枢密院的官,做到了江南等处行中书省的官,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在几年的时间内,走到头了。

官足够大吧,但是,与他周围的其他人相比,他的官员并不大,人家徐寿辉是皇帝,张士诚是诚王,虽然他们是自称的,但他们都是王,是皇帝,你朱元璋只不过在龙凤政权之下,你做了行省丞相而已。

可是这个行省丞相,他很厉害,等于龙凤政权承认他,江南的半壁江山由他管,这半壁江山归朱元璋管了,你别看他只是一个丞相,他也不称帝,也没称王,他的地位和割据势力与陈友谅和张士诚的地位相等。

4、朱元璋由于缓称王得到的好处。朱元璋由于缓称王,获得了很多好处。让我们看一下当时的情况,我们看看长江流域,朱元璋在中间,他的上游是陈友谅,他的下游是张世成,朱元璋被困在中间,他想发展自己的力量,上下游两边都是敌人,他们之间会发生战争。

如果他现在称王王,那么他将在北方拥有一个新的强大敌人,谁是一个强大的敌人?这是韩林儿刘福通,因为你背叛了龙凤政权,你成为一支独立的力量,那么你与我无关。

如果朱元璋不自称王,韩林儿和刘福通就是他的屏障,这道屏障是非常重要的,它妨碍了北元军,韩林儿刘福通在中原和元代打仗,确保了整个长江流域的稳定性。元代没有剩余的能力消灭长江流域的农民大军。

朱元璋不称王,这个时候他不称王,他就得到了这样一种保护,他就可以集中全力对付他身边的这两支力量。

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缓称王,是他重要的一步棋。

在这种情况下,我决定,把缓称王定为使一项国家政策,我不再考虑它了,然后我转过头去继续做另外两件事,就是继续修筑墙壁,积累粮食,朱元璋的力量越来越强。

标签: 历史朱元璋明朝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朱允炆没能守住自己的江山,是因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朱允炆,明朝

    朱允炆是懿文太子朱标第二子,但朱标的长子朱雄英早故,所以明太祖朱元璋就视朱允炆为嫡长孙。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起点最低的皇帝,开局一个碗,最后坐拥大明江山,成功的过程如此不可思议般的艰辛,因为得了江山之后,朱元璋的那种几乎变态的举动,都可以从早年

  • 鄱阳湖大战朱元璋胜利之后 朱元璋为何没有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朱元璋,陈友谅

    对朱元璋和陈友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鄱阳湖战胜陈友谅后,朱元璋自称吴王,为何仍奉小明王为帝?元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 )正月,在文臣武将的劝进下,朱元璋在应天府自称吴王。三个多月前,陈友谅在鄱阳湖身中流矢而死。影视剧中的朱元璋朱元璋践行“缓称王”的策略,在元末群

  • 朱元璋临死前传位给朱允炆 朱元璋就没有留下后手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朱元璋,朱允炆

    朱元璋传位给朱允炆,有没有想到朱棣会反叛,为何没有留下对策?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太子朱标去世之后,朱元璋之所以会大肆屠戮功臣,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便是为了确保皇太孙朱允炆能够顺利即位,并坐稳皇位。然而,最终的事实证明,大臣们的确无人造反,偏偏

  • 历史上韩信被封王赐地之后,是如何对待那个屈辱他的少年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韩信,汉朝

    韩信发迹前,曾受胯下之辱。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韩信是秦末汉初的军事家,曾有人以“国士无双”来形容他的丰功伟绩,是西汉的开国功臣,刘邦之所以能够打得天下,他至少占一半的功劳。因其用兵神武,被后人尊称为“兵仙”。但韩信在没成名之前曾经忍受过胯下之辱,那么在他被封王赐地之后,那个欺负他的恶

  • 后世对太平公主的评价如何?她有哪些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太平公主,唐朝

    太平公主(?—713年),本姓李氏,名字不详,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公主,唐高宗李治与女皇帝武则天的小女儿,唐中宗李显和唐睿宗李旦的妹妹。其生平极受父母兄长,尤其是其母武则天的宠爱,权倾一时。705年,参与复辟李唐王朝,拥中宗李显即位,受封镇国太平公主。710年,参与诛灭韦后行动,拥睿宗

  • 关羽败走麦城最后被东吴所杀 东吴就不怕被蜀汉复仇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关羽,麦城

    关羽败走麦城后被斩杀,东吴为什么不惧怕蜀汉复仇,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建安二十四年,孙吴吕蒙利用关羽北攻曹操之际,利用巧计偷袭,成功夺取了本由关羽镇守,属于蜀汉的荆州三郡(即南郡、武陵郡和零陵郡),腹背受敌的关羽无可奈何败走麦城。同年底,关羽被俘

  • 历史上真实的刘墉是个什么样的人?算得上好官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刘墉,清朝

    “宰相刘罗锅”,对于中国的老百姓来说这五个字一定不会陌生。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和珅,大家很熟悉,清代第一大贪官,被抄家时家产多达数亿两。但是和珅真的跟电视剧里面塑造得这么不堪吗?其实历史上的和珅,原名善保,字致斋,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二甲喇人。和珅身材高

  • 三国时期无当飞军是什么存在?有谁创建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无当飞军,三国

    无当飞军是蜀汉后期主力之一,是诸葛亮所组建的一支部队。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三国时期,算得上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乱世了,汉王朝即将覆灭,魏蜀吴三分天下的大势形成。而乱世立足之根本,在于一个好的领导者和一个好的军队。军队是一个朝廷的国防力量,从先秦至今一直都是如此,而且我国历史上也出现过很多

  • 秦惠文王都没有废除商鞅变法 最后为什么还要杀商鞅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秦惠文王,秦国

    秦惠文王不废商法,为什么还要杀商鞅?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他在变法中提出了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桑、奖军功、实行一统度量、建立郡县制及实行连坐之法等一系列法度,颁布的这些法律被统称为商法即商君之法。商鞅在秦国先后开展了两次变法,极大的提高了秦国的综

  • 朱元璋推翻元朝后留下十万蒙古女子 朱元璋是怎么处理他们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朱元璋,蒙古女子

    还不了解:朱元璋和蒙古女子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元璋灭元代后,是如何处置蒙古女人的?在强悍的蒙古铁骑下,耶律氏的大辽、赵氏的大宋以及李氏的西夏都不复存在,而元代则成为了我国历史上又一个大统一王朝。从元代开国皇帝忽必烈算起,元代延续了97年,其中,忽必烈以及末代皇帝元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