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登基后给功臣发了免死金牌 最后能善终的人有多少人

朱元璋登基后给功臣发了免死金牌 最后能善终的人有多少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641 更新时间:2024/1/21 13:17:09

对朱元璋和功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称帝后,给34位功臣发了免死金牌,为何只有两家得以善终?

“免死金牌”一般指丹书铁券,发明者是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刘邦夺得天下后,让人制造了丹书铁券,作为恩赐颁发给了他手下的开国功臣。刘邦时期,丹书铁券没有免罪、免死的权限,只是一种加官晋爵封侯的凭证。刘邦给韩信彭越等异姓王颁发了丹书铁券,但是这8位异姓王,最后6人被刘邦杀了。北魏时期,丹书铁券才有了“护身符”的作用,可以减轻罪行。

隋唐时期,丹书铁券变为了金书铁卷,皇帝会给开国元勋、中兴之臣恩赐铁卷,甚至一些宠臣、宦官也能获得铁卷。南北朝时期,金书铁卷才有了免死的权限,成了名副其实的免死金牌。

朱元璋称帝之后,将跟随他打天下的李善长、常遇春、李文忠汤和等34位功臣,封为了公爵、侯爵。朱元璋为了重赏这些功臣,还特地让人到浙江,借来唐代时期遗留下来的“钱镠铁券”,然后仿照“钱镠铁券”,打造了一批金书铁卷,将它们恩赐给了大明的34位开国元勋。

朱元璋对金书铁卷的用途和免死次数,做了明确规定。金书铁卷谋逆不宥,只宥其他死罪。同时,金书铁卷免死的次数也有限制。朱元璋颁发给大明第一开国功臣李善长的金书铁卷,本人可以免两死,儿孙可以免一死,只能用三次。其他功臣获得的金书铁卷,也只能免一两次死。

免死金牌虽然有免罪、免死的特权,但根据历史专家考证,免死金牌很多时候不但不能免死,还招死,是一道催命符,例如朱元璋时期,获得免死金牌的34位功臣,大多数被朱元璋杀掉了。

朱元璋除掉的第一位有金书铁卷的功臣是德庆侯廖永忠。廖永忠跟随朱元璋期间,立下了赫赫战功,尤其是鄱阳湖之战中,他率兵和敌军死战,帮助朱元璋击败了强敌陈友谅。朱元璋拿下天下之后,廖永忠又制造事故,淹死了小明王,为朱元璋清除了称帝之路上的最后一个障碍。

廖永忠擅自做主,杀害小明王一事,让朱元璋非常不满。因此,朱元璋降低了给廖永忠的恩赐,将有资格封公爵的廖永忠,封为了侯爵。洪武八年,廖永忠因僭用龙凤等违法之事被赐死。

朱元璋杀的第二个功臣是朱亮祖。朱亮祖是元代旧将,跟随朱元璋后,立下了赫赫战功。朱亮祖镇守广东期间,勾结当地豪强,为非作歹,诱使朱元璋冤杀番禺县令道同,因此惹怒了朱元璋。朱亮祖犯了杀人罪,没有犯谋逆罪,金书铁卷可以救他性命,但朱元璋没有下令杀他。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朱元璋让人打朱亮祖50鞭子。鞭子还没有打完,朱亮祖就被打死了。

临川侯胡美是朱元璋的岳父。1834年,他带着女婿擅自入宫去看望女儿。朱元璋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以偕同其女婿扰乱宫禁为由,将胡美和其女婿赐死了。胡美的行为也有谋逆之嫌。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胡惟庸谋反为由,将胡惟庸捉拿入狱并处死了,但是胡惟庸案并没有就此结束,一直持续了十年时间之久,韩国公李善长、列侯陆仲亨、已故的滕国公顾时的子孙等众多功臣,被牵连其中,被朱元璋下令处死了。李善长拥有的免死铁卷,可以免其两死,免其子孙一死,但唯独不免谋反之罪,所以他即便有免死铁卷,也救不了一家70余口人的性命。

朱元璋清洗功臣的工作,远远没有结束。

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又以凉国公蓝玉意图谋反为由,将其赐死了。随后,朱元璋以蓝玉案为契机,将傅友德、冯胜、王弼等在内的,二公、十三侯、二伯除掉了。宋国公冯胜,没有参与蓝玉谋反一案,但由于其功绩太多,功高盖主,让朱元璋放心不下,在蓝玉案爆发后,朱元璋将其召入京师,无罪赐死了。颍国公傅友德没有犯罪,蓝玉案爆发后,也被朱元璋逼死了。

正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冯胜、傅友德等人死后,朱元璋最忌惮的,就是信国公汤和了。汤和是朱元璋的发小,在郭子仪账下时,汤和是千户长,朱元璋是个普通士卒,两人一起走时,汤和却选择走在朱元璋身后,对其很恭敬。朱元璋称帝后,汤和更加谨小慎微、谦卑恭敬了,这让朱元璋对他比较放心。

朱元璋为了以绝后患,还是不打算放过汤和。他将汤和召入京师。此时汤和已经病入膏肓,连话都说不清楚了。朱元璋看着病重的好友,内心十分感慨。病重的汤和威胁不到他了,最终朱元璋放过了汤和。次年,汤和就病逝了。汤和是朱元璋手下,为数不多的能得以善终的功臣。

朱元璋并没有杀光功臣,例如长兴侯耿炳文,朱元璋就将他留给了孙子朱允炆。在靖难之役中,耿炳文曾率兵对抗朱棣,但不幸的是,他输给了朱棣,没有替朱允炆保住江山。朱棣称帝之后,其手下的刑部尚书郑赐、都御史陈瑛等人,不断弹劾耿炳文,导致耿炳文畏罪自杀了。

除了汤和之外,明代的开国功臣,武定侯郭英的结局,也很不错。郭英跟随朱元璋期间,立下了不少战功,但他的光芒、威望、功绩等不及冯胜、傅友德,对朱元璋的威胁也有限。郭英的妹妹还是朱元璋的宠妃宁妃,所以在朱元璋屠杀功臣时,郭英最终保全了自己。靖难之役后,朱棣夺得了天下,他随即罢免了郭英的官职。同年,郭英病逝于家中,朱棣也就没有打压他。

标签: 历史明朝朱元璋

更多文章

  • 朱升当初九字真言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朱元璋是怎么实践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朱元璋,明朝

    对朱元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元璋是如何实践这三句话的!在元末,世界陷入了混乱,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世界里,朱升能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是不寻常的,朱元璋不仅接受了朱升的话,而且把“九字箴言”作为一项国策,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使朱元

  • 历史上朱允炆没能守住自己的江山,是因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朱允炆,明朝

    朱允炆是懿文太子朱标第二子,但朱标的长子朱雄英早故,所以明太祖朱元璋就视朱允炆为嫡长孙。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起点最低的皇帝,开局一个碗,最后坐拥大明江山,成功的过程如此不可思议般的艰辛,因为得了江山之后,朱元璋的那种几乎变态的举动,都可以从早年

  • 鄱阳湖大战朱元璋胜利之后 朱元璋为何没有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朱元璋,陈友谅

    对朱元璋和陈友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鄱阳湖战胜陈友谅后,朱元璋自称吴王,为何仍奉小明王为帝?元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 )正月,在文臣武将的劝进下,朱元璋在应天府自称吴王。三个多月前,陈友谅在鄱阳湖身中流矢而死。影视剧中的朱元璋朱元璋践行“缓称王”的策略,在元末群

  • 朱元璋临死前传位给朱允炆 朱元璋就没有留下后手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朱元璋,朱允炆

    朱元璋传位给朱允炆,有没有想到朱棣会反叛,为何没有留下对策?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太子朱标去世之后,朱元璋之所以会大肆屠戮功臣,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便是为了确保皇太孙朱允炆能够顺利即位,并坐稳皇位。然而,最终的事实证明,大臣们的确无人造反,偏偏

  • 历史上韩信被封王赐地之后,是如何对待那个屈辱他的少年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韩信,汉朝

    韩信发迹前,曾受胯下之辱。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韩信是秦末汉初的军事家,曾有人以“国士无双”来形容他的丰功伟绩,是西汉的开国功臣,刘邦之所以能够打得天下,他至少占一半的功劳。因其用兵神武,被后人尊称为“兵仙”。但韩信在没成名之前曾经忍受过胯下之辱,那么在他被封王赐地之后,那个欺负他的恶

  • 后世对太平公主的评价如何?她有哪些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太平公主,唐朝

    太平公主(?—713年),本姓李氏,名字不详,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公主,唐高宗李治与女皇帝武则天的小女儿,唐中宗李显和唐睿宗李旦的妹妹。其生平极受父母兄长,尤其是其母武则天的宠爱,权倾一时。705年,参与复辟李唐王朝,拥中宗李显即位,受封镇国太平公主。710年,参与诛灭韦后行动,拥睿宗

  • 关羽败走麦城最后被东吴所杀 东吴就不怕被蜀汉复仇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关羽,麦城

    关羽败走麦城后被斩杀,东吴为什么不惧怕蜀汉复仇,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建安二十四年,孙吴吕蒙利用关羽北攻曹操之际,利用巧计偷袭,成功夺取了本由关羽镇守,属于蜀汉的荆州三郡(即南郡、武陵郡和零陵郡),腹背受敌的关羽无可奈何败走麦城。同年底,关羽被俘

  • 历史上真实的刘墉是个什么样的人?算得上好官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刘墉,清朝

    “宰相刘罗锅”,对于中国的老百姓来说这五个字一定不会陌生。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和珅,大家很熟悉,清代第一大贪官,被抄家时家产多达数亿两。但是和珅真的跟电视剧里面塑造得这么不堪吗?其实历史上的和珅,原名善保,字致斋,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二甲喇人。和珅身材高

  • 三国时期无当飞军是什么存在?有谁创建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无当飞军,三国

    无当飞军是蜀汉后期主力之一,是诸葛亮所组建的一支部队。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三国时期,算得上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乱世了,汉王朝即将覆灭,魏蜀吴三分天下的大势形成。而乱世立足之根本,在于一个好的领导者和一个好的军队。军队是一个朝廷的国防力量,从先秦至今一直都是如此,而且我国历史上也出现过很多

  • 秦惠文王都没有废除商鞅变法 最后为什么还要杀商鞅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秦惠文王,秦国

    秦惠文王不废商法,为什么还要杀商鞅?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他在变法中提出了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桑、奖军功、实行一统度量、建立郡县制及实行连坐之法等一系列法度,颁布的这些法律被统称为商法即商君之法。商鞅在秦国先后开展了两次变法,极大的提高了秦国的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