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承乾备受宠爱,为什么要造反?李世民也不是一点错没有!

李承乾备受宠爱,为什么要造反?李世民也不是一点错没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586 更新时间:2024/2/17 17:35:44

唐太宗李世民少年从军,穿梭在鲜血淋漓的战场中,依靠战功成为秦王。先后平定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唐朝统一后悍然发动玄武政变,逼死亲兄弟及其子嗣,安排父亲唐高祖退位。

李世民登基后改元贞观,不断巩固唐朝的统治。对内文治天下,对外武力开疆。被各族人尊为天可汗,给唐朝未来一百多年的盛世打下基础。

贞观十七年汉王李元昌、城阳公主的驸马都尉杜荷、侯君集等人勾结,试图效仿唐太宗起兵强行逼宫。事情败露后,李世民分分钟赐死了李元昌等人,处置元凶李承乾的时候却左右为难,只好把这问题甩到朝上议论。

逼宫谋反这事儿成了就是至高无上的新皇,败了就得全家死亡。满朝文武都知道这个理儿,可就没有一个人敢明着拿主意。李承乾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嫡长子,唐太宗登基的头一年,就迫不及待的把年仅八岁的李承乾立成了太子。

贞观四年,李承乾十二岁。李世民就下令承乾“宜令听讼”,还说“自今以后,诉人惟尚书省有不伏者,於东宫上,令承乾断决。”

贞观五年,李承乾生了一场大病,从不信佛信道的李世民破天荒的请了道士给儿子祈福。儿子病好以后,李世民下令给狱中的囚犯减免罪行,还召集了三千出家人,建了两座寺庙用来还愿。

李承乾积弱多病,每一次都让李世民倍感揪心。所以他对李承乾非常溺爱。李承乾表现好了,从来都是大赏特赏。又一次李承乾写了篇治国策略,李世民看了之后非常得意的跟侍臣们炫耀了起来。

李承乾的犯了过错,从来都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李承乾宫内一名太常乐人死后,他一连几个月称病不去上朝,不仅如此李承乾还想对那些前来劝谏的臣子痛下杀手。

对父亲阴奉阳违,对师长心狠手辣,还跟同母亲弟李泰交恶,处处针锋相对。即便这样李世民也没有动过废立太子的想法,甚至还专门安排魏征去做太子太师,告诉所有人太子之位不可动摇。

李世民这么一个心头肉,宝贝了二十几年。谁敢说大实话,最后还是通事舍人来济站出来委婉的说了句,“陛下上不失作慈父,下得尽天年,即为善矣。”李世民得了台阶,很痛快的废掉了李承乾的太子之位,派人护送到了黔州。来济也因为这一句话,在未来的几年不断地升职加薪。

李世民派人送走李承乾还不放心,专门跳过次子李泰,册立还年幼的李治成为太子。避免李泰掌权兄弟残杀,保全三个心爱的儿子。可惜李承乾身子太过单薄,迁徙到黔州不到几个月就死了。

李世民白发人送黑发人,废朝哀悼,以国公之礼安葬李承乾。根据史书记载李承乾性聪敏,自小丰姿峻嶷、仁孝纯深。对待第一任老师李纲谦虚恭敬,亲自迎来送往。

李世民爱子情深,希望李承乾能够成为一代明君。遍访贤德挑选了杜正伦、孔颖达、张玄素、房玄龄、魏征等,十几位老臣名臣辅佐东宫,可却生生的把李承乾这块璞玉,折腾成了杀师逼宫的罪人,不知是可悲还是可叹。

标签: 历史李承乾李世民

更多文章

  • 崇祯未能挽救明朝的残局,若是朱元璋能有所改变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崇祯,朱元璋

    崇祯皇帝朱由检虽然是一位励精图治的好皇帝,上位以后不仅勤于政事,还大力惩治阉党,但明朝根基已经腐烂,最终还是没能力挽狂澜,将大明衰败的政权拖回正轨。如果换成另外一位皇帝,能不能解救明朝灭亡的危机呢?有人提出明太祖朱元璋可以一试,明太祖自然是有治国的能力,但把他放在当时的情况下究竟能有多大的作用还是个

  • 戚夫人怎么死的?吕后为什么要杀戚夫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吕后,戚夫人,戚夫人怎么死的

    吕后为什么要杀戚夫人?吕后杀戚夫人是历史上最残酷的虐杀事件,吕后也因杀戚夫人臭名昭著。吕后为什么要杀戚夫人?女人刁难女人肯定是因为男人,嫉妒而生恨。刘邦五十多岁得了刚二十岁的戚夫人,她能歌善舞,甚得刘邦欢心。不久,她还为刘邦生了个儿子。老年得子,刘邦别提有多高兴,起名

  • “天将降大任”的孟子,为什么没有受到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孟子,孔子,齐宣王

    作为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在后世极其显赫的名声,他的“仁政”理论、他的“民贵君轻”的超前思想、他的“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铮铮铁骨都被后世所推崇,被认为是仅次于孔子的“亚圣”,其与孔子的理论思想并

  • 刘邦弱而胜,项羽强而败,楚汉相争两个人的差距在哪儿?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

    公元前206年十月,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向起义军交出象征皇权的玺符节,宣告了秦朝的灭亡。秦朝虽亡但天下未定。汉王刘邦和西楚霸王项羽开始逐鹿中原。从公元前206年八月至公元前202年十二月,项羽、刘邦为争夺政权进行了一场大规模战争。这场楚汉相争历时四年多,刘邦屡战屡败,由弱变强,终于一统天下

  • 朱允炆:一个被诸多忠臣拥护的君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

    五千年的历史,什么奇怪的事情,都能从中找到相似。就像是明朝皇帝朱元璋,放着儿子不喜欢,偏偏要把孙子推上帝位。晚年的朱元璋诛杀功臣,平白给自己的名声抹黑。说白了,都是皇位惹的祸。(一)朱允炆做到了民心所向朱元璋也知道自己的杀业重,所以想给明朝的未来,选择一位仁君,可以让人民更好的休养生息。而朱允炆就是

  • 重文轻武的北宋,武将的命运真的很惨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

    唐代安史之乱后,中国便陷入了藩镇割据的时代。哪怕到唐朝灭亡的时候,武人割据之风仍未有消失,反而酿造了一个更為分裂混乱的时代——五代十国。五代时期,军人跋扈,将帅兵变篡位之事史不绝书。因此,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在杯酒释兵权之后便订立了“强干弱枝”和“重文轻武”的国策,试图改变昔日君权不振、武人恃兵专横的

  • 昙花一现,大秦帝国十五年而亡,真的是因为暴政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

    秦十五年而亡,纵使在历史舞台上,却留下深刻的烙印。数千年来,秦速亡之因与秦始皇的是非功过都是史学界中千古不衰的话题,而学者们对始皇帝的评价也是久经起落,但总括而言,“暴政亡秦”的认知至今在史学界中仍是根深蒂固。不少学者依然视始皇为暴君,认为秦亡汉兴是“顺民心者昌,逆民心者亡”的历史必然性。不过其实有

  • 清末抗法名将刘永福是如何击毙法国舰队正副司令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

    刘永福率领的黑旗军,在清末反抗法国侵略者的战斗中连战连捷,打乱了法国入侵中国的计划。在宝岛联合义军,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达五个月之久,给敌军以沉重的打击。(一)从小养成敢于斗争性格刘永福(1837-1917年)字渊亭,今广西钦州人,祖辈世代为农,12岁时父母双亡,他被迫上山打柴或者烧炭为生,13岁时在

  • 道光皇帝谋求大清朝中兴,他干了哪些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

    道光帝爱新觉罗·旻宁,原名绵宁,是清朝唯一以嫡长子身份继位的皇帝,道光在如深似海的皇宫,每天面对各种各样可能发生的事件,也算是一名勇士。道光帝战战兢兢地度过了将近四十年的时光,终于靠嫡长子身份在皇宫中苦熬39年,荣登大宝。生逢时代变革的浪潮之中,虽然,道光帝勤于政务,在1840年前后大

  • 埋没的帅才,失意的英雄,三国赵云的人生际遇为何那么惨?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

    埋没的帅才,失意的英雄,三国赵云的人生际遇为何那么惨?对赵云的记载主要是《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解。《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将赵云与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并列传记且排在最后一位。相比其他四人,赵云的记载也最为简略,仅有四百余字,除了当阳长坂坡救主、箕谷失利两件事外,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