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允炆:一个被诸多忠臣拥护的君王

朱允炆:一个被诸多忠臣拥护的君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540 更新时间:2024/1/16 1:06:04

五千年的历史,什么奇怪的事情,都能从中找到相似。就像是明朝皇帝朱元璋,放着儿子不喜欢,偏偏要把孙子推上帝位。

晚年的朱元璋诛杀功臣,平白给自己的名声抹黑。说白了,都是皇位惹的祸。

(一)朱允炆做到了民心所向

朱元璋也知道自己的杀业重,所以想给明朝的未来,选择一位仁君,可以让人民更好的休养生息。

而朱允炆就是朱元璋认为的仁君,而朱允炆在登基后的一系列举动,让他赢了民心。

朱允登基,开始减轻百姓的赋税,新政的推行就是宽仁为主。朱允炆在位时间不长,但是下旨的每一条法令,都令民心归向。一年时间不到,减免了四次天下赋税,百姓有多少,对朱允炆的推崇就有多少。

要知道,在朱元璋时期,先是连年不断的征战,征战需要男人,征战需要粮食,征战需要布匹。在朱元璋晚期,为了安定社稷,开始清算,算起来朱元璋对于民生的改善并不多,所以朱允炆的所作所为,让人们从劳民伤财中解脱出来,开始了新的生活。

那么无论是谁打破这份安定,就是百姓的敌人。

朱允炆登基的第二年,还要继续征战,明明还要筹集粮饷,可是朱允炆依旧下诏,平均江南的田赋,让江南百姓都有地种,有粮食吃,这一举动,收服了江南的民心。

民心所向,就是朱允炆登基两年的最大功绩。

(二)仁君:读书人眼中的朱允炆

明朝之前的朝,就是所谓的野蛮人元朝统治的天下,所以汉人儒学一直得不到重视。

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可是偏偏书生就是朝代更迭的脊梁。好不容易诸位书生大臣,盼来了一位名正言顺的仁君,为了青史留名,必须全力以赴辅佐他。

在书生的心中,朱元璋明旨下诏册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元璋死后朱允炆继位是天经地义,那些学习儒家的书生,要维护的就是这份正统。

在儒家书生的心中,第一条铁律,就是忠君爱国。

或者说,儒家书生,天下文人,被压抑太多年了,而朱允炆就是他们文人的希望。

在宋朝后期,因为重文轻武险些被灭国,所以大家对于文人相轻,到了元朝,文人的地位更是一落千丈,甚至连妓女都不如,一直被压抑的文人,直到明朝的到来,被朱元璋提拔,被朱允炆重用,秉持着士为知己者死的心态,这些文人,对朱允炆只能说是鞠躬尽瘁。

对于文人而言,天下大同就是毕生所愿,而朱允炆的存在,让他们看见了希望。

(三)忠臣如过江之鲤

直到朱棣以清君侧的口号开始讨伐朱允炆,天下百姓文人共诛之。

直到朱棣的大军兵临城下,朱允炆已经无力回天,突然一场大火,让朱允炆的下落,成了千古迷案。

而那些跟随朱允炆的臣子,面对着未来皇帝朱棣,却坚决不肯投降。

朱棣进到南京,仅有28位大臣迎接朱棣。而朱棣为了彰显武力,抓捕没有迎接他的大臣,这些人被全部处死。

其中方孝儒拒不投降,连累亲友。铁铉不肯面见朱棣,被凌迟后油炸。景清想刺杀朱棣,朱棣将景清的乡亲都全部杀害。甚至有人为方孝儒等忠臣收尸,也被朱棣全部处死。那些跟在朱允炆身边的大臣,以一死,成全了自己的忠义无双。

只是最苦的还是女子,这些人的家眷,被朱棣下令成为贱籍,供人取乐。

据不完全统计,此靖难一役,死亡五十万人。

朱允炆在位期间不长,可是却是一个好皇帝,他换得太多人心,也为朱棣留下后世的骂名。

标签: 历史

更多文章

  • 重文轻武的北宋,武将的命运真的很惨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

    唐代安史之乱后,中国便陷入了藩镇割据的时代。哪怕到唐朝灭亡的时候,武人割据之风仍未有消失,反而酿造了一个更為分裂混乱的时代——五代十国。五代时期,军人跋扈,将帅兵变篡位之事史不绝书。因此,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在杯酒释兵权之后便订立了“强干弱枝”和“重文轻武”的国策,试图改变昔日君权不振、武人恃兵专横的

  • 昙花一现,大秦帝国十五年而亡,真的是因为暴政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

    秦十五年而亡,纵使在历史舞台上,却留下深刻的烙印。数千年来,秦速亡之因与秦始皇的是非功过都是史学界中千古不衰的话题,而学者们对始皇帝的评价也是久经起落,但总括而言,“暴政亡秦”的认知至今在史学界中仍是根深蒂固。不少学者依然视始皇为暴君,认为秦亡汉兴是“顺民心者昌,逆民心者亡”的历史必然性。不过其实有

  • 清末抗法名将刘永福是如何击毙法国舰队正副司令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

    刘永福率领的黑旗军,在清末反抗法国侵略者的战斗中连战连捷,打乱了法国入侵中国的计划。在宝岛联合义军,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达五个月之久,给敌军以沉重的打击。(一)从小养成敢于斗争性格刘永福(1837-1917年)字渊亭,今广西钦州人,祖辈世代为农,12岁时父母双亡,他被迫上山打柴或者烧炭为生,13岁时在

  • 道光皇帝谋求大清朝中兴,他干了哪些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

    道光帝爱新觉罗·旻宁,原名绵宁,是清朝唯一以嫡长子身份继位的皇帝,道光在如深似海的皇宫,每天面对各种各样可能发生的事件,也算是一名勇士。道光帝战战兢兢地度过了将近四十年的时光,终于靠嫡长子身份在皇宫中苦熬39年,荣登大宝。生逢时代变革的浪潮之中,虽然,道光帝勤于政务,在1840年前后大

  • 埋没的帅才,失意的英雄,三国赵云的人生际遇为何那么惨?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

    埋没的帅才,失意的英雄,三国赵云的人生际遇为何那么惨?对赵云的记载主要是《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解。《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将赵云与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并列传记且排在最后一位。相比其他四人,赵云的记载也最为简略,仅有四百余字,除了当阳长坂坡救主、箕谷失利两件事外,再

  • 清朝咸丰帝怎么死的?咸丰帝为什么这么短命才活30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

    清朝咸丰帝怎么死的咸丰帝爱新觉罗·奕詝是因病重而逝的。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十五日,咸丰帝在热河行宫病重。十六日,咸丰帝在烟波致爽殿寝宫,召见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肃顺、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等。 咸丰帝在位十一年,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帝爱新觉罗·

  • 唐太宗李世民为什么不杀李渊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

    唐朝早期的玄武门之变,相信很多人都清楚,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门发动突然袭击,诛杀了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随后杀进宫里,逼着李渊立自己为太子,没过多久秦王李世民就成了唐太宗李世民。其实我们都知道,唐太宗李世民的终极目标就是皇帝。至于当太子,是有变数的,一点都不保险。万一哪天,皇帝下令改立太子,也不是没有可能

  • 刘备为什么传位给刘禅?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

    说起三国历史中最傻的一个人,很多人都能想到刘禅,因为当年刘禅乐不思蜀的典故,让后人一致认为刘禅确实就是扶不起的阿斗,所以很多人都很奇怪,刘备那么聪明,他明明有四个儿子,为何非要选择智障者刘禅呢?其实刘备之所以选择刘禅,其实就是因为中国古代历来的规矩,要立嫡为长,因为这样的选择既不会引起兄弟之间的矛盾

  • 三国历史上刘禅算是昏君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

    有一名话叫“扶不起的刘阿斗”,是说刘禅不思进取,当了皇帝只会整天玩乐,即使有诸葛亮这样的名臣辅助也无济于事,最终江山落入了他人手中。其实刘禅并非愚不可及,他的智商一点儿都不低,诸葛亮曾评价他“天资仁敏,爱德下士”,《三国志》说他也曾是一位“

  • 刘弗陵是汉武帝亲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

    刘弗陵是汉武帝刘彻的幼子,8岁登基,21岁去世,在位13年,是为汉昭帝。刘弗陵的母亲是赵婕妤,又称钩弋夫人。据说钩弋夫人怀胎14月,生下刘弗陵,于是汉武帝将她居住的宫殿命名为“尧母门”。然而从现代医学角度来说,女人怀孕14月产子,绝无可能,于是便有人怀疑刘弗陵不是汉武帝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