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陈友谅若听此人的计策,朱元璋必败无疑,明朝历史或将改写

陈友谅若听此人的计策,朱元璋必败无疑,明朝历史或将改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562 更新时间:2024/1/27 4:17:27

朱元璋打天下过程中,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陈友谅,双方在鄱阳湖之战时,朱元璋险胜而已,其实当时陈友谅的实力比朱元璋更大,只不过他没有把握好时机,仔细来说是他没有听从手下一将领的建议,这位将领叫张定边,跟陈友谅是结拜兄弟。

张定边的名气虽然没有蓝玉徐达常遇春等人高,但他的军事能力绝不在这些人之下,只是他跟随陈友谅,最终没进入明朝政权,所以知名度太低而已,根据史料记载,张定边曾经空手打老虎,把一头凶猛的老虎打得脑浆迸裂饿死,比《水浒传》中的武松还要厉害,是元末第一猛将。

张定边是渔家出身,从小就学的一身本事,熟悉兵法韬略,知天文识地理,武艺高强,在陈友谅打天下过程中,张定边立下赫赫战功,可陈友谅杀掉徐寿辉登基之后,就开始飘起来,不再听别人的话,1363年陈友谅打算一举歼灭朱元璋,集合了六十万大军进攻南昌。

可张定边劝陈友谅,当务之急应是安民息兵,整顿军务之后,再伺机而战,可陈友谅不听,偏要立马跟朱元璋一决雌雄,于是张定边又提建议,希望陈友谅派大军围攻南昌,等待朱元璋派大军来救,然后留一只精锐部队袭击朱元璋的老巢南京,这样朱元璋首尾不能相顾,必然军心涣散而败。

假如陈友谅听从张定边的计策,那么朱元璋或许真的就会世界惨败,可陈友谅再次否定了他的计划,陈友谅攻打南昌三个月拿不下来,朱文正始终坚守,结果把陈友谅自己搞得军心不稳,这是朱元璋猛扑过来,双方决战于鄱阳湖上,朱元璋借助火攻击败陈友谅,从此大局已定。

陈友谅死后,张定边在乱军中夺回他的尸体,跟着立陈友谅之子陈理为帝,然而毕竟大势已去,陈理年幼无知,最终只能投降朱元璋,张定边无奈之下,也就离开归隐了,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多次要求张定边出山,可都被拒绝了,后来他削发为僧做了和尚,一直活到90多岁,也算寿终正寝。

但有人大胆推测,根据朱元璋喜欢杀人的尿性来看,假如张定边来明朝为官,恐怕难逃朱元璋的屠杀,所以张定边这样做得了善终,也算是大智慧,起码比蓝玉等大将要好得多了,你觉得呢?

标签: 历史

更多文章

  • 汉武帝在位54年,举国之重兵与匈奴大战42年为什么还是没能消灭匈奴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

    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即位,公元前133年,汉武帝宣称"齐襄公复九世之仇,《春秋》大之",将匈奴定为汉朝的"九世之仇",坚决北伐匈奴,这一年的马邑之围掀开了汉武帝对匈奴战争序幕。公元前89年,汉武帝暂停对匈战争,下罪己诏声称:"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

  • 面对刘邦的猜忌之心,萧何是如何应对的?化险为夷的水平有多高!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萧何,刘邦

    与朱元璋相比,同是布衣天子的刘邦,对功臣的猜疑同样严重。以汉初三杰韩信、萧何、张良为例,这三位在汉朝建立过程中曾经立下汗马功劳的臣子,在汉朝建国后的境遇就十分值得玩味。韩信自不必说,"仓皇宫室叹良弓",这位绝世名将几乎成了成语"兔死狗烹"的代言人;运筹帷幄之中的张良呢,他拒绝刘邦封赏,四处云游的举动

  • 隋朝深陷高句丽无法自拔,为何唐朝执迷不悟,一定要拿下高句丽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

    不管是哪个朝代的皇帝,总是希望自己的版图能够扩大一些,再扩大一些,野心的不断壮大,战争就会不断,所以有野心的皇帝也会格外的重视军队的建设,毕竟有了军队才能够取得战争的胜利,版图才能不断扩大。唐朝也是这样一个朝代,李渊带领自己的儿子们推翻了隋朝建立唐朝,他们也和隋朝一样,有着共同的野心,对高句丽有着一

  • 黄巢和李自成起义谁的历史评价高一点?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

    黄巢起义和李自成起义谁的历史评价高一点?这个问题涉及到三个内容,分别是农民起义、黄巢起义、李自成起义!中国古代农民起义是一直存在的,基本上都是滥用民力,横征暴敛、天灾人祸之类的原因诞生了农民起义。总结一下,就是中国老百姓活不下去了,只能选择农民起义。因此,在古代粮食是非常重要的,在那个时代1斤至少价

  • 三国魏延如果不被杀,会造反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

    魏延最早显露锋芒是在跟随刘备入川作战的过程中。不管在对决张鲁还是刘璋大军过程中,魏延都立下了汗马功劳。因为魏延也开始被刘备所看重。刘备在汉中称王后,把国都定在了成都。所以汉中重镇就需要一个优秀的统帅去镇守。而且由于汉中的重要性。刘备选择的武将不仅需要能力超强,还需要对他刘备具有足够的忠诚。魏延是坚定

  • 清官告老还乡,却凑不出路费,朱元璋得知后怒斥:把这个贼人阉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朱元璋,官员,曾秉正

    明朝太祖朱元璋是一个很传奇的皇帝,他从淮右布衣到真龙天子,一个人开创了一个绵延百年的朝代,的确是一位非常伟大的政治家。但同时他的经历也造就了他极其多疑的性格特点,只要手底下的官员有一点点不对劲的地方,就可能招来最严酷的惩罚。比如曾经是礼部尚书的吴琳,因为年老而辞官归乡,朱元璋却怀疑他辞官的动机,还专

  • 蜀汉北伐共计17次,为什么没能消灭曹魏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蜀汉,诸葛亮,曹魏

    诸葛亮在平定南中叛乱后,带领军队驻扎到了汉中,准备积蓄力量北伐曹魏。魏明帝曹睿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召集大臣们商量对策,曹魏的大臣们一致认为,蜀汉地形险恶不易进攻,假如带领军队去汉中同诸葛亮决战的话,很有可能会战败。而且诸葛亮擅长用兵,曹魏也没有能够和他相提并论的将领,因此曹魏在这次会议后,制定了对蜀汉

  • 五代时期五位短命皇帝,他们是谁你知道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

    五代时期虽然短暂,但是其中的皇帝数量却不少,但是这些皇帝在位时间大都不长,其中五位比较短命皇帝,在位时间最长的也就六年,最短的不足一年,他们都是谁,你知道吗?1.朱温朱温(在位时间907年-912年),与李克用等联合镇压黄巢军,因功被赐名"全忠",进封梁王。他以河南为中心,极力扩大势力,用武力把唐昭

  • 李自成为什么只当了42天的皇帝?仅仅只是因为了吴三桂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

    明朝末年的时候,会经常的闹灾荒,百姓生活的很是艰难。之后就有了李自成这些人的起义,经过一番较量以后,李自成赢了,崇祯皇帝自尽!他带着他的军队成功的进入了北京城。成了下一任皇帝。那么为什么李自成在当了42天皇帝以后,就被赶出京城了呢?首先,李自成进京后,起义军队无组织无纪律,将以前的军规抛诸脑后。京城

  • 朱元璋最长寿的儿子,12岁封王,72岁去世,为何3次被贬为庶民?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朱元璋,朱楩

    古代皇帝最让人羡慕的地方,就是拥有后宫佳丽三千,每一位妃嫔都是经过层层选拔,从众人当中脱颖而出,长相肯定毋庸置疑。在这种情况下,只要皇帝不英年早逝,身体素质不太差,生下十个八个儿子应该没问题。比如明太祖朱元璋,光儿子就二十六个,以皇长子朱标和四皇子朱棣最为知名。这些皇子之中,有的小时候就夭折了,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