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扬州八怪之一李鱓的仕途生涯过得怎么样?

扬州八怪之一李鱓的仕途生涯过得怎么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076 更新时间:2023/12/20 16:01:56

扬州八怪之一鱓的仕途生涯过得怎么样?他本来是前途无量少年郎,可惜命运弄人,最终也只是如梦一场,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李鱓26岁,即康熙辛卯年(1711年),中了举人。翩翩少年,春风得意,真是前途不可限量。嗣后,便游帝之都,吟诗作画,周旋于父祖辈的公卿之间。禁苑门前,琉璃书肆,都不难找到这位南国少年的身影。

命运就象一枝绣球,“莫教轻折尽,抛击待红妆”,这是主人公当日写绣球时题的旧句,也是当日企盼幸运之神能从天而降的真切的往。主人公29岁时,机遇来了,在口外有机会直接向康熙皇帝献画。也许,耳顺之年的君主高兴,因画及人,破格擢拔,放个一官半职,我们的主人公便从此平步青云。主人公的族弟李光国日后回忆说,当日族人希望于李鱓的,不是求的“画显”,而是求的“画贵”。以画求贵,这是族人的想法,也未必不是主人公的想法。李鱓的画,康熙看了,康熙也表示“李鱓花卉去得”,康熙还交代由蒋南沙教习,“南书房行走”。这时候的主人公真是欣喜若狂“尔性灵异,喜上最高枝。探得春消息,报与主人知”。恨不得让天下人,包括李氏的列祖列宗都知道这件喜事:29岁的李鱓,上了“最高枝”,在“南书房行走”了。

“南书房”这个地方,在字面上看,它是个读书处,事实上当日它是皇城里的皇城,中枢内的中枢。从南书房出来的人,往往炙手可热。康熙九岁登极,当时议政大臣的权力极大。康熙渐长,在除鳌拜以后,为缩小议政大臣的权力,亲理朝政,并“建立南书房于乾清门石阶下,拣择词臣才品兼优者充之”。在南书房行走的官员,无定员,也无品级的限制。一部分卿相如张和、蒋文肃、厉廷仪、魏廷珍等时常出入其间,朝堂侧目。南书房设立于康熙十六年十一月,是月30天,康熙有25天都坐在乾清门议事,自然是要到南书房走动的。这南书房显然是皇帝亲信的秘书班子,智囊团聚会之所。汉官高士奇在南书房行走,每日归第,九卿的轿子歇在他的家门口等他,道路为之堵塞。南书房要有书房的特色,往往每日要有词臣为圣上解经,也往往有文士为圣上做诗作画。一个江淮小城普通举子,能够以画侍直宫廷,出入大内,真可谓少年得志了。

这个阶段,李鱓治印很得意地用上了一个字:“臣”:“臣鱓之印”,“臣非老画师”。象李鱓这样的身份,能够和圣上直接说话的机会是不会很多的,把心事刻在印上让圣上知道也是一种艺术。“臣非老画师”的内涵可以有三种理解:一、非老画师,自谦也;二、非老画师,画艺尚且如此,自得也;三、终老画坛,非素愿也。考之现在所见的种种题款,考之日后他人的叙述,愚意以为第三种的成份居多。李鱓的可爱处在一“露”字;导致李鱓命运的可悲处,也在一个“露”字。刻给皇帝看的这方图章实在“露”得可以。

李鱓在“南书房行走”从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到五十七年(1718年),大约五年的时间。在这样长的时间出入宫廷,随侍五年左右,有个举人的身价,又有才艺如此,谋个美差,按常理不是没有可能的。实际情形是怎样的呢?开始是“书画名动公卿”,尽管运非高士奇那样的势焰,但阿谀的、逢迎的、求荐的、求情的,探听消息以至于以结识“南书房行走”的人物为荣而别无他求的,不会太少。但后来“才雄颇为世所忌,口虽赞叹心不然”,受到许多人的非议,最后以“画风放逸”见逐,发生了命运的突然转折,一场宫廷求仕的美梦化为泡影,从“最高枝”重新落入了尘埃。

标签: 历史扬州八怪清朝

更多文章

  • 诸葛亮提出的《隆中对》战略为何没有成功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三国,诸葛亮

    提起《隆中对》了解三国的朋友一定不陌生,正因为有了这部作品,让诸葛亮成为三国时期人们心中名副其实的战略家。其实这部作品并非是《三国演义》文学作品杜撰的,在正史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有对其的相关记载。通过《隆中对》这部作品,我们完整地看到了诸葛亮的整个战略目标以及走向,在作品中诸葛亮一开始就

  • 赵匡胤为什么要定都在开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古代,宋朝

    赵匡胤为什么要定都在开封?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开封是一个很神奇的城市,因为他曾经被黄河水淹过几次,据说开封城底下有6座城,那为什么后来后人还有在开封城上面接着建呢?河南曾经有一个六朝古都,这座城市叫做开封,尤其是在北宋的时候,这个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文交流都达到了顶峰,这就是河南的重镇开

  • 诸葛亮是怎么困住司马懿几十万大军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古代,三国

    诸葛亮是怎么困住司马懿几十万大军的?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三国这段历史中,诸葛亮堪称“天下第一奇才”,他不仅在历史上得到很高的赞誉,军事家、政治家、易学家、文学家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诸葛亮还是位发明家。诸葛亮的发明众多,大多适用于军事领域,例如孔明灯、馒头、木牛流马、诸葛神弩、地雷等

  • 项羽为什么在乌江自刎?他为何不肯东山再起?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项羽,西楚

    项羽,秦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前202年,持续四年之久的楚汉之战以刘邦的胜利而告终,作为失败者,项羽不愿忍辱偷生,临死也不肯过江东。千百年来,后世对这种英雄行为大为赞叹,比如有诗云“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那么,项羽不肯

  • 曹操的一生错过了哪些机会?他进兵徐州时放走了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曹操,东汉

    曹操有几次很好的机会实现统一,却白白错过了,比如进兵徐州时,漏放了一个人。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国时期,天下十三州,曹操占据九州半,刘备和孙权联手才勉强与之抗衡。尽管曹操有绝对的优势,但是终其一生也未能实行统一。公元194年,曹操占据衮州,成为一方诸侯。当时天下大乱

  • 乾隆下江南是为了游山玩水吗 乾隆为什么先后去了六次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乾隆,江南

    还不了解:乾隆下江南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难道只是游山玩水?乾隆十四年八月(公元1749年),正值盛年的乾隆皇帝收到江南奏折,奏折里提到,乾隆皇帝西行五台山礼佛,东巡曲阜祭孔,但是江南这么丰饶的地方为何乾隆皇帝一次也不来呢?因此两淮盐督在奏折里跟乾隆

  • 清朝著名画家李方膺为什么仕途不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李方膺,清朝

    众所周知李方膺是在一个官宦世家出生,自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那么长大后的李方膺为什么仕途不顺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雍正六年之时,雍正帝更新吏治,实行全国荐才,李方膺因为“贤良方正”的美誉,受到举荐。雍正七年,李方膺陪父亲李玉鋐到京城述职,觐见时,雍正帝怜惜李玉鋐年老,便关怀的问道,是否

  • 汉武帝做了很多错事,为何后世的评价那么高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秦朝,秦始皇

    秦皇汉武算是中国历史上皇帝中的“楷模”,拥有极高的知名度。一些历史书籍对于秦始皇的评价多少还会用些“残暴”或者“穷奢极欲”之类的词汇,但是对于汉武帝来说,基本上都是在歌功颂德。班固在《汉书》说汉武帝雄才大略,我们当然不否定武帝的才华,但是武帝做事,更像个感情用事的人,随兴所至,谈不上深谋远虑。尤其在

  • 建文帝朱允炆到底是自焚是失踪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建文帝朱允炆到底是自焚是失踪了?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笔者认为建文帝朱允炆是真的逃出宫外失踪了,这也是为什么朱棣多年来一直派人秘密寻找他的原因。当朱棣被李景隆打开金川门迎入京城后,他没有直接攻城,而是等建文帝自杀或者投降传位给自己。但朱棣没想到,建文帝并没有按照自己的思路走,而是选择了

  • 朱允炆打不过朱棣到底是因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朱允炆打不过朱棣到底是因为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朱元璋死后,皇孙朱允炆继位。可建文帝屁股还没有坐稳,朱棣就打着“清君侧,靖国难”的旗号起兵造反。老朱生前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希望朱允炆这个皇位能坐的踏实。为此心狠手辣的朱元璋滥杀功臣,不惜留下了千古骂名,当然,临终前老朱还给诸子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