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扬州八怪李鱓的晚年何至于走到穷途卖画这一步?

扬州八怪李鱓的晚年何至于走到穷途卖画这一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991 更新时间:2024/1/24 22:49:54

很多朋友都非想知道扬州八怪之一鱓的晚年至于走到穷途卖画这一步?这是因为他情商不行,看不透人情世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李鱓滕县罢官以后,在山东滞留数年,往返于滕县、历下,在弯德、泰安、崮山、崇川各地,也有书画流连。为官两年半,滞留的时间却长达四年有,这一阶段,主人公的情绪起伏很大,题画诗中一会儿“喜上眉梢”“大开笑口”,一会儿又“听雨听风听不得,道人何苦画芭蕉”。中国若干知识分子往往在位重儒,去位重道,李公也未能幸免,此时已自称“道人”了。

乾隆九年(1744年)春节前夕,主人公风尘仆仆地返回兴化,兴化老家水田千亩,过去家资丰厚,但是由于“两革功名一贬官”,花费甚多,此时是“两撄世网破其家,黄金散尽妻孥娡”,倦游归来,一家人的脸色都不好看。这样的日子是很难过的。次年,白发盈肩的李鱓整整60岁。60岁的人心有未甘,便赶到扬州,住在小东门内的西雷坛,说是“复作出山想,来郡城托缽,为入都之计”。“托缽”者,即板桥说的“作画依然弄笔来”,依旧过他的卖画生涯。弄笔要有好笔,他写信给他在杭州的侄子,托他买88支好笔,仔仔细细地说明品种要求,而且关照他到有“老娘”招牌的店里去买。“张老娘”的招牌有真有假,他又嘱侄请教当地名画家辨别真伪,不过,“又万万不可题(提)起是老夫所需之物。”这时候的主人公从“以画为娱则高”的境界,又返入“以画为业则陋”的圈子里来了。

李鱓少年中举,热心仕途。其实,象他这样出自名门,在朝堂亲友众多,“八怪”其余人物情形不同,兼之本人的学问技艺均有过人之处,在康乾之世,应当说,实现自己的愿望是不太困难的。但是30年中,三起三落。三次起用,三次都没有好下场,而且起用的时间都极其短暂。这不能责怪命运,以愚意妄测,这多少和主人公不善“处世”有关。李鱓有出仕之往,却未领悟当日出仕之“秘奥”,左右不能逢源,上下不能迎合。皇家需要“草绿繁华”,他却说“草绿繁华无用处”,官场需要拉拉扯扯,他却直白地说自己“心恶时流庸俗”,于是“两革功名一贬官”,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然而这一切,当日的李鱓是不能自我解脱的。他不能象郑板桥那样承认“吃亏是福”,也不能做到象郑板桥那样“难得糊涂”。他64岁时,在一幅《白芍药图》上题道:“若是春风吹不到,便如国士有谁怜?”他把自己所以被排除在幸运的圈子以外归于偶然。乾隆十二年,眼看“入都之计”又绝望了,他开始用一方章:“卖画不为官”,他把在宫廷、在官场所不能充分表达的个性色彩充分表现在他的画页上。宫廷里越是需要规矩、刻板、拟古、华丽的东西,他越是在他的画页上表现笔墨的放纵;世俗越是崇尚贵族化,他则越是要生活化、平民化、通俗化,他在他画页的自由天地里,用不拘形式的笔墨表现他内心的寂寞与痛苦。

他的这种突破,有时候也受到非议,“佣儿贾竖论非是”,但是也还有许多知己,许多识者支持他、欣赏他。更重要的是,开始繁荣的商品经济需要艺术的创造,需要不落俗套的审美视角,从客观上支持了他在艺术上的变革与创新。李鱓曾经针对一些人的非议说:“薄宦归来白发新,人言作画少精神。岂知笔底纵横甚,一片秋光万古春。”笔底纵横,而且要“甚”者,即突破成规、另辟蹊径,以自己的个性色彩充斥于丹青水墨之间,而且达于极致之谓也。这是主人公写给正统派画家看的:这是你们所不屑,但也是你们所不敢的;这是主人公写给朝堂衮衮诸公看的:你们所指摘的地方,正是我需要充分表现的地方。卖画不为官了,今天的懊道人、苦李、木头老李正是要反其道而行之,不拘绳墨,放浪随意,无复拘碍!

标签: 历史李鱓清朝

更多文章

  • 扬州八怪之一李鱓的仕途生涯过得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扬州八怪,清朝

    扬州八怪之一李鱓的仕途生涯过得怎么样?他本来是前途无量少年郎,可惜命运弄人,最终也只是如梦一场,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李鱓26岁,即康熙辛卯年(1711年),中了举人。翩翩少年,春风得意,真是前途不可限量。嗣后,便游帝王之都,吟诗作画,周旋于父祖辈的公卿之间。禁苑门前,琉璃书肆,都不难

  • 诸葛亮提出的《隆中对》战略为何没有成功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三国,诸葛亮

    提起《隆中对》了解三国的朋友一定不陌生,正因为有了这部作品,让诸葛亮成为三国时期人们心中名副其实的战略家。其实这部作品并非是《三国演义》文学作品杜撰的,在正史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有对其的相关记载。通过《隆中对》这部作品,我们完整地看到了诸葛亮的整个战略目标以及走向,在作品中诸葛亮一开始就

  • 赵匡胤为什么要定都在开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古代,宋朝

    赵匡胤为什么要定都在开封?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开封是一个很神奇的城市,因为他曾经被黄河水淹过几次,据说开封城底下有6座城,那为什么后来后人还有在开封城上面接着建呢?河南曾经有一个六朝古都,这座城市叫做开封,尤其是在北宋的时候,这个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文交流都达到了顶峰,这就是河南的重镇开

  • 诸葛亮是怎么困住司马懿几十万大军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古代,三国

    诸葛亮是怎么困住司马懿几十万大军的?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三国这段历史中,诸葛亮堪称“天下第一奇才”,他不仅在历史上得到很高的赞誉,军事家、政治家、易学家、文学家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诸葛亮还是位发明家。诸葛亮的发明众多,大多适用于军事领域,例如孔明灯、馒头、木牛流马、诸葛神弩、地雷等

  • 项羽为什么在乌江自刎?他为何不肯东山再起?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项羽,西楚

    项羽,秦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前202年,持续四年之久的楚汉之战以刘邦的胜利而告终,作为失败者,项羽不愿忍辱偷生,临死也不肯过江东。千百年来,后世对这种英雄行为大为赞叹,比如有诗云“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那么,项羽不肯

  • 曹操的一生错过了哪些机会?他进兵徐州时放走了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曹操,东汉

    曹操有几次很好的机会实现统一,却白白错过了,比如进兵徐州时,漏放了一个人。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国时期,天下十三州,曹操占据九州半,刘备和孙权联手才勉强与之抗衡。尽管曹操有绝对的优势,但是终其一生也未能实行统一。公元194年,曹操占据衮州,成为一方诸侯。当时天下大乱

  • 乾隆下江南是为了游山玩水吗 乾隆为什么先后去了六次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乾隆,江南

    还不了解:乾隆下江南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难道只是游山玩水?乾隆十四年八月(公元1749年),正值盛年的乾隆皇帝收到江南奏折,奏折里提到,乾隆皇帝西行五台山礼佛,东巡曲阜祭孔,但是江南这么丰饶的地方为何乾隆皇帝一次也不来呢?因此两淮盐督在奏折里跟乾隆

  • 清朝著名画家李方膺为什么仕途不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李方膺,清朝

    众所周知李方膺是在一个官宦世家出生,自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那么长大后的李方膺为什么仕途不顺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雍正六年之时,雍正帝更新吏治,实行全国荐才,李方膺因为“贤良方正”的美誉,受到举荐。雍正七年,李方膺陪父亲李玉鋐到京城述职,觐见时,雍正帝怜惜李玉鋐年老,便关怀的问道,是否

  • 汉武帝做了很多错事,为何后世的评价那么高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秦朝,秦始皇

    秦皇汉武算是中国历史上皇帝中的“楷模”,拥有极高的知名度。一些历史书籍对于秦始皇的评价多少还会用些“残暴”或者“穷奢极欲”之类的词汇,但是对于汉武帝来说,基本上都是在歌功颂德。班固在《汉书》说汉武帝雄才大略,我们当然不否定武帝的才华,但是武帝做事,更像个感情用事的人,随兴所至,谈不上深谋远虑。尤其在

  • 建文帝朱允炆到底是自焚是失踪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建文帝朱允炆到底是自焚是失踪了?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笔者认为建文帝朱允炆是真的逃出宫外失踪了,这也是为什么朱棣多年来一直派人秘密寻找他的原因。当朱棣被李景隆打开金川门迎入京城后,他没有直接攻城,而是等建文帝自杀或者投降传位给自己。但朱棣没想到,建文帝并没有按照自己的思路走,而是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