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乐经》是什么

《乐经》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014 更新时间:2024/3/9 2:50:49

论及儒家经典,人们总是从先秦“六经”讲起。所谓“六经”,《庄子•天运》载:“孔子谓老聃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孰知其故矣。”《汉书•武帝纪》颜师古注也云:“六经,谓《易》《诗》《书》《春秋》《礼》《乐》。”因此,六经所指的六部儒家经典应该并无疑问。

到了汉代,统治者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专门设立“博士”来传授儒学,但却只有“五经博士”出现,始终不见“《乐》博士”的踪影。对此,人们的解释是:秦始皇曾下焚书令,“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

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于是,民间的“六经”被毁之殆尽。至于原由博士执掌的那部分六经,虽然当时尚不属焚烧之列,但最终没有逃脱劫难:秦末战乱,项羽入咸阳,一把大火不仅烧毁了金碧辉煌的阿房宫,也让众多文献宝器成为永远的遗憾。汉初,朝廷一再在民间“访书”,«诗》《书》《春秋))«周官》《士礼》《论语》《孝经》及诸子百家相继出现,唯独《乐经》从此销声匿迹。

《乐经》是被烧毁了吗?邓安生不同意此说。他认为,先秦原本只有五经而并无《乐经》存在,其理由是:

《乐经》不存在的四大理由:

《乐经》不存在的理由一、

《乐记》未言及《乐经》。我们知道,汉代独尊儒术后,研究经学的人日益增多,以至于每部经书都有与之相对应的“传”。这些“传”或附经以并行,或离经而独传,有的敷陈经义,有的称引经文,如《尚书大传》《易传》《毛诗训诂传》《春秋》三传等,学者莫不见传而知经。当时有一种音乐专著叫《乐记》,相传是孔子再传弟子公孙尼子所著(或说战国时某人所著),原文二十三篇,论及音乐的方方面面,却无片言只语称引《乐经》或提及《乐经》之名。先秦时专论音乐的著作本来不多,而属于寥寥者之一的《乐记》竟然不提《乐经》,这不难说明先秦本不存在《乐经》。

《乐经》不存在的理由二、

先秦的史书与诸子无一言及《乐经》。今存的先秦典籍,五经而外还有《左传》《国语》《战国策》《老子》《孔子》《孟子》等多种,这些书都没有称引《乐经》文字或提及《乐经》之书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论语》和《荀子》,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也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而荀子则是战国时的儒学后劲,得孔子儒学正传。

他们都非常重视礼乐的教化作用。《论语》是孔子的弟子或再传弟子所纂,其中记载孔子谈音乐的地方多达二十二条,却唯独不及《乐经》;《荀子》是荀子本人的著作,其中称引《诗》《书》者比比皆是,还有一篇专论音乐的《乐论》,但也无只语涉及《乐经》。这只能说明,孔子之徒的时代尚无《乐经》,荀子的时代也没有《乐经》。

《乐经》不存在的理由三、

秦汉之际的学者无人提及《乐经》。司马迁撰《史记》,读万卷书,遍览皇家所藏先秦文献资料;又行万里路,走遍大半个中国,进行调査研究,见识可谓广矣。但《史记》全书竟无一言提及《乐经》,其中的《乐书》,专论音乐之事,依靠的也是上文言及的《乐记》。如果《乐经》有蛛丝马迹可寻,以司马迁之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不懈的钻研精神,难道会放弃对《乐经》的追寻以至于只字不提这部重要的儒家经典吗?《汉书•礼乐志》载,秦汉之际有一位音乐大师制氏,“以雅乐声律世世在大乐官,但能纪其键鐘鼓舞,而不能言其义”。

意思是制氏只知雅乐的声律和乐舞的仪容,而根本不解其义。古人的技艺极重师传家法,制氏的音乐知识应该是渊源有自,他本人的一生也大半生活在秦代。如果秦始皇焚书前有《乐经》,制氏不可能没有读过,甚至没有听说过,以至于对古代的雅乐懵然不知。

《乐经》不存在的理由四、

一般认为,《乐经》毁于秦始皇焚书是古文经学家提出的,如《汉语大词典》就持此说。事实上,汉代的古文学家有谁说过这句话?董仲舒、孔安国、司马迁没有说过,刘向、刘歆父子没有说过,以兼治古今文经的大师郑玄也没有说过。最早明确肯定先秦有《乐经》而遭秦始皇焚毁的是南朝的沈约,他在《宋书•乐志》中说:“及秦焚典籍,《乐经》用亡。”

稍后,刘勰也在《文心雕龙》中说过“秦焚《乐经》”的话。隋唐以后,附和者愈甚。可见,不仅秦始皇的焚书令中没有提到《乐经》,所谓“古文家认为《乐经》毁于秦火”的说法也是没有文献根据的。先秦有《乐经》,只是儒生子虚乌有的编造。

既然先秦没有《乐经》,那么为什么会有“六经”之称?邓安生认为,“六经”是“六艺”的别称。古代有两种“六艺”,一指礼、乐、射、御、书、数,即国家规定国民应学的六种基本技能,包括了今日所谓的德、智、体,涵盖了文科与理科,是六种初级课程。另一种“六艺”是指诗、书、礼、易、乐、春秋,这是孔子为学生开设的六门课程,也是后世儒门传授的六科。

是比前一“六艺”更高级的技艺,也是程度更深的六门功课。对于儒门弟子而言,“六艺”是他们的常习之道,也是治国经世和天地之大法,而“经”字就有常道、常法之意,于是,“六艺”也就成了天地之六种常经了。

可见,两汉的史籍之所以屡屡提及“六经”,只是因为“六经”是“六艺”的尊称。“六经”与“五经”的义蕴绝不相同:“五经”是五部儒家经典的总称,而“六经”却是“六艺”的又一称法。“六经”可以换称“六艺”,而“五经”却不能换称“五艺'同样,“六经”与后世的“七经”“九经”“十三经”都不能相提并论,因为它们不是一个相同的概念。

更多未解之谜推荐阅读

先秦时期未解之谜

中国古代帝王未解之谜

中国古代权臣未解之谜

中国古代嫔妃未解之谜

中国古代美女未解之谜

中国古代战争未解之谜

中国古代宫廷未解之谜

古代王侯将相未解之谜

古代文人名人未解之谜

民俗风情信仰未解之谜

中国古代作品未解之谜

历史名胜的未解之谜

古代科学的未解之谜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老子姓名的疑问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开山鼻袓,所著《老子》一书,对我国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也是人类思想宝库中的瑰宝。可是,由于老子是个隐者,司马迁在为他作传时,已存在老子的姓名为李耳、老莱子、太史儋等三说。关于老子的这些姓名,至今争论不休。《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说,老子是楚国苦县人,姓李,名耳,字聃,担任过周

  • 伍子胥掘墓鞭尸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春秋时代楚平王误听谗言,将大夫伍奢全家斩尽杀绝。伍奢次子伍子胥历尽艰难,逃到吴国,成为吴国重臣,后率领军队攻破楚国都城郢。相传,伍子胥为父兄报仇雪恨,曾经挖开楚平王的坟墓,怒鞭平王尸体三百下。对于这一传说,古文献存在“鞭尸”和“鞭坟”两种不同记载,而近

  • 孔子修订过春秋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春秋”本不是一个专用名词,春秋时期许多诸侯国的史书都以 “春秋”命名,如燕之春秋、宋之春秋、齐之春秋、鲁之春秋等,因而 《墨子》中有“吾见百国春秋” 一语。相传孔子在周游列国之后,重返鲁国,知道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能实现,于是就根

  • 《春秋》从什么时候开始写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在史学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严格地讲,《春秋》仅是鲁国国史的一部分,因为它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的史事,而隐公之前和哀公十四年后的历史都付之阙如。奇怪的是,鲁隐公并不是鲁国的开国君主,也没有什么过人业绩,孔子为什么对他特别青睐,将

  • 孔子删过诗经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诗经》最早称《诗》,相传原有三千多篇,经孔子删定以后,剩下三百零五篇,举其整数而言之,因此也叫《诗三百》。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儒家经典被捧到至高无上的地位,《诗》也就被称为《诗经》了。孔子有没有删过诗?这是个两千多年来一直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最早提出这个说法的是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记

  • 诗经是诗歌的总集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诗经》是我国先秦著名典籍之一,共三百零五篇,分成“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是地方民歌,是当时十五个国家或地区的民间音乐;“雅”是宫廷和京城一带演唱的歌曲;而&ldqu

  • 诗经是谁写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大类,共三百零五篇,各篇创作年代大致从西周初到春秋末。这部诗歌集,先秦时代通称为《诗》或《诗三百》,汉代以后成为儒家经典,才被称为《诗经》。初传《诗》者,有鲁、齐、韩、毛四家。鲁、齐、韩三家为今文诗学,西汉时立有博士,魏晋以后逐渐衰亡。《毛诗》为古文诗

  • 越绝书是谁写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越绝书》是研究先秦吴越文化的重要文献。那么,《越绝书》究竟出自谁手呢?说法约有下述几种。《越绝书》作者其一,为会稽吴君高所作东汉王充《论衡•案书》首先把《越绝书》与《越纽录》视为同一本书,然后认定会稽文雅英雄吴君高为此书的作者。这一说法得到明代杨慎、胡侍、田艺蘅等人的首肯。田艺蘅《留青日

  • 战国策是谁编写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战国策》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在文学史上也有很重要的地位,然而,《战国策》的作者却说法各异。《隋书•经籍志》称“刘向录”,《旧唐书•经籍志》称“刘向撰”,《新唐书•艺文志》

  • 左丘明的姓名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左丘明,一般认为是先秦时期著名编年史《左传》的作者。之所 以说“一般认为”,是因为《左传》究竟是谁写的,一直是史学史上的 一个迷。其实,有关左丘明的疑迷还不少呢!如关于左丘明的姓和名, 几千年来就一直没有弄明白过。左丘明姓左,名丘明有人说,左丘明姓左,名丘明。唐朝孔颖达在《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