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伍子胥掘墓鞭尸之谜

伍子胥掘墓鞭尸之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569 更新时间:2024/2/16 6:42:55

春秋时代楚平王误听谗言,将大夫伍奢全家斩尽杀绝。伍奢次子伍子胥历尽艰难,逃到吴国,成为吴国重臣,后率领军队攻破楚国都城郢。相传,伍子胥为父兄报仇雪恨,曾经挖开楚平王的坟墓,怒鞭平王尸体三百下。对于这一传说,古文献存在“鞭尸”和“鞭坟”两种不同记载,而近年又出现一种完全否定“鞭尸”“鞭坟”的意见。

一、鞭尸说

《史记•吴太伯世家》云:“子胥、伯韶鞭平王之尸,以报父仇。”《史记•伍子胥列传》曰:“及吴兵入郢,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可见,司马迁记此事应当无误。扬雄《法言•重黎》也有这种说法,然后批评伍子胥“鞭尸籍棺,皆不由德”。东汉赵晔《吴越春秋•阖庐内传》,除记有“掘墓鞭尸”的情节外,更增加了“左足践腹,右手抉其目,诮之曰‘谁使汝用谗谀之口,杀我父兄,岂不冤哉”的细节。照此看来,说伍子胥掘墓鞭尸,是有根据的。

二、鞭坟说

此说首先见于《吕氏春秋•首时》的记载,说伍子胥“亲射王宫,鞭荆平之坟三百”。《穀梁传•定公四年》则说,他“抵平王之墓”。《淮南子•泰族训》和《越绝书•荆平王内传》也都说伍子胥鞭坟。从古文献史料价值来看,《吕氏春秋》成书早于《史记》一百多年,所言楚国史事应当是可信的。这样,伍子胥只是鞭坟三百,没有掘墓鞭尸。

三、否定说

张君在《武汉大学学报》1985年第三期上发表《伍子胥何曾掘墓鞭尸》一文,完全推翻“鞭尸”和“鞭坟”两说。他认为,伍子胥既没有掘墓鞭尸,也没有鞭坟泄愤,甚至连破鄭之战都未参加。

其主要理由是:

(一)《春秋》等记载春秋时期史事最早又最有权威的典籍,都没有提到过这件事。《左传》仅记载楚平王杀伍奢一家的事,用谴责的笔调,而对伍子胥用同情的笔法,屈原也称赞并自拟于伍子胥。

(二)吴国军队攻入楚国郢都,正是孔子在世的时代。孔子最容不得乱臣贼子,伍子胥引吴入室,掘墓鞭尸,可谓罪大恶极,但孔子言论却只字未提。

(三)《公羊传•定公四年》明确记载伍子胥忠君、不报私仇的思想:“事君犹事父也,亏君之义,复父之仇,臣不为也。”他主观上也不愿做掘墓鞭尸之事,这是十分重要的。

伍子胥掘墓鞭尸的故事,已经流传两千多年,并被改编成无数戏曲、传奇、小说,在民间广泛流传。但是历史真相究竟如何,看来只能存疑。

更多未解之谜推荐阅读

先秦时期未解之谜

中国古代帝王未解之谜

中国古代权臣未解之谜

中国古代嫔妃未解之谜

中国古代美女未解之谜

中国古代战争未解之谜

中国古代宫廷未解之谜

古代王侯将相未解之谜

古代文人名人未解之谜

民俗风情信仰未解之谜

中国古代作品未解之谜

历史名胜的未解之谜

古代科学的未解之谜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孔子修订过春秋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春秋”本不是一个专用名词,春秋时期许多诸侯国的史书都以 “春秋”命名,如燕之春秋、宋之春秋、齐之春秋、鲁之春秋等,因而 《墨子》中有“吾见百国春秋” 一语。相传孔子在周游列国之后,重返鲁国,知道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能实现,于是就根

  • 《春秋》从什么时候开始写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在史学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严格地讲,《春秋》仅是鲁国国史的一部分,因为它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的史事,而隐公之前和哀公十四年后的历史都付之阙如。奇怪的是,鲁隐公并不是鲁国的开国君主,也没有什么过人业绩,孔子为什么对他特别青睐,将

  • 孔子删过诗经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诗经》最早称《诗》,相传原有三千多篇,经孔子删定以后,剩下三百零五篇,举其整数而言之,因此也叫《诗三百》。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儒家经典被捧到至高无上的地位,《诗》也就被称为《诗经》了。孔子有没有删过诗?这是个两千多年来一直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最早提出这个说法的是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记

  • 诗经是诗歌的总集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诗经》是我国先秦著名典籍之一,共三百零五篇,分成“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是地方民歌,是当时十五个国家或地区的民间音乐;“雅”是宫廷和京城一带演唱的歌曲;而&ldqu

  • 诗经是谁写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大类,共三百零五篇,各篇创作年代大致从西周初到春秋末。这部诗歌集,先秦时代通称为《诗》或《诗三百》,汉代以后成为儒家经典,才被称为《诗经》。初传《诗》者,有鲁、齐、韩、毛四家。鲁、齐、韩三家为今文诗学,西汉时立有博士,魏晋以后逐渐衰亡。《毛诗》为古文诗

  • 越绝书是谁写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越绝书》是研究先秦吴越文化的重要文献。那么,《越绝书》究竟出自谁手呢?说法约有下述几种。《越绝书》作者其一,为会稽吴君高所作东汉王充《论衡•案书》首先把《越绝书》与《越纽录》视为同一本书,然后认定会稽文雅英雄吴君高为此书的作者。这一说法得到明代杨慎、胡侍、田艺蘅等人的首肯。田艺蘅《留青日

  • 战国策是谁编写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战国策》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在文学史上也有很重要的地位,然而,《战国策》的作者却说法各异。《隋书•经籍志》称“刘向录”,《旧唐书•经籍志》称“刘向撰”,《新唐书•艺文志》

  • 左丘明的姓名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左丘明,一般认为是先秦时期著名编年史《左传》的作者。之所 以说“一般认为”,是因为《左传》究竟是谁写的,一直是史学史上的 一个迷。其实,有关左丘明的疑迷还不少呢!如关于左丘明的姓和名, 几千年来就一直没有弄明白过。左丘明姓左,名丘明有人说,左丘明姓左,名丘明。唐朝孔颖达在《春

  • 《国语》的作者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研究春秋时代的历史,总离不开《左传》和《国语》。《左传》重在记事,《国语》重在记言;《左传》分年编写,《国语》按国叙述。两 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两书的作者,旧题均为左丘明。如果说《左传》确系左氐之作,那么《国语》的作者是否也是左丘明呢?对此,历来疑莫能明。一、左丘明说。持这种说法的人认为,《国语》

  • 《孙子兵法》的未解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极为重要的军事理论著作,历来被称作 “兵经”,被誉为“百代谈兵之祖”。虽然,长期以来人们只能看到其中的十三篇,但也足以令全世界震惊。人们不仅将它运用于军事领域, 还将其精邃的思想、深刻的哲理应用于商业竞争、体育竞赛、外交谈 判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