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露明成祖朱棣怒斩三千宫女的历史真相!

揭露明成祖朱棣怒斩三千宫女的历史真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840 更新时间:2024/2/13 11:16:05

明成祖朱棣在历史上很有作为,但他又是一位性格固执、刚愎自用、猜忌多疑、杀人如麻的皇帝。永乐年间,他大肆屠杀宫女、宦官,在两次大屠杀中,有近3000名宫女被杀,为明朝后宫最大的惨案。如此滥杀宫女,许多人不明白明成祖此举目的何在。

明成祖朱棣(1360—1424),1402年至1424年在位,年号“永乐”。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原来被封为燕王,后通过“靖难之役”从侄儿建文帝手中夺取了皇位。即位后,五征漠北,80万大军下安南,浚通大运河,大规模营建北京紫禁城,七次遣郑和下西洋,其文治武功使其在历史上留下美名,可以说他完全有资格跻身著名帝王之列。

但是他的名字不仅和郑和下西洋、奴儿干都司(明永乐时设置于东北的指挥使司,其管辖范围直到黑龙江北和外兴安岭,乌苏里江东至海,包括今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对开发和巩固东北地区的治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永乐大典》等等联系在一起,而且也和“诛十族”、“瓜蔓抄”之类的残暴行为联系在一起。永乐末年的“怒斩三千宫女”就是其性格固执、刚愎自用、猜忌多疑、杀人如麻的最好罪证。明成祖究竟为何要将三千宫女杀死?对此,很多人都感到困惑。

朱棣画像

一些人认为,明成祖之所以动此大怒是为了两个女人。永乐初年,随着国家逐渐强大,明成祖也开始滋生安逸享乐思想,后宫美女逐渐增多。但随着皇后徐氏的病死,明成祖将所有的宠爱给予了两个女人,即王贵妃和贤妃权氏。尤其是贤妃权氏,是一位来自朝鲜的美女,其姿色可谓倾国倾城,并且聪明过人,能歌善舞,尤其是善吹玉箫,因此成祖对其倍加宠爱,无论走到哪,都会带着她。

永乐八年(1410),成祖率大军出征,特地带权贤妃作为随侍嫔妃,随军出塞。没想到,这位独得天宠的妃子,却在大军凯旋回宫时,死于临城,葬在峄县。贤妃权氏的死让成祖悲痛欲绝。恰在此时,宫中发生了两名姓吕的朝鲜宫人与宦官相好之事。

这原本是件极其平常的事,因为历代宫中都有宫人和宦官相好之事。宫中的很多宫女嫔妃,因得不到皇帝的宠幸,便和宦官相好,虽然宦官不能行夫妻之事,但多少可以给予一些心理上的慰藉和生活上的照顾,这种现象宫中称之为“对食”,与宦官对食的宫女称为“菜户”。

对此,皇帝一般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有的皇帝还亲自撮合宦官和宫女结为对食。这种现象在永乐年间并不盛行,尽管不盛行,但此举应该不会招来什么杀身之祸,顶多也就是会遭到皇帝的制止。但是此次事件却使宫中遭受了一次大的震荡,数百宫女和宦官被杀。

发明成祖痛下杀手的原因可能是:一方面成祖正经历丧失爱妃之痛,心情不佳,而别人却在行好事,出于嫉妒而杀人;另一方面是因为当时宫中有人散布谣言,说贤妃权氏是被宫女吕氏下毒致死的,明成祖闻后大怒,于是将有关人员一起诛杀。

究竟是谁和宫女吕氏过不去呢?其实这个吕氏就是这次相好事件的主角,另一个叫贾吕的宫女对吕氏倾慕已久,想与其交往。但是吕氏对贾吕的为人很是不屑,拒绝与她结好。贾吕心存不满,于是散布谣言说,在北征凯旋回师途中,服侍贤妃的吕氏在贤妃的茶中下毒药。这样,很多宫人成为冤魂。

此事过去没几年,又发生了另一件让朱棣十分恼火的事,这真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永乐十八年(1420),成祖宠爱的另一个女人王贵妃也死去,他再次经历丧失宠妃之痛,而此时又发生贾吕和宫人鱼氏私下与小宦结好之事。

成祖雷霆大发,贾吕和鱼氏惧祸,便上吊自杀。成祖竟以此为由,亲自刑审贾吕侍婢,不料却牵出这一班宫女要谋杀皇帝的口供。朱棣极为恼怒,亲自下手对宫女们动用酷刑,受株连被杀的宫女近2800名。据《李朝实录》记载,当宫中宫人被惨杀之时,适有宫殿被雷电击震,宫中的人都很高兴,以为朱棣会因害怕报应而停止杀人,可是朱棣全然不住手。两次屠杀事件,被诛的宫女及宦官达3000人之多。

对于上述明成祖怒斩三千宫女的缘由,一些学者从病理学的角度来剖析明成祖的异常行为,认为明成祖之所以如此残杀无辜,可能和他晚年所患的疾病有关。据官修的《明史》及《实录》记载,明成祖晚年患疾,容易狂怒,发作时难以控制,甚至歇斯底里,再加上他生性残忍好杀,所以更加狂暴异常。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马皇后大脚之谜:马皇后真的有一双很大的脚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朱元璋一生最尊敬的就是他的结发妻子马皇后,她以特殊的身份、卓越的才能辅佐丈夫的事业,在元末明初政治舞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民间,有关马皇后的传说充满了神秘的色彩,人们称她为“大脚皇后”。历史上的马皇后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呢?马皇后生于公元1332年,比朱元璋小4岁,安徽宿州人。在中国古代,女性的社会地位

  • 地球为什么只选择碳基生命,而不选择硅基生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们知道,地球上的生命是以碳元素为基础形成发展的,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地球生命非得是碳基生命,而不是非碳基生命呢?外星生命有可能是硅基生命吗?宇宙中到底有没有非碳基生命?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这几个问题。大自然为什么让地球生命自然选择碳基生命?自从化学尤其是分子生物学快速发展以来,科学家们发现:地球上所

  • 明末三案之明朝东宫“梃击案”之谜,案件过程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万历末年,围绕着皇帝宝座的争夺紫禁城内连续发生了三件疑案,分别发生在三个皇帝在位期间,即万历皇帝和儿子光宗朱常洛以及他的孙子熹宗朱由校,这就是有名的“明末三案”——“梃击案”、“红丸案”和“移宫案”。这三案彼此牵连,影响重大,关系到明朝后期政治权力的争斗,一直被史学家们所重视。但由于这三案涉及的时间

  • 《如懿传》中如懿皇后为什么要断发,有什么寓意?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随着之前清宫剧的播出,其中都写到了乾隆皇后断发,也有不少网友开始好奇历史上的乾隆皇后为什么断发呢?皇后断发的原因已经成为了一个未解的谜题,民间也流传着一些版本,但这些原因真的可信吗?经过小编查阅资料,发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那拉氏死去后,有一个候选小吏,他的名字叫做严谮,醉酒后写了一份奏折,这份奏折又

  • 明朝时期大槐树移民之谜:大槐树移民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这是几句至今仍然流传在山东、河北、河南、江苏、安徽等地的歌谣。它为什么能够被流传到今天?这里面究竟包含着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元朝末年,由于连年不断的天灾人祸,使黄淮流域的广大地区“尸骨遍于野,千里无人烟。”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了填补

  • “民抄董宦”过程始末介绍:董宦是谁?为什么会民抄董宦?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董其昌是明朝著名的书画家,他的书画在明朝被奉若珍宝,尊崇为“本朝第一”,《明史》甚至称誉他的画作“非人力所及也”。董其昌还当过皇太子的老师,在士大夫之间颇有名望。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有功名且在书画艺术和文物鉴赏方面有相当造诣的文人,同时却又是一个为非作歹于乡里的恶霸,民间流传的“民抄董宦”的事件就证明

  • 郑成功是怎么死的?揭露郑成功的死亡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661年,郑成功亲率战舰120艘,将士25000余人,在金门料罗湾誓师东进收复台湾。经过激烈的海战,郑军击沉荷军主力舰“赫克托”号,收复了“赤嵌楼”。1662年2月1日,荷兰侵略军被迫投降,被侵占达38年之久的台湾终于重归祖国怀抱。郑成功因此壮举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收复祖国宝岛台湾的伟大民族英雄。

  • 关于马耳他地窖的那些神秘谜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马耳他岛繁荣兴旺的佩奥拉镇,在一家食物店下面埋藏着一座令人赞叹不已的地下遗迹,这就是被称为“地窖”的地下古代庙宇建筑。这座遗迹于1902年被一群建筑工人发现的。当时,工人正在开凿岩石建造蓄水库,突然脚下的岩石凿空了,下面有个大洞。起初,工人利用石洞来堆放碎石废泥,还堆积垃圾。但是,有一个工人认为这个

  • 台北故宫博物馆和北京故宫博物馆的差距在哪儿?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以前有一种说法:“台北有文物没有故宫,北京有故宫没有文物”。那么,实际情况是否如此?又为何会出现这样的说法?权威学者和专家认为,北京故宫不仅藏品远远多于台北故宫,而且总体上精品也多于台北故宫。这种比较基于三大前提:一是,故宫博物院成立之前,溥仪将1200余件书画精品、古籍善本和大量珍宝盗运出宫。新中

  • 明朝“妖书案”事件过程介绍,“妖书”真正作者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万历朝最大的政治事件之一,便是所谓“争国本”,也就是明神宗的继承人问题。明神宗的皇后无子,按礼制,皇长子朱常洛应该被立为皇太子,然而明神宗却因为宠爱郑贵妃,有意立郑贵妃的儿子皇三子朱常洵为太子。而将维护礼制视为天职的朝中大臣自然不会坐视明神宗废长立幼的违制行为,于是双方冲突不断,奇案迭出,妖书案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