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魏延蒙受千古奇冤,魏延为什么造反

三国魏延蒙受千古奇冤,魏延为什么造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285 更新时间:2024/1/5 9:47:02

三国魏延蒙受千古奇冤,魏延为什么造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魏延一出场便带着悲剧色彩。他杀韩玄、献城刘备,功不可没,却被身为军师的诸葛亮认定“天生长有反骨,日后必然造反”。虽然当时诸葛亮没能除之而后快,但他的这句话却埋下了祸根。以至于后来,当魏延和杨仪同时告发对方谋反的时候,吴太后便想起了诸葛亮的这句话,使得魏延从此背上了“反贼”的骂名。那么魏延的脑后真有反骨吗?他“火烧栈道”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魏延脑后真有反骨吗?魏延为什么造反?

陈寿在《三国志》里面明确地指出,魏延当时不过是想取代诸葛亮当全军的统帅,不过如此而已。虽然魏延不但公然违抗军令,还大搞个人意气之争。他烧了栈道,置蜀国军队的安危于不顾,那是头脑发昏。但另两个人也有责任,一个是全军统帅诸葛亮,第二个是诸葛亮的长史也就是诸葛亮的秘书长杨仪。

一、与孔明不和

虽然刘备很赏识魏延,但是很可惜,刘备称王当皇帝没多久就死了。魏延的军事理想就是战场杀敌,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攻占北方地区,彻底瓦解曹家的势力。于是,当他知道诸葛亮有意北伐的时候,几次撰写了具体的军事策略,送给诸葛亮审阅。但是,我们都知道诸葛亮为人谨慎,对于那些有风险的战略,一律视而不见,偏偏魏延提出的计策,风险系数都很高。于是,诸葛亮总是笑笑说,太冒险了,就把魏延精心准备的计策给放一边儿了。

魏延身为武将,勇猛之外,个性比较冲动,脾气火暴了点,还有点自恋,所以对于诸葛亮无视他这件事,感到很不满,还曾经对人抱怨说,丞相简直太谨慎了。

诸葛亮在第一次出兵北伐时,魏延曾经向诸葛亮提出一个非常有可行性,甚至能够改变战争格局的计策。他发现当时驻守长安的是曹操的女婿夏侯,这个人基本上没什么脑子,不太懂得带兵。魏延认为,如果能够攻占长安,对于平定北方是非常有帮助的。他对诸葛亮说,只要丞相给我五千人,带上足够的粮草,我会带着他们从秦岭往东,急行军十天就能到达长安。守将是个废物,只要我发动突袭,一定能立刻吓跑他,就算等援军来,也要二三十天,丞相您过来肯定来得及,这样,我们就能拿下长安了。

这个计策又被诸葛亮否决了,于是魏延又不高兴了,他和诸葛亮的梁子也越结越深。

二、为了指挥权

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再次北伐,魏延任先锋。不过,诸葛亮并不是很信任魏延,总觉得他太冲动冒进,不够踏实,相比之下,他更愿意把很多事情交给杨仪来处理。但是,偏偏杨仪和魏延是死对头,魏延脾气不好,大家知道他军功卓著,于是都让着他一些,只有杨仪不给面子,时不时就跟魏延吵架。确实,杨仪比起魏延来,无论从知名度还是资历上来说,都差了很远,但是我们说过,诸葛亮一生谨慎,他自己也喜欢谨慎的人,可偏偏魏延不谨慎,诸葛亮不放心他,死前也将军权交给了杨仪,魏延很不满。杨仪下令,全军撤退,魏延断后,但是杨仪是长史,而魏延已经封侯,所以,他死也不肯接受杨仪的指挥。他认为,攻打司马懿是必须的,诸葛亮去世不能影响北伐的大计,他还想要继续北伐。但是,杨仪抢先他一步行动,下令撤退,魏延一气之下,为了抢夺军队的指挥权,烧掉了撤退必经的栈道,并且发兵攻打杨仪,打算除掉杨仪。但是在两军交战当中,魏延被马岱所杀。

他死后,杨仪和姜维给他扣上了“造反”的大帽子,株连魏延家三族,可以说,魏延虽然拥有出色的军事才华,但是,在诸葛亮手下没有得到任何发挥。“屈才”两个字,用在魏延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

标签: 奇冤

更多文章

  • 《七步诗》竟不是曹植原文?七步诗是不是曹植写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七步

    《七步诗》竟不是曹植原文?七步诗是不是曹植写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陈思王曹植的《七步诗》是中国古代最为短小而有名的诗篇之一,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后来成了成语,至今引用不衰。但这首诗是不是曹植写的,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古今都有学者认定此诗为伪,理由是几种古老的曹植集中皆无此诗。这样来立论

  • 王朗之死:诸葛亮骂王朗的奇葩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奇葩

    王朗之死:诸葛亮骂王朗的奇葩结局,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王朗是汉末三国经学家,曹魏初期重臣。王朗学识渊博,与其子王肃都为经学大家。著有《周易传》、《春秋传》、《孝经传》、《周官传》等,有文集三十四卷。对于这样一个能者,我们很难想象他居然是被诸葛亮骂死的!武林军事今日解析王朗之死,同时分享诸葛亮骂

  • 公元225年 诸葛亮平定南中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南中

    三国时期,在蜀汉的南部,即今之云南、贵州和四川的南部,当时称为“南中”,散居着许多少数民族,总称为“西南夷”。但蜀在南中的统治极不巩固。建兴元年刘备死后,柯郡(今贵州凯里西北)太守朱褒、益州郡(今云南晋宁东)的大姓雍]、越`郡(今四川西昌)叟族首领高定同时反叛。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内部整顿,“闭关息民”

  • 三国风云争霸里的小人物 默默无名的刘琰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国风

    刘琰是什么样的人?时期是一个风起云涌,群雄争霸的时期,这个时期涌现了许多的,当然也有很多默默无名之辈,比三国刘琰,和(qiwen8)小编一起来看看三国刘琰都做过些什么吧。三国时期,蜀汉大臣刘琰绝对称得上是个人物。当然,他没什么本事,不过是因为同属刘姓,便跟连了宗,认了亲。当时身在豫州,兵缺将寡,谋士

  • 三国赵云为何会成为最受欢迎的武将?赵云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武将

    三国赵云为何会成为最受欢迎的武将?赵云简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赵云最初是公孙瓒的部下,后来在邺城跟了刘备。倒霉的是,刘备是个流浪军阀,五次易主,四弃妻儿,但是赵云始终不离不弃,赵云的第一个闪光点在长坂坡,刘备又一次逃走,赵云却往曹军方向去了,有人说赵云投曹操去了,刘备喝止“子龙不弃我走也”,

  • 曹髦怎么死的?他是以怎样的结局结束昙花一现的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昙花

    曹髦怎么死的?他是以怎样的结局结束昙花一现的人生?,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髦怎么死的曹髦,是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的第四任皇帝。魏文帝曹丕之孙,即位前为高贵乡公,东海定王曹霖之子。后来在司马昭心腹贾充的指使下,曹髦被武士成济所弑,年仅20岁,他以悲壮的结局结束了自己昙花一现的人生。纪录片中的曹髦说起

  • 单刀赴会是怎么回事?单刀赴会的是关羽还是鲁肃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单刀赴会

    单刀赴会是怎么回事?单刀赴会的是关羽还是鲁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长期以来,“关云长单刀赴会”已是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它在宋元时期便广为流传,《三国志平话》和宋元戏曲都有此内容,元曲大家关汉卿还著有《关大王单刀赴会》一剧。《三国演义》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工演绎。说的是:刘备取得益州以后,东吴要

  • 诸葛亮智激周瑜血战曹操造三分天下格局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血战

    诸葛亮智激周瑜血战曹操造三分天下格局,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话说诸葛亮跟着鲁肃前往江东,目的就是为了说服孙权战曹,借孙权的兵,灭曹操的人,建立皇叔的基业。为的也是让孙权十分信任诸葛亮,并且授权于诸葛亮,放心托胆的让他指挥三军。而孙权此时,早就被曹操屯兵赤壁吓的六神无主,不得不向诸葛亮问计。诸葛亮

  • 三国的这四位人才如果不是英年早逝 三国历史将被改写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英年早逝

    天妒英才,许多都早早去世,壮志未酬,却也无力回天了,只能令人扼腕痛惜,如果他们没有早逝,也许将会改变。而下面这四位人才,如果不早逝,那的历史也许就要改变了。周瑜,字公瑾,其才华我不必多说,早期帮孙策平定江东,火烧赤壁一战击退!有人说那是的功劳,错,在赤壁之战只起到孙刘联盟的作用,关于借东风、三气周瑜

  • 有哪些著名的临终遗言 三国时期有哪些名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有哪些

    有哪些著名的临终遗言三国时期有哪些名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有哪些著名的临终遗言?人固有一死,但是在那个辈出的时代,即使他们在下一刻即将死亡,依然充满了气概。今日,让我们重新见证他们临终前最后一刻的豪情万丈。1.(最傲气的遗言)厉声骂曰:“碧眼小儿,紫髯鼠辈!吾与刘皇叔桃园结义,誓扶汉室,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