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孝宗赵眘中兴未果之谜

宋孝宗赵眘中兴未果之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267 更新时间:2023/12/29 22:53:55

帝王档案

赵眘:1163年-1189年在位,字元永,名伯琮,后改名瑗,赐名玮,高宗赵构养子,宋太祖七世孙,性格犹疑多变。高宗禅位登基,在位27年,有意收复失地,光复山河,却在和战之间反复,最终称臣割地,虽欲中兴却无力回天。病死,终年68岁,死后葬于永阜陵(今浙江绍兴东南35里处宝山)。谥号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庙号孝宗。

孝宗中兴未果之谜

宋孝宗赵眘是宋太祖的七世孙,赵德芳的后人。高宗在扬州逃跑时因为受到惊吓而失去了生育能力,唯一的儿子又在苗刘之变后死去。而英宗系的后人,在靖康之变后基本被金一网打尽,全都押往北方。最主要的是,出使金国的使臣回来后说,金太宗长得酷似宋太祖,传说太祖要回来夺皇位。

于是高宗说,太祖大公无私有子却将皇位传给弟弟,其后人衰微,朕准备将皇位传给太祖的后人。于是从太祖的后人中选拔,最后只剩下一胖一瘦两个小孩。高宗开始中意胖小孩,两个孩子在宫中站着,突然来了一只猫,瘦小孩没动,胖孩子却伸脚去踢猫。这件事,让高宗对胖孩子好感全无,把瘦小孩就是赵眘留了下来。

留在宫中的赵眘,从小就接受了最好的教育,长大后封公,后来被进封为郡王。这位天资聪明的准皇储和权臣秦桧关系很僵,主要是赵眘比较厌恶秦桧的屈辱求和。而秦桧也顾忌赵眘能力太强。赵眘的生父病故,秦桧于是上奏要求赵眘守制3年,因为赵眘的皇太子身份并未确定,所以这个要求并不过分。秦桧实际上是想借机免去他的皇储身份。但高宗显然不为秦桧所动,守孝期满,赵眘就继续回宫。后来,秦桧病重,是赵眘及时得到消息,通知了高宗,高宗亲自去相府探视,粉碎了秦桧和他的爪牙准备让自己儿子当宰相的企图。

赵眘被养在宫中将尽20年,却一直未被确定太子的名分。主要原因有三:首先就是高宗还是抱有幻想,想自己争取再生个儿子出来;其次是秦桧的强烈反对;再次是高宗的生母韦太后不喜欢赵眘,而喜欢另一个养育在宫中的赵琢。直到韦太后死去,高宗使出了最后一招,给两位准继承人每人送去美女10名,过了一阵又把她们召回。经过检查,发现给赵琢的那10个都不是处女,而给赵眘的那10个都是完壁(赵眘是听从了史浩的意见)。于是,确立了赵昚的皇太子地位。

两年后,金海陵南侵,高宗又准备下海逃命,皇太子赵眘上书,要求自己率兵迎敌。事先不知情的史浩知道后大惊,担心犯了大忌,赶快让皇太子上书谢罪,并要求随皇帝一起出征。金兵退走后,高宗决定禅位给赵眘,自己退居太上皇。

36岁的孝宗即位后,颇欲有番作为,他给岳飞平反,又将秦桧时期制造的冤假错案,全部予以昭雪。重用主战派,重新拜张浚为相。并且整顿吏治,重用主战派,积极备战。在军事上,严肃军纪,培养军事人才,提高军队战斗力。

在孝宗派遣使者,想通过外交努力收回河南地,改变不平等地位失败后,孝宗经过和主和派的激烈斗争,决定北伐。张浚坐镇扬州。20多年前的张浚也是负责对金作战的全局筹划工作,当时他手下的将领有岳飞、韩世宗、刘琦这样的名将。而20多年后,当年意气风发的张浚也老了,手下的将领也只有李显忠和邹宏渊了。宋军初战告捷,收复了灵壁和宿州。但金国很快在河南调集了兵力反攻。因为李邹不和,宿州失守,接着宋军又在符离溃败,北伐失败。主和派看到战争失败,又重开求和论调,于是主和派开始占上风。主战派不甘妥协,坚决作战。孝宗试探了金国的议和条件,觉得太苛刻,不能接受。但此时,宋在北伐失败后,已无力再打下去了。金又乘机继续进攻宋,宋岌岌可危。最后,孝宗答应了金国稍作退让的议和条件,就是将完颜亮入侵后,宋收复的唐、邓、海、泗四州还给金国。改宋对金称臣为叔侄之国,将岁贡改为岁币,数量比以前减少20万。将秦、商二州的土地割让给金。

此时的南宋,内部问题多多,士风日下。官俸和军费占了国家大量的财政收入。于是政府加重税,又使农民造反。一批支持孝宗恢复的老臣相继去世,又使其辅弼无人。而且他的生母、皇后、太子都相继谢世,家庭生活也不幸福。

孝宗虽然被迫向金屈服,但无时无刻不想着恢复。但张浚、陈康伯死后,却没有符合孝宗自己意图的人当宰相。最后选用了陈俊卿和虞允文,他俩虽然都是主战派但意见却不和,最后陈去职。而且孝宗重用自己当皇子时的旧人龙大渊和曾觌,遭到大臣们的反对,这两个小人以善于察言观色讨得皇帝欢心,人品都不佳。最后孝宗被迫把他俩外放出去。

孝宗为了恢复国土,首先从整顿内政入手,安定民心,改变以往赈灾方式,又放宽了盐的专卖,大力削减冗官,严格控制萌补任子,以前不加考核的官员儿子即可当官的情况没有了。

还经常对官吏考察实际才能,不合格的都予以革职。同时进行财政改革,增加纸币,出售官田。

在军事上,整军兴武,孝宗在五年间,举行了三次大规模的阅兵,还积极选拔将领,自己也学习骑射。南宋的军队战斗力有很大的提高。

孝宗又先后派遣使臣范成大和赵雄,出使金国。首先是要回河南,其次是改变宋朝皇帝接受金国使臣递交国书时亲自下殿去取的礼仪。这两条都遭到了金世宗的拒绝。

在孝宗想和平达到目的未能实现后,只好寄托于武力解决了,于是又开始整军备战。他准备让虞允文率一军从川陕主攻,自己亲领一军在淮南出师,兵分两路伐金。正当他等待虞允文的消息时,虞允文却在四川病死致使孝宗的计划成为泡影。

虞允文的死,对孝宗打击很大,从此以后,他再也不提北伐了,为政求稳,渐趋于保守。对与金的礼节问题也不再强求力争,而是将全部精力都转移到内政建设上,可能他想将恢复国土的重担留给自己的继承人吧。太上皇高宗病死后,孝宗也厌政了,两年后传位光宗。在当了5年太上皇之后,孝宗病死。

标签: 之谜宋孝宗赵眘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宋徽宗真是一个误国误民的文艺爱好者?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徽宗,文艺,爱好者

    说起宋徽宗我们知道他是一个昏君,而且还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诗人,而且在其他的方面也有许多的造诣,比如说在书法造诣方面就有很高的成就。我们现在所说的瘦金体,就是宋徽宗所开创的。这种字体即使是放在现在,也显得非常的好看,可以说宋徽宗对于文学艺术以及艺术领域的钻研是十分的深刻的。宋徽宗的昏君形象,主要来自儒

  • 宋仁宗赵祯是一个怎样的皇帝?仁君赵祯“惧怕”大臣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大臣,是一个,皇帝

    历史反光镜所谓“仁政”,一直是中国传统政治的最高理想。“仁”是对帝王的最高评价,“为人君,止于仁”。北宋仁宗皇帝赵祯之前,中国没有一个帝王敢以“仁”自称或被冠之以“仁”。关于这位皇

  • 靖康之耻:北宋帝国覆亡之际的几副嘴脸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北宋,帝国,靖康

    1140年7月的一个黄昏,风雨如晦。岳家军主将岳飞伫立在郾城外的一座古老亭子里,如同一尊洗练的石像。凭栏远眺,莽莽苍苍的群山如一群黑褐的野马,撕扯着涌向天的尽头。栏杆拍遍,吴钩看了,三十七岁的岳飞思绪难平。当是时,他所献身的抗金事业已经进行了十余个年头。此前不久,他终于在堰城和颖昌一带大破金将宗弼,

  • 辛弃疾空有一腔热血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空有,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秋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的词充满了一腔报国的热血。辛弃疾辛弃疾是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济南人。他出生的时候,家乡已经沦陷在金朝统治者的手里。祖父辛

  • 《宋史论稿》二十九、知古以鉴今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二十九,宋史

    当二十一世纪的钟声撞响之后,“改革”不仅更加成为每一位炎黄子孙密切关注和热烈讨论的话题,也成为现实中愈益艰难而又激奋人心的事业。值此社会激荡转型之际,时代需要人们直接参与和投入,也告诫世人保持冷静的头脑,迎接各种挑战和困难,以理性的行动将改革推向深入。古人云:“知古而鉴今”。人们又说:“历史是一面镜

  • 宋朝是一个怎样的朝代?承上启下,国富民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朝,承上启下,是一个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根据首都及疆域的变迁,可再分为北宋与南宋,合称两宋。宋朝并不是一个大一统的王朝,但相对而言,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之一,儒学复兴,社会上弥漫尊师重教之风气,科技发展亦突飞猛进,政治也较开明廉洁,终宋一代没有严重的宦官乱政和地方割据,兵

  • 胸有成竹的历史人物:胸有成竹的故事主人公是谁?文同!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主人公,历史人物,胸有成竹

    胸有成竹的故事主人公是谁?文同!文同(1018~1079年),北宋着名画家,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着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

  • 王安石种种_《李国文说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国文,王安石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韩非在其《解老》一文中,提出以下观点:工人(做事情的人)数变业则失其功,作者(在劳动的人)数摇徙则亡其功。一人之作,日亡半日,十日则亡五人之功矣。万人之作,日亡半日,十日则亡五万人之功矣。然则数变业者,其人弥众,其亏弥大矣。凡法令更则利害易,利害易则民务变,务变之谓变业。故以理观之,

  • 北宋文化巅峰:《清明上河图》张择端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北宋,巅峰,清明上河图

    河南省开封市是最早出现在画卷上的城市真实写照的地方。据《中国文化史辞典》载:北宋画师张择端所画的历史长卷《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北宋时代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市)城市设施和城市居民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张择端,生卒年不详,北宋画家。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早年游学汴京,后来学习绘画。在宋徽宗时期,

  • 水浒中杨志要价3000贯的刀,这要是现代也只有土豪才买得起!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土豪,水浒,这要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宝刀配英雄。然而身为梁山好汉的杨志,却选择要在集市上卖自家祖传的宝刀,让人不免有些惋惜!话说杨志是杨家将的后人,本身就有一身好武艺,奈何前半生时运不济,处处碰壁,此番前去殿帅府想要找点事情来做,却被高太尉给羞辱了一番。最后杨志的囊中盘缠用尽,只得到集市上打算卖了自己随身携带的宝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