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登基后如何对他爸的?开国皇帝晚年凄惨

李世民登基后如何对他爸的?开国皇帝晚年凄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392 更新时间:2023/12/23 15:25:53

打从贞观二年(公元628年)起,李世民安插好亲信,掌握了军政,坐稳了江山,开始才惦记被冷落软禁了多时的老爸。毕竟那是生身之父嘛,毕竟老家伙很识相地让出了位子嘛,毕竟……善待老爸、亲行孝道不正好又可赢得民心吗?

“自是,上以军国无事,每日视膳于西宫。”(《旧唐书》)这时候,李世民闲暇无事时,几乎天天要来探视一回父亲,并且亲自照看老爸的饮食。

李渊最初让位时,被安顿在大兴宫(太极宫)居住,贞观三年(公元629年),李世民把老爷子搬到了大安宫。——从此距离政权没一毛钱的关系,安安静静,好好养老。

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冬,李世民前往陇州、岐州,前呼后拥到贵泉谷打猎,返回时又在鱼龙川围猎,李世民亲手射死一只鹿。皇上神武,花鹿毙命,可这鹿咋处理呢?鹿肉大补,滋肾壮阳啊,李世民让人抬着这只鹿,带上其它野禽,一起送到了大安宫,让老爸去享用。——明献美味,实恐怕是显杀气。

贞观八年(公元634年)三月,太上皇李渊难得地在两仪殿搞了一次外事活动,设宴款待西突厥使者,太宗皇帝率重臣出席。席间,李渊看着长孙无忌——李世民的大舅哥、好哥们——说:“当今蛮夷率服,古尝未有。”——这是老爸在借机恭维儿子。随后他又以酒赐太宗——分明是给儿子敬酒,史家愣说成“赐”。

李世民当然这会儿很大气,得给老爸个面子——必须的。世民举杯首先祝老爸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接着挺动情地当众讲:“百姓获安,四夷咸附,皆奉尊圣旨,岂臣之力!”这万家安乐四海归心的盛世大唐,可都是依靠您老的圣明领导才换来的啊!儿臣哪有这个能耐。言罢,李世民叫上媳妇长孙氏,夫妻双双给老爸搛菜添酒,又送给老爷子好多衣物服饰,一家人显得其乐融融。

同年,太宗皇帝在城西检阅军队,邀老爸到场观看,又带着老爸一起慰劳将士。返回后在未央宫设国宴,三品以上官员全部参加。老爷子李渊喝得有点兴奋,来劲了,宴会上一会儿要突厥可汗给跳支舞,一会儿又要南越来的酋长现场做首诗,然后大声笑道:“胡、越一家,自古未之有也!”——又一个开天辟地头一回的恭维。

李世民知道这是老爷子又在讨好自己,忙举杯祝寿曰:“臣早蒙慈训,教以文道;爰从义旗,平定京邑。重以薛举、武周、世充、建德,皆上禀睿算,幸而克定,三数年间,混一区宇。天慈崇宠,遂蒙重任。今上天垂祐,时和岁阜,被发左衽,并为臣妾。此岂臣智力,皆由上禀圣算。”

李世民还了老爸一顶大帽子——儿子早年承蒙慈父您的训导,教给我知识和技能,后随您举起义旗,平定京师,接着消灭了其它各股势力,您将家国重担交给儿子我,靠老天保佑,天时地利人和,物阜年丰,胡人蛮夷如今都乖乖向我大唐俯首称臣,这一切,哪里是儿子我的功劳,全来自于您老的神机妙算啊!

还是在这一年,政权在手,天下太平,老爷子基本成了公众视线外的人物,李世民决定在长安宫城外东北处,给乖老汉专门建个更清静安逸的地方——大明宫,公开的说法是作为太上皇的“清暑之所”。可惜李渊没这福气,工程开工第二年他就走人了——一命归天,大明宫因此也就施工暂缓。直到李渊的孙子唐高宗李治时,才又恢复续建完成。

标签: 对他

更多文章

  • 唐太宗李世民被戴上绿帽子 他的处理方法很特别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他的

    no1,隋炀帝。隋炀帝虽然不是唐朝的,可是却跟唐朝有直接关系。由于他在晋阳行宫的两位后备嫔妃在李世民和刘文静的安排下被李渊睡了,李渊怕隋炀帝收拾他,只好带着三个儿子仓促起兵,结果成就了李唐三百年宏图大业。当然这都是扯,风月君已经考证过没有这回事。但是这个事正史都记着,姑妄言之吧。no2,李渊。据演义

  • 唐太宗李世民是用了什么计谋套牢父亲夺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皇位

    红潮导语:当天夜里,在两位美人的服侍下,李渊左拥右抱,醉卧晋阳宫。这一觉,直睡到日上三竿,方才醒来。恍惚之间,李渊鼻中突然闻到一股扑鼻的异香,似兰非兰,似麝非麝。不由得揉开双眼,左右一瞧,竟有两个冰肌玉肤的裸体美人躺在身边,李渊顿时吓得脸色煞白,急忙穿上衣服,夺门而逃。隋朝义宁元年,即公元617年,

  • 李世民早知道武则天会登基为帝 却为何不杀她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早知道

    贞观年间,李世民得到一本秘谶,也就是一本预言书,里面对唐朝的未来作了这样的推测:“唐三代后,有女武代王!”说的是唐朝三代之后,皇帝羸弱,有武姓女子取代李家,成为新皇帝。天下初定无多,江山真的会迅速埋葬于一个武姓女子之手吗?李世民深感不安,大喊:“快给我找到这个的女人!”怒吼在深宫回荡。有近侍劝皇帝安

  • 大齐皇帝黄巢下落之谜:被杀还是自杀?是死还是逃走当和尚?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之谜

    唐朝末年,曾经爆发过一场轰轰烈烈、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其领导人是黄巢。874年,河南地区连年发生水旱灾害,老百姓饥无食,冻无衣,到了“夫妻不相活,父子不相救”的境地,无奈之下大家只能揭竿而起。贩卖私盐出身的黄巢曾几次应进士不第,内心早就有“冲天香阵透长安&rdqu

  • 李德裕的故事:玉杯破碎无复全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玉杯

    李德裕是唐武宗会昌年间名相,为政六年,内制宦官,外平幽燕,定回鹘,平泽潞,有重大政治建树,曾被李商隐誉为"万古之良相"。在唐朝那个写诗的时代,他同时又是一位诗人。出谋划策排挤武元衡中唐宪宗元和(公元806-821年)初年,赵郡李氏共有三人被拜为相:南房李蕃,西房李吉甫,东房李绛,成为中唐显赫一时的阀

  • 唐朝的天空:拥抱整个世界的盛世光景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光景

    这应该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或者还要早一点,两位国外学者谈起中国的事了。日本创价学会的会长池田大作,在一次聚会上,与英国的历史学家汤因比,兴致勃勃地谈起了华夏文明。这位日本作家、政治和宗教活动家,忽发奇想,问这位专门研究东西方文明发展、交流、碰撞、互动的英国学者:“阁下如此倾情古老的神州大

  • 唐朝人流行用香料建房子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香料

    香料是人们生活中珍贵的用品,不但一般人难以有条件使用,而且使用上一般制成粉剂和香水,只是微量地用来香身除臭。然而,在唐朝香料还有惊人的用法,譬如用来建造房子。令人更为惊讶的是,用沉香建造房子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流行成风。沉香是一种香木,近些年的价格曾达到3000元/克。木材与树脂,可供细工用材及薰香料

  • 历史的谎言:唐太宗李世民到底为什么不杀魏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在旧唐书里记载,魏征少年家境贫寒,还曾为生活所迫做过导师,哦不,做过道士。且对“纵横之术”极感兴趣。后来魏征做了太子门下的谋士,李世民登基后曾质问魏征“为何要挑拨我兄弟之间的感情”?那么好了,魏征此时该作何回答呢?如果说“我就挑拨了怎么着吧”,肯定嗝屁。如果说“对不起我错了我罪该万死”,要么还得死,

  • 1、都护府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都护府是唐朝设置在边疆用以统辖羁縻地区的最高军事行政机构,长官是都护,其职能是“掌统诸蕃,抚慰、征讨、叙功、罚过,总判府事”。(《新唐书》卷49下《百官志四下》)都护下设有副都护、长史、司马,又置录事参军事、录事、诸曹参军事、参军事等,犹如内地的州府职能。唐代的都护府有大、上

  • 探秘:太平盛世的李世民 为何险遭太子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太平盛世

    李承乾是帝后的嫡长子,生来尊贵无比,他本人的素质也非常高,不足6岁时,唐太宗便让赫赫有名的儒学大家陆德明教导他,长指八岁时候就被为太子,李承乾聪明伶俐,深受李世民喜爱,他十几岁就经常替太宗监国,而且表现相当不错。根据历史记载,随着李承乾年级增长,他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及长,好声色,慢游无度,然惧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