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这位宦官到处宣称自己是苏东坡的私生子,为什么苏家人不否认呢

这位宦官到处宣称自己是苏东坡的私生子,为什么苏家人不否认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602 更新时间:2023/12/25 21:31:53

公元1100年,由于宋徽宗登基,大赦天下,已经六十四岁的一代文豪苏东坡终于等到了离开海南的机会,又经过一连串的升迁,他终于官复原职,可以回京再任朝奉郎。苏东坡兴冲冲的登上了回京之路,虽然他有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但是一旦有机会离开岭南,他几乎头也不回的直奔京城。

但是,老天爷跟他开了一个玩笑,1101年,苏东坡刚刚赶到常州,正要进一步向京城赶路的时候,他一下病倒,再也没有站起来,人生的转折点瞬间变成了终点。幸亏他老人家还留下了三个儿子继承他的香火(苏轼有四个儿子,其中一个夭折)。

苏东坡怎么也没想到,就在他死了快二十年后,宋徽宗宣和年间,他又多了一个儿子。有一位烜赫一时的大官居然到处自称是他的私生子,而且这位私生子还是一名宦官,他的名字叫做梁师成

梁师成很早就阉割入宫,在宦官贾详的书役局做一名普通的杂役,后来得到升职,成了一位专职替宋徽宗到处宣读圣旨的宦官。正是这样的工作履历,让梁师成不仅不像普通宦官一样是个文盲,他还粗通文墨,甚至对书法文章还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宋徽宗也看上了梁师成这一点,让他名列进士籍,然后逐步升迁,最后官至太傅、太尉,成了宰相一级的高官。

《宋史》记载,梁师成是苏东坡的超级粉丝,不仅是普通的崇拜,他还到处宣扬自己是苏东坡的私生子。他这样描述自己的身世:当年,苏东坡被贬官前往外地,许多奴婢不便同行,于是他就来了个挥泪大甩卖,将这些人都廉价处理了。其中有一个奴婢被梁家的先人买到家中,发现已经怀孕,不到一年就生了个孩子,就是梁师成。梁师成就此认定,这个奴婢当初与苏东坡曾经有过私情,而他本人就是这场爱情的结晶。

《宋史》说梁师成只是自称,从未说过他就是苏东坡的私生子。其他文献,包括《续宋编年资治通鉴》、《齐东野语》等书也只说这件事是梁师成的自述,从未得到苏家人的肯定。梁师成这种行为多半与当时官场流行的认亲风有关。宦官童贯就自认是宋仁宗年间宰相韩琦的遗腹子;北宋末年的宰相王黼还拜梁师成当干爹。

这种认亲无非两种目的,要么是出身贫贱,认一门显赫为亲,可以抬高身价。还有一种就是攀附权贵,以期有朝一日飞黄腾达。梁师成应该属于第一种。他本人家境卑贱,又出身宦官,着实有必要找一个名门世家认亲。加之他本人又是狂热的文艺爱好者,疯狂推崇苏东坡,因此自认是其私生子就可以理解了,只是苏东坡比较冤,平白无故晚节不保。

梁师成这种行为虽然讨厌,但是并非全无好处。由于元佑党争,苏东坡成了蔡京等人的死敌,不仅政治上靠边站,连他的诗文也一度成为朝廷查禁的对象。而梁师成官职显赫,亲自出马向宋徽宗哭诉,说自己“先父”的文章遭禁,内心不安。宋徽宗网开一面,苏东坡的诗文才得以再度流传。蔡京不愿意看到这种局面,但是也不愿意得罪梁师成,也只能听之任之。

这件事上,苏家人的态度最为有趣。无论梁师成怎么说怎么做,苏家人没有任何反应,既不承认也不否认。为什么他们任由梁师成败坏苏东坡的名声?理学大师朱熹的记载也许能说明其中原委。

朱熹在《朱子语类》中记载,苏东坡的三儿子苏过为了在官场生存,曾经投靠在梁师成门下,还一度认梁师成为父。这就没办法了,苏家人也知道梁师成这个私生子是假的,无奈自己有求于人,只好闭嘴。苏过认梁师成当干爹,一方面是投靠,另一方面也是变相替老爹洗刷冤屈。苏东坡的儿子认私生子当干爹,辈分太乱,苏过通过这种方式间接否认了这个私生子。只是这方法太隐晦了,不仔细琢磨压根想不到这一层。

标签: 人不宦官私生子

更多文章

  • 金朝皇帝列表,金朝大事记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大事记,皇帝,金朝

    太祖完颜阿骨打(公元1068年~公元1123年)在位时间:公元1115年~公元1123年曾用年号:收国、天辅谥号:应乾兴运昭德定功睿神庄孝仁明大圣武元皇帝庙号:太祖安葬地:大房山睿陵公元1068年,完颜阿骨打出生。公元1114年,完颜阿骨打起兵反辽。公元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公元1122年

  • 文天祥给张世杰写信写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写了,张世杰,文天祥

    文天祥是我国历史上着名的民族英雄,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他自幼立志为国建功。公元1256年,他刚20岁,到临安参加进士考试,在试卷里表明他的救国主张,很受主考官的赏识,中了状元。1275年,元军逼近临安,南宋面临灭亡。他当时在江西担任赣州知府,接到了朝廷告急诏书,立刻招募了三万人马,领兵赶赴临安

  • 两宋科举制度的完善及其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制度,宋科

    科举,也称做“开科取士”,指由朝廷设立考试的科目,士人可以自由报考,通过定期的统一考试,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的选拔人才的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官吏选拔手段之一。它发轫于隋朝大业二年(606)。作为国家“抡才大典”,它自滥觞之日起,便一直

  • 素描王安石_《李国文说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李国文,王安石,素描

    王安石是个大文学家、大政治家,但也是个大怪人。宋叶梦得《石林燕语》记载:“王荆公不善缘饰,经岁不洗沐,衣服虽敝,亦不浣濯。与吴冲卿同为群牧判官,韩持国在馆中,三数人尤厚善,无日不过从,因相约,每一两月,即相率洗沐,定力院家,各更出新衣,为荆公番,号‘拆洗’。王介甫云出浴见新衣辄服之,亦不问所从来也。

  • 宋朝河北西路行政区划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朝,河北,行政区划

    河北西路郡县沿革起止时间:建隆元年至靖康二年行政区划网站·东方血脉·版权所有河北西路:建隆元年(960)置保塞军;太平兴国四年(979)置易州[沿革见燕山府路];六年(981)置静戎军、威虏军,升保塞军为保州;雍熙四年(987)置宁边军;端拱元年(988)置通利军;至道三年(997)定天下为15路,

  • 奸臣章惇:不过是党争的牺牲品,哪里谈得上“奸”?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不过是,奸臣,牺牲品

    北宋的章惇,字子厚,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宦海浮沉多年,最后死在贬所。《宋史》将章惇收入“奸臣传”中,称:“惇豪俊,博学善文。进士登名,耻出侄衡下,委敕而出。再举甲科,调商洛令。与苏轼游南山,抵仙游潭,潭下临绝壁万仞,横木其上,惇揖轼书壁,轼惧不敢书。惇平步过之

  • 杨继业简介与评价:简述名将杨继业一生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名将,简介,评价

    杨继业在中国山西省代县城里,有一座颇有气派的钟鼓楼。在它的正面和背面分别悬挂着“威震三关”、“声闻四达”两块巨大的题匾。传说这是人们为纪念杨家将不朽功勋,而流传至今的一处珍贵遗迹。提起杨家将,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杨继业。历史上,这位名震关内外的名将,从小

  • 宋宁宗赵扩奸佞废太子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之谜,太子,奸佞

    帝王档案赵扩:1195年-1224年在位,光宗赵惇次子,性格善良,光宗退位后即位。在位30年,任用无能之人为将,导致北伐失败;重用奸佞,朝政混乱,签定“嘉定和议”,丧权辱国。病死,终年57岁,死后葬于永茂陵(今浙江绍兴东南35里处宝山)。谥号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

  • 梁山好汉的下场凄惨,其背后的真实情况让人感叹!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好汉,梁山,让人

    有关梁山好汉108将聚义的英雄事迹至今在民间被广为流传,在这其中仅有3个女人,其余全都是汉子。而在这个故事中并未因缺少女人从而缺少看点,反倒是将男人间的情义表达的淋漓尽致,而在故事中宋江虽是好汉之首,但他却是最令人讨厌的一个,而且没有其他好汉招人喜欢。从观众的评论上看,宋江是一位奸诈小人,他表面上特

  • 在正史中,方腊实际上是被这位抗金名将生擒的,和武松丝毫没有一点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关系,名将,正史

    北宋年间,官府动荡不安,水浒梁山的梁山好汉的大部分都是被逼才进了绿林,不过跟官府抵抗,难有用什么下场,宋江就带着每位弟兄离开了招安的这路,那时候方腊带领农户军起义,官府让我宋江去恢复方腊。在跟方腊的对战当中,梁山好汉大多数都命丧战场,武松也付出一条手臂的代价生擒了方腊,本来梁山好汉应该能进宫论赏,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