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文天祥给张世杰写信写了什么?

文天祥给张世杰写信写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34 更新时间:2023/12/21 4:56:33

文天祥是我国历史上着名的民族英雄,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他自幼立志为国建功。公元1256年,他刚20岁,到临安参加进士考试,在试卷里表明他的救国主张,很受主考官的赏识,中了状元。1275年,元军逼近临安,南宋面临灭亡。他当时在江西担任赣州知府,接到了朝廷告急诏书,立刻招募了三万人马,领兵赶赴临安。右丞相陈宜中派他到平江(今江苏苏州)防守。这时候,元朝统帅伯颜已经渡过长江,三路进兵攻取临安。其中一路从建康出发,越过平江,直取独松关(今浙江余杭)。陈宜中又命令文天祥退守独松关。文天祥刚离开平江,独松关已经失守。文天祥想回平江,平江也已陷落。

4岁皇帝赵显的祖母谢太皇太后和陈宜中惊慌失措,赶紧派了一名官员带着国玺和求降表到伯颜大营求和,遭到拒绝。伯颜指定要南宋丞相亲自去谈判。1276年正月,陈宜中怕被元军扣留不敢去,偷偷逃走;张世杰反对投降,带兵离开临安出海。谢太后无奈,任命文天祥为右丞相,令他到伯颜大营去谈判投降事宜。

文天祥带着大臣吴坚、贾余庆等到了元营,但他却根本不提求和之事,反而义正词严地责问伯颜说:“你们究竟是想跟我朝友好,还是蓄意消灭我朝?”

伯颜说:“我皇(指元世祖)的意思很清楚,无灭宋之意。”

文天祥说:“既然如此,请你们立刻把军队撤回。如果你们硬要消灭我朝,南方军民一定会跟你们打到底,那样对你们也不会有好处。”

伯颜用威胁的口气说:“你们再不老实投降,决饶不了你们。”

文天祥气愤地说:“我是堂堂大宋宰相。现在国家危急,我已经准备拼死报答国家,哪怕刀山火海,我也毫不畏惧。”文天祥的气势把伯颜的威胁顶了回去,周围的元将个个都惊呆了。伯颜让随行使者先回临安跟谢太后商量,把文天祥扣押。

吴坚、贾余庆回到临安,把文天祥拒绝投降的情况向谢太后奏明。谢太后就改任贾余庆为右丞相,再到元营去求降。伯颜接受降表后,把文天祥请进营帐,告诉他宋朝廷已另外派人来投降。文天祥气得痛骂了贾余庆一顿,但是投降之事已无力回天。

公元1276年二月,伯颜带兵进入了临安,谢太后和赵显出宫投降。元军把赵显当做俘虏押往大都(今北京市),文天祥也被一同押走。路过镇江时,他和几个随从人员趁元军不备,逃出元营。他们历尽千难万险,四月从海口乘船到了温州。在那里,他听说张世杰和陈宜中在福州拥立新皇帝即位,就决定去福州。

在临安陷落、小皇帝赵显被俘后,南宋皇族和大臣陆秀夫护送赵显的两个哥哥9岁的赵昰和6岁的赵昺逃到福州。陆秀夫派人找到张世杰、陈宜中,共同拥立赵昰即位,继续抗原。

文天祥得到消息,感到有了兴国的希望,马上赶到福州,在新的朝廷里担任枢密使。

十一月,元军南下攻打福州,宋军节节败退。陈宜中眼看兴国没有希望,就独自乘船逃到海外去了。张世杰和陆秀夫等人保护赵昰逃到海船上,往广东转移。年幼的赵昰在途中受惊吓而死。张世杰和陆秀夫又在海上拥立赵昺即位,把水军转移到匡山(在今广东新会南)坚守。

元世祖担心,如果不迅速扑灭南方的小朝廷,会有更多的宋人响应。就派张弘范为元帅,李恒为副帅,带领二万精兵,分水陆两路南下。张弘范先派兵攻打驻守潮州的文天祥。文天祥因兵少势孤,兵败被俘。

张弘范知道张世杰平日很敬佩文天祥,就要文天祥写信给张世杰劝降。文天祥接过笔,毫不犹豫地写下了两句诗: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标签: 写了张世杰文天祥

更多文章

  • 两宋科举制度的完善及其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制度,宋科

    科举,也称做“开科取士”,指由朝廷设立考试的科目,士人可以自由报考,通过定期的统一考试,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的选拔人才的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官吏选拔手段之一。它发轫于隋朝大业二年(606)。作为国家“抡才大典”,它自滥觞之日起,便一直

  • 素描王安石_《李国文说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李国文,王安石,素描

    王安石是个大文学家、大政治家,但也是个大怪人。宋叶梦得《石林燕语》记载:“王荆公不善缘饰,经岁不洗沐,衣服虽敝,亦不浣濯。与吴冲卿同为群牧判官,韩持国在馆中,三数人尤厚善,无日不过从,因相约,每一两月,即相率洗沐,定力院家,各更出新衣,为荆公番,号‘拆洗’。王介甫云出浴见新衣辄服之,亦不问所从来也。

  • 宋朝河北西路行政区划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朝,河北,行政区划

    河北西路郡县沿革起止时间:建隆元年至靖康二年行政区划网站·东方血脉·版权所有河北西路:建隆元年(960)置保塞军;太平兴国四年(979)置易州[沿革见燕山府路];六年(981)置静戎军、威虏军,升保塞军为保州;雍熙四年(987)置宁边军;端拱元年(988)置通利军;至道三年(997)定天下为15路,

  • 奸臣章惇:不过是党争的牺牲品,哪里谈得上“奸”?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不过是,奸臣,牺牲品

    北宋的章惇,字子厚,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宦海浮沉多年,最后死在贬所。《宋史》将章惇收入“奸臣传”中,称:“惇豪俊,博学善文。进士登名,耻出侄衡下,委敕而出。再举甲科,调商洛令。与苏轼游南山,抵仙游潭,潭下临绝壁万仞,横木其上,惇揖轼书壁,轼惧不敢书。惇平步过之

  • 杨继业简介与评价:简述名将杨继业一生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名将,简介,评价

    杨继业在中国山西省代县城里,有一座颇有气派的钟鼓楼。在它的正面和背面分别悬挂着“威震三关”、“声闻四达”两块巨大的题匾。传说这是人们为纪念杨家将不朽功勋,而流传至今的一处珍贵遗迹。提起杨家将,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杨继业。历史上,这位名震关内外的名将,从小

  • 宋宁宗赵扩奸佞废太子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之谜,太子,奸佞

    帝王档案赵扩:1195年-1224年在位,光宗赵惇次子,性格善良,光宗退位后即位。在位30年,任用无能之人为将,导致北伐失败;重用奸佞,朝政混乱,签定“嘉定和议”,丧权辱国。病死,终年57岁,死后葬于永茂陵(今浙江绍兴东南35里处宝山)。谥号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

  • 梁山好汉的下场凄惨,其背后的真实情况让人感叹!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好汉,梁山,让人

    有关梁山好汉108将聚义的英雄事迹至今在民间被广为流传,在这其中仅有3个女人,其余全都是汉子。而在这个故事中并未因缺少女人从而缺少看点,反倒是将男人间的情义表达的淋漓尽致,而在故事中宋江虽是好汉之首,但他却是最令人讨厌的一个,而且没有其他好汉招人喜欢。从观众的评论上看,宋江是一位奸诈小人,他表面上特

  • 在正史中,方腊实际上是被这位抗金名将生擒的,和武松丝毫没有一点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关系,名将,正史

    北宋年间,官府动荡不安,水浒梁山的梁山好汉的大部分都是被逼才进了绿林,不过跟官府抵抗,难有用什么下场,宋江就带着每位弟兄离开了招安的这路,那时候方腊带领农户军起义,官府让我宋江去恢复方腊。在跟方腊的对战当中,梁山好汉大多数都命丧战场,武松也付出一条手臂的代价生擒了方腊,本来梁山好汉应该能进宫论赏,但

  • 第四节 天时地利,宋真宗登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天时地利,真宗,第四节

    本来一个哥哥疯了,一个哥哥死了,皇位的继承权轮到宋真宗(当时是襄王赵元侃)该是无问题的了,实际情况却不完全是这样。赵元侃在赵元僖去世后的一段时间里,可谓非常顺利。赵元僖去世不足两年,即淳化五年九月初三(994年10月10日),赵元侃就被任命为开封府尹,同时进封寿王,取得了原先赵元僖的位置。不久,他又

  • 第一节 三大发明,名扬海外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三大,海外

    北宋开国以后,经过整顿,出现了一段相对安定的时期,在这段时期里,宋朝经济、文化都得到了发展,一些大的城市也繁荣起来。当时皇室、贵族和官僚、士大夫,标榜文治,整天歌舞升平;同时市民阶层对文化娱乐的要求也日益增强。沈括经过刻苦钻研,发明了悬式指南针,人们将指南针应用于航海,获得了远距离航海的能力,标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