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二节 垂帘听政,后宫风月

第二节 垂帘听政,后宫风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987 更新时间:2023/12/25 7:14:48

宋真宗先后有三位皇后,第一位妻子潘氏是名将潘美第八个女儿,在宋真宗即位之前就去世了,后追封为皇后。郭氏是宋真宗第二任妻子,宋真宗即位后封为皇后,景德三年(1006)去世。宋真宗第三位皇后,就是着名的刘皇后。宋真宗去世之后,刘皇后垂帘听政,把持朝政达十余年之久。作为宋代八位摄政皇后之第一人,这位对北宋政局产生过重要影响的皇后,一生颇具传奇色彩。

刘皇后先祖是太原人,后来迁到益州(今四川省成都)华阳县,因称华阳人。祖刘延庆在五代时官至右骁卫大将军,父刘通官至虎捷都指挥使,嘉州刺史,宋初曾随潘美征广南刘韔,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伐北汉,死在路上。刘皇后是他的第二个女儿,刘通死时她才9岁,母亲庞氏死于父亲之前,刘皇后无依无靠,实在生存不下去了,只好投奔外家。外家生活困苦,无法接济,将她嫁于当地的银匠龚美做童养媳。那时蜀中战后不久,民生凋敝,为了谋生,龚美将未圆房的媳妇带到了远隔千山万水的京城,想在京城实现自己发财的愿望,结果由于他是外乡人,人生地不熟的,生意不景气,在龚美贫困潦倒、难以为继的情况下,张耆为讨好当时的襄王,派人将她买了过来。

张耆在襄王宫里做事,襄王名德昌,就是后来的宋真宗皇帝。有一天,襄王对身边幕僚说:“听说蜀中妇人聪明美艳,不知是真是假?”左右讨好道:“王爷在后宫里选上几名不就知道了?”襄王讪笑道:“蜀中离京千里,谈何容易!能得一人,我也就心满意足了。”张耆恰在一旁,道:“京城繁华,八方人物,辐辏而至。蜀中女子,京城还怕少了?怎用得着远到西蜀选取。”襄王听到此话万分高兴,立刻差使张耆完成此事,经调查,张耆得知龚美家中有一年轻貌美、知书达理、聪明伶俐、楚楚动人,又擅长演奏鼗鼓的妙龄少女,真是欣喜若狂。只是不知性情如何,不敢冒昧说是为襄王娶妻,只说是自己买妾,龚美正穷得无计可施,见张耆舍得花大价钱,于是一拍即合。龚美答应之后,张耆择日差顶轿子将刘氏抬到府中,派人教她宫中礼节、歌舞弹唱等,并从一旁观察她的性情人品,才发觉她很讨人喜欢。刘氏在张耆家中生活舒适、安逸,经一年多的调教,更加美貌惊人,文雅超凡,正如《诗经》说的“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尤其是言行举止适度得体,落落大方,顾盼生姿。张耆向襄王说了,襄王一见,果然欢喜。这时刘氏才15岁,由于得襄王宠爱,免不了遭人妒忌,一些流言蜚语传到了襄王的乳母秦国夫人的耳中,她很生气,便奏明太宗,说刘氏为民间女子,出身低贱,不是襄王佳配。太宗命襄王把刘氏赶出宫去。襄王不得已,只好忍痛割爱,刘氏已无亲属,张耆又奉命重新将刘氏接回家中。张耆知道刘氏得襄王专宠,怕惹嫌疑,从此留在衙门里,不敢回家。襄王得知后,给他白银五百两,另买一处宅院安顿刘氏。直到太宗死后,襄王即了位,才又把她接回宫中。

景德元年(1004年)正月十日,封刘氏为妃子。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正月,封为修仪,不久晋封为德妃

当时,章穆皇后郭氏已死,六宫无主。宋真宗想立刘德妃为后,向大臣征求意见,大臣多数不同意,翰林学士李迪屡次上疏表示此做法行不通,说刘氏出身低贱,不能胜任皇后的重任,但刘氏做事干练,懂得历史,记忆力惊人,朝廷大小事务无一疏漏。因此,宋真宗皇帝每次出宫巡访时,都以遇事有个商量为由带她出宫。刘氏也全身心投入,戒骄戒躁,穿戴朴素,看上去与普通宫女一样,更赢得宋真宗的宠幸。

刘氏不仅温柔美丽,且生性机敏,通晓书史,对国家大事也颇具见识。宋真宗批阅文件,刘氏常陪伴左右。凡有疑难,刘氏总能提供恰当的建议,深得宋真宗信任。在郭皇后去世之后,宋真宗有意立刘氏为后,但他也知道刘氏的出身是最大的障碍。

宋真宗拿不定主意,就找参知政事赵安仁商量。正因刘氏出身卑微,赵安仁反对立她为后。宋真宗听了很不高兴。第二天又找王钦若商量,并把赵安仁的意见告诉了他。王钦若对宋真宗说:“陛下不如问问赵安仁,他认为应该立谁为皇后。”改天,宋真宗问赵安仁该立何人为皇后,赵安仁建议:“德妃沈氏是前朝宰相沈义伦的后人,可以做皇后。”宋真宗次日跟王钦若说明了赵安仁的意见,王钦若说:“陛下不说,我也知道他会这样说,赵安仁过去曾经做过沈义伦的门客!”宋真宗觉得赵安仁徇私,就罢免了他的官,下决心立刘氏为后。但刘氏为人处世颇为谨慎。当宋真宗决定立她为后时,宰相王旦忽然请病假,刘氏担心王旦持反对意见,就劝说宋真宗推迟此事。后来王旦上疏表示同意立刘氏为后,这件事情才最终确定下来。

大中祥符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刘氏被册立为皇后。刘氏由银匠之妻成为一国的皇后,绝非单单因为美貌。此时的刘氏已经40多岁,早已过了花样年华,吸引宋真宗的是她的智慧和能力。精明能干的刘氏把后宫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同时在朝政方面能给宋真宗以帮助。宋真宗十分信任这个陪伴他多年的枕边人,甚至有一点依赖她。当宋真宗的身体状况日趋恶化时,刘氏便顺理成章地帮丈夫处理朝廷日常政务,裁定军国大事。另外,刘氏的前夫龚美将自己的妻子让给宋真宗之后,也留在宋真宗身边为其效力。宋真宗即位后,龚美改姓刘,与刘氏以兄妹相称。由于刘氏的关系,刘美升得很快,逐渐掌握了京城军权,成为刘氏最为得力的助手之一。宋真宗统治晚期,刘氏权力越来越大,成为实际上的统治者,其一举一动,对当时的政局,尤其是寇准、丁谓两派之间的斗争,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刘氏虽受宋真宗宠爱,但自己却没有生下一儿半女。正巧,宋真宗看上了刘氏宫里的一个侍女李氏,受到宋真宗宠幸的李氏于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产下一子(赵受益,也就是后来的宋仁宗)。当时刘氏还没有被封为皇后,年近四旬的刘氏可能认识到自己不会再有孩子,便接受了李氏的这个孩子,由她和另外一个嫔妃杨氏共同抚养,严禁宫人向孩子说明真相。宋真宗很宠爱刘氏,默许她抱养李氏之子。拥有子嗣,对刘氏能册立为皇后,以及宋真宗死后顺利垂帘听政具有重要的意义。聪明的刘氏十分明白儿子对她的重要性,不管是出于真心,还是假意,刘氏还真是充当了一个合格母亲的角色,细心地抚育赵受益,母子感情十分融洽。这位皇子从小就叫刘氏大娘娘,叫杨氏小娘娘,一直认为刘氏就是自己的亲生母亲,直到刘氏去世后,才知道真相。

标签: 后宫垂帘听政第二节

更多文章

  • 这位宦官到处宣称自己是苏东坡的私生子,为什么苏家人不否认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人不,宦官,私生子

    公元1100年,由于宋徽宗登基,大赦天下,已经六十四岁的一代文豪苏东坡终于等到了离开海南的机会,又经过一连串的升迁,他终于官复原职,可以回京再任朝奉郎。苏东坡兴冲冲的登上了回京之路,虽然他有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但是一旦有机会离开岭南,他几乎头也不回的直奔京城。但是,老天爷跟他开了一

  • 金朝皇帝列表,金朝大事记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大事记,皇帝,金朝

    太祖完颜阿骨打(公元1068年~公元1123年)在位时间:公元1115年~公元1123年曾用年号:收国、天辅谥号:应乾兴运昭德定功睿神庄孝仁明大圣武元皇帝庙号:太祖安葬地:大房山睿陵公元1068年,完颜阿骨打出生。公元1114年,完颜阿骨打起兵反辽。公元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公元1122年

  • 文天祥给张世杰写信写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写了,张世杰,文天祥

    文天祥是我国历史上着名的民族英雄,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他自幼立志为国建功。公元1256年,他刚20岁,到临安参加进士考试,在试卷里表明他的救国主张,很受主考官的赏识,中了状元。1275年,元军逼近临安,南宋面临灭亡。他当时在江西担任赣州知府,接到了朝廷告急诏书,立刻招募了三万人马,领兵赶赴临安

  • 两宋科举制度的完善及其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制度,宋科

    科举,也称做“开科取士”,指由朝廷设立考试的科目,士人可以自由报考,通过定期的统一考试,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的选拔人才的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官吏选拔手段之一。它发轫于隋朝大业二年(606)。作为国家“抡才大典”,它自滥觞之日起,便一直

  • 素描王安石_《李国文说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李国文,王安石,素描

    王安石是个大文学家、大政治家,但也是个大怪人。宋叶梦得《石林燕语》记载:“王荆公不善缘饰,经岁不洗沐,衣服虽敝,亦不浣濯。与吴冲卿同为群牧判官,韩持国在馆中,三数人尤厚善,无日不过从,因相约,每一两月,即相率洗沐,定力院家,各更出新衣,为荆公番,号‘拆洗’。王介甫云出浴见新衣辄服之,亦不问所从来也。

  • 宋朝河北西路行政区划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朝,河北,行政区划

    河北西路郡县沿革起止时间:建隆元年至靖康二年行政区划网站·东方血脉·版权所有河北西路:建隆元年(960)置保塞军;太平兴国四年(979)置易州[沿革见燕山府路];六年(981)置静戎军、威虏军,升保塞军为保州;雍熙四年(987)置宁边军;端拱元年(988)置通利军;至道三年(997)定天下为15路,

  • 奸臣章惇:不过是党争的牺牲品,哪里谈得上“奸”?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不过是,奸臣,牺牲品

    北宋的章惇,字子厚,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宦海浮沉多年,最后死在贬所。《宋史》将章惇收入“奸臣传”中,称:“惇豪俊,博学善文。进士登名,耻出侄衡下,委敕而出。再举甲科,调商洛令。与苏轼游南山,抵仙游潭,潭下临绝壁万仞,横木其上,惇揖轼书壁,轼惧不敢书。惇平步过之

  • 杨继业简介与评价:简述名将杨继业一生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名将,简介,评价

    杨继业在中国山西省代县城里,有一座颇有气派的钟鼓楼。在它的正面和背面分别悬挂着“威震三关”、“声闻四达”两块巨大的题匾。传说这是人们为纪念杨家将不朽功勋,而流传至今的一处珍贵遗迹。提起杨家将,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杨继业。历史上,这位名震关内外的名将,从小

  • 宋宁宗赵扩奸佞废太子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之谜,太子,奸佞

    帝王档案赵扩:1195年-1224年在位,光宗赵惇次子,性格善良,光宗退位后即位。在位30年,任用无能之人为将,导致北伐失败;重用奸佞,朝政混乱,签定“嘉定和议”,丧权辱国。病死,终年57岁,死后葬于永茂陵(今浙江绍兴东南35里处宝山)。谥号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

  • 梁山好汉的下场凄惨,其背后的真实情况让人感叹!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好汉,梁山,让人

    有关梁山好汉108将聚义的英雄事迹至今在民间被广为流传,在这其中仅有3个女人,其余全都是汉子。而在这个故事中并未因缺少女人从而缺少看点,反倒是将男人间的情义表达的淋漓尽致,而在故事中宋江虽是好汉之首,但他却是最令人讨厌的一个,而且没有其他好汉招人喜欢。从观众的评论上看,宋江是一位奸诈小人,他表面上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