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代各级地方机构对矿冶业的管理

宋代各级地方机构对矿冶业的管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999 更新时间:2023/12/16 22:42:53

一、路一州一县三级机构的矿冶业管理权

宋代的矿冶业管理,除由逐级专职机构(诸路提点坑冶铸钱司、各矿场监官等)负责外,地方众多其他机构亦加以兼管。在这些兼管机构中,以路一州一县三级机构的兼管最为重要,形成了一个长期而稳定的地方兼管体系。此外,发运司、提举常平司、经制熙河兰会路边防财用司等机构的兼管亦在特定时期内发挥了一定作用。

(一)路级机构(转运司、提刑司)的矿冶业管理权1.转运司的管理转运司以一个独立的机构名称出现,始于宋代。但“转运使”之名唐代中期已出现。当时,转运使职责主要是漕运江淮粮食,以供应中央王朝所在的关中地区,后来才出现“度支盐铁转运使”、“水陆转运盐铁租庸使”等职衔,转运使开始兼管多种事务,包括管理矿冶业事务。然而,这类转运使的职权范围并不固定,其职衔常常“随事立名,沿革不一”,管辖的区域范围也很大。

宋初沿用“转运使”名称后,其内涵开始变化,到宋太宗当政时期,转运使逐步成为统辖固定区域内重要事务的主管官,“边防、盗贼、刑讼、金谷、按廉之任,皆委于转运使,又节次以天下土地形势,俾之分路而治”。各路都设置了由转运使为首的转运司机构,本路的矿业生产也成为转运司管辖的经济事务之一。

据史料记载,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6),江南转运使樊若冰(《宋史》名樊若水)请置监于升、鄂、饶州,兴铸铜钱,“凡山之出铜者,悉禁民采,并取以给官铸”。太平兴国八年,江南转运使张齐贤亦询访江南产铜、铅、锡之地,并请官府提高处州、信州、饶州等地收买铅、锡、炭的价格,以促进矿产开采,增铸钱币。南宋人洪咨夔在《大冶赋》中也把转运司视为是最早对矿冶业负有管理权的机构,即:“漕轺兼统,肇于兴国”。根据以上几条史料可以肯定,江南转运司管理矿冶业始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问,这是有关宋代路级机构管理矿冶业的最早记录。其后,由于南方诸路矿冶铸钱生产的蓬勃发展,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又以“冯亮为江南转运副使兼都大提点江南福建路铸钱事,内供奉官白承睿同提点铸钱事”,扩大了江南转运司兼管矿业的地域。这种变化被洪咨夔称为“都提命官,防于成平”。由于这种跨路的大范围的管理与江南转运司的职权很不相符,故宋政府后来转令发运司统管了长江以南各路的矿冶铸钱事务。宋仁宗景{;占二年(1035)八月,又建立了专职机构一提点坑冶铸钱司替代了发运司的管理。

虽然江南转运司统管江南福建路矿冶业的职权被罢除了,但仍负责兼管本路矿冶业生产。而且,这种管理形式扩大到了南方各路。一直到南宋时期,南方各路的转运司都负有兼管本路矿冶事务的职责。

北方诸路矿冶业在宋太宗以后也陆续出现由本路转运司兼管的记载。如宋太宗至道二年(996),陕西转运使上奏:“成州界金坑两处,先是州遣吏掌之,岁课不能充”,为了提高监督管理职能,转运使建议“望遣使按行,更立新制”。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四月,河东路转运使宋搏因“大通监冶铁盈积,可供诸州军数十年鼓铸”,上言“请权罢采取以纾民”,得到皇帝的允可。宋仁宗天圣年间,京东路登、莱等州淘金生产兴盛,转运司为此专门制定了淘金生产和官府收买的细则,并发布实施。由于北方诸路直到宋徽宗时期才普遍设置了路级专职矿冶机构,因此,在宋徽宗以前的很长时间内,北方诸路的矿冶业事务基本上是由:本路转运司负责管理的。

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1156)十二月,由于矿业开采日见衰微,本钱入不敷出,官员冗食,江淮提点坑冶铸钱司被罢废。这之后的八个月问,宋政府采取了以各路转运司主管本路矿冶事务的措施。这段时期,宋政府对矿冶业的管理状况又倒退到北宋仁宗景{右二年以前的情形,即缺少一个有效地进行统一指挥和协调的机构。这种状况必然导致出现“诸路铜料有无不等,运司不相统辖,无以通融鼓铸”的弊病。于是,绍兴二十七年(1157)九月,宋政府又在行都临安设置了提领诸路铸钱所,总管各路的矿冶铸钱事务,其下“合系诸路运司、知、通拘催应副职事,并令依旧通管”。但是提领诸路铸钱所的设置,不仅没有取代提点坑冶铸钱司的职能,还增添了新的弊病,故高宗于绍兴二十九年(1159)七月罢提领诸路铸钱所,重新恢复了提点坑冶铸钱司对各路矿冶业的专职管理权。

实际上,宋高宗时期矿冶主管机构的频繁变动,并没有影响到各路转运司对本路矿冶业的兼管权,此后直到宋理宗宋度宗时期,仍可见到转运司兼管的记载,例如:广南东路“提舶谢蘧侵漕司泥子场锡课”。宋度宗于咸淳八年(1272)六月辛亥因“广东运司银场病民”而下诏罢之。这些记载说明,转运司在南宋一直肩负着对矿冶业的管理职责。

两宋期间,转运司对本路矿冶业的管辖权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在矿场生产方面,转运司有组织实施权和检查监督权,并负责向中央政府奏报生产的利弊,制定相应的措施,兴发或罢废矿场等等,这样的例子很多,仅举数例于下:

宋仁宗庆历三年六月甲辰诏:诸路漕臣令所部官吏条茶、盐、矾及坑冶利害以闻。

宋神宗元丰三年闰九月庚子,河东路都转运使陈安石言:

自到任……并绛州曲沃金坑、泽州陵川锡窟各已措置就绪。

宋神宗元丰六年,京东漕臣吴居厚奏:徐、郓、青等州岁制军器及上供简铁之类数多,而利国、莱芜二监铁少不能给。

请铁从官兴煽,所获可多数倍。自是,官榷铁造器用以鬻于民,至元祜罢之。

宋哲宗元祜五年四月癸丑,湖南转运司言:应金银铜铅锡兴发不堪置场官监,依条立年额课利召人承买。而地主诉其骚扰,请先问地主如愿承买,检估己业抵当及所出课额利钱数已上,即行给付。如不愿或已业抵当不及,即依本条施行。

从之。

宋高宗绍兴二年三月戊午,诏应有坑冶去处,令漕司契勘所得不偿所费者并罢。

宋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五月庚午,秘阁修撰新知福州沈调言:……福建路产铁至多,客贩遍于诸郡,而官监坑冶绝然稀少,今若尽令中卖入官,则无所用;纵之,则利不归上,深为可惜,乞令转运司措置申省。从之。

标签: 地方宋代机构

更多文章

  • 宋朝军事有利的条件下为什么还订立屈辱性条约澶渊之盟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朝,屈辱性,澶渊

    燕云十六州是中原的天然屏障,直接关系着中原的安危。中原王朝从后周柴荣开始,就开始与辽争夺燕云。赵匡胤建立北宋后,国力无法与辽抗衡,就采取了先南后北的方针。他曾积极储存钱帛,准备或以赎回的方式收回,或用这笔钱作军费,以武力攻取燕云。其弟宋太宗赵光义统一北汉后,就亲征伐辽,要乘胜收复燕云。宋军初战时极为

  • 杨万里《伤春》诗作赏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伤春,杨万里,诗作

    伤春朝代:宋代作者:陈与义原文:庙堂无计可平戎,坐使甘泉照夕峰。初怪上都闻战马,岂知穷海看飞龙。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稍喜长沙向延阁,疲兵敢犯犬羊锋。译文及注释译文朝廷没有良策击退金兵入侵,竟使边塞的烽火照亮了甘泉行宫。我正惊呼京城里竟然听到战马嘶鸣,哪知可怜的皇帝已到海上逃生。我这孤臣忧

  • 南宋历史常识与重大历史事件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南宋,历史事件,常识

    岳飞抗金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宣和四年(1122年)应募入伍,因作战勇敢,很快升到留守司统制。金兵南下时,岳飞的上司降敌,兵将溃败,岳飞却坚持抗敌,屡败金军。岳飞带领的军队被称为“岳家军”,是南宋对金作战的主力和中坚。岳家军以训练严格、赏罚公正、号令严明而闻名

  • 第二节 垂帘听政,后宫风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后宫,垂帘听政,第二节

    宋真宗先后有三位皇后,第一位妻子潘氏是名将潘美第八个女儿,在宋真宗即位之前就去世了,后追封为皇后。郭氏是宋真宗第二任妻子,宋真宗即位后封为皇后,景德三年(1006)去世。宋真宗第三位皇后,就是着名的刘皇后。宋真宗去世之后,刘皇后垂帘听政,把持朝政达十余年之久。作为宋代八位摄政皇后之第一人,这位对北宋

  • 这位宦官到处宣称自己是苏东坡的私生子,为什么苏家人不否认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人不,宦官,私生子

    公元1100年,由于宋徽宗登基,大赦天下,已经六十四岁的一代文豪苏东坡终于等到了离开海南的机会,又经过一连串的升迁,他终于官复原职,可以回京再任朝奉郎。苏东坡兴冲冲的登上了回京之路,虽然他有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但是一旦有机会离开岭南,他几乎头也不回的直奔京城。但是,老天爷跟他开了一

  • 金朝皇帝列表,金朝大事记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大事记,皇帝,金朝

    太祖完颜阿骨打(公元1068年~公元1123年)在位时间:公元1115年~公元1123年曾用年号:收国、天辅谥号:应乾兴运昭德定功睿神庄孝仁明大圣武元皇帝庙号:太祖安葬地:大房山睿陵公元1068年,完颜阿骨打出生。公元1114年,完颜阿骨打起兵反辽。公元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公元1122年

  • 文天祥给张世杰写信写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写了,张世杰,文天祥

    文天祥是我国历史上着名的民族英雄,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他自幼立志为国建功。公元1256年,他刚20岁,到临安参加进士考试,在试卷里表明他的救国主张,很受主考官的赏识,中了状元。1275年,元军逼近临安,南宋面临灭亡。他当时在江西担任赣州知府,接到了朝廷告急诏书,立刻招募了三万人马,领兵赶赴临安

  • 两宋科举制度的完善及其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制度,宋科

    科举,也称做“开科取士”,指由朝廷设立考试的科目,士人可以自由报考,通过定期的统一考试,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的选拔人才的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官吏选拔手段之一。它发轫于隋朝大业二年(606)。作为国家“抡才大典”,它自滥觞之日起,便一直

  • 素描王安石_《李国文说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李国文,王安石,素描

    王安石是个大文学家、大政治家,但也是个大怪人。宋叶梦得《石林燕语》记载:“王荆公不善缘饰,经岁不洗沐,衣服虽敝,亦不浣濯。与吴冲卿同为群牧判官,韩持国在馆中,三数人尤厚善,无日不过从,因相约,每一两月,即相率洗沐,定力院家,各更出新衣,为荆公番,号‘拆洗’。王介甫云出浴见新衣辄服之,亦不问所从来也。

  • 宋朝河北西路行政区划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朝,河北,行政区划

    河北西路郡县沿革起止时间:建隆元年至靖康二年行政区划网站·东方血脉·版权所有河北西路:建隆元年(960)置保塞军;太平兴国四年(979)置易州[沿革见燕山府路];六年(981)置静戎军、威虏军,升保塞军为保州;雍熙四年(987)置宁边军;端拱元年(988)置通利军;至道三年(997)定天下为15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