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仁宗赵祯临终懊丧没有子嗣来继承神器

宋仁宗赵祯临终懊丧没有子嗣来继承神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624 更新时间:2023/12/14 8:32:31

赵祯

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宋仁宗赵祯旧病复发,三月里就已经不见起色了。御医宋安道等人尽心诊治无效,均被贬官。以医术闻名的地方官孙兆、单骧等被召到宫中,也宣称回天无力。宋仁宗只能等死。

弥留之际,他对自己的一生有诸多感叹,但最为懊丧的莫过于没有子嗣,竟无人来继承神器。

他不由得想到了自己的父皇宋真宗,先后五个儿子都夭折,也为子嗣一事忧心如焚,为此,竟差点儿导致错杀了那“太平宰相”晏殊

那还是自己在做了十二年的儿皇帝之后亲政不久的事。参知政事晏殊奉命写刘太后的志文,竟道:“生女一人,早卒,元子。”。

“难道朕不是太后之子吗?”他记得从小就是刘皇后将他养大的,给了他一个欢乐的童年。刘皇后是他的大嫂嬢,杨淑妃是她的小旗嫂,还有乳母许氏和林氏,他对她们很有感情,即位后一一加封。

而晏殊对这一点却疏忽了,应以“大不敬”论处。

这时,闭门谢客十余年的荆王赵元俨出面说话了,告知他的生母是李氏。李氏是刘皇后的侍儿,庄重寡言,品貌端正,因地位低下,只能代替刘后“司寝”且有娠。生下的皇子被刘后抱走,作为“己生”。李氏直到孩子七岁时才被封为才人,在寂寞的冷宫里度过了凄凉的一生,直至晚年病重,才由刘皇后加恩封为宸妃,死时仅四十六岁。

仁宗知道了自己出生的本末后,痛哭流涕,很快下诏尊其母为皇太后,追谥“庄懿”,重新治丧,改易梓官,陪葬于真宗永定陵。

那威权重极一时的母后刘皇后,早在他十五岁的时候就给他立了勋戚郭崇的孙女为皇后,可是他却偏偏喜欢同郭氏一起进宫的张才人。他用同张氏的热恋来故意疏远郭氏,可是郭氏毕竟是名正言顺的皇后。他舍弃皇后而“召幸”张氏,总有点心里不踏实。

亲政之前,畏于太后的管教,亲近女色总是偷偷摸摸的。太后一死,他便从后宫数千人中选取极为风骚的尚氏、杨氏等人;加倍恩宠,借以发泄对郭后的不满,气得郭后丧失理智,打了天子一巴掌。

结果是打掉了皇后之位。赵祯借口郭后元子而废她为尼。此后,则与尚氏等女人昼夜在一起,钟鼓弦乐之声日夜不绝。政事渐疏,身体日垮,进而致病。于是朝议大哗,流言远播,百官上书,要求整肃后宫。不得已,只好下令让尚氏、杨氏等出宫。可是一个月后,他病愈了,求色更甚。这时后宫主馈虚位已久,他极欲立后,先得寿州茶商女陈氏,遭群臣反对;又得绳伎李氏,更为群臣所阻。后宫之争越来越烈,直至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立了曹氏为后,才暂告平息。

皇后倒是有了,子嗣却成了大问题。少年时贪色,只求欢娱,可是年龄浙大,江山社稷后继无人,怎能不忧心如焚?十几年了,后宫美人充栋,可没有一人为他生下皇子。他在宫中设赤帝之像,日祈夜祷,以求皇嗣,不辞疲倦,几乎夜夜不虚,御幸嫔妃。可是子嗣之影仍杳如黄鹤。

直至景祐四年(公元1037年),后宫俞美人才生下一子来,可接着又夭亡了,气得他大发雷霆。宝元二年(公元1039年)苗美人又为他生下一子,满朝喜悦,他亲为儿子起名昕,封爵加官,不料赵昕只活了一年半就又夭亡。庆历元年(公元1041年)朱才人再为他生一子,赐名曦,封鄂王,可是鄂王不到三岁也夭亡了。从此,皇嗣艰难,成为朝廷内外最为关切的大事,到处议论纷纷,宫中阴影笼罩:到哪里去为皇上寻找一个儿子呢?

于是“皇子”来了。

皇祐二年(公元1050年)四月,京城里突然出现了一位名叫全大道的庐山和尚,带着一名青年,要见圣上,声称那青年即是当今的皇子。一时京城大哗,莫衷~是。赵祯闻讯,自己也被搅得棚里糊涂,因为他所“幸”女人太多了,被贬出宫的宫女是否怀有他的“龙种”,他也说不清楚,只好委托翰林学士赵概与知谏院包拯迅速查明真相具奏。

事情太富传奇色彩了,以致后来宋朝的戏曲大盛时,“无我不包拯”。“包青天”火眼金睛,明察秋毫自然很快就弄清了事情的原委。原来这青年的生母确实曾是赵祯后宫的宫女,虽然极想得到皇上的恩宠,却因小过而被驱逐出宫。后与一个姓冷的郎中结了亲,先生一女,复得一子,便是这青年,唤作冷青。冷青自幼缺乏家教,游手好闲。后来流浪江西,漂泊庐山被和尚全大道收留,闻圣上元子,便想用其母曾当过宫女的经历来猎取富贵,不意却被包拯识破了。于是全大道和冷青皆被处死,这场闹剧才算收场。

假儿子死了,真儿子无影。赵祯仍旧终日处在忧愁之中。这时,他想接受父辈的教训,不再去计较什么“名分”了,不管什么样的女人,只要能给他养出儿子来都算数。皇祐六年(公元1054年)

改元至和,以求召太和之气,促阴阳交合,为他产下麟儿。他命人在普天之下广选精筛,十个美女充备后宫,称为“十阁。”十国“既然是为天子来生”龙子的,自然个个恃宠骄恣,凌慢不可一世,这时的赵祯已经形神疲乏,身躯体嬴,只好大服丹药。不久,董周二御侍怀孕在身,举宫喜悦,赵祯满怀期望,日夜祈祷,还令内侍省备下数以千万计的金银玉帛,以备产下皇子时赐赏所用。然而,期望越高,失望越大,两侍御先后产下的却都是女婴,赵祯万念俱灰,以致得了神经病,差点自杀。

满朝诚惶诚恐,不知如何奏请喜怒失常的天子,怎样才能及早在宗室中过继个儿子来早立太子,以继承大位。幸亏包拯等大臣善为说词,在他神志清醒时,陈说利害,这才令他下决心立了养子赵曙为皇子。这也幸亏曹皇后有先见之明,及早在赵曙四岁时就将他抱养在宫中。

这赵曙虽是宋太宗的孙子赵允让的第十三子,不失赵氏的血统,但毕竟不是他赵祯的骨血。宋仁宗临死时深以此为憾:“农人有田不过百亩,房舍不过十间,犹不肯轻传侄儿,何况我一个天子,尽有天下,如此大的产业传于旁支侄子,怎能甘心?死不瞑目呀!”

到三月二十九日,他病患加剧,已经不能说话了。医官入宫,诊脉、投药、灼艾,均无济于事。临终他手指着自己的心窝而死。

标签: 子嗣懊丧神器

更多文章

  • 沈括为何称为“中国整部科学历史中最卓越的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人物,整部

    提起沈括,大家可能仅限于听说过,对于其他方面多少有些陌生。但是说到《梦溪笔谈》,中国最早的百科全书之一,大家应该就恍然大悟了吧。对,沈括就是《梦溪笔谈》的作者,一个对中国科学史做出卓越贡献的人才,那么沈括是什么朝代的人呢?沈括古代画像沈括是我国古代北宋人,出生在浙江钱塘县,也就是现在的浙江杭州。沈括

  • 邵雍是个怎样的人?北宋中期的大儒,安乐窝里的安乐先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大儒,安乐,的人

    安乐窝里的安乐先生在北宋中期的大儒中,邵雍是别具风格的一位。国学大师钱穆认为邵雍的风格表现在4个方面,即刻苦力学、豪放不羁、虚心折节和旷达和怡。年少时的邵雍雄心勃勃,慷慨激昂地希望能够干一番经天纬地的事业。但是也不是一个只说大话的人物,而是能够脚踏实地地读书。他常常是手不释卷,冬不炉,夏不扇。人们常

  • 宋朝的疑案——“斧声烛影”之谜_《李国文说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朝,烛影,疑案

    汉字中的“弑”,专用于卑者对尊者的杀害。臣下把皇帝杀掉了,子女把父母弄死了,要用准确的汉语来表达,就得用“弑”。在我国数千年的历史上,登上龙位的帝王达三百多位,被“弑”掉的数量不少。因此,这个“弑”字,在汉语系统里,便和“朕”、“陛下”、“寡人”、“万寿无疆”、“万岁万万岁”一样,成了最高统治者的专

  • 《宋史论稿》四、试论宋初武将精神面貌的转变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史,武将,试论

    摘要:北宋在国防上长期被动挨打,以“积弱”闻名于史,这在相当大程度上与当时武将萎靡、怯懦的精神状态有关。而北宋将领消极精神状态的产生,则要追溯到宋朝开国时期的有关政策。正是在宋初统治者,特别是宋太宗的刻意打击、压制之下,原本强悍的武将群体在精神上逐渐发生了巨变,并由此对国防造成了极大的消极影响。北宋

  • 历史揭秘:着名词人为什么柳永又叫柳三变?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又叫,著名,词人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着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宋朝的时间是960年至1279年间,在世五代十国和元朝之间的朝代。960年的时候,后周的将领发动了陈桥兵变,将赵匡胤拥立为帝,从而建立了宋朝。1125年的时候,金国

  • 贾似道是个怎么样的人?误国殃民的贾似道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是个,的人,误国殃民

    贾似道,浙江台州人,南宋末年误国权奸。他少年落魄,整天游荡,饮酒赌博,不务正业。后来依靠父荫,当了个嘉兴司仓(掌管仓库)的小官。他的姐姐被选入宫中,成为宋理宗宠爱的贵妃后,贾似道当上了“国舅”,从此官运亨通。在1234年以后的几年当中,贾似道被陆续提拔为籍田令、太常丞、军器监

  • 宋代矿场的生产规模及岁课额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代,矿场,规模

    (一)矿场的生产单位与生产规模宋代矿产区的生产单位名称多样,有“监”、“冶”、“务”、“场”、“坑”等等,这些产区规模大小不一,小的只有几十人、数百人进行劳作,最大的可以达到十万人

  • 宋朝成都府路行政区划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朝,成都,行政区划

    成都府路郡县沿革起止时间:乾德三年至绍兴三年成都府路:乾德四年(966)镇静军更名永安军;太平兴国三年(978)永安军更名永康军;至道三年(997)定天下为15路,为西川路,治益州,以益州、眉州、蜀州、彭州、绵州、汉州、嘉州、邛州、简州、黎州、雅州、茂州、维州、陵州、梓州、遂州、果州、资州、普州、昌

  • 王巩被流放蛮荒五年,他的生活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五年,他的,蛮荒

    王巩被流放蛮荒五年,为何反而更加年轻?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北宋的王巩被流放蛮荒五年,生还后反而“黑发如漆”、“面如红玉”,让苏轼非常惊异,他有什么保养的秘方?王巩是苏轼的好朋友,字定国,号清虚居士,是北宋的诗人、画家,喜欢上书议论朝政。苏轼由于写了一些发牢骚的奏折,被认定为讥讽朝廷,关

  • 宋光宗为什么下台?被赶下台的宋光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光

    父子离心淳熙十四年(1187)十月,太上皇、高宗赵构去世,孝宗赵眘为表孝心决定守孝三年。后来在众大臣的极力劝谏下,孝宗才勉强离开高宗灵柩去朝中听政。时间不长,倍感厌烦的孝宗禅位给太子赵惇,自己则专心守孝。因为孝宗觉得禅位给规规矩矩的赵惇,自己可以安心地做太上皇。但他把想法一说出来,就遭到知枢密院事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