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沈括为何称为“中国整部科学历史中最卓越的人物”

沈括为何称为“中国整部科学历史中最卓越的人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14 更新时间:2023/12/20 22:04:33

提起沈括,大家可能仅限于听说过,对于其他方面多少有些陌生。但是说到《梦溪笔谈》,中国最早的百科全书之一,大家应该就恍然大悟了吧。对,沈括就是《梦溪笔谈》的作者,一个对中国科学史做出卓越贡献的人才,那么沈括是什么朝代的人呢?

沈括古代画像

沈括是我国古代北宋人,出生在浙江钱塘县,也就是现在的浙江杭州。沈括从小就对天、地理等方面产生强烈的兴趣,由于其父亲是官宦人家,他自小就跟随父亲访历各地,用自己的眼睛“访察”各地的人文、地理等新鲜事物。所以小时候的经历和家庭的背景,造就了他日后成为一名博文善识、上通天文、下晓地理的着名科学家。

了解了沈括是什么朝代的人,接下来就不能不了解他的中外闻名的着作——《梦溪笔谈》。《梦溪笔谈》内容及其丰富,天文、地理、水利、数学、医学、乐理等生活的各个方面无所不在其及。《梦溪笔谈》是沈括晚年的着作,他综合其一生的见闻,翔实地记载了各个行业人们的点滴劳动发明和科学创造,使古代当时珍贵的科学成果没有流失,让后人能够学有所鉴,继续探索。

其实,沈括不仅在科学人文方面成绩显着,在政治、思想等方面也有不俗的理解,他发现了石油,提出过环保观念,还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者,只可惜由于晚年的政治斗争,没有得到善终。

沈括的故事

这要说起沈括的故事,那么其中就有不得不提的几个人了,这几个人或者对于沈括的生活有着重大影响,或者对沈括的工作有着重大的影响,在沈括的故事中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一笔。

沈括石像

首先要提到的跟沈括有关的这个人,就是沈括的母亲了,沈括的母亲是个非常有文化涵养和教养的女子,沈括少年时期在家里养成了勤奋好学,并且完成了读万卷书的事情,这期间都是由沈母的引导和陪伴的。这也让沈括从小就养成了爱读书爱学习的好习惯。

而后影响到沈括的就是他的父亲了,在沈括的故事中,父亲起到了一个能让沈括开眼界的作用,因为父亲为官是很容易调动的,因此沈括也有幸跟着父亲游历四方,这对于沈括后来能写出《梦溪笔谈》当然也是有着非常大的帮助的。

而在工作的道路上,和沈括有着不得不提的关系的就是安石了,王安石被任命做了宰相以后就开始进行变法运动。而沈括那个时候是非常受王安石的青睐和器重的,因此那段时间的沈括可以说是意气风发的,也担任过不少的重要官职。

但这一切都在王安石变法失败后化为灰烬,因为后来沈括就被贬了,后来一贬再贬,于是沈括也终于没有了为官的念想,来到梦溪园生活,也正是在这里,沈括写下了被后世广为传阅的《梦溪笔谈》。沈括也由最初的政治家变成了科学家,变成一个文学家。而这个三个人在沈括的一生中当然也就有着不可磨灭的痕迹。

沈括的着作

有着“中国整部科学历史中最卓越的人物”称号的沈括,一生都是致力于科学研究的。这位北宋年间的着名科学家和政治家出生在官宦人家,却没有一般官宦人家的好吃懒做,相反的对于自己的人生所求非常明确。

沈括雕像

在沈括幼年时,就开始跟随着自己的父亲游历四方,而沈括在十四岁的时候,就已经把家里的所有藏书都浏览完了,并且平时的沈括也是十分勤奋好学又爱思考的,这也是沈括后来能写出巨作的最初基础。

而沈括的着作中最有名的就要属《梦溪笔谈》了。这本着作对于历史还有文艺以及科学等方面的各种知识都有非常详细的记录。而这本沈括的着作《梦溪笔谈》的得名也正是因为这本书是在梦溪园写下的,因此才被称做梦溪笔谈。梦溪笔谈对于后世的影响真的是非常重大的,也因此后人对沈括是非常崇拜和尊敬的。

当然,后人经常说到沈括的时候,除了对沈括的着作赞不绝口以外,更是对沈括和苏东坡的关系非常感兴趣,这两位都算的上是历史名人了,但有史料却记载这两个人的关系并不好。原因则是因为苏轼被贬的时候沈括还落井下石了几次。但最后两个人都差不多退休在各自家里养老时,沈括却又总是喜欢去找苏东坡闲聊唠嗑,于是苏大才子对他恨也不是,爱也不是,不过好在两个人都是知书达礼之人,当然也就能更好的相处了。

标签: 中国人物整部

更多文章

  • 邵雍是个怎样的人?北宋中期的大儒,安乐窝里的安乐先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大儒,安乐,的人

    安乐窝里的安乐先生在北宋中期的大儒中,邵雍是别具风格的一位。国学大师钱穆认为邵雍的风格表现在4个方面,即刻苦力学、豪放不羁、虚心折节和旷达和怡。年少时的邵雍雄心勃勃,慷慨激昂地希望能够干一番经天纬地的事业。但是也不是一个只说大话的人物,而是能够脚踏实地地读书。他常常是手不释卷,冬不炉,夏不扇。人们常

  • 宋朝的疑案——“斧声烛影”之谜_《李国文说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朝,烛影,疑案

    汉字中的“弑”,专用于卑者对尊者的杀害。臣下把皇帝杀掉了,子女把父母弄死了,要用准确的汉语来表达,就得用“弑”。在我国数千年的历史上,登上龙位的帝王达三百多位,被“弑”掉的数量不少。因此,这个“弑”字,在汉语系统里,便和“朕”、“陛下”、“寡人”、“万寿无疆”、“万岁万万岁”一样,成了最高统治者的专

  • 《宋史论稿》四、试论宋初武将精神面貌的转变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史,武将,试论

    摘要:北宋在国防上长期被动挨打,以“积弱”闻名于史,这在相当大程度上与当时武将萎靡、怯懦的精神状态有关。而北宋将领消极精神状态的产生,则要追溯到宋朝开国时期的有关政策。正是在宋初统治者,特别是宋太宗的刻意打击、压制之下,原本强悍的武将群体在精神上逐渐发生了巨变,并由此对国防造成了极大的消极影响。北宋

  • 历史揭秘:着名词人为什么柳永又叫柳三变?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又叫,著名,词人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着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宋朝的时间是960年至1279年间,在世五代十国和元朝之间的朝代。960年的时候,后周的将领发动了陈桥兵变,将赵匡胤拥立为帝,从而建立了宋朝。1125年的时候,金国

  • 贾似道是个怎么样的人?误国殃民的贾似道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是个,的人,误国殃民

    贾似道,浙江台州人,南宋末年误国权奸。他少年落魄,整天游荡,饮酒赌博,不务正业。后来依靠父荫,当了个嘉兴司仓(掌管仓库)的小官。他的姐姐被选入宫中,成为宋理宗宠爱的贵妃后,贾似道当上了“国舅”,从此官运亨通。在1234年以后的几年当中,贾似道被陆续提拔为籍田令、太常丞、军器监

  • 宋代矿场的生产规模及岁课额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代,矿场,规模

    (一)矿场的生产单位与生产规模宋代矿产区的生产单位名称多样,有“监”、“冶”、“务”、“场”、“坑”等等,这些产区规模大小不一,小的只有几十人、数百人进行劳作,最大的可以达到十万人

  • 宋朝成都府路行政区划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朝,成都,行政区划

    成都府路郡县沿革起止时间:乾德三年至绍兴三年成都府路:乾德四年(966)镇静军更名永安军;太平兴国三年(978)永安军更名永康军;至道三年(997)定天下为15路,为西川路,治益州,以益州、眉州、蜀州、彭州、绵州、汉州、嘉州、邛州、简州、黎州、雅州、茂州、维州、陵州、梓州、遂州、果州、资州、普州、昌

  • 王巩被流放蛮荒五年,他的生活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五年,他的,蛮荒

    王巩被流放蛮荒五年,为何反而更加年轻?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北宋的王巩被流放蛮荒五年,生还后反而“黑发如漆”、“面如红玉”,让苏轼非常惊异,他有什么保养的秘方?王巩是苏轼的好朋友,字定国,号清虚居士,是北宋的诗人、画家,喜欢上书议论朝政。苏轼由于写了一些发牢骚的奏折,被认定为讥讽朝廷,关

  • 宋光宗为什么下台?被赶下台的宋光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光

    父子离心淳熙十四年(1187)十月,太上皇、高宗赵构去世,孝宗赵眘为表孝心决定守孝三年。后来在众大臣的极力劝谏下,孝宗才勉强离开高宗灵柩去朝中听政。时间不长,倍感厌烦的孝宗禅位给太子赵惇,自己则专心守孝。因为孝宗觉得禅位给规规矩矩的赵惇,自己可以安心地做太上皇。但他把想法一说出来,就遭到知枢密院事黄

  • 大唐名相姚崇宋璟和房玄龄齐名,为什么在任都不超四年?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四年,大唐,都不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大唐名相姚崇和宋璟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姚崇与宋璟是大唐名相,开创开元盛世的功臣。他二人与房玄龄、杜如晦齐名,合称“唐朝四大贤相”。他们是公认的封建时代宰相的楷模,大臣的榜样。姚崇宋璟他二人与房谋杜断不同,并非同时在任,而是一先一后。开元元年十月,姚崇拜相,开元四年闰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