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隋唐好汉单雄信为何不肯降服于李世民

揭秘隋唐好汉单雄信为何不肯降服于李世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988 更新时间:2024/1/11 3:56:06

关于单雄信为何不肯降服于李世民。追根究底要从两人的父辈说起。单雄信的父亲单禹,曾是北周镇守东昌(今山东聊城)的将军。

公元581年,当时尚在隋任将的李渊,奉命攻打北周,并且围住了东昌。双方血战数日,李渊率部攻破城墙,单禹也是兵败被擒。只是后者性情忠烈、宁死不屈,最后被李渊处死。

此后,单氏举族出逃,逃至潞州后,便购置庄园田地,隐居了下来。这里就成了后来为后人熟知的二贤庄。

然而,单李两家的恩怨却并非到此为止。

在单雄信之上,有一位兄长,名叫单雄忠。隋朝统一南北之后,李渊受封太原太守。他在上任途中遭遇截杀,最后受人所救,并且在最后奋起反追,杀退来袭之人。在人困马乏后,便选择休息片刻。就在此时,恰巧单雄忠策马而来。李渊误以为敌人再次来犯,便举箭射杀了前者。

此外,李渊还曾经奉命讨伐过瓦岗寨。还俘虏那里的家眷亲属。虽然他这次围剿,有被人算计陷害的原因。但最终还是被单雄信算在了前者头上。

新仇旧恨相加,单雄信自然恨极了李唐。只要让他碰到李氏族人,都恨不得杀之后快。李世民在讨伐王世充的过程中,就两次险些葬身在单雄信手下。

因此,在双方互相视彼此为仇家的情况下,且不论李唐方面作何感想,就单雄信这份倔强刚烈的性子,要他降服与李世民,是断然不可能的。这便是单雄信为何不肯降服于李世民的原因。

单雄信资料简介

单雄信(公元581-公元620),曹州济阴人(今山东定陶县附近)。是隋唐十八好汉中的一员。因其在家中排在第二,故很多人都称呼他单二哥。后世说书之人,则称其为赤发灵官。

单雄信画像

单雄信武艺高强,一杆重达一百二十斤的金钉枣阳槊,在他手中使得出神入化。年轻时曾为北五省绿林的头领。虽在隋唐十八好汉中恭陪末位,但反隋之后,于黄土岗上有过“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战绩。

除了武艺,单雄信的为人也颇为后人称颂。早在二贤庄之时,他便常有仗义疏财、扶危济困之举。秦琼李密等为人熟知的英雄人物,在落难时也都受过他的照拂。因此,他的人脉也是颇广。从着名的二贤庄四十六友结义的故事,就可以看出他当时的为人品行。

公元613年,翟让在瓦岗寨揭竿反隋。单雄信携好友徐世勣来投。从此开始了戎马生涯。

公元618年,瓦岗军先是击败宇文化及所率军队,后又被王世充率军击败。瓦岗兵败之后,众将纷纷投向李唐。而单雄信的父兄曾为李渊所杀,单李两家势如水火,故转投王世充,并娶了后者之女。

公元620年,李世民率军攻打王世充所部。同年五月,王世充战败,单雄信等人被俘。虽有徐世勣等以往瓦岗寨好友为其求情,但他宁死不降,加上单李两家的仇怨,最后终被李世民下令处死。

历史上单雄信最后结局怎么样了

公元618年,瓦岗寨兵败而散。单雄信投向了曾经的大敌王世充麾下。获得后者之女爱慕之后,成为了郑国的驸马。

公元620年,李唐将统一中原的铁蹄踏向了东都洛阳。而引兵相抗者,正是与李唐有着深仇大恨之人单雄信。在这次战争期间,单雄信差点就要了李世民的性命。有一日,李世明策马行在御果园,不料碰上了单雄信。

正所谓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单雄信二话不说便提枪追杀而去。期间徐世勣抓住他的衣袍阻拦,他与好友便割袍断义。随后他被闻讯赶来的尉迟恭夺下武器,见报仇无望,最后只能退去。而这一次的变故,让李世民坚定了要杀单雄信的念头。此后,窦建德兵败,王世充也顺应时势率部投降。

单雄信终究还是被李唐所俘。他恨李唐入骨,加上曾数次加害李世民,心知绝无活路,因此绝不投降,一心求死。而徐世勣、秦琼等好友,纷纷为他求情,但遭李世民拒绝。

徐世勣在求情无果之后,含泪向单雄信告别。为了朋友之义,前者割下自身的一块肉喂给后者。单雄信吃完之后,含笑赴死。最后终被斩在洛阳渚上。而他的子嗣则被徐世勣收养。

此外,单雄信因在临死前立下“三世不投唐”的誓言,民间便根据此种说法,编成许多传言。一说单雄信死后转世四次,分别为:辽东大帅盖苏文、西凉大帅苏宝童、反唐逆贼薛刚以及耳熟能详的安禄山。当然,这些都是民间传言,只做茶余饭后的谈资,不可信。

标签: 隋唐

更多文章

  • 17、宣宗李忱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唐宣宗李忱(810~859),宪宗第十三子,母孝明皇后郑氏。郑氏本李锜妾,元和二年,李锜反叛,被平定,李锜父子处死,宪宗纳郑氏。元和五年六月二十二日生于大明宫。长庆元年三月,封光王,名怡。李怡幼时,宫中都以为他并不聪明。太和以后,他更加韬晦,与众人一起,不爱说话。会昌六年三月,武宗病重,多日不能说话

  • 李世民杀兄娶嫂夺位,却为什么不敢杀了父亲李渊?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杀了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李世民生平有几件可圈可点的事情。第一件:义聚瓦岗众英杰。第二件:帮助李渊打下大唐江山。第三件:玄武门事变,杀兄娶嫂。第四件:和谏臣魏征的故事。第五件:父子共享美人武则天。在李世民的一生中,可谓是经典。一方面展示了他在治理国家的丰功伟绩,但在私人生活上却是一点也不检点,和兄弟争女人,

  • 只有“找死”提意见才是魏征真正的生路,唐太宗跟他有什么联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有什么

    说起“贞观之治”的缔造者,除了“千古帝范”唐太宗李世民之外,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人物——“千古第一诤臣”魏征。正是因为同时拥有“千古帝范”唐太宗李世民和“千古第一诤臣”魏征,“贞观之治”才如此光辉灿烂、至今仍令人神往。但很多人不理解的是,魏征在贞观时期提意见的时候经常好像是主动“找死”。魏征要么在唐太

  • 太宗李世民二十一位女儿 最终的归宿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二十

    历史上的安康公主,依洒家看,电视剧中的安康公主的原形,是十二岁就死了的晋阳公主李明达。只有晋阳公主才有替大臣说话,回护朝臣、干涉朝政的记录。长孙皇后所生的长乐公主,因为是皇后嫡出,太宗皇帝特爱之.在其将嫁时,皇帝准备按长公主的嫁妆加倍陪嫁.被魏征劝阻了.此外,在史书中看不出唐太宗李世皇帝对哪位公主有

  • 这位大臣巧施妙计,竟然帮李世民解决两大难题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妙计

    贞观初年,李世民经过玄武门之变坐稳了皇帝的宝座后,一面积极休养生息,一面假装继续对突厥称臣,实则暗中积攒力量,准备相机而动。可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旱立刻使李世民君臣焦头烂额起来。一天,李世民在朝堂上满怀忧虑地说:“诸位爱卿,旱情来势如此凶猛,百姓流离,饿殍千里,朕痛心疾首。”说到这儿,他又瞅着眼窝深陷的

  • 年轻时武则天的初夜:竟然用哭勾住李世民的心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初夜

    武则天在李世民面前大胆、机智的运用了哭这一招,使她从众多的女人中脱颖而出,勾住李世民的心。武则天运用了手段见到了皇上慈禧用了不少手段才让咸丰帝宠幸身为敌人后代的她。此前的武则天完全可以是她的老师。中国历史上最有权势的两个女人经历何其相似。唐太宗李世民喜欢漂亮的女人,他的后宫里美女不计其数。十五岁的武

  • 唐肃宗李亨宠妃“襄国”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之谜

    帝王档案李亨:756年-761年在位,初名嗣升,唐玄宗李隆基第3子,性格懦弱。马嵬驿兵变后玄宗西逃,他自行称帝。在位6年,戡乱有为,治国无方,乱世天子,开了宦官专权的先河。在宫廷政变中受惊忧而死,终年52岁,死后葬于建陵(今陕西醴泉县东北18里的武将山)。谥号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庙号肃宗。唐肃宗

  • 同是唐朝名将,为了保命,为什么他们的方式都不一样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他们的

    古代皇帝最忌惮什么?四个字:功高震主。谁有资格动我的奶酪,我就要他的命,这是皇帝们的普遍心态,哪怕是所谓的明君也或多或少存在着这种想法,而最极端的结果就是朱元璋大杀功臣。怎么样才能避免功高震主呢?这对古代名将而言一直都是一个值得思考的严峻话题,有些名将很聪明,懂得急流勇退,功成身退,比如陶朱公范蠡,

  • 为何唐太宗李世民会被各民族冠以“天可汗”称号?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可汗

    唐太宗简介唐太宗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的次子,唐朝的第二任皇帝,同时也是唐朝的诗人,并且在政治军事上也有非常出色的成绩。唐太宗图片唐太宗在位期间,被各民族冠以“天可汗”的称号,在对外和对内上他都有着一套方针。对外他积极开拓疆土不仅重创了高句丽,也将东突厥灭了,更是征服了很多部落。在国内他就劝课农桑,奉

  • 【唐朝·韩愈】唐宋八大家之首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宋

    韩愈(768824年),字退之,南阳邓州人。因河北昌黎系韩氏郡望,世称“韩昌黎”。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特别是在文学上,成就卓着,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苏轼评价他&l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