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她13岁嫁给李世民后母仪天下:却只活了36岁

她13岁嫁给李世民后母仪天下:却只活了36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965 更新时间:2024/1/11 8:31:59

长孙氏,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父亲长孙晟隋朝右骁卫将军,哥哥是长孙无忌。只可惜,在长孙氏八岁那年,父亲便去世了。父亲去世后,长孙氏跟着哥哥长孙无忌被舅舅高士廉接到府上。舅舅对他们兄妹两人很好,长孙无忌跟着舅舅学了一身本领,文武双全。由于妹妹与李世民有婚约在先,长孙无忌跟李世民的关系也非常很好。

公元613年,十三岁的长孙氏嫁给李世民。此时隋朝风雨飘摇,李世民劝父亲李渊起兵反隋。李渊最终在晋阳起兵,声势浩大。李渊父子起兵后,长孙无忌一直跟随李世民征战杀场,对李世民忠心耿耿。长孙氏则留在家中,与婆婆、嫂子、弟媳都相处的很好。

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唐朝,长子李建成被封为太子,李世民被封为秦王,长孙氏被封为秦王妃。李渊称帝后,后宫无主,妃嫔争宠,儿子之间斗争尤为严重。李世民跟随父亲南征北战,为李唐江山立下汗马功劳。李建成跟李世民相比则要逊色的多,李世民从人品到能力都比李建成更适合做继承人。

也正因为如此,他们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李世民最终策划了玄武门之变,将李建成、李元吉杀死。这一过程中,长孙氏也很支持李世民,鼓舞将士英勇杀敌,最终兵变成功。李渊只好将军政大权交予李世民,并封他为太子。同年(公元626年),李渊退位,李世民即位。

李世民即位后,长孙氏被封为皇后。长孙氏成为皇后之后,把后宫之事处理得井井有条,与其她妃嫔也相处的很好。后宫中别的妃嫔生病、遇到困难时,长孙皇后都会亲自探望并给予帮助。

李世民想让长孙无忌做宰相,长孙皇后还劝谏李世民不要重用外戚,还向李世民例举了很多重用外戚的下场。李世民最终没有同意,坚持要长孙无忌做宰相。长孙皇后见李世民心意已决,只好去劝说哥哥不要做宰相。长孙无忌也懂妹妹用意,便向李世民辞去有实权的职务。

李世民时期,最敢于直言的人当属魏征了。长乐公主出嫁时,李世民想多给公主一倍嫁妆(长乐公主是李世民与长孙皇后所生),魏征便说,公主的嫁妆不能多给,只能少给。李世民听后,很不爽,但又无法反驳。回到后宫,他将此事告诉长孙皇后,长孙皇后听完后对魏征大加赞赏,还说:“皇上能得到魏征这样的贤臣,大唐之幸!”

李世民喜欢赏鸟,赏鸟正欢时,魏征却来了。李世民怕魏征说他玩物丧志,只好把鸟藏在袖子里。魏征知道他把鸟藏在袖子里,却故意拖延,最后鸟被憋死在了袖子里,李世民为此又气又怒,但又不好发作。

由于魏征总是坏李世民好事,有时甚至让他下不来台,李世民很是痛恨。长孙皇后见他生气便说:“有魏征这样的贤臣是皇上的福气啊,只有在明君的统治下,他们才敢指出您不对的地方。如果是一个昏君,他们这么直言早就被处死了。人都怕死,魏征敢冒生命危险直言相劝,说明您是一位明君啊!”李世民听完后,便不再记恨魏征了。

公元634年,长孙皇后陪李世民在九成宫避暑时身染重病,宫中太医为此束手无策。公元636年,长孙皇后不治而亡,时年三十六岁。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很是悲痛,曾在大臣面前失声痛哭。

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还是重用了长孙无忌,并亲自抚养长孙皇后留下的幼子幼女,李治就是在李世民身边长大的。后来,李世民去世时,让长孙无忌、褚遂良等重臣辅佐李治。只可惜,李治跟父亲比相差太多,最终让武则天得了天下。长孙无忌也因反对武则天,被武则天逼死,褚遂良也死于流放途中。

标签: 后母

更多文章

  • 外国人在唐朝 身分悬殊待遇分等级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身分

    唐朝是中国最为鼎盛的时期之一,处处都透露它的殷实和富有。唐代着名诗人杜甫在《忆昔》诗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皆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真有点富得流油的架势。曾说:“自古皆贵中

  • 名相房玄龄家中的醋坛子何以震惊了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起兵前久居晋阳,“醋”也成为唐宫必不可少的调味品,且因皇上喜吃,皇宫储存极多。据说,唐太宗年间,宰相房玄龄惧内是有了名的。其妻虽然霸道,但对房玄龄衣食住行十分精心,从来都是一手料理,容不得别人插手。一日,唐太宗请开国元勋赴御宴,酒足饭饱之际,房玄龄经不得同僚的挑逗,吹了几句不怕老

  • 唐朝国号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国号

    我国历史悠久,朝代繁多,各个朝代建立国号也出自不同的原因和理由。考查从夏至清十八个主要王朝,可见选取国号出于以下两种因素者居多:一是得自地名。如夏最早居于夏地,殷商始祖契曾经受封于商而盘庚又迁于殷,周起于周原,宋则建都于开封这个古称为“宋”的地区。二是得自爵号。如汉高祖刘邦曾

  • 李世民为什么不杀武则天?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武后善治国、重视延揽人才,首创科举考试的“殿试”制度,而且知人善任,国家在武则天主政期间,政策稳当、兵略妥善、文化复兴、百姓富裕,故有“贞观遗风”的美誉,亦为其孙唐玄宗的开元之治打下了长治久安的基础,武则

  • 李世民靠两千人能打下江山 为何带十万人拿不下高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江山

    李世民戎马一生,从十七岁开始带兵打仗,被毛主席誉为历代帝王中最会打仗的人,自古能军无出秦王之右者。他早年靠两千五百玄甲军平薛举,破刘武周宋金刚,擒王世充窦建德,败刘黑闼,几乎罕遇敌手,但是晚年带了十万人征伐高丽,却最终铩羽而归,导致病情加重而死,成为一生遗恨。那么为何他能带两千人打下几乎整个江山,却

  • 【唐朝·欧阳询】楷书四大家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楷书

    欧阳询欧阳询(557一641年),汉族,字信本,公元557年出生于衡州(今衡阳),祖籍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隋时官太常博士,唐时封为太子率更令,也称“欧阳率更”.与同代另三位(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欧

  • 丘行恭简介:唐初名将忠心事主,战场上英勇无敌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事主

    丘行恭(586~665),唐初名将。河南洛阳人。父丘和,唐高宗时任左武侯大将军。丘行恭善长骑射,骁勇绝伦。隋大业末年(617),丘行恭与哥哥丘师利聚兵于岐、雍(今陕西岐山)一带,拥有一万兵马,兵众势盛,其他乱军都不敢侵犯他的领地。唐朝初年,原州(今甘肃镇原)有乱贼聚众数万人,围攻扶风郡(今陕西岐山)

  • 李世民父子竟与太上老君有关系?谣言起于何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太上老君

    唐朝是李姓王朝,据说唐高祖和唐太宗和太上老君还有关系,这是怎么回事呢?在中国古代,其实人人都想当皇帝,但是当了皇帝之后却不得不变得敏感起来,总害怕自己的皇位被别人夺走。皇帝堤防的人,除了身边的大臣,还有就是广大平民百姓,而为了监督这些人的言行,很多朝代的皇帝都创建了各种各样的特务机构,比如说明朝的锦

  • 10、日本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日本

    日本与我国的交往,可以上溯到汉代。西汉时期,居住在日本岛上的民族称之为倭人,分为大小不等的100多个小国,他们主要通过朝鲜半岛与汉朝来往。东汉光武帝中元二年(57),日本岛南部的倭奴国遣使通好,刘秀“赐以印绶”(《后汉书》卷85《倭传》)。这颗金印于18世纪在日本九洲志贺岛崎

  • 玄武门之变后,李渊被唐太宗迫使让位,他老年生活过得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过得

    唐高祖李渊让位以后,不仅委托人上是太上皇,影响力理当在皇上之中;与此同时他是李世民的父亲,唐太宗的帝位都是他“禅让”的,李渊无可奈何立唐太宗为皇太子,拿出了权利,两月后唐太宗宣布即位,李渊让位干了太上皇。尽管这以后大唐的主人公是唐太宗李世民了,但我觉得李渊始终活上了贞观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