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诗歌为什么繁荣?与官员选拨制度有关

唐朝诗歌为什么繁荣?与官员选拨制度有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273 更新时间:2024/1/4 14:56:29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最为繁荣强盛的巅峰时代,同时,也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最为光辉灿烂的黄金时代。纵观近三百年的唐代文坛,无论是诗歌、散文,还是传奇、变文,都取得了极为辉煌的成就,而其中尤以诗歌的成就最为壮观。

先就数量而言,仅清代彭定求等所编的(全唐诗》就收录唐代诗作49403首(另有残句一千余条),比西周至南北朝一千六七百年中遗留下来的诗篇总数多出两三倍以上;所收录的诗人有2837人(有别集者691家),也大大超过了以往历代诗人的总和。至于未收人诗集或因年代久远而被遗忘的唐代诗人及作品究竟还有多少,则更是无法计数。再就质量而言,唐代不仅产生了像李白杜甫这样伟大的诗坛巨孽,并且还涌现出了像王维孟浩然白居易李贺、李商隐、杜牧等一大批独树一帜的优秀诗人,其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为什么唐代的诗歌这么繁荣?

一方面是奠基于国家统一、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等多种条件,但唐诗达到繁荣无比的地步则与科举选拨官员的制度有很大关系。

唐代沿袭隋制,通过科举考试选拨人才,出身于中下层地主士子也有了入仕从政的机会,并且以诗取士、以书取士也大大激发了广大士子学习诗歌与书法的积极性,以诗取士始于唐玄宗天宝十三载,其后建中至大和八年间虽有中断,后又恢复。应试诗由于在题材、格律方面都受到严格限制,一般佳作较少,但这种以“专科取士”的办法却逼迫士子学人不得不下狠心苦练作诗的基本功。以诗取士从制度上带动整个社会崇尚诗歌的风气,对唐诗的繁荣无疑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唐代的皇帝大多喜爱诗歌。他们不仅自己身体力行,而且热心倡导,对于诗歌的繁荣与时代风气的形成,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全唐诗》共收录唐代十一位皇帝的诗,占全部皇帝的二分之一。

初唐后期,自高宗至睿宗,朝廷好诗之风愈演愈炽,不仅君臣之间,互相唱和,形成风气,而且还经常举行赛诗盛会。

安史之乱以后,李唐王朝虽然在政治、经济都遭到较大破坏,但以诗取士已成定制,皇帝好诗的爱好也有增无减。唐德宗生性猜忌,而颇擅诗歌,听政之暇,经常与臣下唱和,或品评优劣。宪宗、穆宗,诗皆不传,亦以好诗出名。

晚唐时期的李家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朝不保夕。文化艺术也随之呈现一片衰飒之气,诗歌与书法,亦复如此。所幸的是,杜牧、李商隐的近体诗,柳公权的楷书,均能继武盛唐、比肩中唐,为晚唐的诗坛与书坛抹上了最后一道光彩,使煌煌大唐三百年的历史总算有了一个体面的结束。

标签: 唐朝

更多文章

  • 第三节 亲佞远贤,危机渐生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第三节

    开元年间,唐玄宗在早期重用贤才,使得国家鼎盛,百姓安居乐业。在开元后期,张九龄是一代贤相。然而,由于此时的玄宗怠于政事,听信谗言,任用奸佞,最终使得朝政混乱,危机四伏。张九龄字子寿,韶州上曲江人。少年时聪明伶俐,擅长写作,十三岁时,因为写信给王族,使得后者认为他必成大器。后来在二十岁的时候中了进士,

  • 她13岁嫁给李世民后母仪天下:却只活了36岁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后母

    长孙氏,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父亲长孙晟是隋朝右骁卫将军,哥哥是长孙无忌。只可惜,在长孙氏八岁那年,父亲便去世了。父亲去世后,长孙氏跟着哥哥长孙无忌被舅舅高士廉接到府上。舅舅对他们兄妹两人很好,长孙无忌跟着舅舅学了一身本领,文武双全。由于妹妹与李世民有婚约在先,长孙无忌跟李世民的关系也非常很好。公元6

  • 外国人在唐朝 身分悬殊待遇分等级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身分

    唐朝是中国最为鼎盛的时期之一,处处都透露它的殷实和富有。唐代着名诗人杜甫在《忆昔》诗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皆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真有点富得流油的架势。曾说:“自古皆贵中

  • 名相房玄龄家中的醋坛子何以震惊了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起兵前久居晋阳,“醋”也成为唐宫必不可少的调味品,且因皇上喜吃,皇宫储存极多。据说,唐太宗年间,宰相房玄龄惧内是有了名的。其妻虽然霸道,但对房玄龄衣食住行十分精心,从来都是一手料理,容不得别人插手。一日,唐太宗请开国元勋赴御宴,酒足饭饱之际,房玄龄经不得同僚的挑逗,吹了几句不怕老

  • 唐朝国号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国号

    我国历史悠久,朝代繁多,各个朝代建立国号也出自不同的原因和理由。考查从夏至清十八个主要王朝,可见选取国号出于以下两种因素者居多:一是得自地名。如夏最早居于夏地,殷商始祖契曾经受封于商而盘庚又迁于殷,周起于周原,宋则建都于开封这个古称为“宋”的地区。二是得自爵号。如汉高祖刘邦曾

  • 李世民为什么不杀武则天?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武后善治国、重视延揽人才,首创科举考试的“殿试”制度,而且知人善任,国家在武则天主政期间,政策稳当、兵略妥善、文化复兴、百姓富裕,故有“贞观遗风”的美誉,亦为其孙唐玄宗的开元之治打下了长治久安的基础,武则

  • 李世民靠两千人能打下江山 为何带十万人拿不下高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江山

    李世民戎马一生,从十七岁开始带兵打仗,被毛主席誉为历代帝王中最会打仗的人,自古能军无出秦王之右者。他早年靠两千五百玄甲军平薛举,破刘武周宋金刚,擒王世充窦建德,败刘黑闼,几乎罕遇敌手,但是晚年带了十万人征伐高丽,却最终铩羽而归,导致病情加重而死,成为一生遗恨。那么为何他能带两千人打下几乎整个江山,却

  • 【唐朝·欧阳询】楷书四大家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楷书

    欧阳询欧阳询(557一641年),汉族,字信本,公元557年出生于衡州(今衡阳),祖籍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隋时官太常博士,唐时封为太子率更令,也称“欧阳率更”.与同代另三位(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欧

  • 丘行恭简介:唐初名将忠心事主,战场上英勇无敌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事主

    丘行恭(586~665),唐初名将。河南洛阳人。父丘和,唐高宗时任左武侯大将军。丘行恭善长骑射,骁勇绝伦。隋大业末年(617),丘行恭与哥哥丘师利聚兵于岐、雍(今陕西岐山)一带,拥有一万兵马,兵众势盛,其他乱军都不敢侵犯他的领地。唐朝初年,原州(今甘肃镇原)有乱贼聚众数万人,围攻扶风郡(今陕西岐山)

  • 李世民父子竟与太上老君有关系?谣言起于何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太上老君

    唐朝是李姓王朝,据说唐高祖和唐太宗和太上老君还有关系,这是怎么回事呢?在中国古代,其实人人都想当皇帝,但是当了皇帝之后却不得不变得敏感起来,总害怕自己的皇位被别人夺走。皇帝堤防的人,除了身边的大臣,还有就是广大平民百姓,而为了监督这些人的言行,很多朝代的皇帝都创建了各种各样的特务机构,比如说明朝的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