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玄武门之变真相:李世民好色看上弟媳妇?

揭玄武门之变真相:李世民好色看上弟媳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908 更新时间:2024/1/14 2:56:13

史书上严正声明说,大唐太宗李世民,和他的兄弟媳妇杨氏之间:未及以乱……

啥意思呢?

意思是说,李世民是个正经人,没有和自己的亲弟弟李元吉的媳妇杨氏上过床,真的没有……好端端的,突然声明这事干啥?

因为李世民真的和杨氏上过……这事太龌龊,还是阳光点说吧。阳光点就是,当李世民讨平窦建德,回师之后,惊发现隋炀帝杨广的妹妹已经被弟弟李元吉娶走,李世民不移不饶,大吵大闹,一口咬定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和父亲的宠妃张氏有一手。之所以他敢这么瞎嘞嘞,是因为他觊觎兄弟媳妇杨氏的事情被李元吉发现,李元吉很是愤怒,所以李世民这边也豁出去了。

吵闹之际,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心里郁闷,不知道该拿家里的老二怎么办,两人就一边商量一边去上朝,刚刚行至玄武门,突听一声吼叫,就见老二李世民率领家将尉迟敬德,手持凶器,气势汹汹的杀了过来,李建成和李元吉呆了一呆,眼见老二李世民满脸杀气,不象是开玩笑的样子,两人惊心之下,掉头便走。

杀啊!李世民一马当先,气势汹汹的追赶而来,后面跟着黑面煞神般的马仔尉迟敬德。太子李建成吓得呆了,在前面拼命的跑,不提防脚下一拌,吧唧一声,摔了个大马趴,还等爬起来,就听马仔尉迟敬德一声疯吼:砍啊,不砍白不砍,砍了也白砍……噗哧一刀,可怜的太子李建成,已经莫名其妙的身首异处。

老三李元吉到底年轻,反应机敏,眼见得二哥是真的翻了脸皮,不由分说,掉转马头,策马狂逃。二哥李世民随后狂追,一边追还一边喊:老三,你别跑,你听我跟你解释,二哥我也没别的意思,只要你把你媳妇让给我……砰,哎哟哟哟我的娘亲……原来李世民只顾两眼血红的盯着三弟,却没有注意到路边斜伸过来一根树杈,他的马速又太快,脑壳正好撞在树杈上,痛叫一声,栽下马去。

老三李元吉掉马返回,用弓弦一下子勒住二哥的脖子,怒骂道:操你娘,有你这么当哥哥的吗?跟大哥争皇位,抢弟弟的媳妇,还学了黑社会拿刀子砍人,你说你爹妈是咋教育的你呢……怒骂声中,就见李世民一张脸由白转红,由红转紫,由紫转黑,眼看就要一命呜呼。

危急时刻,就听一声怪叫:天马流星捶……砰的一声,原来是李世民的大马仔尉迟敬德一头撞了过来,将李元吉撞得形如断线风筝,飞上了半空,未等他的身体落下,尉迟敬德轮起大片刀,刷刷刷一通乱砍,只听李元吉发出几声微弱的惨嘶,已然是没了性命。

眨眼工夫,祥和的皇宫之中,已经弥漫着浓重的血腥之气,沦为了黑社会砍人的修罗场。

这件事,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玄武门兵变,大唐太宗李世民杀哥宰弟,逼迫生父,强行把自己的屁股挤到了龙椅上。

然则,好端端的,李世民为什么要学黑社会,于皇宫里轮起大片刀,狂砍他的亲哥哥和亲弟弟呢?

有关这个解释,目前有三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认为:这件事真的不能怪善良的李世民,真的不是唐太宗的错——人家都当了皇帝了,还能有错吗?错就错在大哥李建成和老三李元吉上,他们俩太不象话,不说早点挪地方,把皇位让给人家李世民,看看把人家李世民给逼成什么样了?欺负人哪有这样欺负的?

另一种解释认为:大哥李建成,和老三李元吉,他们虽然不象话,但这事李世民也有不对的地方——可是大家要争要抢的是千秋万代的帝王宝座啊,争抢的时候大家情绪难免激动,发生点肢体冲突,也属正常——总之一句话,李世民为了皇帝宝座,杀了哥哥,宰了弟弟,这也没什么不妥当的。

第三种解释,最是不得人心。该解释认为:李世民就不是个好东西,为了皇帝宝座,他丧尽天良,灭绝人伦,杀了哥哥,宰了弟弟……听起来这个解释跟上面两种没啥本质不同,但实际上差别却大了。前面两种解释,对李世民都持一种肯定态度,认为李世民没啥错,最多不过是表现得有点激动。可这个解释却直截了当的对李世民提出了指控,所以这个解释,一出场就遭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杯葛——人家李世民这都贞观之治了,杀几个闲人还不行吗?你凭什么指责人家?有本事你也来一个贞观之治。

谁是谁非我们暂且莫论,可是这三种解释,都回避了一个关键性问题:

——被册立为太子的,是家里的长子李建成,老三李元吉是没份的。所以这李元吉,有一千个一万个理由,应该和李世民站在一起,共同对付大哥李建成才对,怎么李元吉站到了大哥的阵营中去?

为什么呢?

到底为什么呢?

当李世民强行将李元吉的妻子杨氏,抱到了自己的秦王府中时,你马上就知道玄武门兵变的真相了。

真相就是——李世民瞄上了弟弟的老婆。

事实上,李世民是真心的爱着李元吉的老婆,不止一次的,他心血来潮,掐指一算,就要册立杨氏为皇后,被群臣连哭带喊,强烈阻止——你非要抢弟弟的老婆,甚至不惜为此杀了亲弟弟,都随你,不随你还能怎么办?人你已经杀了,女人你也抢回来了——可你再明目张胆的立了弟弟的老婆做皇后,你这岂不是向天下人大声疾呼:诸位,告诉你们一个天大的好消息,我,大唐太宗李世民,抢了弟弟的老婆啦……

这么个搞法,实在是有点太缺心眼了。

但这,才是真正的李世民。一个渔色狂艳的英雄,一个满脑子装着女人的没品男人——所谓贞观之治,只不过是一个从未曾存在过的假相。

标签: 弟媳

更多文章

  • 初唐前期贞观群臣的咏史诗创作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贞观

    一、初唐前期的文化、政治氛围初唐是唐代发展进程中的第一个阶段,如前所述,初唐前期唐太宗首先开辟了中国历史上的“贞观之治”,政治上的清明给予了文人更高的参政热情,同时唐太宗还是一位纳谏如流的好皇帝,他与魏征之间的兼听纳谏,使其获得政治上的极大好处。他也亲自奖励进谏的官员。唐太宗

  • 后唐庄宗李存勖临终追悔自己不该错封了刘后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后唐

    同光四年(公元926年),即位三年的后唐庄宗李存勖待在绛霄殿里面对着死神,心中咒骂着刘皇后。只因有个极为贪财的刘皇后,才致使他在与干兄弟李嗣源争夺天下的斗争中失败。他十分后悔不该封刘后,不该把这种贪利小人奉为举国“母仪”。刘皇后八岁的时候,被李存勖的父亲李克用抢进了宫里。当时

  • 4、鱼朝恩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鱼朝恩(722~770),泸州泸川(今四川泸州市)人,唐肃宗、代宗时的宦官。玄宗天宝末年入内侍省,性狡猾,懂书算,善于宣传诏命。肃宗至德二载(757)九月收复西京,鱼朝恩以左监门卫将军掌管内侍省。乾元元年(758)九月,郭子仪、李光弼等9节度使围攻邺城的安庆绪,肃宗以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监督诸

  • 千古一帝打仗都不怕却怕一个女人 还并非他妃子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妃子

    唐太宗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为人们所熟知,虽然他也曾有过“玄武门之变”这种让后人所诟病的事迹,但他用他的实际行动证明,他这个皇帝当得十分称职,甚至可以说是成为了后来的皇帝们纷纷效仿的楷模,他的一生中经历过各种战争,也见惯了宫中的明争暗斗,从来未曾怕过谁,可就是这么强大的千古一帝居然会怕一个女人,而

  • 揭秘:唐太宗李世民究竟有没有睡过武则天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据说,魏征屡次给唐太宗直谏都惹怒了唐太宗。在《旧唐书》和《新唐书》记载了长孙皇后为了魏征等一些忠义之士借古喻今的提醒李世民。当时,魏征大胆向唐太宗谏言,有时候话说的很多,这引起了唐太宗的极度不满,在背地里大骂魏征,甚至想要杀掉魏征。长孙皇后知道后,急忙来劝说太宗,她以“明君贤相”来夸赞唐太宗。太宗息

  • 能力最强的四大皇帝排名 第一当之无愧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当之无愧

    我国五千年的历史上,有过大大小小太多的帝王,有的名垂青史,有的遗臭万年,有的让国家繁荣昌盛,有的则国破家亡,但真实有才能的帝王却寥寥无几。下面这几位即是小编心目中才能最强的四大帝王。NO.4李世民李世民,李渊的次子,是其时出色的政治家、战略家。李世民年少就参军了,成年后征南伐北为唐朝的一致立下了丰功

  • 李靖奇袭阴山,各族尊称李世民“天可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阴山

    唐太宗即位初期,中原战事虽然结束,但西边边境上还很不安定。特别是东突厥,当时势力还很强大,成为唐朝主要的威胁。太原起兵以后,唐高祖一心对付隋朝,只好靠妥协办法,维持了和东突厥的和好关系,但东突厥贵族仍旧不断侵扰唐朝境界,致使边疆地方不得安宁。唐太宗即位不满一月,东突厥的颉利可汗率领人马十多万,一直打

  • 唐代中州民众信仰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州

    1.佛教:唐代中州是佛教圣地。李世民曾得到嵩岳寺僧的救助,故对嵩山佛寺给予丰厚的赏赐,并造石像刻字记载此事。《全唐文补编》卷一“大海寺造像记”载:郑州刺史男李世民,遏染时患,比闻大海寺有双王像,治病有验,故就寺礼拜。其患乃除。便于此寺愿造弥勒像一铺,其像乃□丹青之妙饬,穷巧伎

  • 【唐朝·上官婉儿】从梅花少女到女尚书的蜕变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尚书

    上官婉儿(664~710年),唐女诗人。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上官仪孙女。仪被杀,随母郑氏配入内庭。年十四,即为武则天掌文诰。中宗时,封为昭容。曾建议扩大书馆,增设学士。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临淄王(即玄宗)起兵,与韦后同时被杀。上官婉儿是陕州陕县人,是时宰相上官仪的孙女。麟德元年

  • 此女被六位皇帝宠幸 48岁征服了33岁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历史上有位奇女子,就是隋炀帝的萧皇后,历史上有好几名萧姓皇后太后很有名,隋炀帝的萧皇后是其中一位。萧皇后一生经历六次婚姻,每次都嫁给皇帝。第一次婚姻:嫁给隋炀帝萧皇后嫁给杨广时,杨广只是晋王。那时的杨广没像后来那样残暴,加上孝顺且聪明,深得隋文帝杨坚信任。这是他后来被立为太子的重要原因。仁寿四年,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