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到底谁是中国科举史上的第一位武状元?究竟有多厉害?

到底谁是中国科举史上的第一位武状元?究竟有多厉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757 更新时间:2024/1/20 7:18:52

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是,很多人都知道中国历史上有名可查的第一位文科状元是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壬午科状元孙伏伽,却不知道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武状元是谁。

在《此人颇有魏征之风,骂过李渊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状元!》一文中,我们解释了为什么孙伏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可查、有据可考的第一位文状元。原因很简单:虽然科举考试起源于隋朝,但是一方面由于科举考试直到唐朝才真正成型,另一方面由于历史的湮没,隋朝时期的开科取士情况散轶殆尽、无据可查。

因此,虽然明知孙伏伽不是历史上真正的第一位文科状元,但是有据可查的却只能是他。

那么,武状元是不是也是一样的情况呢?

其实不是,因为武举考试是从武则天开始设立的。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是一位不可否认的、具有杰出贡献的政治家,其中最大的一个贡献就是改进并完善科举制(首创殿试制度和首创武举),大力重用寒门士子,打击士族门阀势力,为庶族平民进入仕途创造了机会,同时也扩大了自己的统治基础。

长安二年(公元702年),武则天“初设武举”,进一步扩大了朝廷选官范围。得益于这个千载难逢、前无古人的机会,唐代齐州全节(今山东济南章丘)人员半千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武状元。

员半千原本并不姓员,名字也不叫半千。换句话说,人家都是“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他员半千倒好,连名带姓一起改了个彻底!

当然了,得澄清一下,改“姓”其实跟员半千并没有半毛钱关系,因为他也很无奈,姓是他祖先改的。

员半千的祖上其实姓刘,原本是个大姓。后来,员半千的十世祖刘凝之(389—448年)自梁入魏,以忠烈自比伍员(即春秋末期吴国大夫伍子胥)。

当时的北魏皇帝拓跋焘对刘凝之的这种气节非常赏识,于是钦赐“员”姓(和北魏拓跋皇室汉化后的“元”姓同音)。说也奇怪,曾多次拒官不受、以老莱、严子陵自比的刘凝之竟然没有拒绝。当然了,搁一般人可能都不会拒绝。因此,自刘凝之起,员半千的祖先们就都改姓“员”了。

虽然改“姓”和员半千没有关系,但是,“名”却是他自己改的。之所以改名“半千”是因为唐代侍御史、着名高士王义方曾当面夸赞他,说“五百年一贤,足下当之矣!”

因此,员半千就取“五百年等于半千”之义,将他的本名“余庆”改成了“半千”。由此看来,员半千完美继承了他先祖刘凝之爱往自己脸上贴金的优良传统。其实王义方本来只是随便说说而已,没想到员半千认真了、丝毫不当这是溢美之词!然后,“认真的”员半千就赢了(是谁说的“认真你就输了”?),从此以圣人自诩。

当然,员半千此人也确实有真才实学。他自幼喜读诗书,客居晋州(今山西临汾)时,被举为童子。当时房玄龄认为他年纪太小,对他中举一事心存疑虑,“此人小小年纪,竟有如此才学?”于是,房玄龄亲自考验了一番,结果员半千不仅能对诏高第,还能讲《易经》《老子》。房玄龄因此对员半千大为赞赏。

此外,唐高宗上元元年(公元674年),员半千还曾连中八科制举(历代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并且因此被授予武陟县(今河南武陟县)县尉一职。

员半千担任武陟县尉期间,恰逢当地连年旱灾。于是,员半千建议县令殷子良赈济饥民,但是殷子良不听。后来,员半千干脆趁殷子良外出时,私自开仓放粮以缓解百姓饥饿。不过,员半千也因为此事惹怒了当时的怀州刺史郭齐宗,后者遂下令将其关进监狱。幸运的是,后来河北道存抚使薛元超巡察至武陟县时察觉了此事,于是下令将员半千无罪释放。

唐高宗调露元年(公元679元),员半千刚出狱不久,恰逢唐高宗李治开设岳牧科制举选拔人才。于是,员半千又参加了岳牧科制举。唐高宗李治亲自在武成殿召集各州举人,问“如何运用天阵、地阵和人阵?”

员半千侃侃对答道:“师出以义,有若时雨,天阵也;兵在足食,且耕且战,地阵也;卒乘轻利,将帅和睦,人阵也”。员半千这番高论立刻博得唐高宗李治的赞赏,遂将其对策擢为上策。

长安二年(公元702年),一代女皇武则天正式开设武举选拔武将。这一回,考试考上瘾的员半千又报名了,而且还因此成为了历史上的第一位武状元。

作为历史上的第一位武状元,员半千是否会武功我们不得而知,因为历史上对员半千的武功似乎并无记载。最关键的一点是,员半千和后来的武状元、着名的“千古一将”郭子仪的人生完全不同。郭子仪戎马一生、武状元之名实至名归,员半千却一辈子做的全都是文官、名不副实。

不过,话说回来,作为武状元,员半千长寿倒是真的。他一生侍奉过5位皇帝(唐高宗李治、唐中宗李显、武后则天、唐睿宗李旦唐玄宗李隆基),直到唐玄宗开元二年(公元714年)才去世,享年94岁。

标签: 武状元

更多文章

  • 揭玄武门之变真相:李世民好色看上弟媳妇?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弟媳

    史书上严正声明说,大唐太宗李世民,和他的兄弟媳妇杨氏之间:未及以乱……啥意思呢?意思是说,李世民是个正经人,没有和自己的亲弟弟李元吉的媳妇杨氏上过床,真的没有……好端端的,突然声明这事干啥?因为李世民真的和杨氏上过……这事太龌龊,还是阳光点说吧。阳光点就是,当李世民讨平窦建德,回师之后,惊发现隋炀帝

  • 初唐前期贞观群臣的咏史诗创作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贞观

    一、初唐前期的文化、政治氛围初唐是唐代发展进程中的第一个阶段,如前所述,初唐前期唐太宗首先开辟了中国历史上的“贞观之治”,政治上的清明给予了文人更高的参政热情,同时唐太宗还是一位纳谏如流的好皇帝,他与魏征之间的兼听纳谏,使其获得政治上的极大好处。他也亲自奖励进谏的官员。唐太宗

  • 后唐庄宗李存勖临终追悔自己不该错封了刘后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后唐

    同光四年(公元926年),即位三年的后唐庄宗李存勖待在绛霄殿里面对着死神,心中咒骂着刘皇后。只因有个极为贪财的刘皇后,才致使他在与干兄弟李嗣源争夺天下的斗争中失败。他十分后悔不该封刘后,不该把这种贪利小人奉为举国“母仪”。刘皇后八岁的时候,被李存勖的父亲李克用抢进了宫里。当时

  • 4、鱼朝恩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鱼朝恩(722~770),泸州泸川(今四川泸州市)人,唐肃宗、代宗时的宦官。玄宗天宝末年入内侍省,性狡猾,懂书算,善于宣传诏命。肃宗至德二载(757)九月收复西京,鱼朝恩以左监门卫将军掌管内侍省。乾元元年(758)九月,郭子仪、李光弼等9节度使围攻邺城的安庆绪,肃宗以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监督诸

  • 千古一帝打仗都不怕却怕一个女人 还并非他妃子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妃子

    唐太宗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为人们所熟知,虽然他也曾有过“玄武门之变”这种让后人所诟病的事迹,但他用他的实际行动证明,他这个皇帝当得十分称职,甚至可以说是成为了后来的皇帝们纷纷效仿的楷模,他的一生中经历过各种战争,也见惯了宫中的明争暗斗,从来未曾怕过谁,可就是这么强大的千古一帝居然会怕一个女人,而

  • 揭秘:唐太宗李世民究竟有没有睡过武则天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据说,魏征屡次给唐太宗直谏都惹怒了唐太宗。在《旧唐书》和《新唐书》记载了长孙皇后为了魏征等一些忠义之士借古喻今的提醒李世民。当时,魏征大胆向唐太宗谏言,有时候话说的很多,这引起了唐太宗的极度不满,在背地里大骂魏征,甚至想要杀掉魏征。长孙皇后知道后,急忙来劝说太宗,她以“明君贤相”来夸赞唐太宗。太宗息

  • 能力最强的四大皇帝排名 第一当之无愧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当之无愧

    我国五千年的历史上,有过大大小小太多的帝王,有的名垂青史,有的遗臭万年,有的让国家繁荣昌盛,有的则国破家亡,但真实有才能的帝王却寥寥无几。下面这几位即是小编心目中才能最强的四大帝王。NO.4李世民李世民,李渊的次子,是其时出色的政治家、战略家。李世民年少就参军了,成年后征南伐北为唐朝的一致立下了丰功

  • 李靖奇袭阴山,各族尊称李世民“天可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阴山

    唐太宗即位初期,中原战事虽然结束,但西边边境上还很不安定。特别是东突厥,当时势力还很强大,成为唐朝主要的威胁。太原起兵以后,唐高祖一心对付隋朝,只好靠妥协办法,维持了和东突厥的和好关系,但东突厥贵族仍旧不断侵扰唐朝境界,致使边疆地方不得安宁。唐太宗即位不满一月,东突厥的颉利可汗率领人马十多万,一直打

  • 唐代中州民众信仰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州

    1.佛教:唐代中州是佛教圣地。李世民曾得到嵩岳寺僧的救助,故对嵩山佛寺给予丰厚的赏赐,并造石像刻字记载此事。《全唐文补编》卷一“大海寺造像记”载:郑州刺史男李世民,遏染时患,比闻大海寺有双王像,治病有验,故就寺礼拜。其患乃除。便于此寺愿造弥勒像一铺,其像乃□丹青之妙饬,穷巧伎

  • 【唐朝·上官婉儿】从梅花少女到女尚书的蜕变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尚书

    上官婉儿(664~710年),唐女诗人。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上官仪孙女。仪被杀,随母郑氏配入内庭。年十四,即为武则天掌文诰。中宗时,封为昭容。曾建议扩大书馆,增设学士。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临淄王(即玄宗)起兵,与韦后同时被杀。上官婉儿是陕州陕县人,是时宰相上官仪的孙女。麟德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