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人过的日子究竟是什么样子?

宋朝人过的日子究竟是什么样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477 更新时间:2023/12/6 20:48:38

宋朝人过的日子究竟是什么样子,后人只能以地上、地下的史料为据,来一番比较合理的阐述。不过,这是挺冒险的活。因为文字毕竟是宋朝人及后人写出来的,地下的史料也是经过当朝人之手的。倘若他们有意神化或妖魔化某些人或事,我们今天的人难免上当受骗。但,姑且认为古人比较醇厚吧,不会为了体现“强大”而造假,不屑为了“惊人”的数字而使用可笑的计算方法。

于是,在下放心大胆抄下一句北宋末年的谣谚。民谣云:“城门闭,言路开;城门开,言路闭。”这条民谣是批评政府的。说,金兵压境之时,皇帝下诏求言,广开言路,悬赏聘请能够出奇计退兵者,士人、官吏纷纷上书献策。然而战事稍微趋缓,当朝者便千方百计阻扼言路,形成“城门闭(即战事吃紧),言路开;城门开(战事见缓),言路闭”的奇妙景观。士人知道了朝廷的真正意图后,当然也就不再上书了。《宣和遗事》

提及此事时说得更直白:“靖康初,金人犯边,求言之诏凡几下,往往事缓则阻抑言者。”“凡几下”三个字,活画出了当朝者玩弄民众的嘴脸。

当时批评政府的歌谣还有一首《十不管》:“不管太原,却管太学;不管防秋,却管《春秋》;不管炮石,却管安石;不管肃王,却管舒王;不管燕山,却管聂山;不管东京,却管蔡京;不管河北地界,却管举人免解;不管河东,却管陈东;不管二太子,却管立太子。”歌谣中的肃王即赵枢;舒王,指王安石;聂山,当时的开封府尹;陈东,太学生领袖;二太子,指金国二太子斡离不。上面的顺口溜批评朝廷政策失误,虑思不急之务,而对危急形势却不管不问。

当时金兵正猛烈围攻太原,宋军几乎弹尽粮绝,河东危在旦夕,朝廷却忙着加强对太学的控制,开除太学生陈东的学籍。金人的秋季攻势迫在眉睫,朝廷却要求学者治习《春秋》,还把祸国殃民的罪名加到王安石(王安石死后被封为舒王)头上,对入金营为人质的肃王不闻不问。

开封府尹聂山升任同知枢密院事后,宋钦宗为其改名为聂昌,意思是希望聂山像刘邦手下的周昌一样为国尽忠,却不顾收复燕山。朝廷对遭受

金人威胁下的河北地区不过问,却在争论如何改革科举考试。朝廷对首都东京的安危不加过问,也无人过问金国的斡离不还会不会再次入侵,而宋钦宗却匆忙将自己的儿子赵湛立为太子。正是这种对时局极其麻木的状态,使朝廷制定的政策有如儿戏,缺乏对大局的整体把握。一年之后,金兵卷土重来,结果首都被攻破,徽、钦二帝被俘虏,沦为金人的阶下囚。人力、物力和财力曾在世界首屈一指的北宋帝国,在金朝的攻击下,覆亡了。

宋、金的这次战斗,以宋朝的败绩而告终,此后赵构执政的南宋小朝廷正式拉开大幕。

史书对金人劫掠的情形多有描述,对民众的苦难也有令人刻骨铭心的述说。《宋史》卷二十三曰:“金人以帝及皇后、皇太子北归。凡法驾、卤簿,皇后以下车辂、卤簿,冠服、礼器、法物,大乐、教坊乐器,祭器、八宝、九鼎、圭璧,浑天仪、铜人、刻漏,古器、景灵宫供器,太清楼秘阁三馆书、天下州府图及官吏、内人、内侍、技艺、工匠、娼优,府库畜积,为之一空。”笔记《三朝北盟会编》引《燕人麈》云:“天会时,掠致宋国男、妇不下二十万,能执工艺自食力者,颇足自存。富戚子弟,降为奴隶,执炊牧马,皆非所长,无日不撄鞭挞。不及五年,十不存一。

妇女分入大家,不顾名节,犹有生理,分给谋克以下,十人九娼,名节既丧,身命亦亡。邻居铁工,以八金买娼妇,实为亲王女孙、相国侄妇、进士夫人。甫出乐户,即登鬼录,余都相若。”战争对一个国家和人民的打击太大了,几乎是毁灭性的,祸国殃民的程度胜于天灾。

一个国家的毁灭,首先遭殃的当然是平民百姓,但王公大臣、皇亲国戚也难有和平之日。经济脆弱可能遭受入侵,政治腐败也可以导致战争,宋廷汲汲于小事,却对影响全局的大事不愿采取有效对策,要想不败,难乎其难。

不过,对宋廷来讲,踏上正确道路也不易,所谓积重难返。只以

党争而言,钦宗时代仍然延续着前代的内耗,没有除旧布新,没有建立新的价值准则。当时的官僚集团承继哲宗、徽宗以来朋党倾轧的余绪,党同伐异的陋习不断加剧。典型的是朝廷对李纲的态度。李纲是一位具有崇高民族气节的人物,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然而,他却一再遭到弹劾,先是说他“冒内禅之功以自名”,“假爵禄以市私恩”等,后来又把他与蔡京联系起来,称他“卵翼于蔡氏之门,倾心死党”,结果这位“以一身用舍为社稷生民安危”的报国者被罢免。李纲被贬,功高震主是一个因素,但他为蔡京所荐引,恐怕是更重要的原因。不仅仅李纲一人,凡为蔡京、郑居中、王黼所引荐过的官员都遭到了排斥。其实,这些官员并非都与蔡京等人一路货色,不少人是很正直,很具才能的。党争导致统治集团人事多变,反应迟缓,严重地影响了最高统治集团对军国大计的决策。宋钦宗即位后的三个月内,“凡用四宰相,九执政,列侍从者十余人”。吏部侍郎程振云:“柄臣不和,议论多驳,诏令轻改,失于事几。金人交兵半岁,而至今不解者,以和战之说未一故也”。

昔者,王安石曾批评“本朝累世因循末俗之弊”。弊在何处呢?王安石清楚,宋朝所有的皇帝也都知道。然而,知道了而不改正,比不知道还糟糕。

标签: 宋朝日子是什么样子

更多文章

  • 范纯仁:布衣至宰相,廉俭如一,所得奉赐,皆予广义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宰相,布衣,广义

    范纯仁(1027~1101年),字尧夫,苏州吴县(今江苏吴江市)人。名相范仲淹之次子。他23岁中进士,但由于深受“父母在,不远游”思想的影响,不愿离开父母而外出做官,直到其父去世后才开始踏上仕途。并从知县、知州、给事中,一直升为宰相。是中国历史上着名清官之一。一最初,范纯仁担

  • 崖山海战历史背景、经过以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背景,山海

    崖山海战,又称崖门战役、崖门之役、崖山之战、宋元崖门海战等,是1279年(元至元十六年,南宋祥兴二年),宋朝军队与蒙古军队在崖山(今广东新会南崖门镇)进行的大规模海战。也是古代中国少见的大海战。这场战役直接关系到南宋的存亡,因此也是宋元之间的决战。战争的最后元军以少胜多,宋军全军覆灭。南宋灭国时,陆

  • 晁补之写过哪些诗词?“苏门四学士”之晁补之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写过,学士,诗词

    晁补之(1053年-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北宋时期着名文学家,“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晁补之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

  • 宋辽夏金元时期建筑的特点与着名建筑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建筑,时期,特点

    从晚唐开始,中国又进入三百多年的分裂战乱时期,先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的更替和十个地方政权的割据,接着又是宋与辽、金南北对峙,中国社会经济遭到巨大的破坏,建筑也从唐代的高峰上跌落下来,但由于商业、手工业的发展,城市布局、建筑技术与艺术,都有不少提高与突破。宋朝是中国古建筑体系的大转变

  • 高粱河之战历史背景、经过以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之战,历史背景,高粱

    宋太平兴国四年(辽保宁十一年,979),宋军为夺取幽州(今北京,辽称南京),在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门外)被辽军击败的一次作战。宋太宗为夺回五代时后晋石敬瑭割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北京至山西大同等地区),于太平兴国四年五月平北汉后,未经休整和准备,即转兵攻辽,企图乘其不备,一举夺取幽州。辽景宗耶律贤得知幽

  • 赵忭反其道而行之降米价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反其道而行之,米价

    反其道而行之,并非离经背道,而是一反其常规做法,逆向思维,往往能获得更多的启示。不过,这需要在洞察事物内部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能够把握规律,如大禹治水,筑堤不行就疏通它,做法相佐,但所起的效果相同。宋神宗熙宁年间,越州(今浙江绍兴)闹蝗灾。只见蝗虫乌云般飞来,遮天蔽日。所过之处,禾苗全无,树木无叶

  • 《半死桐》贺铸词作鉴赏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贺铸词作

    【原文】鹧鸪天⑴重过阊门万事非⑵,同来何事不同归⑵?梧桐半死清霜后⑶,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晞⑸。旧栖新垅两依依⑹。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注释】⑴鹧鸪天:词牌名。因此词有“梧桐半死清霜后”句,贺铸又名之为“半死桐”。⑵阊(chāng)门:苏州城西门,此处代指苏州。⑶何事:为什么。⑷

  • 宋太宗赵光义征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太宗,赵光义

    赵匡胤建立宋朝称帝以来,对内巩固了统治地位,对外灭掉了一些割据小国,使宋朝国土面积扩大,中原驱于统一。但正在他大展宏图、统一全国之际,却病倒了。这次患病,是在他和弟弟赵光义饮酒以后,旧病复发,卧床不起的。朝廷大事只好由赵光义代理。赵匡胤与赵光义兄弟俩,多年来一直相处得很好。赵光义从小好学,喜欢读书,

  • 西夏对河西地区的统治与经营:河陇党项部族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河西,西夏,部族

    公元1038年,党项族元昊称帝立国,河西地区纳入西夏的版图。西夏在河西地区采取了一系列政治、军事、经济与文化措施,进行了有效的管辖。河西的畜牧业、农业、冶金铸造、建筑及其他手工业、商业、交通等均有所恢复与发展,但与中原地区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由于受历史及其他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河西经济发展具有局限性

  • 宋钦宗赵桓大事记,赵桓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大事记,宋钦宗赵桓,简介

    钦宗赵桓(公元1100年~公元1156年)在位时间:公元1126年~公元1127年曾用年号:靖康谥号:恭文顺德仁孝皇帝庙号:钦宗安葬地:临安公元1100年,宋徽宗的长子赵桓出生。公元1125年,在金兵兵临汴京城下时,宋徽宗赵信吓得把皇位让给了赵桓,赵桓遂成为北宋的最后一个皇帝,是为宋钦宗。公元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