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第一个汉奸,他的卖国理论成为后世汉奸卖国的理论基础。

历史上第一个汉奸,他的卖国理论成为后世汉奸卖国的理论基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937 更新时间:2024/1/3 5:53:20

谈及中国汉奸,相信大家都能如数家珍,说出一大堆,比如中行说张弘范、吴三桂、洪承畴、范文程等。在网络上,对谁是中国第一汉奸争论不休,各持证据。然而,中国第一汉奸并非他们,而是一个鲜为人知的人物!

此人名字叫许衡,出生于金国控制下的河南,后来成了元朝忽必烈的重臣,政治地位还是比较高的。另外,此人还是元代百科全书式的通儒和学术大师,主持研订《授时历》!总之,无论学术地位,还是政治成就,都非常高!

客观的说,在中国历史上,像这样的“汉奸”多不胜数,为何偏偏许衡是中国第一汉奸呢?原来,许衡创造了一个卖国理论,成为后世汉奸卖国的理论基础。从此,卖国做汉奸不再遭人鄙视,而是遵循孔子的教诲了!

“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相信大家肯定听过这句话,意思是:中华寻求的是文化认同,而不是血统、族群认同!所以,夷狄到了中国,只要信奉中国文化,那么就变成中国人了,他们做皇帝统治华夏,就理所正当!

在如今时代背景看来,这句话没什么错误。但在古代社会,这句话的威力非常大!《资治通鉴》中就说,礼义廉耻是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之将亡。所以,读书人更要讲究廉耻,投降做汉奸肯定让人不齿!

然而,如果结合这句话,你就会发现一个恐怖事实,即:投降异族,做了异族的鹰犬,不再是汉奸了,因为“夷狄变成中国人”了。既然如此,那么就属于“各为其主”,中国人的内部争斗了。

那么,问题来了,这句“汉奸的理论基础”是谁说的呢?在许衡嘴里,是孔子和韩愈的共同创作!但问题来了,孔子和韩愈都是坚定的“华夷之辨”的拥护者,怎么会说出这种汉奸理论呢?

原来,韩愈曾说过:“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今也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几何其不胥而为夷也?”显然,韩愈表达的意思很清楚,最后一句意思是“我们不全都要沦为夷狄了?”

对于韩愈的话,许衡从中抽取了“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并将之改为“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于是,做汉奸不烦恼的理论闪亮登场了,深刻影响后世的汉奸近千年,直至今天!

回想清军入关,以及清朝运行的200多年中,张廷玉刘墉曾国藩等人,都用这句话自我安慰,用这个理论解释自己行为的正确性。否则,面对华夷之辨,他们还如何坦然为满洲服务?至于抗日战争时期不断出现的汉奸,相信这句话也有功劳吧!

所以,笔者才将许衡列为中国第一汉奸,他的理论有剧毒,至今仍是!如果再遇到外敌入侵,中国民族面临危机之时,“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只要外敌使用中国的文化,所以我们就心甘情愿的投降,为他们服务?

另外要说的是,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了,但彼此却未必能和平相处。无论是在元朝,还是清朝,特权制度一直存在。元朝有四等人制度,清朝有八旗特权等。也就是说,“夷狄不是变成中国人”了,而是变成“中国上等人”!

标签: 汉奸

更多文章

  • 元末农民大起义的爆发和初期斗争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一、韩山童、刘福通颖上首举义旗至正十一年(1351午),元朝政府任命贾鲁为工部尚书,总治河防使,征发十五万民工修治黄河时,北方的白莲教徒已经有了很好的发动,韩山童、刘福通等看到十几万民工聚到一起,这是发动起义的一个有利时机,于是便决定起义。韩山童暗地里让白莲教徒到黄河工地上服役,以合法的形式将起义的

  • 黄公望简介 元代时期着名画家元四家黄公望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元代

    黄公望(1269~1354),元代画家。本姓陆,名坚,汉族,江苏常熟人。后过继永嘉府(今浙江温州市)平阳县黄氏为义子,因改姓名,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中年当过中台察院椽吏,后皈依全真教,在江浙一带卖卜。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兼修李成法,得赵孟頫指授。所作水墨画笔力老道,简淡深厚。又于水墨之上

  • 蒙古西征之三——旭烈兀征木 战前一般形势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蒙古

    刺夷、报达诸战役及后期四大汗国宋淳佑十一年(公元1251年)蒙哥即汗位,遵奉成吉思汗之遗训,拓展疆域,乃发动两大远征:一为进军西南,作灭宋之准备,一为西征波斯。因蒙哥即位之际,波斯境内,尚有木剌夷,报达两国独立,故遣旭烈兀征讨之,史称此次西征为蒙古人第三次西征。旭烈兀大军的先锋部队,于元宪宗二年(公

  • 文天祥英勇就义:留取丹心照汗青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汗青

    公元1271年,蒙古迁都燕京(即今北京)。忽必烈自封皇帝,建国号为元,模仿汉人建立封建君主制。公元1273年,一切准备就绪,忽必烈下令,大举侵宋。度宗是个无能之辈,整日沉迷于酒色,不理政务。宋军无力应战,一溃千里。又有奸臣贾似道弄权,大宋江山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第二年度宗纵欲而死,4岁的赵,即恭帝即位

  • 元朝败退后,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汉人为元朝自杀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元朝

    1368年,在朱元璋军队的猛攻下,元顺帝选择败退漠北,元朝对全国的统治结束,汉人的大一统王朝明朝建立。在元顺帝偏安一隅,思念中原的繁华时,可能连他都没有想到,当年在他治下的汉人竟然有很多为蒙元自杀。元末明初,这样的人还不算少。他们中间的绝大部分都是汉人,不仅包括元代仅用于指称北中国汉语人群的“汉人”

  • 金宣宗完颜珣简介:他积极伐宋是自取灭亡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自取灭亡

    金宣宗完颜珣是南宋时期金国的一位皇帝,是金世宗完颜雍的的孙子,金朝的第八任皇帝,在位时间十一年,由于他对外措施的错误,导致金朝灭亡。完颜珣是金国的一代昏君,他在任期间国家的国土不断沦丧,在贞祐二年三月,金国和蒙古议和成功,但是金国没有遵循议和的条件,随后金宣宗就南迁到了汴京,这个举动激怒到了蒙古,战

  • 四、理学思想的确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理学

    理学在元代的北传并取得正统地位,是元朝统治下的汉族儒士,在失去了崇高的政治地位和对国家政治的影响力后,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表现。在金朝,理学就已经在北方的局部地区流传。金章宗时,信安人杜时升隐居嵩洛山中,以程学授徒,他是在北方传播“伊洛之学”的第一人。贞事占南迁后,理学着作开始

  • “元朝第一人”许衡敢叫枭雄忽必烈执行汉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元朝

    许衡(1209年~1281年),字仲平,号鲁斋,世称“鲁斋先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人。元代着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嘉定元年(1208年),他的父亲许通和母亲李氏为躲避金兵之乱,迁徙到新郑。次年,许衡出生在城西阳缓里(今新郑市辛店镇许岗村)。幼有异质敏而好学,新郑市辛店镇许岗村,

  • 元代赋税和徭役制度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徭役

    元代的赋税制度和徭役制度同朝廷的经济、政治制度一样,是我国封建社会赋役制度的承继,同时也有许多特异之处。元代的商税和盐税较之以前各代有所发展,并规定赋税征钞;元代建立赋役册籍,强化里社制度,保障了徭役征发。元朝赋税制度南北异制,就是同一地区的赋税,制度也有很大差别。同时,元代由于商业的繁盛,使商税无

  • 史上最痴情的外国太监 为了爱情挥刀净身入宫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史上

    什么是痴情?痴情无法衡量,不求回报,用心去爱,不求回报的爱就叫做痴情。有人提出若说痴情莫过于太监了,元朝有位高丽太监为了自己心爱的女子,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元朝后宫。朴不花,高丽人,又名王不花,是元顺帝最为宠幸的一名太监,朴不花与奇洛是儿时的玩伴,两个人从小青梅竹马,情投意合,日月流逝,奇洛出落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