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金宣宗完颜珣的简介:金宣宗为什么要南迁呢?

金宣宗完颜珣的简介:金宣宗为什么要南迁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4204 更新时间:2024/1/3 9:46:44

金宣宗完颜珣是南宋时期金国的一位皇帝,是金世宗完颜雍的的孙子,金朝的第八任皇帝,在位时间十一年,由于他对外措施的错误,导致金朝灭亡。

完颜珣是金国的一代昏君,他在任期间国家的国土不断沦丧,在贞祐二年三月,金国和蒙古议和成功,但是金国没有遵循议和的条件,随后金宣宗就南迁到了汴京,这个举动激怒到了蒙古,战争就开始了。在政治上金宣宗完颜珣毫不顾及大臣的反对,更不听从他人的意见,全是自己私做主张,迁都汴京之后,留有太子镇守中都,引来百姓的恐慌,又面临着蒙古族的逼迫,金国只能控制淮北、河南、与关中一带。他的这一行动动摇了人心,朝中的许多投降派以及受金压迫的契丹,都纷纷叛金,归降到蒙古的旗下。当成吉思汗得知完颜珣难逃的消息后,在贞祐三年五月,攻入金的都城,金朝名存实亡。

金宣宗完颜珣另一个昏庸无能的举措就是和南宋结怨,本来可以联合起南宋共同抵抗蒙古族,但是金宣宗对于南宋的停输岁币之举非常愤恨,加上大臣们的一再鼓动,尤其是术虎高琪劝金宣宗要抓住宋人不纳币为借口对宋朝发动进攻,金国当时打的算盘是北边损失的国土可以在南边来补上,而且不少将领认为兵力虽然比不上蒙古族,但是南宋是一定打得过的,这样以来于定元年(1217年)夏天发动了对南宋的侵略战争。一开始虽然节节胜利,但是之后许多城池不断沦丧,从此南宋不再惧怕金国,更不会和金国言和,让金国又多了一个敌人。

金宣宗年号

金朝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一百二十年,历经了九任皇帝,始于1115年于1234年灭亡。金朝一共有21个年号,由于朝代更替速度很快,许多的年号使用的非常短,比较长的年号是天会和大定。

金朝使用货币

金宣宗年号一共有三个,分别是贞祐、兴定、元光三个年号。首先在金宣宗登上帝位的使用的第一个称号是贞祐,贞祐指的是元年1213年到1217年,金宣宗使用这个称号一共五年,在贞祐年间发生了两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是在1213年八月,胡沙虎杀死了上一代皇帝卫绍王,迎立完颜珣,在九月继位,成为宣宗,同年改成了贞祐年。同时在贞祐年的三月,金宣宗南迁,激怒了蒙古族,加速了金国的灭亡。

金宣宗年号中第二个就是兴定,兴定指的是元年1217年到1222年,使用这个年号为六年,在这个期间发生了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就是金宣宗南征宋朝,兴定1217年的夏天,也就是兴定初年,金宣宗又做出了一个愚蠢的决定就是进攻宋朝,初战告捷,之后局势处处不利,北面有蒙古的威逼,南面有南宋的猛烈反攻,让金朝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最终打破了和南宋的和平局面,外交上多了一个敌人。

金宣宗年号中第三个是元光,元光年号指的是元年1222年到1223年,使用这个年号为两年,当初改年号是因为天象,古人都会根据天象来设定年号,因为彗星的出现,金宣宗改年号为元光年号。这个时期的主要事件是子金哀宗继位,继位之后,改年号正大。

金宣宗南迁

金宣宗是金国的第八任皇帝,他在位期间让国家一再处于内忧外患之中,主张极其强硬,丝毫不顾及大臣的意见,尤其是金宣宗南迁事件,将金国推向了灭亡。

金宣宗南迁在历史上又称为“贞佑南迁”,这件事情发生的背景是:成吉思汗统治的蒙古部落逐渐的强大,金国的国力却日渐弱小,甚至是走下坡路,尤其是自金国的自卫绍王允济即位之后,国家的势力逐渐衰落。国家实力之间的不平衡,导致了蒙古军发动对金国的战争。蒙古族先后在大安二年攻掠金西京大同府,崇庆元年攻破金东京辽阳府,贞佑元年进围中都大兴府,国土的沦丧,再加上金国内部矛盾的激化,在贞佑元年八月金宣宗称帝。金宣宗称帝之后在1214年三月﹐遣使向蒙古军求和。成吉思汗得到金国优厚的待遇之后,退驻鱼儿泊。

要说和蒙古议和之后,可以腾出时间来增强国力搞一搞生产了,但是金宣宗却没有,执意要迁都南京,也就是着名的历史事件金宣宗南迁了。当时朝中的忠言之士左丞相徒单镒及宗室霍王完颜从彝都反对迁都,而昏庸无能的金宣宗却不听劝告以金中都缺粮,执意迁都到南京。

金宣宗这一南迁不要紧,不仅让河北等地的百姓人心不定,还引起了蒙古部落的不满,正好为蒙古族提供了攻打金国的借口,蒙古军在在贞祐三年两次攻打金国的首都,于贞祐三年五月份,中都被蒙古军攻陷,金国危在旦夕,国家名存实亡。

标签: 宣宗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第一个汉奸,他的卖国理论成为后世汉奸卖国的理论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汉奸

    谈及中国汉奸,相信大家都能如数家珍,说出一大堆,比如中行说、张弘范、吴三桂、洪承畴、范文程等。在网络上,对谁是中国第一汉奸争论不休,各持证据。然而,中国第一汉奸并非他们,而是一个鲜为人知的人物!此人名字叫许衡,出生于金国控制下的河南,后来成了元朝忽必烈的重臣,政治地位还是比较高的。另外,此人还是元代

  • 元末农民大起义的爆发和初期斗争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一、韩山童、刘福通颖上首举义旗至正十一年(1351午),元朝政府任命贾鲁为工部尚书,总治河防使,征发十五万民工修治黄河时,北方的白莲教徒已经有了很好的发动,韩山童、刘福通等看到十几万民工聚到一起,这是发动起义的一个有利时机,于是便决定起义。韩山童暗地里让白莲教徒到黄河工地上服役,以合法的形式将起义的

  • 黄公望简介 元代时期着名画家元四家黄公望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元代

    黄公望(1269~1354),元代画家。本姓陆,名坚,汉族,江苏常熟人。后过继永嘉府(今浙江温州市)平阳县黄氏为义子,因改姓名,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中年当过中台察院椽吏,后皈依全真教,在江浙一带卖卜。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兼修李成法,得赵孟頫指授。所作水墨画笔力老道,简淡深厚。又于水墨之上

  • 蒙古西征之三——旭烈兀征木 战前一般形势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蒙古

    刺夷、报达诸战役及后期四大汗国宋淳佑十一年(公元1251年)蒙哥即汗位,遵奉成吉思汗之遗训,拓展疆域,乃发动两大远征:一为进军西南,作灭宋之准备,一为西征波斯。因蒙哥即位之际,波斯境内,尚有木剌夷,报达两国独立,故遣旭烈兀征讨之,史称此次西征为蒙古人第三次西征。旭烈兀大军的先锋部队,于元宪宗二年(公

  • 文天祥英勇就义:留取丹心照汗青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汗青

    公元1271年,蒙古迁都燕京(即今北京)。忽必烈自封皇帝,建国号为元,模仿汉人建立封建君主制。公元1273年,一切准备就绪,忽必烈下令,大举侵宋。度宗是个无能之辈,整日沉迷于酒色,不理政务。宋军无力应战,一溃千里。又有奸臣贾似道弄权,大宋江山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第二年度宗纵欲而死,4岁的赵,即恭帝即位

  • 元朝败退后,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汉人为元朝自杀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元朝

    1368年,在朱元璋军队的猛攻下,元顺帝选择败退漠北,元朝对全国的统治结束,汉人的大一统王朝明朝建立。在元顺帝偏安一隅,思念中原的繁华时,可能连他都没有想到,当年在他治下的汉人竟然有很多为蒙元自杀。元末明初,这样的人还不算少。他们中间的绝大部分都是汉人,不仅包括元代仅用于指称北中国汉语人群的“汉人”

  • 金宣宗完颜珣简介:他积极伐宋是自取灭亡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自取灭亡

    金宣宗完颜珣是南宋时期金国的一位皇帝,是金世宗完颜雍的的孙子,金朝的第八任皇帝,在位时间十一年,由于他对外措施的错误,导致金朝灭亡。完颜珣是金国的一代昏君,他在任期间国家的国土不断沦丧,在贞祐二年三月,金国和蒙古议和成功,但是金国没有遵循议和的条件,随后金宣宗就南迁到了汴京,这个举动激怒到了蒙古,战

  • 四、理学思想的确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理学

    理学在元代的北传并取得正统地位,是元朝统治下的汉族儒士,在失去了崇高的政治地位和对国家政治的影响力后,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表现。在金朝,理学就已经在北方的局部地区流传。金章宗时,信安人杜时升隐居嵩洛山中,以程学授徒,他是在北方传播“伊洛之学”的第一人。贞事占南迁后,理学着作开始

  • “元朝第一人”许衡敢叫枭雄忽必烈执行汉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元朝

    许衡(1209年~1281年),字仲平,号鲁斋,世称“鲁斋先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人。元代着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嘉定元年(1208年),他的父亲许通和母亲李氏为躲避金兵之乱,迁徙到新郑。次年,许衡出生在城西阳缓里(今新郑市辛店镇许岗村)。幼有异质敏而好学,新郑市辛店镇许岗村,

  • 元代赋税和徭役制度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徭役

    元代的赋税制度和徭役制度同朝廷的经济、政治制度一样,是我国封建社会赋役制度的承继,同时也有许多特异之处。元代的商税和盐税较之以前各代有所发展,并规定赋税征钞;元代建立赋役册籍,强化里社制度,保障了徭役征发。元朝赋税制度南北异制,就是同一地区的赋税,制度也有很大差别。同时,元代由于商业的繁盛,使商税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