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行省制度的实行

一、行省制度的实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635 更新时间:2024/1/9 7:00:57

元代政治制度中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行省制度的建立。

忽必烈即位后,采用汉制,在开平建立了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后来随着元代统治中心迁往燕京(即北京),忽必烈在燕京又设立了行中书省,以实行中书省的职责。约在中统三年,中、行两省自然合并,此后就不再有“燕京行中书省”。

正如中书省是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行中书省则是个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在习惯上行中书省则被称为行省。在设立尚书省主持政务期间,又改称为“行尚书省”,简称“省”。

大体上行省的设立过程是这样的。1260年5月,也就是在忽必烈设立中书省一个月后,随即设置了十路宣抚司,“以总天下之政”。这十路分别是:燕京路、益都济南等路、河南路、北京等路、平阳太原路、真定路、东平路、大名彰德等路、西京路、陕西四川等路。每司分领一路或数路,派藩府旧臣出任宣抚使、副,作为朝廷的特命使臣,监督处理地方政务。但宣抚司无处置军务的权力,使、副又多数没有宰臣职衔,如果发生叛乱或社会治安等方面的特殊情况就不足以应付了。于是忽必烈把一些地区改置行中书省。1261年11月,忽必烈撤销了十路宣抚司。在第二年的12月,重新设立十路宣抚司,但将它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

忽必烈在外路设立的第一个行中书省是陕西四川行省(京兆行省)。陕西四川行省设立在阿里不哥叛乱时期。1260年,京兆宣抚使廉希宪到任时,为防止阿里不哥已派来的亲信大臣刘太平联络六盘山及四川蒙古军帅,占据京兆地区。廉希宪果断地捕杀了刘太平等人,征调秦、巩等处诸军进入六盘,发仓库金银充军赏,同时遣使入奏,自劾越权的罪过。忽必烈没有责怪他,因为这是他建立的制度存在缺陷而造成的。所以在这件事后,他赞赏廉希宪善于行权应变。这一年的8月,忽必烈将京兆宣抚司改置为行省,即陕西四川行省,以廉希宪为中书右丞,行行省事。这以后,忽必烈又在其他地区先后设立了行省。由于种种原因,几经置废分合,最后稳定为十个行中书省,分统除中书省直辖诸路以外的各大地区,形成了“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的行政区划格局。吐蕃地区直属中央机构宣政院统辖,所以不置行省机构,但也被视为一个行省。这样,元朝全境共划分为十二个一级政区,即中书省直辖、十行省及吐蕃。在1286年以前,行省仍属于中书省的临时派出机构。直到1290年,忽必烈在晚年再次调整了行省建制。他将山东、山西、河北等地直接划归中书省管辖,称为“腹里”。腹里以外的地区则分置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大理、江浙、江西、湖广十个行省。自该年始,行省各长官不再是中书省衔。这样行省就成为了最高地方行政机关。不过吐蕃和畏兀儿地区另立管辖机构,不在这一范围之内。

在元代,中书省与行省以下的行政区,划分为路、府、州、县四级。路设总管府,置达鲁花赤、总管、同知各一员。一般州、县归路管辖,县由州管辖。府的地位有些不同,有的直接归省管辖,有的归路来管理。不过具体的管辖归属要看具体情况。而路、府、州、县按人口的多寡,地域的广狭,又分为上、中、下三等。距离行省机构远的地区,元朝则设置宣慰司,作为省的派出机构。宣慰使依旧没有军权。在边境地区,元朝则置宣慰司都元帅府,使宣慰使皆兼帅权。在宣慰司下,还设有宣抚司、安抚司、招讨司、长官司等。这些地区的官吏多用当地土官。

元朝时期,县以下,坊里制与社制并存。坊是指隅和坊,都是城市的基层组织,设有隅正、坊正来管理日事物。在乡村地区的基层组织机构则分为乡和都两级,有的地区仅有乡或都一级。在乡设里正,在都设主首,用来管理乡都事务。除此以外,1270年,忽必烈又颁行了“农桑之制14条”,规定在农村普遍推行社制,以50家立1社,选择年长通晓农事的人为社长。设立社的目的是为劝导农业、维护乡村秩序。社制在部分城市中也得以推行。

标签: 行省

更多文章

  • “奇男子”扩阔铁木尔在中原的作战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原

    扩阔铁木尔,汉名王保保,保保是其小名,名字、字、号等已无考。他的父亲是沈丘(今中国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的一位汉族大地主,后来娶了元朝平章察罕铁木尔的妹妹为妻,生下了扩阔铁木尔。扩阔铁木尔从小就被舅舅察罕铁木尔收为养子并悉心教养,他的身上,既有浓浓的蒙古人争强好战的体格和勇武,也有很浓厚的汉族儒家文化

  • 脱脱是个怎样的人?锐意改革的“贤相”脱脱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的人

    在元代以前的各个朝代,都有过不同程度的两大集团势力存在,那就是“革新派”与“保守派”。从商鞅到王安石,他们的革新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在元代,也有这么一位锐意改革的着名人物,他就是脱脱。脱脱是蒙古蔑儿乞部人,字大用,自幼生活在伯颜家。长

  • 第三节 征服高丽,和亲往来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第三节

    高丽是918年由王建建立的政权,都城开京(今朝鲜开城)。高丽政权建立以后,先后灭掉新罗和百济,统一了朝鲜半岛。当蒙古军队进入中原时,高丽处于高宗王统治时期(1214年一1259年)。元太祖十年(1215年),成吉思汗攻占了金朝首都中都(今北京),十一年,一部分反蒙契丹武装逃至高丽,攻取江东城而接使。

  • 元朝名将史天泽简介:伐宋有功,出将入相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出将入相

    史天泽继兄任帅史天泽(1202-1275),字润甫,永清(今河北永清)人。元朝名将。23岁时接替阵亡之兄职位,任蒙古军都元帅,因作战功绩卓着,才能过人。授五路万户。在灭金战斗中立功,升任中书右丞相。他在军中50多年,足智多谋,征战勇敢,治军有方,谋政有德。是蒙军中威望极高将帅,也是元朝中惟一一位官至

  • 元朝为什么短命?中国历代大一统帝国中最为短寿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元朝

    我们先来说说:为什么在统一后百年不到的时间里大元帝国会积聚成这股能量无比的地火?或言在中国历代大一统帝国之林中元朝为什么这么短寿?“地火”的制造自掘坟墓的元朝统治者读者朋友可能都知道蒙元帝国,它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疆域最大的大一统帝国,这也是我们中国人常常引以为傲的一段历史。但大

  • 元朝惨遭灭亡后,朱元璋竟是这样对待蒙古女人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蒙古

    我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每一个朝代的更迭替换都将是封建王朝兴亡史。在我国历史长河中,元朝曾昙花一现,元朝是一个英勇善战的蒙古人建立的。也许是他们不善于治理国家,使得元朝在建立了还没到一百年便被明朝所取代。可以说这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在元朝末期,蒙古统治者非常残暴,平民百姓受到残酷的压迫,所以爆发了很多农

  • 金宣宗完颜珣的简介:金宣宗为什么要南迁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宣宗

    金宣宗完颜珣是南宋时期金国的一位皇帝,是金世宗完颜雍的的孙子,金朝的第八任皇帝,在位时间十一年,由于他对外措施的错误,导致金朝灭亡。完颜珣是金国的一代昏君,他在任期间国家的国土不断沦丧,在贞祐二年三月,金国和蒙古议和成功,但是金国没有遵循议和的条件,随后金宣宗就南迁到了汴京,这个举动激怒到了蒙古,战

  • 历史上第一个汉奸,他的卖国理论成为后世汉奸卖国的理论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汉奸

    谈及中国汉奸,相信大家都能如数家珍,说出一大堆,比如中行说、张弘范、吴三桂、洪承畴、范文程等。在网络上,对谁是中国第一汉奸争论不休,各持证据。然而,中国第一汉奸并非他们,而是一个鲜为人知的人物!此人名字叫许衡,出生于金国控制下的河南,后来成了元朝忽必烈的重臣,政治地位还是比较高的。另外,此人还是元代

  • 元末农民大起义的爆发和初期斗争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一、韩山童、刘福通颖上首举义旗至正十一年(1351午),元朝政府任命贾鲁为工部尚书,总治河防使,征发十五万民工修治黄河时,北方的白莲教徒已经有了很好的发动,韩山童、刘福通等看到十几万民工聚到一起,这是发动起义的一个有利时机,于是便决定起义。韩山童暗地里让白莲教徒到黄河工地上服役,以合法的形式将起义的

  • 黄公望简介 元代时期着名画家元四家黄公望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元代

    黄公望(1269~1354),元代画家。本姓陆,名坚,汉族,江苏常熟人。后过继永嘉府(今浙江温州市)平阳县黄氏为义子,因改姓名,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中年当过中台察院椽吏,后皈依全真教,在江浙一带卖卜。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兼修李成法,得赵孟頫指授。所作水墨画笔力老道,简淡深厚。又于水墨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