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宋杰出的数学家——杨辉

南宋杰出的数学家——杨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222 更新时间:2023/12/10 8:41:25

辉,生卒年不详,字谦光,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南时期杰出的数学家数学教育家。杨辉担任过南宋地方行政官员,为政清廉,足迹遍及苏杭一带,杨辉一生留下了大量的着述,它们是:《详解九章算法》12卷、《日用算法》2卷、《乘除通变本末》3卷、《田亩比类乘除捷法》2卷、《续古摘奇算法》2卷,其中后三种为杨辉后期所着,一般称之为《杨辉算法》。杨辉的数学研究与教育工作的重点是在计算技术方面,他对筹算乘除捷算法进行总结和发展,有的还编成了歌决,如九归口决。

杨辉一生最杰出的成就是排出了丰富的纵横图并讨论了它的构成规律。说起杨辉的这一成就,还得从偶然的一件小事说起。

一天,台州府的地方官杨辉出外巡游,路上,前面铜锣开道,后面衙役殿后,中间,大轿抬起,好不威风。走着走着,只见开道的镗锣停了下来,前面传来孩童的大声喊叫声,接着是衙役恶狠狠的训斥声。杨辉忙问怎么回事,差人来报:“孩童不让过,说等他把题目算完后才让走,要不就绕道。”

杨辉一看来了兴趣,连忙下轿抬步,来到前面。衙役急忙说:“是不是把这孩童哄走?”

杨辉摸着孩童头说:“为不让本官从此处经过?”

孩童答道:“不是不让经过,我是怕你们把我的算式踩掉,我又想不起来了。”

“什么算式?”

“就是把1到9的数字分三行排列,不论直着加,横着加,还是斜着加,结果都是等于15。我们先生让下午一定要把这道题做好。我正算到关键之处。”

杨辉连忙蹲下身,仔细地看那孩童的算式,觉得这个数字,从哪见过,仔细一想,原来是西汉学者德编纂的《大戴礼记》中提及的。杨辉和孩童俩人连忙一起算了起来,直到天已过午,俩人才舒了一口气,结果出来了,他们又验算了一下,结果全是15,这才站了起来。

杨辉回到家中,反复琢磨,一有空闲就在桌上摆弄着这些数字,终于发现一条规律。一开始将九个数字从大到小斜排三行,然后将9和1对换,左边7和右边3对换,最后将位于四角的4、2、6、8分别外移动,排成纵横三行,就构成了九宫图。后来,杨辉又将散见于前人着作和流传于民间的有关这类问题加以整理,得到了“五五图”、“六六图”、“衍数图”、“易数图”、“九九图”、“百子图”等许多类似的图。杨辉把这些图总称为纵横图,并于1275年写进自己的数学着作《续古摘奇算法》一书中,流传后世。他是世界上第一个给出了如此丰富的纵横图和讨论了其构成规律的数学家。

杨辉不仅是一位着述甚丰的数学家,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数学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数学教育和数学普及,其着述有很多是为了数学教育和普及而写。《算法通变本末》中载有杨辉专门为初学者制订的“习算纲目”,它集中体现了杨辉的数学教育思想和方法。

标签: 南宋数学家杰出

更多文章

  • 第三节 慎用刑选,处理贪赃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第三节

    公平地讲,宋真宗不是个残暴的君主,相反,他是一位颇有仁慈之心的皇帝,主要表现之一就是他主张谨慎用刑、去除过分残酷的肉刑,而且反对法外用刑。景德三年(1006年),有人揭发都官员外郎窦言甄在以前任知长安县时用刑苛虐,宋真宗很生气地说:“管理百姓的官,不懂道理,用刑残酷,这是应当被撤换的。&

  • 北宋宦官梁师成是怎样的人?是北宋“六贼”之一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北宋,宦官,的人

    梁师成(?-1126)北宋末宦官,籍贯不详。为“六贼”之一,字守道。政和间为徽宗(赵佶)所庞信,官至检校太殿。凡御书号令皆出其手,并找人仿照帝字笔迹伪造圣旨,因之权势日盛,贪污受贿,卖官鬻职等无恶不作,甚至连蔡京父子也谄附,故时人称之为“隐相”。钦宗(赵桓)即位后贬为彰化军节度副使,在行至途中时被缢

  • 第一节 宋真宗封禅,盛世显赫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显赫,盛世,真宗

    宋真宗的尊孔崇儒,与汉武帝不同,后者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宋真宗则是三教并举,既尊道,又尊佛,还尊儒。李沆在位的时候,王旦只是个参政,那时西北边境正与西夏人打仗,他们整日忙得顾不上吃饭。王旦感慨地说道:“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安定下来,无忧无虑地过日子!&rdqu

  • 南宋的经济:钱塘自古繁华,参差十万人家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南宋,参差,钱塘

    南宋经济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城市的兴旺上。说起北宋画家张择端所画的风俗长卷《清明上河图》,大家一定有印象。它向我们展示了首都东京汴梁的富庶繁华。而南宋时杭州的繁荣远超北宋时汴梁城。柳永《望海潮》词云:“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少,怒涛卷霜

  • 宋朝的誓碑——中国文官制度由宋肇始_《李国文说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朝,文官,肇始

    皇帝发的誓,而且是开国皇帝发的誓,对其继承者应该是具有绝对的权威和约束力的。九百年前的赵匡胤,敢立这块“不杀士大夫”的石碑,固然出于万世基业的考虑,其实,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势所必然、顺应社会发展的行为。中国人说“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赵匡胤要结束军人对政治的干预,也许是中国历

  • 北宋为什么灭亡?中原自古多亡国,亡宋谁知是石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原,亡国,北宋

    疯狂的石头万岁山来穷九州,汴堤犹有万人愁。中原自古多亡国,亡宋谁知是石头?元代诗人郝经的这首诗告诉我们说石头导致了北宋的灭亡。这不是一般的石头,所以要承担起亡宋的罪名。但又是无辜的石头,石头怎么会有罪呢?石头有罪,罪在它们长得太好看了。美丽的太湖石不知迷醉了多少人,唐朝的宰相牛僧孺待之如宾友,亲之如

  • 《宋史论稿》三十、《南宋地方武力――地方军与民间自卫武力的探讨》读后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南宋,地方军,宋史

    有关宋代军事及武备力量问题的研究,学界向来以兵制为重点,除了不少探讨兵制诸多侧面的论文外,又以王曾瑜先生《宋朝兵制初探》为全面、系统性的专着。这些研究,无疑从总体上揭示了宋朝兵制的基本内容。但是,对两宋时期出现的各种军事范畴内的活动及现象,特别是通常意义的兵制所无法包容或深入探讨的问题,则多为个案性

  • 宋朝一名将只因与岳飞之死有关,遂远离朝堂自我放逐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只因,名将,宋朝

    提到宋朝名将绕不开岳飞,一提到岳飞烧不开秦桧,骁勇善战、满腹文采,精忠报国不舍昼夜。与他旗鼓相当的还有韩世忠,据说岳飞之死与他还有些关系。但当岳飞死后他就远离朝堂,开启了自我放逐模式。韩世忠十八岁的时候就参军了,这个时候他正是浑身是劲的年纪,他从前喜欢行侠仗义,所以毫不犹豫地参了军,为国家效力。因为

  • 北宋哲学家周敦颐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北宋,周敦颐,哲学家

    【历史上的今天】1073年7月24日北宋哲学家周敦颐逝世周敦颐(1017年5月5日-1073年7月24日),原名惇实,字茂叔,号濂溪,传为三国名将周瑜二十九世孙。道州营道县(今湖南道县)人,北宋官员、理学家,北宋宋明理学创始人。是孔子、孟子之后儒学最重要的发展,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影响深远。评论:周敦颐

  • 朱熹简介与朱熹断案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故事,朱熹,简介

    朱熹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别号紫旧,南宋江西婺(wù)源(今属江西)人。侨寓建阳(今属福建)。任秘阁修撰等职。积极主张抗金。师事李侗(dònɡ),为二程(禛、颐)四传弟子。博览群书,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有不同程度贡献。在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