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光弼重创史思明的故事:奇思妙想,给予重创

李光弼重创史思明的故事:奇思妙想,给予重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129 更新时间:2023/12/20 13:49:16

一个独创的想法,方案,可能带来难以计数的财富,人们越来越注重创造性的培养,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个知识财富的时代。人的智力潜力最终决定人类的发展空间。武将李光弼正是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想出妙计杀入敌军奠定胜局。

公元757年,唐肃宗至德二年。冬天,太原守将河东节度使李光弼派兵支援朔方,抵挡安禄山大军,然而刚把军队派出去不久,史思明便率10万大军围困了太原城,要李光弼投降。

史思明是安禄山部下一员主将,他知道太原城内虽然没有多少兵,但太原城池坚固,易守难攻,况且天寒地冻,长期露宿城外于作战不利。

史思明决定临城筑土山,通过土山登上太原城。于是他的士兵们开始运土挑泥筑土山。李光弼见对方在离城不远,弓箭射程又达不到的距离建筑土山,城池受到很大威胁。于是,他想了一条妙计,让手下人从城内挖了一条通往土山的秘密地道。

土山筑成后,史思明故意示威地在土山上饮酒作乐,观看歌舞,又令人向城上大喊大叫,让李光弼也“观赏”歌舞开眼界。这时李光弼派来的人,却从土山地道掩蔽口里走出来,以敏捷的动作抓走了数名歌舞表演者,然后不见了。史思明大吃一惊,不敢再在土山上停留,急忙令转移到军营内,召集部下商量对策。

李光弼又借着土山地道挖下去,一直将地道挖到史思明的军营内,又在地道内用木柱支撑顶面,防止塌陷,然后设下活动机关以备应用。待一切安排就绪,李光弼派得力干将去吏思明处说:“太原城内现在粮草已空,兵士多有生病者,李光弼大人实在支持不住了,决定向你们投降。”史思明大喜,并深信不疑。因为他对太原城里的情况也略有所知。他称赞李光弼识时务,并答应投降过来后封官赏赐。

待投降之日,只见城门大开,李光弼带人出太原城投降。史思明命将士将营门也大开,列阵以待,自己则端坐大营内等着受降。这时,李光弼命将士们把地道机关动,将支撑的木柱歪倒。霎时间,史思明军营内地面塌陷,一下子陷进去千余军士。李光弼亲自指挥军队杀进军营。

史思明被打了个措手不及,部将死伤惨重,他只得带着被杀败的部下,从死伤兵士中冲出逃命去了。地道战仿如天降奇兵把史思明军打得丢盔弃甲,损失惨重,这归功于李将军的绝妙的主意,这是对方无论如何都难以想到,所以一出奇招,对方必手足无措。

下面这则故事讲李光弼采纳下属建议,设计智取史思明的优良的战马,同样让人叹服。

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这天,镇守河阳的唐朝大将李光弼,带领卫兵,出南城门,来到黄河岸边。这几天夜里,部属士兵多在纷纷谈论着,对岸叛将史思明的军队是如何兵强马壮,说他们有数不清的剽悍的战马,每天都赶到对岸河边的沙滩上洗澡。情况究竟如何?李光弼决定亲自出城观察敌情。

果然,在黄河南岸沙洲上,史思明的官兵们牵来了许多健壮高大的战马,有的在河边用刷子给马匹刷洗,有的在遛马,有的牵着马匹啃食沙洲上的嫩草……好不热闹。

李光弼一眼就看破了史思明的用心:哼!反贼想用几匹马来炫耀自己,动摇我军心,休想得逞!得想个办法把反贼的那些马匹弄过来才好。

“将军,我有一个办法夺取反贼的战马。”一个卫兵看出了李光弼的心思,凑近李光弼的耳边细谈了一番。李光弼听了频频点头。依据这位士兵的计策,再经过自己的周密部署,一个大胆的巧夺敌马的方案形成了。

第二天,李光弼下令征集500匹正在奶着驹的母马,要士兵把它们全部赶到南城外黄河岸边。并特意关照,把它们的小驹务必都拴在城内,不准跟母马一起出城。

正在奶驹的母马,不愿意离开它们的小驹子,被强行牵到城外后,便一个劲地嘶叫。一匹先叫,引得其他的母马跟着叫唤。它们无法见自己的亲生骨肉,便用这叫声来表示离别之情。

河对岸史思明的战马都是公马,听到北岸母马的叫唤,便一匹匹春情勃发,先是跟着对岸的母马叫唤,继而,胆子大的公马便涉水游向北岸。那些健壮的公马一见有开了头的,便纷纷叫唤着游到北岸去。

史思明的士兵一看到这种情况,便纷纷出来阻挡。可是,几个士兵又如何挡得住春心大发而不顾一切的公马呢?不一会儿,南岸1000多匹马,全数跑到了北岸的母马群里。

李光弼大笑着命令士兵把这些战马全部赶回城里去了。

李光弼不但打破了敌方的如意算盘,还一举赢得无数战马,没损伤丝毫士卒,不但稳定了军心,还削弱了敌方。一举两得的计策不过是遵循了自然界生物的生活规律和习性而已。原来真正的智慧是蕴藏在生活中的。

标签: 妙想

更多文章

  • 他被人当做傻子,却能当上皇帝,更是开启一个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被人

    提起唐朝,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可能就是唐太宗李世民,武则天以及开元盛世已经贞观之治了,偶尔可能还会想起武则天的老公唐高宗李治。但其实,还有一位唐朝皇帝,他也像前面说的几位一样,是个明君,后人将他统治的时期称为“大中之治”。哪个人是谁呢?就跟着小编我一起来看看!这个皇帝就是唐宣宗李忱。李忱虽然出生在皇宫,

  • 8、郭子仪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郭子仪(697~781),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唐肃宗、代宗时大将。初以武举出身,玄宗天宝十三载(754),郭子仪为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朔方节度右兵马使。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安禄山反于范阳,以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率领大军东讨。从此,郭子仪成为肃、代两朝政坛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平叛功臣天宝

  • 《别样晚唐史》第三篇 元和十五年春_第七章 化身淫妇的天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晚唐

    ——元和宫变是一次阉人弑君走出烟雾缭绕的兴唐观,让我们向南穿越整个长安城,一直走到东南隅的曲江边。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花滴露,柳摇烟,曲江池正是烟水明媚、乳燕流莺的时节。三三两两的游人,在桃蹊柳陌间流连,别有一种“烟动花间叶,香流马上人”的妖娆风情。一座尼寺藏在曲江池的芳草洲西。暮鼓

  • 柴荣的故事:要强兵不要残兵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残兵

    柴荣军队的强大最能体现国家的强盛,柴荣深知打天下、安天下的基本道理,要强兵不要残兵正是国家兵强马壮的体现。唐末以来,军阀林立,藩镇将帅大多各自招募兵马,战斗力颇强,而朝廷禁军官兵,则数朝相承,因循守旧,几个政权沿袭下来,早已腐败无能到了极点。历代帝王只求快活,得过且过,不但没有魄力整编精简,反而惟恐

  • 历史上那么多有名的君臣,都比不上这一对相处太有爱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这一

    历史上的武则天除了是一代女皇,在政治上也有一定的建树,由她一手提拔的狄仁杰也是一代名臣,相传年老之时的武则天好男色,所有大臣劝诫不要纵情声色,耽误国家大事。很多时候,劝人干点什么或者不干什么,是件招人嫌的事。但在古代有一些大臣,就专门劝谏皇帝,俗话说得好“劝赌不劝嫖,劝嫖两不交。&rdq

  • 玄武门之变前,唐太宗李世民势力有多恐怖?怪不得不惜杀掉兄弟也要当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有多

    在唐代替代隋朝贡献千秋霸业的全过程中,秦王李世民的奉献不容置疑是较大的,其实即便略微对历史时间有点儿知道的人都不容易对其造成提出质疑。那么唐太宗对唐代创建的奉献到底反映在哪儿,将会就没是多少人知道了。公年618年5月,隋恭帝杨侑禅坐落于唐代,唐王李渊即皇上位,改国号为唐代,改元武德。武德年间,李渊封

  • 单雄信是谁?他为什么选择牺牲自己也不降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他为

    单雄信的死主要是因为他太重义气了,其实单雄信也明白王世充不是明主,可是他无法说服自己去背叛一个对自己有恩的人,无论是对瓦岗寨的李密还是后来的王世充都是一样的忠诚。单雄信的悲剧是那个时代所不可避免的,他每天都想着手刃仇人,可最后的结果却是牺牲了自己。和秦琼徐茂公等人相比,单雄信最起码是个仁义之人,他全

  • 佳丽三千:李世民为何独宠大自己十七岁的贵妃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贵妃

    李世民比武媚娘大26岁,李隆基比杨玉环大33岁,这样的年龄差距对于封建帝王来说,不过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然而事情到了明宪宗朱见深身上,情况却掉了个头,他一生最宠爱的万贵妃,竟然比自己大了17岁,这在历史上是极其罕见的。事情还要从宪宗当太子之时说起,宪宗的父亲明英宗朱祁镇在位时,瓦剌犯边,英宗听信宦官

  • 隋唐时期的道教:道教兴盛的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道教

    隋唐之际,道教进入了一个兴盛的时期,究其原因:1.强盛的时代气息。初唐、盛唐是中国古代从未有过的风流、浪漫与自信的时代,人们一扫魏晋南北朝以来混乱、压抑的政治气氛,油然而生欢乐、热情的气息。在这种时代氛围下,道教主动迎合人们眷恋尘世生活、留恋世俗欢乐的心理,道教以生为乐,以长寿为大乐,以不死成仙为极

  • 史上最能打的太监杨思勖简介 唐朝为何派杨思勖平定越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越南

    杨思勖战功显赫,生性刚毅果决,有军事才能,性情凶暴,同时他对唐王朝一直忠心耿耿,并没有居功自傲,攫取政权,因而也算是一个好宦官。杨思勖简介杨思勖(约659-740),本姓苏,罗州石城人(现广东廉江市)。时的着名太监,为人残暴,有军事才能。幼年为内官杨氏所养,阉割后,在内侍省服侍。因讨伐叛将李多祚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