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到底为“玄武门之变”制定了怎样的计划?

李世民到底为“玄武门之变”制定了怎样的计划?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077 更新时间:2023/12/31 11:38:32

武德九年(626年),大唐爆发了着名的“玄武门之变”。秦王李世民杀死了自己的大哥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迫使父亲李渊交出了大权。李世民由此登基为帝,开创了名垂青史的“贞观之治”,成就了“千古帝范”的历史佳话。

有人说:“成功始于计划。”但由于各种原因,史书并没有详细记载李世民集团制定的有关“玄武门之变”的计划,给后世留下了难解的谜团。不过本鬼下面要继承“太史公的遗风”,大胆猜测一下“玄武门之变”计划到底是怎样的?各位姑妄听之……

一,伏杀太子与齐王

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是秦王李世民当时最大的政治对手,因此整个政变的第一目标当然就是干掉这二人。因为当时秦王的兵力远不及太子和齐王(秦王约八百人,太子方面至少为数千),所以只能以突然袭击的伏杀方式来达成目标,后来的实际发生的“玄武门之变”就是如此。

二,控制唐高祖李渊

宫廷政变能否成功的关键是能否控制拥有最高权力的皇帝(有时为太上皇)。唐中宗时期的太子李重俊政变就是因为没能及时控制皇帝而惨遭失败;唐玄宗发动的“先天之变”则正是及时控制了掌权的唐睿宗才获得了成功。作为大唐“政变之祖”的李世民不会不考虑这一点。

玄武门之变发生的时候,整个宫廷卫队基本上就是按兵不动,皇帝李渊也有些奇怪地在太极宫的海池上与宰相泛舟。而尉迟敬德前来威胁李渊交权的时候,也没有遭到宫廷卫队的阻拦。因此有学者认为当时李渊极有可能已经被李世民控制了。

这点从“玄武门之变”后的论功行赏能看出一些端倪。唐太宗登基后将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敬德列为“玄武门之变”的一等功臣,但史书关于侯君集功劳的记载却语焉不详。有观点认为当时带兵控制李渊的人极有可能就是侯君集,只是史书出于各种原因隐去了有关记载。

三,密谋转移洛阳做长期对抗

洛阳当时是与长安并列的国都级大城市,也是李世民集团的大本营,陕东道大行台(李世民为最高长官尚书令)的驻地就在洛阳。因此在你死我活、危险重重的“玄武门之变”来临的时候,李世民肯定会考虑他在洛阳的强大势力。

早在太子之争刚开始的时候,李世民便将麾下的两位心腹干将(屈突通和张亮)派驻洛阳,几乎将洛阳经营为“独立王国”。而发动“玄武门之变”的风险极大,李世民集团肯定会计划在不利的情况下退往洛阳做长期对抗的准备。

这点也能从“玄武门之变”后的论功行赏能看出端倪。唐太宗登基之后,根本没有直接参加“玄武门之变”的屈突通和张亮却得到了与直接参加“玄武门之变”的张公谨、程咬金、秦琼等人相似的奖赏和官职。由此可见“玄武门之变”时,李世民集团在洛阳应该有所准备。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李光弼重创史思明的故事:奇思妙想,给予重创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妙想

    一个独创的想法,方案,可能带来难以计数的财富,人们越来越注重创造性的培养,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个知识财富的时代。人的智力潜力最终决定人类的发展空间。武将李光弼正是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想出妙计杀入敌军奠定胜局。公元757年,唐肃宗至德二年。冬天,太原守将河东节度使李光弼派兵支援朔方,抵挡安禄山大军,然而

  • 他被人当做傻子,却能当上皇帝,更是开启一个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被人

    提起唐朝,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可能就是唐太宗李世民,武则天以及开元盛世已经贞观之治了,偶尔可能还会想起武则天的老公唐高宗李治。但其实,还有一位唐朝皇帝,他也像前面说的几位一样,是个明君,后人将他统治的时期称为“大中之治”。哪个人是谁呢?就跟着小编我一起来看看!这个皇帝就是唐宣宗李忱。李忱虽然出生在皇宫,

  • 8、郭子仪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郭子仪(697~781),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唐肃宗、代宗时大将。初以武举出身,玄宗天宝十三载(754),郭子仪为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朔方节度右兵马使。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安禄山反于范阳,以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率领大军东讨。从此,郭子仪成为肃、代两朝政坛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平叛功臣天宝

  • 《别样晚唐史》第三篇 元和十五年春_第七章 化身淫妇的天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晚唐

    ——元和宫变是一次阉人弑君走出烟雾缭绕的兴唐观,让我们向南穿越整个长安城,一直走到东南隅的曲江边。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花滴露,柳摇烟,曲江池正是烟水明媚、乳燕流莺的时节。三三两两的游人,在桃蹊柳陌间流连,别有一种“烟动花间叶,香流马上人”的妖娆风情。一座尼寺藏在曲江池的芳草洲西。暮鼓

  • 柴荣的故事:要强兵不要残兵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残兵

    柴荣军队的强大最能体现国家的强盛,柴荣深知打天下、安天下的基本道理,要强兵不要残兵正是国家兵强马壮的体现。唐末以来,军阀林立,藩镇将帅大多各自招募兵马,战斗力颇强,而朝廷禁军官兵,则数朝相承,因循守旧,几个政权沿袭下来,早已腐败无能到了极点。历代帝王只求快活,得过且过,不但没有魄力整编精简,反而惟恐

  • 历史上那么多有名的君臣,都比不上这一对相处太有爱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这一

    历史上的武则天除了是一代女皇,在政治上也有一定的建树,由她一手提拔的狄仁杰也是一代名臣,相传年老之时的武则天好男色,所有大臣劝诫不要纵情声色,耽误国家大事。很多时候,劝人干点什么或者不干什么,是件招人嫌的事。但在古代有一些大臣,就专门劝谏皇帝,俗话说得好“劝赌不劝嫖,劝嫖两不交。&rdq

  • 玄武门之变前,唐太宗李世民势力有多恐怖?怪不得不惜杀掉兄弟也要当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有多

    在唐代替代隋朝贡献千秋霸业的全过程中,秦王李世民的奉献不容置疑是较大的,其实即便略微对历史时间有点儿知道的人都不容易对其造成提出质疑。那么唐太宗对唐代创建的奉献到底反映在哪儿,将会就没是多少人知道了。公年618年5月,隋恭帝杨侑禅坐落于唐代,唐王李渊即皇上位,改国号为唐代,改元武德。武德年间,李渊封

  • 单雄信是谁?他为什么选择牺牲自己也不降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他为

    单雄信的死主要是因为他太重义气了,其实单雄信也明白王世充不是明主,可是他无法说服自己去背叛一个对自己有恩的人,无论是对瓦岗寨的李密还是后来的王世充都是一样的忠诚。单雄信的悲剧是那个时代所不可避免的,他每天都想着手刃仇人,可最后的结果却是牺牲了自己。和秦琼徐茂公等人相比,单雄信最起码是个仁义之人,他全

  • 佳丽三千:李世民为何独宠大自己十七岁的贵妃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贵妃

    李世民比武媚娘大26岁,李隆基比杨玉环大33岁,这样的年龄差距对于封建帝王来说,不过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然而事情到了明宪宗朱见深身上,情况却掉了个头,他一生最宠爱的万贵妃,竟然比自己大了17岁,这在历史上是极其罕见的。事情还要从宪宗当太子之时说起,宪宗的父亲明英宗朱祁镇在位时,瓦剌犯边,英宗听信宦官

  • 隋唐时期的道教:道教兴盛的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道教

    隋唐之际,道教进入了一个兴盛的时期,究其原因:1.强盛的时代气息。初唐、盛唐是中国古代从未有过的风流、浪漫与自信的时代,人们一扫魏晋南北朝以来混乱、压抑的政治气氛,油然而生欢乐、热情的气息。在这种时代氛围下,道教主动迎合人们眷恋尘世生活、留恋世俗欢乐的心理,道教以生为乐,以长寿为大乐,以不死成仙为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