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治为何娶武媚娘?一切都出自李世民事先安排

李治为何娶武媚娘?一切都出自李世民事先安排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23 更新时间:2024/1/8 12:23:27

李世民临终,把武媚娘安排到感业寺为尼。感业寺是一座皇家寺庙,在未央宫附近,庙名是隋炀帝起的。隋炀帝自负文韬武略空前绝后,被自己一生创建的大业感动了,所以盖了一座庙夸夸自己,起名感业寺。李唐没有毁掉这座夸赞前朝功业的寺庙,但是意义却变了。感业的意思是,被先辈的创业艰难感动。所以李治来这里上香,就是缅怀一下李渊和李世民是怎么筚路蓝缕艰辛创业的。武媚娘“恰好”就在庙里修行,“恰好”就遇到李治。

李世民为何把她安排在这座庙里,就是怕她参与朝政。因为当时有个谶语叫女武代唐,武媚娘正好应谶。李世民把她安排在这里,一来保护大唐江山,一来也是保护武媚娘。那李治为何非要把武媚娘从庙里接回家呢?难道真是因为看中武媚娘很“媚”,狐媚偏能惑主吗。其实不然,李治看中的是武媚娘高超的政治权术。武媚娘进尼姑庙前还有个身份,就是武才人。才人是居于后宫帮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工作人员,武才人深得李世民赏识。

李世民临终安排的辅政格局是,长孙无忌掌握朝政大权,李勣掌握军事力量,二人互相制衡,一起把李治锻炼成长起来,顺利实现权力过度。可是长孙无忌很快就把李勣踢出局,军政大权独揽,更严重的是,他在李治并不同意的情况下把高阳公主房遗爱李恪李元景等人全杀了。而且口口声声为了大唐社稷。其实长孙无忌并非正人,陈寅恪吕思勉等大师都有此论。如果李治再不想辙,很可能下一个死的就是他,不死也会被废,懦弱无能的人当啥皇帝。

武媚娘是李世民给他留下的最重要一步棋,就看他会不会走。李世民也怕长孙无忌篡夺李唐江山。所以李治和武媚娘在李世民床前干所谓苟且之事的真相应该是,两人在陪床期间很是合得来,说什么都有共同语言,在讨论一些重大问题上能够达成一致,并且武媚娘能给他很好的解读和建议,李世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对于这个安静平和的孩子,李世民是不放心的。于是李世民交代李治,如果实在被长孙无忌困在浅滩出不来,就去找武媚娘破局。

所以这才能理解为何李治一定要冒天下之大不韪把武媚娘弄回来,明知他是李世民的女人。而李治把武媚娘弄回来之后一天没闲着,赶紧跟武媚娘生孩子,让武媚娘在后宫步步惊心夺取王皇后权力,最后借废后一事和长孙无忌死磕。而长孙无忌也明白废后就是决定他和李治生死存亡的关键一步,所以死活一步不让。其实都明白后退一步是悬崖,如果武媚娘当不了皇后,等待她的下一步就是被长孙无忌弄死,然后李治被长孙无忌废掉另立皇帝。

标签: 一切都

更多文章

  • 朱温代唐:史称梁太祖,中国历史上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太祖

    朱温唐昭宗李晔即位时,刚刚22岁,年轻有为,志向宏远。他喜欢读书写文章,尤其重视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鉴于僖宗时朝廷软弱,国家多难,昭宗特别注意尊礼大臣,寻求治国之道,以便复兴王室,重整朝纲,号令天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昭宗越来越感到,他的这一愿望是根本不能实现的。昭宗没有力量控制藩镇。他即位之后

  • 唐太宗李世民用“美人计”套牢父亲夺皇位内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皇位

    红潮导语:当天夜里,在两位美人的服侍下,李渊左拥右抱,醉卧晋阳宫。这一觉,直睡到日上三竿,方才醒来。恍惚之间,李渊鼻中突然闻到一股扑鼻的异香,似兰非兰,似麝非麝。不由得揉开双眼,左右一瞧,竟有两个冰肌玉肤的裸体美人躺在身边,李渊顿时吓得脸色煞白,急忙穿上衣服,夺门而逃。隋朝义宁元年,即公元617年,

  • 《别样晚唐史》第二篇 转瞬消失的又一春_第五章 在细雨中呼喊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晚唐

    ——元和中兴始末冷雨,淅淅沥沥地,从深秋下到了初冬。整个大明宫都浸泡在白茫茫的水汽中。诗人告诉我们,“寒雨萧萧不可闻”。可我要为你讲述的晚唐,就从雨中的一扇雕窗说起。窗前,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小手托着腮帮,默默地听阶前雨落鸳鸯瓦。一声、两声、千百声……深宫岁月,好像才刚刚开始。小李纯(唐宪宗)当然不会

  • 历史上除了秦始皇外的千古一帝,还有谁可以称之为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有谁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千古一帝出自《藏书·世纪列传总目》,是李贽对秦始皇的评价,评曰:“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对于秦始皇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所以自称“始皇帝”。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等,是毫无争议的千古一帝。那么,在古代历史上,除了秦始皇,

  • 怎么评价唐宪宗?奋发有为的中兴之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奋发有为

    历史反光镜唐宪宗少年时即钦慕贞观、开元时期的政治局面,有志恢复,故即位后利用德宗以来积蓄的财力,重用主张裁抑藩镇的大臣杜黄裳、武元衡、李吉甫与裴度等人,坚主用兵,遂能取得一定的胜利,被后人誉为唐代的“中兴之主”。唐宪宗名李纯,是唐顺宗的长子,年少聪慧。有一天,他被祖父德宗皇帝

  • 李世民到底为“玄武门之变”制定了怎样的计划?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武德九年(626年),大唐爆发了着名的“玄武门之变”。秦王李世民杀死了自己的大哥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迫使父亲李渊交出了大权。李世民由此登基为帝,开创了名垂青史的“贞观之治”,成就了“千古帝范”的历史佳话。有人说:“成功始于计划。”但由于各种原因,史书并没有详细记载李世民集团制定的有关“玄武门

  • 李光弼重创史思明的故事:奇思妙想,给予重创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妙想

    一个独创的想法,方案,可能带来难以计数的财富,人们越来越注重创造性的培养,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个知识财富的时代。人的智力潜力最终决定人类的发展空间。武将李光弼正是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想出妙计杀入敌军奠定胜局。公元757年,唐肃宗至德二年。冬天,太原守将河东节度使李光弼派兵支援朔方,抵挡安禄山大军,然而

  • 他被人当做傻子,却能当上皇帝,更是开启一个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被人

    提起唐朝,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可能就是唐太宗李世民,武则天以及开元盛世已经贞观之治了,偶尔可能还会想起武则天的老公唐高宗李治。但其实,还有一位唐朝皇帝,他也像前面说的几位一样,是个明君,后人将他统治的时期称为“大中之治”。哪个人是谁呢?就跟着小编我一起来看看!这个皇帝就是唐宣宗李忱。李忱虽然出生在皇宫,

  • 8、郭子仪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郭子仪(697~781),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唐肃宗、代宗时大将。初以武举出身,玄宗天宝十三载(754),郭子仪为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朔方节度右兵马使。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安禄山反于范阳,以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率领大军东讨。从此,郭子仪成为肃、代两朝政坛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平叛功臣天宝

  • 《别样晚唐史》第三篇 元和十五年春_第七章 化身淫妇的天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晚唐

    ——元和宫变是一次阉人弑君走出烟雾缭绕的兴唐观,让我们向南穿越整个长安城,一直走到东南隅的曲江边。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花滴露,柳摇烟,曲江池正是烟水明媚、乳燕流莺的时节。三三两两的游人,在桃蹊柳陌间流连,别有一种“烟动花间叶,香流马上人”的妖娆风情。一座尼寺藏在曲江池的芳草洲西。暮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