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一百二十三章 蜀帝刘备的历史真实面目

第一百二十三章 蜀帝刘备的历史真实面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420 更新时间:2024/1/15 11:45:55

刘备:(161年-223年),字玄德,东汉时涿郡(今河北涿州)人。中国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蜀汉王朝的建立者,刘备出生于没落的汉朝皇室世家,是西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论辈分是汉献帝的族叔。在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中,刘备集团的力量相对较弱,又无稳定的根据地,一直处于颠沛流离的境地。曾经一度寄居大军阀曹操、袁绍刘表之下。但刘备为人的品质和品格方面最符合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理念,所以所到之处均深受礼遇和尊敬。>>188年,刘备与关羽、张飞在涿县组织起了一支地方武装,加入东汉王朝扑灭黄巾起义军的战争,史料记载他:“数有战功”、“有武勇”。战争结束后,刘备建立了其军事集团的正规武装力量,任职东汉王朝的平原相(县令)。196年升任徐州牧,官拜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徐州被吕布攻占后改任豫州牧。>>207年,诸葛亮加入刘备集团任军师。刘备按照诸葛亮的战略方针:占荆州、联孙吴、退曹兵、入四川。>>221年于成都称帝建立蜀汉王朝,疆土包括今四川及云南、贵州北部、陕西旧汉中府一带。成为三国时期的其中一国。先后娶妻甘氏、麋氏、孙氏和吴氏。子刘禅继位。>>223年,在为关羽报仇而发动的对吴战争中失败,退兵回到蜀国。同年4月在白帝城(今重庆奉节)病逝,谥号为“昭烈”。刘备在中国有两个坟墓。一个是成都市武侯祠内的“惠陵”;另一处在四川彭山的莲花坝。>>刘备作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的优点是多方面的,如爱民爱材、宽厚仁义、知人善任,待人公正真诚。《三国志》评论刘备“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尽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不二,诚君臣之圣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侠,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看,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竟利,且以避害云尔。”他能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军事人材收为己用。最典型的范例就是诸葛亮,据《三国志》记载,刘备临终前遗言诸葛亮:“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诸葛亮却在大权在握时,念念不忘完成刘备的遗志,最后在北伐的战争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刘备的政治品格特点,是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理念的体现。孔、孟的政治主张强调“德治”,强调“仁政”,告诫统治者要“以德服人”,要用自己的人品、高尚的道德来影响臣民,征服百姓。刘备在复杂的政治斗争实践中领略到遵循儒家政治思想理念对于角逐天下的重要性,十分注意自身品德人格的修养,树立贤德之君的风范,临终时仍不忘留下遗诏告诫刘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正是这个“惟贤惟德,能服于人”的基本政治理念,铸成了刘备一生受人敬重的政治品格,成就了刘备的一生霸业。>>三国演义刻画的刘备是一个爱哭,无主见的人,实际上我认为不过是为了使刘备更接近于罗贯中们心目中的帝王形象,他们很难接受一个草莽英雄能成为帝王的事实。刘备的性格类似刘邦,但刘邦生性多疑,又善于纳谏,还没有“妇人之仁”,他们以为刘邦的成功主要在于此,而刘邦的草莽性格在他们看来是缺点,若无以上的原因是不可能成功的。可是刘备却可以说毫无防人之心,又不纳谏,又总是有“妇人之仁”,在关系到前途的最大选择面前总是表现得优柔寡断,这样的人能成功,实在是没有理由。但他真的成功了,只能说是个奇迹了。>>首先看看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为营造刘备的性格,特地对于一些事情进行了修改:>>1、刘备怒打督邮,这件事最能体现刘备的性格是江湖儿女的性格,与罗贯中所描述的刘备的性格格格不入,于是将此事安在了张飞身上。>>2、东吴招亲,面对阴谋,诸葛亮劝刘备勿往,刘备却不在乎,以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件事也体现了刘备作为一个草莽英雄的英雄气概。三国演义中改为诸葛亮劝刘备前往,明显是要将刘备的草莽之气去处。>>3、刘备与庞统发生争执,最后刘备将庞统叫回问庞统的话是“向者之论,阿谁为失?”,演义中改为“昨日酒醉,言语触犯,幸勿挂怀。”。本来刘备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错误,他与庞统“宴乐如初”是抱着宽容的态度原谅了庞统;演义中却成了刘备认错,表现了刘备善于纳谏。一改之下,意义完全不同,终于符合了他们眼中的帝王形象。>>其次,看看历史上关于刘备的记载,是如何体现刘备的个性的:>>1、刘备爱喝酒,而且喜欢在军营中和大将士兵们一齐喝酒,史料上记载了刘备两次大摆宴席喝酒的事,一件就是入蜀大胜后,就是上面与庞统发生冲突的这次。还有一次是在汉中赵云大败曹操,刘备一高兴,就“作乐饮宴至暝”。这些都体现了刘备的草莽气息。>>2、刘备不爱安安稳稳的做在家里享福,却喜欢和他的将军士兵们在一齐。刘备至出道以来,一般都是亲自领兵的,打袁术,打曹操,打蜀中,打汉中和回荆州救援关羽打东吴。可以说唯一他没有亲自打的仗就是赤壁之后打江南诸郡和稳定江南诸郡之战,因为这些仗太关键了。估计刘备有自知之明,所以呆在荆州没有到前线。在中国历代皇帝中,大概也只有刘备会为“髀里肉生”而“慨然流涕”吧。大概也只有刘备会做皇帝不久后就急不可耐的亲自率兵打一场群臣反对的战役吧。>>3、刘备待人坦诚到令人无法相信,帝王们向来是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酣睡的,曹操的梦中杀人正是这种想法的典型体现,而刘备则不然,与关张是“寝则同床,恩若兄弟”,与赵云是“同床眠卧”,与诸葛亮是“情好日密,犹鱼之有水”。史料记载至少有二次刘备对于刺客坦诚相见,这那像一个帝王?整个就是一个草莽英雄的作为。>>4、不但是不防备关张诸葛等人,甚至将兵权也全部交给他们。刘备起事之初,就是由关张“分统部曲”,诸葛来了后,就将军权交给诸葛亮(关张对诸葛亮的不满就是因为诸葛亮插手他们的军权)。打蜀中,军权交给庞统;打汉中时,又将军权交给法正。总之,根据我的分析,刘备一般不会亲自指挥打仗的,他主要的作用是观摩,附带重大问题的决策(赵云汉水一仗表现就是如此)。甚至我认为他亲自率军只是因为他更喜欢和他的将军士兵们生活在一齐。若承认刘备是个草莽英雄的性格,这个推论就不奇怪了。

标签: 刘备

更多文章

  • 赵云怎么死的?是被谁杀死的?赵云的死因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死因

    赵云怎么死的?是被谁杀死的?赵云的死因之谜,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一个妇孺皆知的名字,赵云,他是怎么死的呢?有些人说赵云是寿终正寝病死的,有些人说赵云是死于非命,死在了自己妻子的绣花针下。果真是人云亦云,小编今天帮您解开这两个说法。正史中,赵云是怎么死的?从历史记录的文献来看,赵云是在建兴七年(

  • 吕布一生做了哪些丢脸之事?命丧白门楼最丢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之事

    吕布一生做了哪些丢脸之事?命丧白门楼最丢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吕布是整部三国演义中最厉害的武将,除了张飞、典韦等名将能在其面前过一番招外,普通武将在其面前交手不过十余合,就非死即残。所以人送“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可见各路英豪对其勇武之忌惮。但如此英勇的吕布,却没有把本事用到正处上,而全用到

  • 三国历史解密:军师徐庶投降曹操后鲜为人知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军师

    三国历史解密:军师徐庶投降曹操后鲜为人知的结局,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军师徐庶虽然在正史里并不是个主要人物,著名的三国志里也没有为其立传,但经过三国演义的艺术塑造后,徐庶在中国几乎成了一个家谕户晓的人物。而围绕在徐庶身边除了救母,还有一言不发,以及那乱了方寸的故事。《三国志》里介绍徐庶本是刘

  • 古今猜想:三国历史上关羽若败向上庸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古今

    古今猜想:三国历史上关羽若败向上庸结局如何,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前,刘备在当阳长坂坡大败,两个女儿被俘,自己都差点成了曹操的阶下囚,因关张赵奋力保卫,得以退兵到夏口,和江夏太守刘表的长子刘琦互为犄角。当时情况,夏口只有关羽的一万水军,这支部队算是刘备军团的最后力量,另外,

  • 孙权64时33岁太子孙登去世 揭开东吴大乱的序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东吴

    孙权64时33岁太子孙登去世揭开东吴大乱的序幕,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导读:公元241年,对于步入60岁的孙权来说,是极为悲痛的一年,因为他的长子孙登死了,才33岁。老年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本已伤心欲绝。而孙登又是他耗尽大量心血培养的接班人,寄托了无限的希望。他的死如同一把尖刀刺过孙权胸膛,痛

  • 震撼:历史名将吕布被杀全都是因为刘备的私心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是因为

    震撼:历史名将吕布被杀全都是因为刘备的私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王之野心,而只是企图割据一方,作一个诸侯罢了。例如,他答琅e相萧建的一封信颇能说明其抱负。“(吕)布与(萧)建书曰:‘天下举兵,本以诛董卓耳,布杀卓,来诣关东,欲求兵西迎大驾,光复洛京,诸将自还相攻,莫肯念国。……莒与下邳相去不远

  • 诸葛亮老婆为何要发明新娘子的红盖头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新娘子

    诸葛亮老婆为何要发明新娘子的红盖头,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如今,我们只知道新娘子结婚的时候,头上有红盖头,但却不知道是谁发明的这个。今天我们就给大家介绍发明新娘子红盖头的黄月英。黄月英是沔阳名士黄承彦之女,三国时期荆州沔南白水(今湖北襄阳)人。因为从小就很好学,熟读兵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韬

  • 法正擅杀已经投降的愁人是刘备批准的?还是诸葛亮默许?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人是

    法正擅杀已经投降的愁人是刘备批准的?还是诸葛亮默许?,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在取得益州之后,法正作为首功之臣,受到刘备无上尊崇。可是法正不知节制,竟然擅自杀害自己的私仇,引起官场轰动。那么,真相究竟如何呢?当时益州的大局是稳定人心,让刘备的统治迅速稳固下来。法正的行为看似是破坏和益州的和谐氛围,

  • 十胜袁绍:郭嘉为何断言曹操劣势下却必胜袁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袁绍

    十胜袁绍:郭嘉为何断言曹操劣势下却必胜袁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郭嘉念道:袁绍十败、明公十胜如下:‘绍兵虽盛,不足惧也: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绍以逆动,公以顺率,此义胜也;桓、灵以来,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公以猛纠,此治胜也;绍外宽内忌,所任多亲戚,公外简内明,用人唯才,此度胜也;

  • 三国名人之小霸王孙策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小霸王

    三国名人之小霸王孙策简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孙策(175-200),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孙坚之子,孙权长兄。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三国时期吴国的奠基者之一。绰号“小霸王”。为继承父亲孙坚的遗业而屈事袁术,并在讨伐割据江东的各军阀的过程中增强自军实力,终于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