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在三国时期的众多谋士之中称得上是非常特殊的一位。此人年纪轻轻就在曹魏阵营中一鸣惊人,成为曹操最为倚重的谋臣之一,在为曹操效命的十一年间,他可谓算无遗策,对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地区作出了重大贡献,深得曹操的重用和信任。同时,郭嘉又因为自己品行方面的问题受到曹魏部分重臣的诟病,甚至多次向曹操进行举报。但是在曹操有意无意的庇护下,郭嘉并没有受到处罚。在其去世后的一年,曹操还对他念念不忘,并发出“哀哉、痛哉、惜哉”的感叹,可见郭嘉在曹操心目中的地位和分量。>>一>>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生于建宁三年(公元170年)。其早年经历在陈寿的《三国志》中并无记载,后来在裴松之《三国志》注引《傅子》一书中简单记载了一段话,大意是这样的:郭嘉少年时期就胸怀远大的理想,弱冠之年正逢天下将乱,于是郭嘉隐姓埋名,秘密结交一些英雄人物而不与平庸之人交往,因此在当时很多人都不了解郭嘉,仅有很少一些人觉得郭嘉是个奇才,而大多数人觉得青少年时期的郭嘉是个问题青年。《三国志·魏书·荀攸贾诩传》注引《别传》中称之为“有负俗之讥”,也就是与传统格格不入而受到讥议和指责,尽管在史料中并没有明确记载郭嘉究竟干过什么出格的事情,但在遵循传统并人才辈出的颍川地区,他属于一个另类人物。然而,就在郭嘉依旧我行我素、逍遥自在之际,汉末帝国的大地却因为董卓的擅权而变得混乱不堪。距离东汉京城洛阳不远的颍川自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波及。>>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袁绍与关东地区各路地方割据势力组成联军对抗董卓(这也就是后来文艺作品中俗称的“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颍川郡所属的豫州刺史孔也加入了联军的队伍,颍川也成为联军的主要基地之一。颍川郡太守李在战斗中被俘并惨遭杀害,董卓则对颍川地区进行了疯狂的抢掠和杀戮。直到董卓强行将东汉朝廷的都城西迁至长安之后,颍川地区的形势才稍有好转。不过,经过这次浩劫之后,长期蛰伏于阳翟的郭嘉终于按捺不住一颗建功立业的雄心,毅然离开故土,加入到汉末轰轰烈烈的群雄争霸的乱局之中。>>大致在初平二年(公元191年),郭嘉北上冀州,投奔到了刚刚夺取冀州地区控制权的汉末世家大族子弟、当时公认的群雄领袖——袁绍的帐下。不过,此次的经历时间很短,郭嘉很快就离开了袁绍阵营。因为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郭嘉发现袁绍此人尽管声名显赫,但绝非自己可以终身效命的对象。为此郭嘉还专门找到自己在袁绍阵营的同乡好友辛评和郭图说道:“明智的人都会去寻找一个可以让自己的建议和主张都得到采纳和实施的主公,这样才会有建功立业的机会,而袁绍则完全不是我们这些人所能托付终身的。袁绍此人仅仅学会了周公礼贤下士之风的皮毛,却不懂得如何用人的道理。其人思虑多端却缺乏要领、喜欢谋划却没有决断。想要和这样的人一起拯救天下并建立王霸之业简直就是异想天开!”>>郭嘉这段对袁绍的评价,可谓一针见血,把袁绍多端寡要、好谋无决的性格弱点都看得一清二楚。郭嘉断定袁绍难成大业,最后毅然离开了当时最有政治影响力的袁绍集团。从历史的发展来看,郭嘉的这一选择无疑是正确的。袁绍最后的失败与郭嘉所指出的多端寡要、好谋无决的性格弱点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同时说明了郭嘉敏锐的洞察力和准确的预见性。>>离开袁绍之后,郭嘉并没有急匆匆地改换门庭去投靠其他的割据势力,而是悄无声息地回到了颍川老家,默默注视着汉末局势的变化。>>或许此时在郭嘉的心中已经存有了一份甘为闲云野鹤,云游四方的隐逸之情。不过,汉末复杂的形势注定了这位“少有远量”的年轻人不会一直被埋没。数年之后,郭嘉心目中理想的“成霸王之业”的人就在他面前出现了。这个人就是后来的中原霸主、曹魏帝国的创建者——曹操。>>经过数年的努力,曹操集团终于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成为汉末中原地区不可忽视的一支割据势力。曹操除了不断壮大自己的军事力量之外,同时还非常注重招揽人才。短短数年间,曹操集团已经基本形成了汝颍人士和谯沛人士文武两大人才群体。而在汝颍人士群体中最为曹操倚重的则是郭嘉的同乡荀。之前荀已经向曹操推荐了颍川人戏志才并深得曹操的重用,然而不久之后戏志才不幸病故,这让曹操非常伤心。>>曹操不禁亲自写信给荀,要求荀向自己推荐颍川地区的贤才。此时,荀便向曹操推荐了年仅二十七岁的郭嘉。经过与郭嘉交谈之后,曹操意识到郭嘉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是一个能够辅佐自己实现大业的重要谋士,而郭嘉也把曹操看做自己的真命天子。从此,郭嘉正式成为曹操集团的一员。>>郭嘉之所以一见面就会被曹操所器重,《三国志·魏书·荀攸贾诩传》注引《别传》中说“智策”是最根本的原因。荀之所以推荐郭嘉、曹操之所以器重郭嘉,看中的都是郭嘉的“智策”。郭嘉选择曹操,看中的则是曹操与之前袁绍截然不同的“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的志向和能力。他认定自己在曹操的阵营里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所以才会发出“真吾主也”的感叹。而郭嘉与曹操的组合,对于曹操集团未来在中原地区的发展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二>>郭嘉投靠曹操之时,正值新兴的曹操集团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时的曹操集团不仅已经击溃盘踞陈留多年的张邈集团从而夺取了兖州作为第一块根据地,同时通过迎接汉献帝而取得了巨大的政治优势。在中原地区成为仅次于袁绍集团的第二大政治、军事集团。随着曹操集团的壮大,一些中原地区的割据势力也将曹操集团作为依附的对象,从而进一步壮大了曹操集团的实力。不过在此期间,刘备集团的依附却使曹操集团内部产生了较大的意见分歧。之所以产生如此巨大的分歧,是与刘备集团的起步和发展过程密不可分的。>>刘备,出身于一个没落的皇室贵族家庭,早年以贩卖草鞋为生,是个地地道道的草根一族,在汉末复杂的社会条件下,刘备通过自己的个人努力逐渐成为汉末政治舞台上的一颗新星。此人曾先后投靠公孙瓒、陶谦、吕布等中原割据势力,并竭力在中原地区博取自己的一席之地。
更多文章
专家新解:蜀汉内斗激烈 诸葛亮借刀杀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蜀汉
专家新解:蜀汉内斗激烈诸葛亮借刀杀关羽,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导读:其实,关羽、诸葛亮之间不仅有争夺权力的暗斗,更重要的是他们对蜀汉争夺天下的政治与外交主张截然不同。由此足见,关羽的所作所为完全破坏了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方针。所以,章太炎指出诸葛亮借刀杀关羽的观点。诸葛亮借刀杀关羽诸葛亮在世人
周瑜真有反叛之心吗 为何曹操刘备都说周瑜要反叛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都说
周瑜真有反叛之心吗为何曹操刘备都说周瑜要反叛,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我们都知道,赤壁之战后,刘备得到了就荆州的控制权,他趁着曹军元气大亏的时候,大力发展军队,逐渐有了跟吴魏两国叫板的资本。而先前孔明的隆中对里也曾提到过,这荆州就是蜀国赢取天下的重要条件,凭此刘备才能有机会光复汉室。不过早在蜀国占
杨仪替朝廷杀魏延 本是功劳一件却为何被流放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本是
杨仪替朝廷杀魏延本是功劳一件却为何被流放,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杨仪是三国蜀汉时期刘禅手下的大臣。他替朝廷杀了魏延本是功劳一件,最后却被流放,导致最后自杀的局面。具体还要从他跟魏延之间的故事开始说起。魏延本是蜀国大将。在刘备执政的年代,他英勇杀敌,屡建奇功,深受刘备重用。但是在诸葛亮北伐过程中,
曹操墓中的小孩尸骨到底是谁的?是曹冲?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尸骨
曹操墓中的小孩尸骨到底是谁的?是曹冲?,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操墓中的小孩尸骨到底是谁的?专家们发现曹操墓,并进行挖掘,却在墓中发现了两块小孩的遗骨,那么这个小孩到底是谁?他为什么能与曹操葬在一起。我们都知道汉末,天下大乱,曹操为筹集军费,设立了摸金校尉一职,用来替他盗墓寻宝。而曹操死后害怕自
解密:汉末军阀董卓身边为何少有“追随者”?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追随者
解密:汉末军阀董卓身边为何少有“追随者”?,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在《三国演义》中,董卓是个地地道道的暴发户。早年因累有边功,才做到了河东太守的位置上。想那西凉边陲,冰河铁马,寒江冷月,日子过得肯定不是很舒服。无奈,朝廷有令,不宣诏不得进京,因此董卓只能默默地过着他的土财主生活,坐等事变。直到后
历史上情商最高的人——司马懿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的人
历史上情商最高的人——司马懿,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司马懿(179-251年),字仲达,汉族,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
诸葛亮为什么非要斩马谡?马谡究竟做错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马谡
诸葛亮为什么非要斩马谡?马谡究竟做错了什么,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志》在诸葛亮和马谡传记当中都没有详细说明,倒是在《王平传》当中有一点具体描述:“谡舍水上山,举措烦扰,平连规谏谡,谡不能用,大败于街亭。”这段话第一句的意思是,马谡舍弃了大军饮用水的水源,驻扎到了山上。街亭是个什么地方?一般
三国时期庞统法正若不死蜀国轮不到诸葛亮掌权?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蜀国
刘备手下可以称得上名字的文臣便只有诸葛亮,庞统,法正三位,诸葛亮在以往的形象中是足智多谋,料事如神,而庞统也是一般,只是死得较早,没有诸葛亮那么出彩,而法正其人,一般人的印象可能不深,但是在蜀国的历史中,法正也是重臣一名。诸葛亮的事迹大家都耳熟能详,这里也不多说。庞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刘备领了荆州牧
曹魏名将张A是不是死于非命:张A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死于非命
曹魏名将张A是不是死于非命:张A是怎么死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魏名将张A是不是死于非命?张A原本是袁绍的部下,官渡之战时,由于正确的意见不被袁绍采纳,害怕被杀,不得已投降了曹操。袁绍不能用,曹操却像是捡到了一个宝贝,马上重用张A,给了他一个偏将军,封都亭侯。曹操时期,张A在击袁谭、讨陈兰、
为何说曹操是专业的盗墓者和防盗墓者?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说曹操
为何说曹操是专业的盗墓者和防盗墓者?,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史书中称他在军中设“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专门研究、执行盗墓,曹操堪称中国历史上最专业的盗墓者。曹操的底细大家都清楚,在民间传说里,他是一个典型的奸臣形象。曹操最不光彩的地方,其实不在于他的奸,而是其盗墓行为。据说,在他打天下之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