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专家新解:蜀汉内斗激烈 诸葛亮借刀杀关羽

专家新解:蜀汉内斗激烈 诸葛亮借刀杀关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219 更新时间:2024/1/16 14:23:24

专家新解:蜀汉内斗激烈诸葛亮借刀杀关羽,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导读:其实,关羽、诸葛亮之间不仅有争夺权力的暗斗,更重要的是他们对蜀汉争夺天下的政治与外交主张截然不同。由此足见,关羽的所作所为完全破坏了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方针。所以,章太炎指出诸葛亮借刀杀关羽的观点。

诸葛亮借刀杀关羽

诸葛亮在世人心目中一直是神机妙算、鞠躬尽瘁的形象。最近,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朱子彦在新著《走下圣坛的诸葛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对三国史上一些著名的旧案作了新的诠释,如诸葛亮出山时为何选择刘备?诸葛亮竭力北伐是否真的忠于汉室,还是存有“自取”之谋?关羽真的是大意失荆州吗……种种分析,卸下了诸葛亮头上的历史光环。

关羽孤军北伐,攻打襄樊,是战略上的严重失误。稍懂三国史的人皆知,诸葛亮《隆中对》的决策是,待天下有变,益州和荆州两路大军同时北伐,一攻宛洛,一攻长安,使曹魏首尾不能兼顾。而关羽所率领的荆州军仅是蜀汉的偏师,在益州主力军没有出动的情况下,以偏师攻击强大的曹魏,无疑是极大的冒险。

况且,此时孙刘两家在外交上已呈破裂之势。若不是曹操进兵攻打汉中,建安十九年,刘备和孙权为争夺荆州已几乎诉诸武力,兵戎相见。关羽出兵攻襄樊,荆州城防必然空虚。在此情况下,当然要防范孙权在背后捅上一刀,趁机偷袭荆州,诸葛亮一生用兵谨慎,且十分重视孙刘联盟的动态,难道他会掉以轻心?关羽虽为荆州军的主帅,但没有刘备的命令,关羽是不敢擅自进兵的。诸葛亮明知关羽北伐的条件不成熟,且同自己《隆中对》的战略决策相违背,为何不尽军师职责,力加劝阻?此其疑点之一也。

曹操为解樊城之围,共派出五批援军。即便如此,曹操还不放心,为取得压倒性优势,还亲率十余万大军屯驻于离襄樊不远的摩陂(今河南郏县),以便随时增援。由此可见,为了对付关羽,曹魏方面已经实行了全国总动员。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蜀汉方面却丝毫没有作出反应。据《三国志・甘宁传》载:“羽号有三万人。”

关羽以区区三万之众,既需留一半兵力于后防基地,防守荆州,又要攻取曹魏军事重镇襄樊,真乃捉襟见肘,其艰难自不待言。由于关羽兵微将寡,故在八月“汉水暴溢,樊下平地五六丈”的有利条件下,都不能攻克樊城。及至曹操各路援军云集襄樊时,关羽军已处于绝对劣势。

或许有人会认为,诸葛亮并非神人,亦难以预料吕蒙会偷袭荆州,故不给关羽增派援兵。其实,即使东吴不背盟图羽,单凭关羽这支偏师亦很难攻取襄樊,而在曹操遣徐晃配合曹仁夹击关羽之际,羽军已面临覆灭的危险。襄樊战役关乎蜀汉北伐大计,诸葛亮既然以“兴汉”为己任,怎么可能不密切关注这一战役的一举一动?蜀汉在益州的主力军难道就不能抽出一旅之师增援荆州,而让关羽以孤军抗击曹魏的十余万精锐之师?此诚不可解也。

论者又谓关羽骄狂轻敌,误中吕蒙、陆逊之计,尽撤荆州守兵以攻樊城,遂造成后方空虚,给孙权以可乘之机。其实这也需要分析。关羽抽调江陵守卒增援襄樊,固然是他对东吴偷袭荆州的可能性估计不足,但如果不是因为兵力不足,樊城久攻不克,关羽又何必“连呼刘封孟达,令发兵相助”呢?关羽南征北战数十年,虽称不上足智多谋,但亦非一勇之夫,恐怕也有蜀中不肯发兵相助的难言之隐吧。

襄樊战役始于建安二十四年七月,终于是年十二月底,首尾凡半年。战役的转折点是在十月,即东吴背盟、吕子明白衣渡江,兵不血刃夺取荆州。关羽败走麦城,突围至临沮被吴兵擒杀是在十二月,这也就是说关羽的失败过程有两个月左右的时间。令人费解的是,难道在这么长的时间内,刘备、诸葛亮对整个战役急转直下的形势一无所闻?必须指出的是,秦汉三国时期,军队中已建立起相当完善的军事情报系统。史家也对此作过系统研究。

当然,我们也可假设吕蒙攻陷江陵、公安后,严密封锁消息,关羽的荆州军卒全被俘获,无一人漏网逃回成都报信,但问题是,东吴为了扩大战果,又遣陆逊“别取宜都,获秭归、枝江、夷道,还屯夷陵,守峡口以备蜀”(《三国志》卷四十七《孙权传》)。孙吴的疆域已拓展至蜀汉西部边境的永安,即白帝城。

在吴军凌厉的攻势下,“汉中王刘备所置宜都太守樊友”弃城而逃,奔回成都,“诸城长吏及蛮夷君长皆降”(《三国志》卷五十八《陆逊传》)。毋庸置疑,刘备、诸葛亮此时对荆州的战况已基本清楚,只是关羽生死如何,尚不得而知。《三国志・陆逊传》明确记载宜都失守的时间是在“建安二十四年十一月”,距离关羽被擒还有一个多月。

我认为,如果这时刘、诸葛即刻发兵,日夜兼程去营救关羽,或许还有机会,即使未能达到目的,救兵未及赶到,而关羽已遭不幸,刘、诸葛在此事上的处理总算还在情理之中。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如果连“人谋”也不尽,那又能作何解释呢?问题是,陈寿所撰的《三国志》及裴注中均无只言片语涉及刘、诸葛商议发兵营救关羽的记载,这当然引起了后人的困惑。章太炎作为近代的国学大师,在《书》中提出的“葛氏假手于吴人,以陨关羽之命”的见解虽然仅是猜测,但确实很有道理,绝非无稽之谈。

其实,关羽、诸葛亮之间不仅有争夺权力的暗斗,更重要的是他们对蜀汉争夺天下的政治与外交主张截然不同。联吴抗魏是诸葛亮外交战略的核心,“不交吴,则内掣于吴而北伐不振”(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诸葛亮为“交吴”而呕心沥血,成为其一以贯之的外交政策。但关羽却丝毫不能理解诸葛亮的良苦用心,他在联吴抗魏的大政方针上处处与诸葛亮作对。他辱骂孙权为“子”(意指禽兽),还露骨地表示:“如使樊城拔,吾不能灭汝邪!”言下之意,他一旦攻克樊城,立即就要移师灭吴。由此足见,关羽的所作所为完全破坏了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方针。所以,章太炎指出诸葛亮如不除去关羽,则必“将掣挠吾大政”。

标签: 蜀汉

更多文章

  • 周瑜真有反叛之心吗 为何曹操刘备都说周瑜要反叛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都说

    周瑜真有反叛之心吗为何曹操刘备都说周瑜要反叛,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我们都知道,赤壁之战后,刘备得到了就荆州的控制权,他趁着曹军元气大亏的时候,大力发展军队,逐渐有了跟吴魏两国叫板的资本。而先前孔明的隆中对里也曾提到过,这荆州就是蜀国赢取天下的重要条件,凭此刘备才能有机会光复汉室。不过早在蜀国占

  • 杨仪替朝廷杀魏延 本是功劳一件却为何被流放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本是

    杨仪替朝廷杀魏延本是功劳一件却为何被流放,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杨仪是三国蜀汉时期刘禅手下的大臣。他替朝廷杀了魏延本是功劳一件,最后却被流放,导致最后自杀的局面。具体还要从他跟魏延之间的故事开始说起。魏延本是蜀国大将。在刘备执政的年代,他英勇杀敌,屡建奇功,深受刘备重用。但是在诸葛亮北伐过程中,

  • 曹操墓中的小孩尸骨到底是谁的?是曹冲?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尸骨

    曹操墓中的小孩尸骨到底是谁的?是曹冲?,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操墓中的小孩尸骨到底是谁的?专家们发现曹操墓,并进行挖掘,却在墓中发现了两块小孩的遗骨,那么这个小孩到底是谁?他为什么能与曹操葬在一起。我们都知道汉末,天下大乱,曹操为筹集军费,设立了摸金校尉一职,用来替他盗墓寻宝。而曹操死后害怕自

  • 解密:汉末军阀董卓身边为何少有“追随者”?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追随者

    解密:汉末军阀董卓身边为何少有“追随者”?,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在《三国演义》中,董卓是个地地道道的暴发户。早年因累有边功,才做到了河东太守的位置上。想那西凉边陲,冰河铁马,寒江冷月,日子过得肯定不是很舒服。无奈,朝廷有令,不宣诏不得进京,因此董卓只能默默地过着他的土财主生活,坐等事变。直到后

  • 历史上情商最高的人——司马懿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的人

    历史上情商最高的人——司马懿,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司马懿(179-251年),字仲达,汉族,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

  • 诸葛亮为什么非要斩马谡?马谡究竟做错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马谡

    诸葛亮为什么非要斩马谡?马谡究竟做错了什么,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志》在诸葛亮和马谡传记当中都没有详细说明,倒是在《王平传》当中有一点具体描述:“谡舍水上山,举措烦扰,平连规谏谡,谡不能用,大败于街亭。”这段话第一句的意思是,马谡舍弃了大军饮用水的水源,驻扎到了山上。街亭是个什么地方?一般

  • 三国时期庞统法正若不死蜀国轮不到诸葛亮掌权?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蜀国

    刘备手下可以称得上名字的文臣便只有诸葛亮,庞统,法正三位,诸葛亮在以往的形象中是足智多谋,料事如神,而庞统也是一般,只是死得较早,没有诸葛亮那么出彩,而法正其人,一般人的印象可能不深,但是在蜀国的历史中,法正也是重臣一名。诸葛亮的事迹大家都耳熟能详,这里也不多说。庞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刘备领了荆州牧

  • 曹魏名将张A是不是死于非命:张A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死于非命

    曹魏名将张A是不是死于非命:张A是怎么死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魏名将张A是不是死于非命?张A原本是袁绍的部下,官渡之战时,由于正确的意见不被袁绍采纳,害怕被杀,不得已投降了曹操。袁绍不能用,曹操却像是捡到了一个宝贝,马上重用张A,给了他一个偏将军,封都亭侯。曹操时期,张A在击袁谭、讨陈兰、

  • 为何说曹操是专业的盗墓者和防盗墓者?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说曹操

    为何说曹操是专业的盗墓者和防盗墓者?,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史书中称他在军中设“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专门研究、执行盗墓,曹操堪称中国历史上最专业的盗墓者。曹操的底细大家都清楚,在民间传说里,他是一个典型的奸臣形象。曹操最不光彩的地方,其实不在于他的奸,而是其盗墓行为。据说,在他打天下之初

  • 三国中单刀赴会非关羽:关羽篡改了谁的角色?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关羽

    三国中单刀赴会非关羽:关羽篡改了谁的角色?,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好江风,将这轻舟催送,波翻浪涌,添几分壮志豪情。龙潭虎穴何足惧,剑戟丛中久鏖兵。非是俺藐群雄,一部春秋铭记。义不负心泰山重,忠不顾死何言轻。桃园金兰誓,弟兄山海盟。早把这九尺身躯青龙偃月,付与苍生!一曲《单刀赴会》,唱得是气势豪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