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陶侃运砖励志的故事

陶侃运砖励志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60 更新时间:2023/12/31 12:06:28

陶侃

祖逖死后,东晋王朝接连发生几次内乱。晋元帝想抵制王氏势力,王敦起兵攻进建康,杀了一批反对他的大臣。元帝的儿子晋明帝即位后,王敦又一次攻打建康失败,自己病死了。到了晋成帝(明帝的儿子)的时候,历阳(今安徽和县)镇将苏峻起兵叛变,攻进了建康。东晋的一些大臣束手无策,后来依靠荆州刺史陶侃出兵,花了两年时间,才平定了苏峻的叛乱。

陶侃在王敦得势的时候,本来是王敦的部下。那时候,陶侃立了战功,做了荆州刺史。有人妒忌他,在王敦面前说他坏话。王敦把他调到广州。那时候,广州还是偏僻的地区,调到广州实际上是降了他的职。

陶侃到了广州,并没有灰心丧气。他每天早晨把一百块砖头从书房里搬到房外;到了晚上,又把砖头一叠叠运到屋里。人们看到他每天这样做,感到很奇怪,忍不住问他为什么这样做。陶侃严肃地说:“我虽然身在南方,但心里想的是收复中原。如果闲散惯了,将来国家需要我的时候,还怎么能担当重任呢。所以,我每天借这个练练筋骨。”

王敦失败以后,东晋王朝才把陶侃提升为征西大将军兼荆州刺史。荆州的百姓听到陶侃回来,都高兴地互相庆贺。

官虽然做得大了,可陶侃还是十分小心谨慎。荆州衙门里大大小小的事情,他都要亲自认真检查,从来不放松。他常常对他的部下说:“大禹是个圣人,还爱惜一寸光阴。像我们这种普通人,论智慧和能力,都跟大禹差得很远,更应该爱惜每一分光阴,怎能贪图安逸。如果活着对国家没有贡献,死了没有留下什么好名誉,那不是自暴自弃吗?”

他部下有些官吏,喜欢吃酒赌博,往往因此耽误了公事。陶侃知道了非常生气。他吩咐人把酒器和赌具都收起来,一古脑儿扔到江里去;还把那些官吏鞭打了一顿。打这以后,大家都吓得不敢再赌博喝酒了。

有一次,陶侃到郊外去视察,看见一个过路人一面走,一面随手摘了一把没有成熟的稻穗,拿在手里玩弄。陶侃叫住他问:“你拔了这棵稻子,干什么用?”那个过路人只好实说:“没有什么,顺手拔一点玩玩罢了。”陶侃听了,勃然大怒说:“你自己不耕种,还无缘无故毁坏人家的庄稼,真是岂有此理!”说罢,就命令他的兵士把那人捆绑起来,狠狠地鞭打了一顿,才把他放了。人们听到刺史这样保护庄稼,种田就更勤快了。荆州地方就渐渐富裕起来。

荆州地方在长江边上。官府造船,常常留下许多木屑和竹头。要是在别人手里,不是打扫掉,就是烧了。但是陶侃却吩咐人把它收拾起来,收藏在仓库里。人们见了,不懂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也没敢问。

后来,有一次新春过节,荆州的官员都到官府来拜见陶侃。恰好前几天下了几场大雪。天气放晴,积雪融化后,大厅前面又湿又滑,不好走路。陶侃就吩咐管事的官吏,把仓库里的木屑拿出来铺地,这样,走路的时候就再不怕滑跤了。

又有一次,东晋水军造一批战船需要竹钉。陶侃又叫人把收藏起来的竹头拿出来给兵士去做造船用的竹钉。到这时候,大家才知道陶侃收集木屑和竹头的用处,佩服他考虑得周到。

陶侃前前后后带兵四十一年,由于他执法严明,办事认真,谁都佩服他。据说,在他管辖的地方,社会秩序安定,人们真做到了“路不拾遗”呢!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白痴皇帝晋惠帝司马衷:贻害无穷的低智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贻害无穷

    对于贾南风的所作所为,司马衷无动于衷,这都是他的低智商害的。前文提到,在司马衷即位前就多次有人向晋武帝提出司马衷的能力问题,怀疑他不能治理政事。果不其然,司马衷即位后一直大权旁落,成为受人摆布的傀儡。最先摆布他的就是贾南风。《晋书》载:及居大位,政出群下,纲纪大坏,货赂公行,势位之家,以贵陵物,忠贤

  • 八王之乱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战争概述:西晋王朝建立后,大封同姓王掌握地方军事,从公元291年到306年,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发动了长达十六年的战乱,在战乱中消耗了内部力量,导致了五胡入侵加速了西晋王朝的灭亡。将帅星数:★★刘琨精彩星数:政治影响

  • 晋愍帝司马邺的贡献 司马邺的为政举措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司马

    晋愍帝司马邺(300年―318年2月7日),一作司马业,字彦旗,晋武帝司马炎之孙,吴敬王司马晏之子,晋惠帝司马衷和晋怀帝司马炽之侄,西晋最后一位皇帝,公元313年―317年在位。司马邺最初过继给伯父秦献王司马柬,袭封秦王。永嘉七年(313年),晋怀帝于平阳遇害之后,司马邺于长安即帝位,改元建兴。司马

  • 短命帝国,大夏兴起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帝国

    十六国时期,匈奴人在纷争中建立了几个政权,赫连勃勃建立的夏国就是其中的一个。夏国的都城统万城固若金汤,但这也没能让夏国摆脱灭亡的命运。■家族败亡,侥幸存活赫连勃勃是匈奴部落铁弗部人,东汉南匈奴左贤王去卑的后代,原姓刘,名刘勃勃,和汉国皇帝刘渊同族。刘勃勃的曾祖刘武曾为前赵的楼烦公,很有实力,不过后来

  • 陈寿的《三国志》为何不写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三国演义》的故事一向有“七实三虚”的说法,就是说大部分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事件,少部分则出于艺术虚构。就拿“七擒七纵”来说吧,这是说诸葛亮南征时七次捉住了当地少数民族首领孟获,又七次释放了他,终于安定了蜀汉的西南后方。这是三国中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曾经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去过的人,会发现那里有很多以“

  • 晋怀帝司马炽生平简介 司马炽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司马

    晋怀帝司马炽(284年-313年3月14日),字丰度,晋武帝司马炎第二十五子,晋惠帝司马衷异母弟,母王媛姬,西晋第三位皇帝,公元307年-311年在位。初封豫章王,惠帝在位期间,被立为皇太弟。司马越毒死惠帝后,司马炽被扶植为帝,改年号为“永嘉”。在此期间,五胡开始建立独立的政权,但是晋朝内部的权力斗

  • 西晋历史常识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西晋

    司马炎称帝魏帝曹髦被杀以后,司马昭将自己封为晋王,为自己称帝做好了准备。公元265年,司马昭去世,他的儿子司马炎继位为晋王,命令魏的文武大臣都改任晋官。同年12月,司马炎迫使魏帝让位。正式称帝,建国号为晋,将洛阳定为都城,司马炎就是晋武帝。西晋分封制西晋统治者为了防止政权被外姓攫取,实行分封制。泰始

  • 中国历史上辈分最低的太上皇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太上皇

    太上皇,通常是指皇帝的父亲,但也有例外。如,隋炀帝曾被孙子杨侑尊为太上皇,武则天曾被儿子唐中宗尊为太上皇,辽末帝曾被女婿屈出律尊为太上皇,明英宗曾被弟弟明代宗尊为太上皇。或祖孙,或母子,或翁婿,或兄弟,虽然不是传统的父子关系,但这些太上皇至少在辈分上还算恰当。相比之下,晋惠帝司马衷也曾当过太上皇,不

  • 祝英台情动天地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祝英台生于东晋孝武帝太元二年,即公元337年。祝家也是由于北方出现“五胡闹中华”的局面而南迁的士族,定居在山明水秀的上虞地方,即今天江苏南部,在一处荒僻的梅溪源头聚族而居,人们都把这里称之为祝家庄,传到祝英台已是南迁之后的第四代。了。祝家的上两代曾经数度为朝庭效力,追随祖逖、

  • 陶渊明的故事:青年时代的陶渊明是什么样子?为何贫困交加死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陶渊明

    第一节青年时代陶渊明是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田园诗派的创始人,“隐逸诗人之宗”。他从小“好读书,不求甚解”;他有济苍生、复故土考由豪情壮志,却又因不肯为“乡里小儿”折腰而。“归去来”,过起了隐居田园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