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八王之乱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八王之乱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767 更新时间:2024/1/9 1:18:10

战争概述:西晋王朝建立后,大封同姓王掌握地方军事,从公元291年到306年,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发动了长达十六年的战乱,在战乱中消耗了内部力量,导致了五胡入侵加速了西晋王朝的灭亡。

将帅星数:★★刘琨

精彩星数:

政治影响星数:★

综合星数:5★★

战争类型:乱战你方唱罢我登场,司马氏内部唱的这出戏很热闹。

战争深度解析:

甲(忧愁状):“哎呀,我的妈呀!今年北方凝冻,南方洪水,西部旱灾,老百姓没粮食吃,可咋整。”

乙(天真状):“没粮食吃,大家可以一起来吃肉干啊,肉干多好吃呀”。

甲(被雷倒!捶胸顿足找面条勒脖子上吊)。

这不是春节联欢晚会上赵本山小沈阳的小品的台词,但这却是西晋王朝第二任皇帝司马衷在朝堂上与大臣的对话。

西晋王朝的第二任皇帝司马衷,是个白痴。

西晋王朝的开国皇帝司马炎后宫美女无数,司马炎本人的繁殖生育能力也比较强,一共有二十五个儿子,但就在二十五个儿子中,他却选择了白痴司马衷作为自己的接班人。

司马衷是司马炎第二子,司马炎的长子为司马轨,早逝。

白痴司马衷能够被扶立为太子,很大程度得益于自己的母亲杨皇后杨艳。司马炎立九岁的司马衷为太子在众臣间引起很大争议,连太子少傅、当朝元老卫瓘都不愿袒护自己的学生,当着晋武帝的面指着皇帝的宝座说“此座可惜”。群臣的非议也让司马炎渐渐觉得司马衷并不是合格的接班人,一度想改立太子。

杨皇后闻讯后勃然大怒,指责司马炎说想废太子老娘就跟你拼命。司马炎虽然后宫美女如云,耳根子却很软,很听这位杨皇后的话,放弃了废太子的想法。

把白痴的儿子扶为储君的位置,还可以说是司马炎夫妇爱子心切。但司马炎夫妇给儿子找的儿媳妇,则只能说夫妻俩有眼无珠了。

司马炎夫妻给儿子找的老婆叫贾南风。

贾南风是尚书仆射贾充的女儿,倒也是名门之女。原本司马衷的候选老婆还有卫瓘的女儿,不过后来贾充的老婆郭槐给杨艳送了不少礼,拿人手软,杨皇后作主,选择了贾南风。

便宜无好货。第二天拜见公婆的时候,司马炎夫妇一看,贾南风长相那个丑啊,哪里像个女人,让见惯美女的司马炎看了就想吐。让此女当太子妃,将来还是母仪天下的皇后,夫妻俩肠子都悔青了。

悔也没用,贾家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万没有退货的道理。司马家的江山,靠的是贾氏、羊氏、荀氏几家大门阀的支持。贾充那老头,平时里就不怎么买司马炎的账,因为他的反对,灭吴这种大事也拖了好几年,他在晋武帝时代的政治影响力可见一斑。司马氏和老贾家,脸皮还不能撕破喽。

司马家吃了哑巴亏,只好把牙打碎了往肚子里咽,自己安慰自己,家有丑儿媳是块宝,扔到天涯都跑不了。

他们又错了。

贾南风不但奇丑无比,简直是集盘古开天地来所有女人的缺点于一身了,狠毒、妒忌、残暴,权利欲望更强。

贾南风进宫不到一年,皇后杨艳就逝世了,她的堂妹杨芷被扶立为皇后,新杨皇后年轻威望不高,贾南风开始在后宫折腾起来。

虽然贾南风就没把自己的白痴丈夫放眼里,但贾南风的妒忌心却超强。一次司马衷所临幸的宫女怀了司马衷的龙种,贾南风大怒,把那名宫女抓来,用一支戟刺向该宫女的大肚子,并活活将男婴剖了出来。

这件事被司马炎知道了,司马家被欺负成这样,这还得了!司马炎下了废贾南风的心。

想法才起,一群又一群的大臣又跑来替贾南风求情,包括司马衷的外公国丈杨骏,理由很简单:除贾南风,就等于除贾氏,贾氏一除,江山不稳。

司马炎举起的刀始终砍不下来。

公元290年,司马炎逝世,司马衷即位,是为晋惠帝。

司马炎死前知道有子如此、有儿媳如此,今后西晋的江山肯定不得安定。

除了任命皇后杨芷的父亲杨骏为太尉,督中外军事、辅助司马衷执政外,他唯一的指望,就只能是那些被封在外地拥有兵权的同宗兄弟叔伯们来“拥护”西晋王朝的江山了。

贾南风是一个权利欲望强烈的女人,能让她忍受和白痴皇帝同睡一床的唯一理由,就是自己可以以皇后身份独揽大权,怎么可能让大权旁落杨氏?司马炎死后第二年(永平元年,公元291年)三月,在贾南风的指使下,楚王司马玮发动了武装政变,进行了一场政治清洗。杨氏一族及相关势力被贾南风铲除,皇太后杨芷被打入冷宫(后被杀),太傅杨骏,卫将军杨珧,太子太保杨济,中护军张劭,散骑常侍段广、杨邈,左将军刘预,河间尹李斌,中书令符俊,东夷校尉文淑,尚书武茂等人都被贾南风推上了断头台,夷灭三族。从此贾南风大权在握,开始了呼风唤雨的政治生涯。

随后,一批朝廷重臣,汝南王司马亮、帝师卫瓘均被贾南风所杀,连当初听从她指使发动兵变的楚王司马玮也成为贾南风的刀下鬼。

贾南风为司马衷只生下二个女儿(弘农郡公主司马宣华、哀献皇女司马女彦),没儿子。贾南风不能眼睁睁看着太子之位由其他嫔妃所生的皇子继承,她想出一个偷龙换凤之计,把自己妹妹贾午的儿子偷偷弄进宫,自己则假装怀孕。接着又杀掉了司马衷的太子司马遹。

异己的清除,使贾皇后成了独掌大权的贾女皇。

贾女皇不仅有很强的权力欲,性欲也强得惊人。在民间广收美男供自己淫乐,淫乐完后又统统将这些美男杀掉,一时经,洛阳一带的民间帅哥经常莫名其妙地玩失踪。

贾南风所作所为,在各地拥兵自重的司马氏王爷们岂肯善罢甘休。

司马炎建立西晋王朝后,有鉴于曹魏帝国被司马氏取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曹氏宗室力量的薄弱,于是大封同姓王(先后封了二十七个同姓王)。同时又以宗王出任重要州镇的都督,以巩固司马政权,从而使出镇的宗王拥有了强大的军事力量。

赵王司马伦是司马懿的第七子(辈分够高,司马衷的爷爷辈了),贾氏当权后,司马伦投靠贾氏担任打手。公元300年,贾后废杀太子司马遹后,朝堂上下人心惶惶,司马伦也找到了下手的借口和机遇,以为太子司马遹复仇为名,发动政变,废贾后,并赐死于金墉庸城。

对贾南风的终于告别历史舞台,结束了史上最为恶心的一出闹剧。

公元301年正月,赵王司马伦逼迫白痴皇帝司马衷禅让,自己称帝。

当皇帝后的司马伦为了笼络人家,封了很多官,一时间国库里用来做官帽装饰的貂毛都不够了,只能够拿狗尾巴来代替(“狗尾续貂”一词即由此来)。

其他同姓诸侯王显然对以狗尾巴为饰的官帽不感兴趣。该年三月,齐王司马冏起事,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常山王司马乂共同起兵,讨伐司马伦。

诸王组成二十万联军进驻朝歌(今河南淇县),相比之下,司马伦的五六万人马显得寒酸。双方在多次交战后,联军于溴水大败司马伦主力,乘胜渡过黄河迫近洛阳。司马伦方发生内讧,部将王舆等举兵杀孙秀、司马伦,复迎司马衷为帝。齐王司马冏被任为大司马,成为新的专权者。此次战争持续二月,双方死伤近十万人。

当初一起举事的四哥们儿,齐王司马冏专权,剩下三位没捞什么好处,自然不满,与司马冏的关系日益恶劣,双方很快又兵戎相见。公元302年十二月,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常山王司马乂又共同起兵讨伐司马冏,在洛阳城外打了三天三夜,司马冏兵败被杀。三王入洛阳后,由常山王司马乂任太尉,督中外军事。

公元303年八月,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又联合发兵讨伐专权的太尉司马乂。这次双方参战的兵力达到三十万,双方在洛阳城外展开激战。公元304年正月,东海王司马越加入了这场混战,与朝中诸将逮捕司马乂,送至金墉城杀之。

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对西晋王朝的权力蛋糕进行了分配:成都王司马颖任丞相,督中外军事,但仍居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河间王司马颙任太宰,仍居所镇地长安;而东海王司马越则控制了关东地区,慢慢崛起。

公元304年七月,羽冀渐丰的东海王司马越再次率兵十万征伐成都王司马颖。司马颖率五万人迎战,在荡阴(今河南汤阴)大败司马越,司马越逃至东海,司马衷被司马颖俘至邺城,河间王司马颙趁机发兵攻入洛阳。八月,幽州刺史王浚、并州刺史马腾进兵攻邺城,司马颖逃到洛阳。十一月,双方罢兵,以东海王司马越和太宰司马颙共同辅政。

公元305年,东海王司马越再次起兵进攻司马颙,于次年攻入长安,司马颖、司马颙先后被杀。东海王在这场混战中笑到了最后,任太傅、录尚书事,独揽大权,历时七年的八王之乱宣告结束。

战争人物命运走向

司马越:

司马越是司马懿之弟武城侯司马馗之孙,高密王司马泰之子,算是司马氏中的旁系远亲了。但在八王之乱中,他后发制人,最后一位起事,在诸王杀得头破流血时参战,却成为了笑到最后的胜利者。

执掌朝政后的司马越因为不是皇室近属,威望不够,所以他力求笼络关东的名士门阀的支持,王衍被他相中,出任太尉,开始了“王与马,共天下”的雏形。

永嘉五年(311年),怀帝赐手诏苟晞,准备征讨司马越。司马越知道后忧惧成疾,病逝。

战争猜想:

八王之乱,究其根本原因,是司马炎大封同姓王,地方势力膨胀所致。但是司马氏选择让一个低能白痴当皇帝,又有贾南风这样的恶妇篡政误国,也是内乱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司马炎二十多个儿子,真没有比司马衷更合适当皇帝的吗?

历史有时候很黑色幽默。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晋愍帝司马邺的贡献 司马邺的为政举措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司马

    晋愍帝司马邺(300年―318年2月7日),一作司马业,字彦旗,晋武帝司马炎之孙,吴敬王司马晏之子,晋惠帝司马衷和晋怀帝司马炽之侄,西晋最后一位皇帝,公元313年―317年在位。司马邺最初过继给伯父秦献王司马柬,袭封秦王。永嘉七年(313年),晋怀帝于平阳遇害之后,司马邺于长安即帝位,改元建兴。司马

  • 短命帝国,大夏兴起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帝国

    十六国时期,匈奴人在纷争中建立了几个政权,赫连勃勃建立的夏国就是其中的一个。夏国的都城统万城固若金汤,但这也没能让夏国摆脱灭亡的命运。■家族败亡,侥幸存活赫连勃勃是匈奴部落铁弗部人,东汉南匈奴左贤王去卑的后代,原姓刘,名刘勃勃,和汉国皇帝刘渊同族。刘勃勃的曾祖刘武曾为前赵的楼烦公,很有实力,不过后来

  • 陈寿的《三国志》为何不写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三国演义》的故事一向有“七实三虚”的说法,就是说大部分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事件,少部分则出于艺术虚构。就拿“七擒七纵”来说吧,这是说诸葛亮南征时七次捉住了当地少数民族首领孟获,又七次释放了他,终于安定了蜀汉的西南后方。这是三国中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曾经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去过的人,会发现那里有很多以“

  • 晋怀帝司马炽生平简介 司马炽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司马

    晋怀帝司马炽(284年-313年3月14日),字丰度,晋武帝司马炎第二十五子,晋惠帝司马衷异母弟,母王媛姬,西晋第三位皇帝,公元307年-311年在位。初封豫章王,惠帝在位期间,被立为皇太弟。司马越毒死惠帝后,司马炽被扶植为帝,改年号为“永嘉”。在此期间,五胡开始建立独立的政权,但是晋朝内部的权力斗

  • 西晋历史常识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西晋

    司马炎称帝魏帝曹髦被杀以后,司马昭将自己封为晋王,为自己称帝做好了准备。公元265年,司马昭去世,他的儿子司马炎继位为晋王,命令魏的文武大臣都改任晋官。同年12月,司马炎迫使魏帝让位。正式称帝,建国号为晋,将洛阳定为都城,司马炎就是晋武帝。西晋分封制西晋统治者为了防止政权被外姓攫取,实行分封制。泰始

  • 中国历史上辈分最低的太上皇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太上皇

    太上皇,通常是指皇帝的父亲,但也有例外。如,隋炀帝曾被孙子杨侑尊为太上皇,武则天曾被儿子唐中宗尊为太上皇,辽末帝曾被女婿屈出律尊为太上皇,明英宗曾被弟弟明代宗尊为太上皇。或祖孙,或母子,或翁婿,或兄弟,虽然不是传统的父子关系,但这些太上皇至少在辈分上还算恰当。相比之下,晋惠帝司马衷也曾当过太上皇,不

  • 祝英台情动天地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祝英台生于东晋孝武帝太元二年,即公元337年。祝家也是由于北方出现“五胡闹中华”的局面而南迁的士族,定居在山明水秀的上虞地方,即今天江苏南部,在一处荒僻的梅溪源头聚族而居,人们都把这里称之为祝家庄,传到祝英台已是南迁之后的第四代。了。祝家的上两代曾经数度为朝庭效力,追随祖逖、

  • 陶渊明的故事:青年时代的陶渊明是什么样子?为何贫困交加死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陶渊明

    第一节青年时代陶渊明是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田园诗派的创始人,“隐逸诗人之宗”。他从小“好读书,不求甚解”;他有济苍生、复故土考由豪情壮志,却又因不肯为“乡里小儿”折腰而。“归去来”,过起了隐居田园的生

  • 褚蒜子——康帝司马岳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司马

    褚蒜子康帝司马岳皇后身为女人,褚蒜子实在是太可怜了,年轻时死了丈夫,人到中年又丧了儿子,寡居一生。可作为皇后、皇太后来讲,她又历经了三度垂帘,把持东晋朝政长达40年之久,与东晋历史上众多的着名人物如庚冰、何充、桓温、谢安等人或密切合作,或机智周旋,为稳定东晋司马氏家族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褚蒜子河南

  • 皇帝摆驾京城大街 竟被强盗公然抢劫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京城

    如果能够预见到后来的命运,司马炽应该不会选择去当那个皇帝。司马炽是晋武帝司马炎的第25个儿子,晋惠帝司马衷的弟弟。按说皇位本没他的份,但司马皇族可能是感觉自家人太多,非要窝里斗,八个王爷互相砍来砍去,不但晋惠帝的太子被玩死,皇太孙也被灭掉,真真是断子绝孙。由于司马炽没怎么参与八王之乱,平日行事较为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