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胡太后,荒淫乱国

魏胡太后,荒淫乱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257 更新时间:2023/12/14 5:31:05

孝文帝去世后,北魏的变革也随之停止了。继位的宣武帝元恪昏聩无用,可他的皇后胡承华却颇有心机和野心。宣武帝去世后,胡承华成了太后,她独断专权,淫乱无度,使得朝中奸佞当道,朝纲混乱。为了掌握权力,胡承华甚至毒死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她自己最终也落得个沉水身死的下场。

■精明多智,母凭子贵

北魏宣武帝元恪的皇后胡氏是大司徒胡国珍之女,史书上将其名字记为胡承华,但是“承华”并不是她的真实名字,只是她进宫为妃后的封号。胡氏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成年后一心向佛,后出家为尼。宣武帝元恪登基后,她因为精于佛法,曾被召进皇宫讲授佛法。没想到的是,胡氏的美貌和能言善辩瞬间就迷住了宣武帝,致使他打破常例将其封为妃子,留在宫中。

为了防备后宫之人以及外戚干预朝政,北魏朝廷立下了“赐死太子生母”这一规定,这使得皇后和各位妃子都不想为皇帝生儿子。为了能够受到宠幸,争夺权势,胡氏竟然为皇帝生下了儿子。此后,宣武帝就更加宠爱她了。

后来,宣武帝立胡氏之子元诩为太子。依照北魏的旧例,应该处死其生母胡氏,可宣武帝太迷恋胡氏了,不仅没有杀她,还因此而废除了这一旧例。

可宣武帝不曾想到的是,自己此时的重情重义之举,却为此后胡氏篡权种下了种子。不久,宣武帝驾崩,元诩登基为帝,即孝明帝,那年他才五岁,于是皇太后胡承华就开始临朝听政,自此执掌了北魏的朝政。刚开始的时候,她每天批阅奏章,决断重大议题,并严厉考核官吏,整饬纲纪,很有成效。

可是人的天性中有喜好奢侈、贪图安逸的因素,胡太后也不例外,她在独揽大权后,就渐渐放纵起来。

■放纵无忌,奢靡享乐

胡太后曾经出家为尼,非常尊崇佛教,于是在其掌权后,就肆意修筑寺庙,而且都装饰得富丽堂皇。据记载,她曾下旨修建永宁寺,寺内有座纯金的佛像,高一丈八尺,还有十座和真人差不多高的金像,另外,寺中还有两座巨大的玉石佛像。

这座寺庙的主佛殿和皇城的太极殿一样壮观,南门也如同皇宫的正门,院中有将近1000间僧房,都装饰着金银珠宝和织锦,令人叹为观止。史书上曾这样评价:“自佛法入中国,塔高之盛,未之有也。”

胡太后还十分喜欢游览名山大川,如果玩得尽兴,就会常常赏赐下属。一次,她竟然带着将近100个随从去山上观赏景致。有时,为了能尽兴,胡太后还命人打开国库,她看谁比较顺眼就让谁任意挑选国库中的东西。

由于她的奢侈浪费,导致朝廷内外奢侈之风盛行,贵族大臣们都挥霍无度,互相攀比。高阳王府内有男仆6000名,吃一顿饭要花掉几万钱。有两个臣子还斗富,用纯银的食槽喂马,用玛瑙碗和水晶盅做茶具。此后全国上下比富之风日盛,堪比西晋。朝中的一些大臣极其不满胡太后的专权,她的妹夫元义就是其中之一。

此时,11岁的元诩也不想再受母亲的掌控了,他尽管年幼却很有胆识,竟在姨夫元义和大太监刘腾的唆使下,借机软禁了胡太后,接着传旨说太后身体不适,不能再处理朝政,一切事务都由皇帝决断。之后,元义又借机执掌了军政大权,并控制着年幼无知的元诩。

■变本加厉,毒杀亲子

元义执掌了三四年朝政后,就逐渐地不再严加防备胡太后了,他认为自己已经独揽了大权,可这时胡太后和之前的旧宠联手策动政变,又一次顺利地夺得了大权。再次执掌大权的胡太后依旧挥霍无度。她宠信奸佞,不理朝政,致使朝纲废弛,每况愈下。孝明帝成年后,胡太后担心儿子执掌朝政后会对自己不利,就经常封锁消息,干预皇帝的行动,使他无法参与朝廷内外事务。

孝明帝和散骑常侍谷士恢私交甚深,常常在一起长谈国事。因此胡太后就想让谷士恢去做外州的刺史,可谷士恢不愿去,太后就命人诬陷他谋反,并处死了他。孝明帝很清楚母后这样做的原因,对其干预朝政很不满,母子间的矛盾变得越来越深。

之后,孝明帝暗地里和大将尔朱荣联系,想迫使母后还政于己,胡太后察觉后竟狠心地将亲生儿子毒死了,那时孝明帝才19岁。之后,胡太后改立临洮王的儿子世子元钊为帝。元钊此时年仅三岁,胡太后选择他,就是因为他年幼无知,这样自己才好执掌大权。胡太后一直过着淫乱无度的生活,她喜欢上了长相俊朗、风度翩翩的大臣杨华,就逼迫他顺从自己。杨华很不情愿,就率领属下逃往南梁。胡太后一直惦念着他,还为他写了一首名为《杨白花》的词:“阳春二三月,杨柳齐作花。春风一夜入闺闼,杨花飘荡落南家。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秋去春还双燕子,愿衔杨花入窠里。”她常常在宫里吟诵这首甚是哀婉的词,让人觉得既可笑又不免心生怜悯。

■骄淫残虐,乱国殒命

胡太后当权后期,奸佞当道,朝纲混乱,各地暴乱不断。继西北边镇发生叛乱后,南方的少数民族也不停地兴兵,驻守安州三地的将士想起兵造反,齐州、东清河郡、东郡、广川、陈郡等地的守军也纷纷揭竿而起,北魏可谓危机四伏。此时,朝中义传出了胡太后毒死亲子、改立新帝的消息,朝野震动,百姓愤懑不平。很早就想反叛北魏的大将尔朱荣立即借机发兵,直接进攻洛阳。胡太后知道大势已去,就带着众多宫女出家为尼。很快,尔朱荣率军攻进了洛阳,他下令将胡太后和三岁的新帝放在竹笼里,沉入黄河,之后又残暴地杀死了2000多名接待他的朝中大臣,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河阴之变”。胡太后骄横奢靡,心狠手辣,致使朝廷矛盾重重,最终将北魏推向了灭亡之路。

标签: 荒淫

更多文章

  • 可圈可点的晋朝青釉褐彩鸡首壶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晋朝

    鸡首壶这个类型的盛器从三国末年始创,历经魏晋、南北朝的不断演进(其器身,也就是壶体由原创的横向扁圆形逐渐变成直立圆形),一直到了唐代才被功能相同的执壶取代。那么,相对其他古陶瓷而言,为什么至今还会有这么多的鸡首壶出现呢?这是因为,一是鸡首壶的器形比较可爱,当时为适应人们需求所以烧造量较大;二是鸡首壶

  • 晋怀帝司马炽被毒死 晋愍帝司马邺投降后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司马

    洛阳已无兵可守,对于晋怀帝司马炽来说,唯一能打出的牌,就是投降。但让人意外的是,在他之后,还有一个少年,依然梦想着重振雄风,可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西晋最后两任皇帝是从天上跌到地狱,受尽屈辱后死去,下场非常悲惨。怀帝在晋阳被毒死王衍死后,一个武将叫苟曦派人带着几十艘船,几百个兵,一千斛粮食迎接

  • 石崇比富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晋武帝司马炎荒淫无度,朝政腐败,甚至一度出现了卖官鬻爵的现象。他将各级官衔明码标价,按给钱多少决定封官大小。有的人为了当官,甚至拉着成车的金银财宝去贿赂武帝,而武帝也来者不拒,今天收了银子,明天就给送钱者封官。朝中也不乏有识之士,对武帝的这种做法感到担忧,屡次相劝。武帝不但不听,有时甚至大发雷霆,将

  • 第四节 贾氏之女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第四节

    司马衷傻是傻了点,但是谁叫人家是太子,但是太子也有太子的痛苦,那就是,自己想娶什么样的人做妻子,不是自己说了算,而是由父母做主,父母这一挑,就挑出来一个“奇葩”。为什么要加个引号,这事还得慢慢说来。晋武帝司马炎整日为了北边边境的战事忧心,他派出的将领最总是打败仗。在这种情况下

  • 残暴变态,宋末废帝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残暴

    刘子业是南朝刘宋政权的第五位皇帝,他登上皇位后,不顾伦理纲常,胡作非为,种种无德无道之行最终使他走上绝路。465年,将军柳光世、寿寂之等合谋将刘子业杀死,这个残暴无德之君最终得到了应有的下场。■不肖子孙,难成帝业大明八年(464年)5月,南朝宋孝武帝刘骏因病去世,17岁的太子刘子业登基即位。刘子业生

  • 朝堂相争,内乱不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内乱

    东晋初年,皇权微弱,皇室凋零。晋元帝司马睿依赖王导、王敦兄弟的扶持,君临江南,但中央和地方的大权主要控制在王氏家族的手中。王导居中为相,身兼都督中外诸军事、领中书监、录尚书事、散骑常侍和扬州刺史等职。■王敦之乱,野心毕现王敦则统领东晋当时实有的江、扬、荆、湘、交、广六州,任都督六州诸军事、江荆二州刺

  • 身为皇后到底能有什么可怕之处,连皇帝都怕的离家出走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之处

    独孤伽罗是隋朝隋文帝的皇后,也是隋文帝杨坚后宫中唯一的女子,区别于其他皇帝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这在整个古代历史之中是绝无仅有的,杨坚对独孤伽罗宠爱程度可见一斑,而且杨坚和百官们还很怕独孤伽罗,杨坚称帝之后甚至发生了一件事,身为皇帝的杨坚,竟然下决心不理朝政,皇帝都不当了要离家出走,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 纷争之始,流民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流民

    西晋中期以来,世族官僚凭借官吏占田荫客制的特权,广置田产,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土地兼并的狂潮,造成了“天下千城,人多游食”的局面。同时,上层统治者贪婪、奢侈、荒淫,巨大的开支,沉重地压在人民的身上。而晋惠帝元康以来,又是无年不旱。■天灾人祸,流民遍野晋惠帝元康二年(292年),

  • 吴隐之——《晋书》卷九〇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晋书

    吴隐之(?413)字处默,濮阳鄄城人,是三国时期魏国待中吴质的六世孙。他少时家中贫困,却清高廉洁,从不非分妄取。在为父母守丧时,以孝着称,并由此得到当时有权势者的赏识,因而一出仕就担任士族所任的清官。以后,他在朝内外历任要职,但俸禄大部分给亲戚与族人,自己的生活与庶民一样。朝廷因历任广州刺史皆贪赃枉

  • 羊祜简介与评价:简述名将羊祜一生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名将

    羊祜出身于官宦世家。母亲蔡氏是汉末文学家蔡邕的女儿。同胞姐姐嫁司马昭,晋初尊为弘训太后。羊祜博学多才,年轻时即有“今日之颜子”的美称。但他不愿为官,虽曾多次被征召,却从不就任。羊祜娶夏侯霸之女为妻,夏侯霸降蜀后,其姻亲多与告绝,独羊祜对妻仍然恩礼如常。司马昭为大将军后,公车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