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除害英雄周处的故事

除害英雄周处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1784 更新时间:2023/12/21 19:26:55

周处

西晋的官僚贵族大多穷奢极侈、不干正经事或是争权夺利、勾心斗角的,社会风气极其腐败,但是在官员中也有性情刚直,不怕强暴的人,周处就是其中的一个。

周处的父亲名叫周鲂(音fáng),当年是吴国的鄱(音pó)阳(今江西波阳东)太守。周处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没有人管教,他就成天四处游逛,也不去读书学文,只是喜欢和人打架斗殴,因为周处身长力大,平常的人都斗不过他。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渐渐地长成个勇壮的小伙子,旧脾气却一点不改,乡亲邻居们都怕他,把他和南山上的猛虎、长桥下的恶蛟并称为当地的三害,可他自己却还不知道。

一天,周处在乡里闲逛,几个老人显得闷闷不乐,周处问:“老人家,今年的收成不错啊,你怎么好像很忧愁哇?”老人说:“三害没除,有什么可高兴的?”周处问:“哪三害呢?”老人气愤地说:“南山上有一只白额猛虎,经常出来伤人,许多猎人去围猎,都没打到它,反而被它咬伤了好几个;长桥下有一条恶蛟,神出鬼没,也经常吃人,这叫人怎么能高兴得起来呢?”周处说:“这不才两害吗?怎么说三害呢?”老人直说道:“这第三害就是你了!”周处见别人把他和老虎、恶蛟并称为三害,心里很惊讶,也有点难过,但他的好强心也被刺激起来了,他说:“这有什么难,凭我一双手,将三害一齐除掉!”

周处回到家里,拿着宝剑,背着弓箭,进了南山,果然碰到了猛虎,周处连射两箭,都射中了老虎的要害,没费多大力气就杀掉了老虎。杀了老虎,周处又到长桥下面等待恶蛟出来(蛟是古代传说中的水中动物,带有一种神话色彩,今人解说为鳄鱼或鲨鱼),和恶蛟搏斗了三天三夜,在水中沉浮了几十里路才把恶蛟杀死,乡里的邻居们认为周处和恶蛟拼了个两败俱伤,三害都除掉了,大家都很高兴。

第四天,周处却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到了乡里,村人见他回来,都有点担心,周处感慨地对大家说:“二害都除了,我周处从今天起,改过从善,决不让乡亲们失望!”

周处下决心改错,想拜个名师来学文,当时吴国的陆机陆云弟兄俩名气很大,他决定找陆机、陆云去。在陆机的家里,周处只碰到了陆机的弟弟陆云,周处很难过地对陆云说:“过去,我只顾自己痛快,做了不少坏事,现在要改恶从善了,只怕是年纪太大了吧!”陆云鼓励他说:“一点不晚,你正在壮年,从头学起,只要有志,完全来得及!”

从此,周处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地读书,很快便被地方官选拔出来做官,吴国灭亡后,周处来到洛阳,当了广汉(在今四川射洪)太守,做官期间,他执法公正,不怕权贵,一直被提拔到散骑常侍的位置,很快又被任命为御史中丞。

御史的职责主要是纠察各级官吏的行为,有什么情况及时向皇帝报告。晋室皇族成员、梁王司马肜(音róng)曾经违反了国家法律,朝廷大臣因为他是国家的诸侯王,都不敢处罚他,而周处却不在乎,他照样向皇帝告发,并把司马彤的罪行记录在案,司马彤从此便痛恨周处,总想找机会整他。

在晋惠帝司马衷的初期,秦、雍二州的氐(音dī)、羌少数民族起义,首领齐万年自称皇帝,和晋朝对抗,梁王司马彤飞速将情况报告皇帝,朝廷令梁王司马肜、安西将军夏侯骏领兵镇压起义,任周处为建威将军,作大军的先锋。周处见这个任命下来,把自己归梁王指挥,梁王与自己有仇,肯定让自己当先锋和起义军打仗,自己只要去了,多半就不能活着回来,但如果不去,也不能活,周处便下定决心,接受了任务。当时也有许多人看到了这一点,中书令陈准向皇帝上表,说周处是个英勇、果敢的人,让他和梁王、夏侯骏这样的皇亲国戚一道出战,必定被司马肜送进敌军阵中,司马肜决不会去救援他,只会白白丢失一员大将,应该同时派一个大将配合周处一同进兵,才能稳稳地获胜。陈准的这个表上去后,根本没有回音。

梁王司马肜果然把这次出兵当作一次报复的机会,只派给周处五千骑兵,说:“你是朝廷的忠臣,又很勇猛,你打先锋,先去和叛军作战,我在后面接应你。”可当周处领兵和起义军作战时,几天也不见援兵到来,最后战死在军中。

周处的战死,完全是梁王故意造成的,朝廷的许多大臣都知道这是怎么回事,都不敢讲话,那些被周处批评过的官僚们还幸灾乐祸,朝廷里也把这事当作小事一桩。当时,周处能够知错必改,勤勉做人,为国家的利益,做了不少好事。周处的故事,千百年来为后世所警醒,所敬佩。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做好事不留名的“伯仁” 是怎么被“我”杀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是怎么

    东晋十六国是大乱之世,今天你粉墨登场,明天我黯然谢幕;今天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明天就眼见他楼塌了。却好比某些欠发达地区容易出经验、出干部一样,大乱之世却盛产典故成语。现在的人们对这些成语已经比较隔膜,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比如“不敢越雷池一步”的“雷池”在哪还有“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中的

  • 第七章 东晋早期的『北伐双璧』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东晋

    西晋的灭亡,是中国封建史上一件堪称奇耻大辱的事,无意之中,也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许多“第一次”:西晋是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第一个灭亡在异族之手的大一统国家政权;西晋末代晋怀帝和晋愍帝,是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第一个和第二个被异族政权俘虏的中国皇帝。这样的第一次,对那个时代晋王朝的每

  • 后主荒淫,陈氏丧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荒淫

    陈后主是南朝的最后一位君主。他生活奢侈腐化,不理朝政,整日与妃嫔、文臣游宴,制作艳词,谱歌度曲。他宠爱贵妃张丽华,所有军国政事,皆不闻不问。当时,“江东小朝廷,不知有陈叔宝,但知有张丽华”。陈叔宝创作的《玉树后庭花》,有“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rdquo

  • 氐族入关,苻氏建秦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在北方建立起来的16个政权之中,氐族建立的前秦政权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氐族人苻洪为前秦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苻洪死后,他的儿子苻健继承了父位。此时,石勒所建立的后赵政权正处于崩溃的边缘,于是苻健趁此时机,率兵进入关中。351年,苻健自称天王、大单于,翌年称帝,国号秦,定都长安,史称前秦。■中原飘摇,分

  • 我为钱狂:晋朝货币荒唐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晋朝

    第一次拜金主义高潮司马炎做了27年开国皇帝,天下安然无事,可是晋惠帝上台不到两年,就出了大乱子。他坐了皇位,哪里能执政?大政方针还不是一群小人说了算。社会上也乱了,“纲纪大坏,贿赂公行”,“忠贤路绝,谗邪得志”。有权有势的人仗势欺人,小人们互相援引举荐

  • 王羲之的历史故事:笔法超逸的东晋名家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王羲之

    王羲之名人语录夫欲书者,先干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题卫夫人笔阵图后》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着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艺术笔法超逸,名辉文坛,震古烁今,为历代所敬仰,他被尊称为“书圣”。【名人历史】王羲之(303年-361年),

  • “牛继马后”的故事 使一代东晋开国皇帝身世成迷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东晋

    西晋末年,司马氏的江山,正岌岌可危,晋愍帝司马邺即便投降后,也没得个善终,最终被刘聪所杀。而与此同时,在司马皇族的诸多子孙里,一颗皇族新星正冉冉升起,那便是琅琊王司马睿。不仅如此,因为此人的身世扑朔迷离,使得野史里一直流传着“牛继马后”的故事。注:“牛继马后”,即是指司马睿为牛氏之子,牛姓代司马氏继

  • 《天下一统:说说太康之治那些事》序言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太康

    司马炎,字安世,司马昭之长子,在司马昭死前三个月正式被确立为世子。公元265年,司马炎为自己荡平了一切阻碍,代魏称帝,建立西晋,定都洛阳,为晋武帝。建立西晋后,晋武帝司马炎为了统一天下,曾派名将羊枯、杜预等攻打吴国。由于晋武帝准备充分,时机恰当,战略正确,前后仅用了四个多月,便顺利地夺取了灭吴战争的

  • 顾恺之为何在画人物的时候特别主张要求人物传神的效果?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顾恺之

    顾恺之是哪个朝代的顾恺之是东晋时期的绘画大家,绘画理论家,诗人。曾经担任过参军、散骑常侍等职位,出生在一个士族的家庭,多才多艺,擅长写诗作赋,很深厚的书法功底,尤其擅长与绘画,主要擅长画人物的肖像、山水和飞禽走兽等相关的题材。顾恺之的在画人物的时候特别主张要求人物传神的效果,重视眼睛在传神的体现,认

  • 第三节 淮南三叛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淮南

    曹髦为皇帝时,曾下旨令司马师“登位相国,增邑九千,并前四万户;进号大都督、假黄钺,入朝不趋,奏事不名,剑履上殿;赐钱五百万,帛五千匹,以彰元勋”。司马师辞谢不受。位极人臣的司马师用极大的权力换来了极大的满足,也换来了反对者的行动。当时全国武装力量基本掌握在司马氏手中,只有镇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