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顾恺之简介:东晋三绝画家顾恺之

顾恺之简介:东晋三绝画家顾恺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673 更新时间:2023/12/29 16:22:35

顾恺之是我国东晋时期最负盛名的大画家,字长康,小名叫虎头,出生于公元345年前后,生长在山清水秀、景色怡人的晋陵无锡(今江苏省无锡市)。他的家庭十分富有,祖父和父亲都做过东晋的大官。顾恺之少年时代就受到了良好教育。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请人教他读书、写字,稍大一些,就教他写文章、作诗。他十多岁时写过一篇有影响的《筝赋》,许多人夸他的《筝赋》可与晋着名诗人嵇康的《琴赋》相比,他有自知之明,没在赞扬声中飘飘然。随着年龄的增长,顾恺之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举兴趣,觉得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很美,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于是,他拜了大画家卫协为师,进步特快,不久画技超过了老师。到18岁时,他已经技压群雄了。

在不知不觉中,顾恺之长成了青年,他在当时很有权势的大司马桓温手下做了一名“大司马参军”。由于他聪明机敏,很受恒温器重。也就在这个时期,因为公务,顾恺之到过许多地方,如四川、湖南、江苏、浙江等地,饱览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大自然的壮美辽阔、风光旖旎的山川景色陶醉了他,更增添了他把美丽的自然风光绘入画中的兴趣和决心。

顾恺之画人物像大部分以日常生活为主要题材,非常注意传达人物的神情。据说,他画人物像时,从来都是把所有的地方都画好后最后才画眼睛,甚至有时画好的人物都好几年了,也不画眼珠子。他认为:人的身体的其它部分画的美一些或丑一些都不十分要紧,要能够传达人的精神面貌,真正画得很像,关键全在这眼睛相传。

顾恺之虽然在注重画人物的眼睛,但也十分注意人物形象本身的特点,人物的性格、神态。相传有一次,他为朋友裴楷画像,裴楷的脸上有三根毫毛,一般人为求好看,决不会把这毫毛画上,而顾恺之却形象地把这三根毛画了出来,这就使得裴楷的面目特征十分鲜明。还有一次,他为朋友谢鲲画像,把谢鲲画在了岩石中,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这样画,他说:“谢鲲喜欢游山玩水,这样的人应该把他画在山石之间。”又有一次,顾恺之给一位一只眼睛有残疾的朋友殷仲堪画像,为使画上人物的病眼得到很好的掩饰而又不失真,他就用飞白(枯笔露出的线条)指在病眼上,这在当时是一种新的绘画手法。

顾恺之受老师卫协的影响很深,但又有所发挥和创造。虽然他以画人物肖像为主,但也画了许多神仙、佛象、禽兽、山水等。尤其在山水画方面最富有创造性。在我国晋代以前,画家一般是不单独画山水画的,山水只是作为人物的衬影。顾恺之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他以山水为主题作画,开创画史上山水画的先河。顾恺之一生的创作很多,流传下来的有摹本《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洛神赋图》以三国时代曹植的名篇《洛神赋》为题材,用具体生动的形象完整表现了赋的内容。

顾恺之多才多艺,诗、书、画样样在行。当时人们称顾恺之有“三绝”,即:“才绝”、“画绝”、“痴绝”。

所谓“才绝”,说的是他的诗、赋、画都很出色。他写过许多诗、赋和游记,比较有名的有《雷电赋》、《冰赋》、《筝赋》、《观涛赋》等,他描写浙江会稽山水之美的名句:“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若云蒸霞蔚”,一直流传至今。所谓“画绝”,指的是顾恺之绘画出色超群,自成一体,表现了他卓越的绘画才能。

在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许多知识分子苦闷徊惶,借以逃避现实,顾恺之更是装呆卖傻,因此称为“痴绝”。据说顾恺之曾将一箱最宝贵的珍品画卷存放在朋友桓玄家里,但桓玄还给他时只是一只空箱子,顾恺之看了之后,非但没有生气,反而说:“这些画太好了,可以像人成仙一样变化而去。”顾恺之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因为在当时桓玄是个有权势的官僚,顾恺之惹不起他,只好假装糊涂。

顾恺之不仅能诗、能画,而且他还写了绘画理论的几篇专着,如《论画》、《画云台山记》,《魏晋胜流画赞》,这是我国较早的绘画理论专着。

顾恺之凭着自己的才气,又经过不懈的刻苦努力,使他的绘画有所成就,超过了晋代以前的所有画家,成为我国最负盛名的画家之一,也是我国绘画史上最早的绘画理论家,被称为一代画圣。

标签: 顾恺之

更多文章

  • 当了皇帝他就没吃过一顿饱饭 最终饿得投降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他就

    经历了一场乱哄哄的“八王之乱”,西晋王朝垮了,匈奴人趁机崛起。永嘉五年(311年)六月,西晋都城洛阳沦陷,晋怀帝司马炽被俘虏至匈奴汉国,洛阳成为废墟。国不可一日无君。九月,晋武帝司马炎的孙子、年仅十二岁的秦王司马邺被立为皇太子,在长安建立行台,号令天下,坐镇长安,继续抵抗匈奴军。次年(312年)四月

  • 第十六章 南北朝最伟大科学家祖冲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南北朝

    在人类科技发展的长河中,有一个形成共识的观念,即人类科技和文明的进步,有赖于社会的稳定与和平的发展,然而穿越历史漫漫的尘烟,我们却发现了种种逆向的情景,许多人类科技和文明发展的黄金时代,恰恰是人类社会处于严重的战乱与动荡的时代。墨子的科学成就,诞生于春秋战国那个纷乱的国土上;而20世纪中叶开始的人类

  • 魏晋南北朝的科学技术概述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西晋的短暂统一外,一直呈现着分裂的局面,但各分立的政权由于民族的融合,文化传统并没有中断,在秦汉的基础上有了一些新的发展,也出现了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天文学上,一些天文学家根据实际观测,修正和发展了历代对天体运动的认识。如岁差,由于太阳、月亮和行星对地球赤道突出部分的摄引,使地球自

  • 雄浑意气,桓温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雄浑

    桓温是晋明帝司马绍的女婿,他凭借皇帝的倚重,平步青云,在东晋官场上翻云覆雨十几年。后赵政权灭亡的时候,桓温向晋穆帝司马聃(东晋的第五个皇帝)上书,要求带兵北伐。桓温先后进行了三次北伐,但都以失败告终。尽管北伐没有成功,可他对权力的占有欲却越来越强,甚至开始觊觎皇位了。■侠胆英豪,乘龙快婿桓温,字元子

  • 第十九章 北魏末期的中原大动乱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原

    按照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规律,一个强大封建王朝的衰落和灭亡,都是从席卷全国的农民起义开始的。比如两汉的灭亡,起源于其末期的农民起义;后来北宋的灭亡,也是方腊起义敲响了丧钟(水浒属于小说不算),之后的元朝灭亡,源于轰轰烈烈的元末农民大起义;明朝的灭亡,起于席卷全国的明末农民战争;清王朝的灭亡,同样以太平

  • 顾恺之施舍:清贫之身但却为建康寺捐款百万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顾恺之

    身无分文的刘邦“贺钱万”曾经赴吕太公宴。历史上这样“不差钱”的人物不少,比如东晋的顾恺之。顾恺之虽没有刘邦有名,但大家恐怕也不会太陌生,历史课本里有他的《洛神赋图》和《女史箴图》,堪称旷世名作。顾恺之(字长康)在当时就以画闻名。《世说新语》载,谢安对顾恺之画作的评价是,“顾长康画,有苍生来所无。”顾

  • 晋朝编年史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晋朝

    晋王朝:(公元265~420年)西晋时期:(公元265~316年)晋武帝司马炎执政时期:公元265年:乙酉,晋武帝司马炎泰始元年;吴末帝孙皓甘露元年;曹魏政权抚军大将军、晋王司马炎逼迫曹奂“禅位”,西晋王朝正式建立,司马炎称晋武帝,建元“泰始”公元26

  • 桓温的故事:畏惧历史的谴责,动用强力手段毁史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东汉时期的蔡邕,迫于压力,依附军阀董卓。卓败,表示了一点同情,被王允收下廷尉。这位王司徒,巧施连环计,将十八路诸侯联军也无可奈何的董卓,置于死地时,筹谋计划,是个很有头脑,很懂策略,同时很能忍让的政治家。不知为什么功成名立以后,变得特别的狭隘暴躁,毫无器度。估计他实际上是很爱貂蝉的,将情人作为钓饵奉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法治——礼法合流,立法活动频繁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两晋

    三国两晋南北朝上承秦汉,下启隋唐,立法指导思想有很大变化,立法活动频繁。就法律内容而言,这一时期的法律以“礼法合流”为主要特点,确定了一系列反映儒家伦理精神的法律原则和制度,从而基本完成了我国传统法律儒家化的进程,为中华法系在隋唐时期的发展与最终成熟奠定了基础。三国两晋南北朝

  • 第三节 诗词歌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诗词歌赋

    太康诗人主要有张载、张协、张亢、陆机、陆云、潘岳、潘尼、左思等,史有“三张、二陆、两潘、一左”之说。其中陆机、左思成就最高,潘岳次之。陆机,字士衡,吴郡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他是东吴名臣陆逊的孙子,父亲陆抗是东吴的大司马,他20岁时,晋武帝灭吴,他退居旧里,闭门勤学,并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