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名将羊祜与陆抗的故事

名将羊祜与陆抗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657 更新时间:2023/12/26 7:32:39

名将羊祜陆抗的故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两强相争勇者胜,无论在军事、商战、人事、政治斗争中,胜的一定是聪明人,是懂得智谋权变的人。因此不如说:“两强相争智者胜”,似乎更切合实际。

>

>镇东将军陆抗奉吴主孙皓之命屯兵江口,以图襄阳。陆抗是陆逊的次子,足智多谋,颇有乃父之风。

>

>当时,晋国刚刚灭亡了蜀国,国力强盛,已非昔比,伐晋亦非其时。他主张保境安民,为上计,于是在江口按兵不动。

>

>晋国名将羊祜奉命镇守襄阳,想等吴国内部一有变,就将趁势灭之;因江口守将是陆抗,所以不敢轻举妄动。他在边境,先以德服吴人:吴人有投降的人,都收下,用以垦田八百余顷。

>

>不过他刚刚到时,军队连一百天的粮食都没有,及至走的时候,军队居然有十年的余粮,使军民丰衣足食,很得民心。羊祜在军中,常着轻袭,系宽带,不披铠甲,帐前侍卫者不过十余人。

>

>一日,部将入帐禀祜说:“哨马来报,吴兵都懈怠,可乘其无备而袭之,必获大胜。”羊祜笑说:“你们敢小觑陆抗?这人足智多谋,日前吴主命他攻打西陵,斩了步阐及其将士数十人,我救他都来不及。此人为将,我们只可自守,候其内有变,方可图取。假若不审时势轻进,是取败之道。”

>

>一次,羊祜带领众将打猎,正值陆抗也打猎。羊祜下令说:“我军不许过界。”众将得令,于是只在自己的土地上猎围,不犯吴境。

>

>陆抗远远望见,感叹说:“羊将军纪严律,绝不可轻犯呀。”

>

>当晚,羊祜回到军中,查问所得禽兽情况,被吴人先射伤者都送还。吴军的人很高兴,报告了陆抗。陆抗召来人问道:“你家主帅是不是很喜欢饮酒?”来人答说:“一旦有好酒,也很喜欢的。”陆抗笑说:“我有一斗酒,藏了好久。今天交你带回,对都督说:这酒是陆某亲酿自饮者,特奉一勺,以感谢昨天出猎之情。”

>

>来人回见羊祜,并奉酒事,一一陈告。羊祜笑说:“他也知道我能饮酒?”命开壶取而饮之。部将陈元说:“其中恐怕有奸诈,都督且慢。”羊祜笑着说:“陆抗不是下毒的小人,不必疑虑。”一饮而尽。

>

>从此使人通问,常相往来。一天,陆抗派人问候羊祜。羊祜随便问问:“陆将军身体还好吗?”来人说:“主帅卧病数日未出。”羊祜说:“我料他的病,与我相同。我已合成熟药在这里,可送给你们主人服。”来人持药回来。

>

>众将说:“羊祜是我们的敌人,这药一定不是良药。”陆抗说:“你们不要怀疑。”服药之后,第二天病就好了。众将都来拜贺。陆抗说:“他专以德,我专以暴,是他将不战而服我。今宜各保疆界而已,无求细利。”

>

>古人说,善用兵者不轻言战。羊祜、陆抗都是儒将,足智多谋,彼此都互相敬畏,因此在边境对峙时都不敢轻举妄动。羊祜曾领教过陆抗的厉害,因此部将来报“吴兵懈怠”,建议“乘其不备而击之”时,羊祜不同意。

>

>陆抗是名将,岂能保卫边疆而让士卒“懈怠”,如果是,也显然是诱敌之计。羊祜是名将,当然不会中计。所以他告诫部下说:“此人为将,我等只可自守,候其内有变,方可图取。若不审时势而轻进,必然是取败之道。”

>

>凡是善于用兵的不轻易言战,不打无把握之仗,总是伺机而战,羊祜、陆抗就是这样。当时蜀国已亡,只剩下吴国,且已国穷民困,不能向北进军,因此陆抗按兵不动,以保境安民。而羊祜施德于民,与陆抗在边境交欢,是有其深谋远见的,是服从于其战略目的,非是为使彼此相安无事而已。

>

>鼎立近半个世纪,为什么谁也不能征服谁?其中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民心归附,将士效命。以、不能东下江东西取西川,、不能如愿北伐。而蜀国之亡,是因昏庸,人民困苦,如想效命无从用其力。

>

>得民者昌,失民者亡。羊祜是晋国著名的军事家,他是懂得总结这些历史经验的,深知“得人心者昌,失人心者亡”这个真理。陆抗深知羊祜用心,因此说:“他专以德,我专以暴,是他必然要胜我。”这是陆抗忧国之言。羊祜施德于吴民,而吴主待吴民暴虐日甚,其后来被晋所灭是意料中事。

>

>羊祜虽因病死来不及伐吴,但其施德于吴人的战略思想,为其推荐的杜预所继承,因而使吴人纷纷不战而降。

>

>要取得战争的胜利,首先要争人心的支持,其次不求侥幸取胜,不打无把握之仗。这不仅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也是取得其他乃至所有事业成功的决定因素。

>

>事物是变化的,智慧的较量就像用气枪打飞碟,你要学会顺时而动;战争不是由一方来摆布,而是由双方共同设计,任何一方都不能全操胜券,而是胜中有败,败中有胜。它不仅体现了战争的复杂性,也说明了战争的严肃性。它是生和死的搏斗,谁要是错走了一步,就有被消灭的危险。

>

>谋略又是个看不见的东西,就跟人心一样,虽然是看不见的东西,但它却实实在在地存在。

标签: 名将

更多文章

  • 曹操为何会偏偏喜欢少妇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少妇

    曹操为何会偏偏喜欢少妇呢?,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了解三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曹操有个特别的嗜好,那就是接收别人的媳妇。当初诸葛亮说服东吴君臣“联刘抗曹”的理由就有这个:你孙权、周瑜的媳妇不是大小二乔吗,这大小二乔不是绝世美女吗,你们不怕被曹操给接收了啊?我们知道,中国男人大都有处女情结,那曹操为

  • 曹操的三个著名儿子是谁?他们都各有什么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各有

    曹操一生妻妾成群,有名份的十三人,生子二十五位。其中,与卞氏生曹丕、曹彰、曹植、曹熊,与刘夫人育有曹昂、曹铄,与环夫人生曹冲、曹据、曹宇,与杜夫人生曹林、曹衮,与秦夫人生曹t、曹峻,与尹夫人生曹矩,与王昭仪生曹干,与孙姬生曹上、曹彪、曹勤,与李姬生曹乘、曹整、曹京,与周姬、刘姬、宋姬和赵姬分别生有曹

  • 曹操身边的重臣荀如何病故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重臣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曹操身边的重臣荀突然病故,成为当时的一件大事,这一年荀才五十岁。《三国志》认为荀是得病死的,说他“以忧薨”,就是在心情郁闷之下而死。这样说似乎是有迹象的,此前不久,曹操发动了东征合肥之战,他特地请天子派时任尚书令的荀代表朝廷到谯县来慰问。荀到后,曹操却留住他不让走了,之后

  • 赵云是怎么死的?一身是胆竟死在一根绣花针上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绣花针

    赵云是怎么死的?一身是胆竟死在一根绣花针上,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赵云是刘备的五虎将之一,在长坂坡一战中,赵云怀抱幼主冲破曹军围困,斩杀曹营五十四员大将士兵数百名,张合许褚徐晃张辽等十将败走,被刘备称作赵子龙一身是胆,在刘备的五虎将中,关羽死于刚愎自用,张飞死于小人,马超英年早逝,黄忠中箭病死,

  • 三国奇特的风景:谁都想称帝谁都不敢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奇特

    在汉末群雄割据的局面中,诸侯之间,有一条禁忌,虽然谁都觊觎皇帝这个称号,可谁也不敢公然犯规,尝试一下做皇帝的滋味。只有这个袁术,染指了一下,当了几天皇帝,谁知犯下致命的错误,结果失败得最惨。这也是所有那些一叶障目,利令智昏,而且自以为是的人物,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作出错误的决策,而以失败告终的

  • 吴国灭亡,天下统一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吴国

    诸葛恪辅政及征魏吴太元元年(251年),孙权得了风疾,太子孙亮年仅九岁,需要物色一个精干而可靠的辅政大臣。当时以大将军诸葛恪的声望最高,官为侍中的宗室孙峻向孙权推荐诸葛恪。孙权“嫌恪刚愎自用”,但又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于是召诸葛恪从武昌回朝。诸葛恪动身前,和他共同镇守武昌的上大将军吕岱告诫说:“世

  • 三国时期的大将对阵时真的会大战二百余回合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大将

    《演义》中经常有用“回合”的交战用语,如第65回,写与白天大战两百多个回合,晚上又接着交战,又是数十个回合。三国时期将帅之间的交战用的都是“回合”一词。“回合”本是指古代交战时的一来一往。合就是交、交战的意思,最开始“回”与“合”指的是车战中的一次交战。到西汉初期都是以车战为主的,车战开始的时候,交

  • 微观三国:诸葛亮的羽扇从何而来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羽扇

    微观三国:诸葛亮的羽扇从何而来《三国演义》里,特别是写六出祁山时的诸葛亮,人们最熟悉的,恐怕就是他素衣纶巾,手摇羽扇,端坐四轮车上,飘然而出的形象。羽扇纶巾后来成了戏曲舞台上诸葛亮特有的穿戴。历史上,诸葛亮指挥打仗,可能确实是这样的装束。裴启《语材》曾记述这样一件事,说诸葛亮和司马懿在渭水之滨对阵时

  • 关羽无法真心归顺曹操的原因都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关羽

    关羽无法真心归顺曹操的原因都有哪些?,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关羽的政治信念是与刘备一起“灭贼兴汉”。所谓“贼”者,泛指东汉末年拥兵作乱的各路实力人物,确指有实力控制皇室,扰乱朝纲,一手摭天的权臣董卓、曹操等超级军阀。公元200年前,刘备被曹操打败,落荒而逃,生死不明。负责镇守刘备老巢徐州所属的下

  • 刘备白帝城托孤的真相:刘备已经料定诸葛亮的选择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白帝城

    刘备白帝城托孤的真相:刘备已经料定诸葛亮的选择,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后人对刘备白帝城托孤事件的认识就是以这两段记载为基础的。它为读者营造出了君臣鱼水情深的景象,锻造了一段难得的佳话。刘备将军政大权和儿子都托付给了诸葛亮,而诸葛亮也立下了鞠躬尽瘁的誓言。然而,这样的描写太过简略了。详细的历史是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