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隋朝文化科技的辉煌(1):李春与赵州桥

隋朝文化科技的辉煌(1):李春与赵州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019 更新时间:2023/12/24 8:18:31

桥梁在我国历史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是百姓生活以及商业往来的通道,甚至是古代文人所向往美好生活的图卷中的一个部分,即所谓的小桥流水。在我国桥梁建筑史上,有一座桥,让后人始终铭记并为之骄傲不已,这便是迄今仍旧矗立在河北的赵州桥。

关于赵州桥,我国还流传着很多美丽的传说,并进一步被演绎为京剧里的一个着名唱段《小放牛》,里面这样唱道:

女:赵州石桥什么人修?玉石栏杆什么人留?什么人骑驴桥上走?什么人推车轧了一道沟……

男:赵州石桥鲁班爷修。玉石栏杆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

这便是民间关于赵州桥来历的传说。相传,赵州境内的交河,是王母娘娘为防止牛郎与织女偷偷相会用金钗所划而成,称为通天河,并派天将二十八宿日夜潜伏在此,以监视并阻止牛郎、织女是否相会。然而,这二十八宿生性凶残,并借着在王母娘娘面前备受宠爱,自从下凡以后愈发无所忌惮。他们并不好好执行王母娘娘所委以的重任,反之在交河两岸胡作非为,翻渡船,淹农田,搅得百姓生活十分不安。于是有一日,鲁班恰好路过赵州,决意在此修建一座桥梁,以便为当地黎民百姓排忧解难。但由于二十八宿从中作怪,桥梁日修夜毁,鲁班为此心急如焚,不知如何是好。饕餮是一位天神,属龙王家族中的一员,性情刚直无私。鲁班修桥,日修夜毁的消息被饕餮得知,他来到交河相助。为了尽快建成大桥方便百姓,饕餮大口一张,就喝干了交河之水。鲁班在众天神的帮助下,一夜之间架起了赵州桥。传说并没有因此而完结。传说赵州桥建好之后,鲁班的美名在此扬名四方。有一天,好奇的张果老也听说了这件事,便有意去考察一番。在路上又碰到了柴荣赵匡胤,三人便结伴前往河北赵县。三人来到赵州郊河畔,仔细一看,心中不由地暗暗惊叹,赵州犹如苍龙飞架,又似长虹饮涧,玉环半沉,十分美观。当然,张果老不能白来一趟,于是张果老对鲁班说:“听说你这座造得既美观又坚固,不知道是不是能容我们三人顺利通过。”鲁班心想,赵州桥有多坚固不敢说,可是能让三人通过应该不是问题把,于是请三人上桥。张果老三人毕竟不是凡人,而且还有心想要戏虐鲁班一番,于是张果老带着装有太阳、月亮的褡裢,柴荣推着载有“五岳名山”的小车一起上桥。可是,三人还没有踏上桥上,桥已经被压得摇晃起来。鲁班一见不好,急忙跳进水中,用手使劲撑住大桥东侧。这才使桥稳定下来,但因鲁班使劲太大,大桥东面的拱圈下便留下了他的手印;桥上也因此留下了驴蹄印、车道沟、柴荣跌倒时留下的一个膝印,以及张果老斗笠掉在桥上时打出的圆坑。而当三人平安地走过赵州桥之后,张果老向鲁班当面认输,从此以后倒骑毛驴。

当然,传说仅仅只是传说而已,它所表达的是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一种敬叹和想象。事实上,赵州桥乃是省会石家庄市东南45公里处的赵县安济桥的俗称,它以最古老的敞肩石拱桥独占鳌头,更以高超的科学艺术价值而驰名中外。赵州桥位于河北省赵县城南五里的洨河上,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大型石拱桥,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跨度最长的敝肩圆弧拱桥,堪称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之一。大桥全长50.83米,宽9米,主孔净跨度为37.O2米。全桥全部用石块建成,共用石块1000多块,每块石重达1吨,桥上装有精美的石雕栏杆,雄伟壮丽、灵巧精美。当年隋朝统一中国后,结束了长期以来南北分裂的局面。当时的赵县是南北交通必经之路,从这里北上可抵重镇涿郡,南下可达京都洛阳,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可是,这一交通要道却被城外的洨河所阻断,影响了人们来往。每当洪水季节甚至不能通行,为此,隋大业元年决定在洨河上建设一座大型石桥,以彻底结束长期以来交通不便的状况。

也许就是王朝里这么一次普通的决策,成就了我国桥梁史上的一段佳话,也成就了一个设计者,这便是赵州桥的设计者李春。李春,隋代造桥匠师,现今河北邢台临城人士,隋开皇十五年至大业初(595605)建造赵州桥(亦即安济桥),迄今已存世1400多年。据唐中书令张嘉贞着《安济桥铭》中记载:“赵州蛟河石桥,隋匠李春之迹也,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接受了朝廷了任命之后,李春即率领一群工匠来到这里,对洨河及两岸地质等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同时认真总结了前人的建桥经验,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独具匠心的设计方案,按照设计方案精心细致施工,很快就出色地完成了建桥任务。而赵州桥却不是一座简单的石拱桥,其历经多年仍旧能够坚固地存在自由其特殊之处,有学者指出,赵州桥的伟大,其设计堪称有三绝:一是“券”小于半圆。一般石桥的券,大都是半圆形。这样车马行人过桥,就好比越过一座小山,非常费劲。赵州桥的券是小于半圆的一段弧,这既减低了桥的高度,减少了修桥的石料与人工,又使桥体非常美观。二是“撞”空而不实。券的两肩叫“撞”。一般石桥的撞都用石料砌实,但赵州桥的撞没有砌实,而是在券的两肩各砌一两个弧形的小券。这样桥体增加了4个小券,洨河涨水时,一部分水可以从小券往下流,既可以使水流畅通,又减少了洪水对桥的冲击,保证了桥本身以及通过行人的安全。三是洞砌并列式。李春当初设计用28道小券并列成一个大券,并在在各道窄券的石块之间加了铁钉,使它们连成了整体。用并列式修造的窄券,即使坏了一个,也不会影响全局,真正可谓是举重若轻。

赵州桥的成名,并不仅仅因为这座桥的本身。这还得益于我国因为着名的建筑大家梁思成。前后相距一千多年的两位同行,因了这座桥的精美坚固,成就了一座桥的伟大。1933年,梁思成在河北考察时,详细测绘了赵州桥,随后写出了价值极高的论文多篇,并绘制了图片,向世界作了报道,进行广泛的宣扬。至此,这座桥终于在我国扬名史册。

标签: 赵州桥

更多文章

  • 李春简介:世界上保存至今的最古老的石桥赵州桥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州桥

    赵州桥李春(生卒年不详),隋代工匠。曾于开皇大业年间(581-618)建造赵州桥。唐中书令张嘉贞《安济桥铭》:“赵州洨河石桥,隋匠李春之迹也,制造奇特”。河北省的赵县在隋朝的时候叫赵州。城的南边有一条大河,名叫洨(xiáo)河。每逢雨季来临,水势凶猛,汶水便成了

  • 虞家为何两代被冤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东汉末年,汉廷中央统治在黄巾农民大起义的沉重打击之下日益衰落,于是各地官吏和地主豪强势力展开了割据和兼并的斗争,全国形势一片混乱,国力大伤,边地的各少数民族势力也乘机发动大规模的起义,大有要称霸中原的架势。一些民族从割据一方,到统一一个大区,纷纷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其中匈奴族的一个分支铁弗部率先大量内

  • 隋末奇葩反王高昙晟:僧人出身竟以“佛”为国号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国号

    高昙晟(?-618年),隋末唐初怀戎(今河北涿鹿西南)僧人。618年,以做法事为名乘县令设斋,纠集近五十名僧人杀死县令和镇守军将,自封大乘皇帝,建元法轮。立尼姑静宣为邪输皇后,派使者去渔阳郡与高开道约为兄弟并加以招降,封他为“齐王”,收纳他的五千兵马,但是不过三月高开道旋即反出,杀害了高昙晟,接收他

  • 隋取代前朝的内部机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前朝

    西魏刚建立时就被宇文氏一家把持了朝政。丞相宇文泰权势日盛,魏主只有拱手受教的份儿。宇文泰还仿照古时寓兵于民的遗意,创建了府兵制。充当兵丁的人平时仍然务农,到了农闲,讲阅战阵,马畜粮械,由民自备,只是将租庸调尽行免去。每府归一郎将统属,百府为百郎将,分属二十四军,每军归一开府主持,两开府置一大将军,两

  • 隋代将领长孙晟:智勇双全安边定邦,联姻染干归附各部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长孙

    长孙晟(552~609),隋代将领。字季晟。他曾仕北周,入隋后亦颇受重用。曾被授予上开府仪同三司、右骁卫将军等职。谥号“献”。他有勇有谋,经营突厥事务,屡见奇功,深获好评。一、智勇双全安边定邦北周时,长孙晟18岁任司卫上士。当时深为杨坚所赏识。北周宣帝时(579),突厥首领摄

  • 独孤天下冬曲原型是谁?冬曲在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原型

    独孤天下电视剧中冬曲是独孤伽罗捡回来的,觉得她聪明伶俐,便留在了身边,但是冬曲是不是真心的想要帮助伽罗呢?冬曲是不是好人?冬曲是好是坏冬曲从出场开始,就十分抓人眼球。看似年纪轻轻,感觉比伽罗还要小很多。但却有一个非常聪明的头脑,这种智慧尤其反映在商业上。与金钱有关的东西,她都可以了解得头头是道。她第

  • 选拔人才——惟才是与、舍短取长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舍短取长

    李世民非常重视人才的选拔。他选拔人才的总原则是“拔人物则不私于党,负志业则咸尽其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不计较人才来源于何种政治集团。他的手下有农民起义军将领,也有隋朝旧臣。2.不计较思想亲疏。长孙无忌在李世民即位后曾提出辞官,但李世民坚持任用他为宰相;魏徵曾跟随李

  • 窦建德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隋炀帝杨广做皇帝期间,对内实行残酷的剥削压迫,对外实行侵略扩张,其结果是民不聊生,起义者、造反者层出不穷。其中窦建德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影响比较大,深受当地百姓欢迎。窦建德是漳南县(今山东省德州西南部)农民,有一副侠义心肠,愿意助人,他的这种性格,使广大起义者愿意投奔他;但是,他最终的失败,也是因为这

  • 开国皇帝杨坚是好皇帝吗?他的贡献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他的

    杨坚是汉族人,姓普六茹,弘农郡华阴人氏,杨坚是汉太尉杨震的十四世孙,也是隋朝的开国皇帝,即隋文帝。北周政权的开国元勋乃是杨坚之父杨忠,杨忠是西魏十二大将军其中的一个,建功无数,是国家的顶梁柱,封号随国公,杨坚在十四岁的时候就开始了学习如何做官,后来父亲死了之后,杨坚便继承了父亲杨忠的爵位,后来又娶了

  • 隋朝有什么样的后妃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后妃

    我国封建王朝,各代皇帝大都三宫六院,所以必须建立必要的后妃制度,才能防止“后院起火”,但是大多数的后妃制度都比较混乱。隋文帝即位之后,对齐梁以来后妃制度混乱的现象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整顿。当时,他规定“唯皇后正位,傍无私宠”,所以,在隋朝对于女官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