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春简介:世界上保存至今的最古老的石桥赵州桥

李春简介:世界上保存至今的最古老的石桥赵州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574 更新时间:2023/12/29 22:45:54

赵州桥

春(生卒年不详),隋代工匠。曾于开皇大业年间(581-618)建造赵州桥。唐中书令张嘉贞《安济桥铭》:“赵州洨河石桥,隋匠李春之迹也,制造奇特”。

河北省的赵县在隋朝的时候叫赵州。城的南边有一条大河,名叫洨(xiáo)河。每逢雨季来临,水势凶猛,汶水便成了汹涌的洪流,两岸的百姓常常为交通不便而发愁。传说工匠的祖师爷鲁班知道了这个情况,特地从远处赶来,一夜之间就造好了一座石桥。他正在欣赏自己的杰作,“八仙”之一的张果老骑着驴远远走来,看到鲁班得意的样子,就想打击他一下。恰好这时候柴爷推着小车准备过桥,张果老问鲁班:“你这桥承得住我们吗?”鲁班心想:这么坚固的一座桥,还承不住你们两个人?就说:“承得住!”不料,张果老用法术把“五岳”搬来,放到毛驴背上和柴王爷的小车上。柴王爷推着车刚上桥,桥就摇晃起来了,要倒了似的。鲁班急忙跳到桥下,举手使劲托住桥身,这才使他们两人推着“五岳”顺利地从桥上走过去。

从此,桥上留下了鲁班的手印、张果老毛驴的蹄印、柴王爷的车辙印等“仙迹”。

这个传说反映了人们对造桥师傅的赞美。然而,传说毕竟不是真的。事实上,这座坚固的石桥是隋朝杰出的工匠李春设计的。可惜的是,历史书上关于李春的事迹记载很少。这说明封建统治者对劳动人民的技术创造是不够重视的。

赵州桥是用石料拼砌成的拱形桥梁(“拱”就是弯曲的梁)。这座桥造型优美,结构坚固,全长50.82米,桥面宽9.6米,大石拱的跨度37.37米,是当时世界上跨度最大的石拱桥。按照当时造桥的情况,这样长的桥如果把它建成尖形或者半圆拱形的话,估计桥的高度就得有20米左右,人们行走就不方便。李春的设计使赵州桥只有7米多高,像一张弓,桥面的坡度比较平缓,行人车辆都很方便,这是李春的一个技术创新。这座桥最大的特点是在拱桥两端的上方各有两个小拱,这四个小拱,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发生大水的时候,可以从各个小拱里排水,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在选择桥基、保护桥拱、加固桥身等方面,李春也采取了许多科学的巧妙的办法。因此,这座石桥虽然经过了1300多年的风风雨雨,但是还能够完好地保存下来。

赵州桥雄伟壮丽,艺术价值很高。桥的两侧栏杆、栏板装饰得很漂亮,石栏板上雕刻的蛟(jiāo)龙,有的相互缠绕,有的穿云吐雾,有的在栏板孔中钻行,又各回首而望,有的像怪兽,两旁用花叶和波涛衬托,千姿百态,给人以轻盈优美之感。明代有人把它比喻成初出云层的一轮新月,雨后初晴的彩虹。它不仅是我国第一座着名的拱式石桥,也是世界上保存至今的最古老的石桥,它比欧洲第一座拱桥――法国泰克河上的赛雷桥要早700多年。李春留给我们的赵州桥,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标签: 赵州桥

更多文章

  • 虞家为何两代被冤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东汉末年,汉廷中央统治在黄巾农民大起义的沉重打击之下日益衰落,于是各地官吏和地主豪强势力展开了割据和兼并的斗争,全国形势一片混乱,国力大伤,边地的各少数民族势力也乘机发动大规模的起义,大有要称霸中原的架势。一些民族从割据一方,到统一一个大区,纷纷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其中匈奴族的一个分支铁弗部率先大量内

  • 隋末奇葩反王高昙晟:僧人出身竟以“佛”为国号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国号

    高昙晟(?-618年),隋末唐初怀戎(今河北涿鹿西南)僧人。618年,以做法事为名乘县令设斋,纠集近五十名僧人杀死县令和镇守军将,自封大乘皇帝,建元法轮。立尼姑静宣为邪输皇后,派使者去渔阳郡与高开道约为兄弟并加以招降,封他为“齐王”,收纳他的五千兵马,但是不过三月高开道旋即反出,杀害了高昙晟,接收他

  • 隋取代前朝的内部机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前朝

    西魏刚建立时就被宇文氏一家把持了朝政。丞相宇文泰权势日盛,魏主只有拱手受教的份儿。宇文泰还仿照古时寓兵于民的遗意,创建了府兵制。充当兵丁的人平时仍然务农,到了农闲,讲阅战阵,马畜粮械,由民自备,只是将租庸调尽行免去。每府归一郎将统属,百府为百郎将,分属二十四军,每军归一开府主持,两开府置一大将军,两

  • 隋代将领长孙晟:智勇双全安边定邦,联姻染干归附各部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长孙

    长孙晟(552~609),隋代将领。字季晟。他曾仕北周,入隋后亦颇受重用。曾被授予上开府仪同三司、右骁卫将军等职。谥号“献”。他有勇有谋,经营突厥事务,屡见奇功,深获好评。一、智勇双全安边定邦北周时,长孙晟18岁任司卫上士。当时深为杨坚所赏识。北周宣帝时(579),突厥首领摄

  • 独孤天下冬曲原型是谁?冬曲在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原型

    独孤天下电视剧中冬曲是独孤伽罗捡回来的,觉得她聪明伶俐,便留在了身边,但是冬曲是不是真心的想要帮助伽罗呢?冬曲是不是好人?冬曲是好是坏冬曲从出场开始,就十分抓人眼球。看似年纪轻轻,感觉比伽罗还要小很多。但却有一个非常聪明的头脑,这种智慧尤其反映在商业上。与金钱有关的东西,她都可以了解得头头是道。她第

  • 选拔人才——惟才是与、舍短取长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舍短取长

    李世民非常重视人才的选拔。他选拔人才的总原则是“拔人物则不私于党,负志业则咸尽其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不计较人才来源于何种政治集团。他的手下有农民起义军将领,也有隋朝旧臣。2.不计较思想亲疏。长孙无忌在李世民即位后曾提出辞官,但李世民坚持任用他为宰相;魏徵曾跟随李

  • 窦建德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隋炀帝杨广做皇帝期间,对内实行残酷的剥削压迫,对外实行侵略扩张,其结果是民不聊生,起义者、造反者层出不穷。其中窦建德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影响比较大,深受当地百姓欢迎。窦建德是漳南县(今山东省德州西南部)农民,有一副侠义心肠,愿意助人,他的这种性格,使广大起义者愿意投奔他;但是,他最终的失败,也是因为这

  • 开国皇帝杨坚是好皇帝吗?他的贡献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他的

    杨坚是汉族人,姓普六茹,弘农郡华阴人氏,杨坚是汉太尉杨震的十四世孙,也是隋朝的开国皇帝,即隋文帝。北周政权的开国元勋乃是杨坚之父杨忠,杨忠是西魏十二大将军其中的一个,建功无数,是国家的顶梁柱,封号随国公,杨坚在十四岁的时候就开始了学习如何做官,后来父亲死了之后,杨坚便继承了父亲杨忠的爵位,后来又娶了

  • 隋朝有什么样的后妃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后妃

    我国封建王朝,各代皇帝大都三宫六院,所以必须建立必要的后妃制度,才能防止“后院起火”,但是大多数的后妃制度都比较混乱。隋文帝即位之后,对齐梁以来后妃制度混乱的现象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整顿。当时,他规定“唯皇后正位,傍无私宠”,所以,在隋朝对于女官的称号,

  • 无视五伦——精心策划长幼之序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人生中总要有些事是命中注定的,如家庭、性别、排行,与生俱来,既不可选择,又不可改变,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的命运。生在平民家里,休想当皇帝;生在帝王家里,却是个女儿身,也只能成为“泼出去的水”;即便男儿身,却非嫡非长,离帝位也是咫尺天涯。如此说来,晋王杨广生来本与皇位是无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