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九节 匈奴崛起

第九节 匈奴崛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655 更新时间:2023/12/24 12:23:03

西晋皇族的互相残杀给北方戎狄民族的趁势崛起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司马氏骨肉相残的悲剧还没有退场,五胡十六国已经迫不及待地登场了。第一个在北方建立胡族政权的是匈奴刘渊。

说到匈奴,得把目光向前看到东汉时代。东汉王朝曾与匈奴有过交战,多次击败匈奴,导致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北匈奴逃往西域,南匈奴一部向汉朝投降,被汉朝安置在长城以南,作为对抗北匈奴的藩属。汉末大乱,南匈奴也开始有了一些小动作。董卓扰乱天下,南匈奴单于于扶罗乘机攻入河东郡县,就此驻屯平阳一带。献帝兴平二年(公元195年),李催、郭汜作战,于扶罗在帮助汉献帝平乱时乘机在陕甘一带大肆掳掠,蔡邕的女儿蔡琰蔡文姬)一就是在这时候被掳去的。于扶罗死后,其兄弟呼厨泉做南单于。曹操统一中原后,就把南匈奴的人众分为五部,选拔其中的贵人做首领。这时,匈奴的势力已经扩展到山西河南一带。曹操任命的首领是于扶罗的儿子刘豹,而刘豹的儿子正是后来复兴匈奴的刘渊。

由于祖孙三代已经进入汉族居住地区,刘渊的汉化程度非常高。他拜名儒崔游为师,学习《易》、《诗》、《书》等典籍,尤其爱好《春秋左传》、《孙子兵法》,并能熟读成诵,同时也读过《史记》、《汉书》和诸子百家。刘渊还具有匈奴人孔武有力的体格,膂力过人,善于射箭。刘渊非常崇拜汉高祖刘邦,鄙薄刘邦的手下,常说:“随和、陆贾这些人有文无武,绛夫、灌婴等人有武无文。”言下之意,他自己是文武全才。

刘渊的才华在洛阳时就得到了赏识。晋武帝灭吴时,他曾被举为元帅,树机能叛乱时,他也曾被推荐平叛,但由于他的匈奴身份,始终得不到信任和重用。他在晋朝担任的职务总是一些不能领兵的左部帅、北部都尉、五部大都督等闲职,受到成都王司马颖的控制,为此刘渊非常不满。当然,如果不是晋朝内乱,他也不会在历史上掀起多大的波澜。

“八王之乱”造成的混乱局面给了匈奴贵族趁机崛起的机会。刘渊的堂祖父、右贤王刘宣看到晋朝皇族互相残杀,就对族人说:“自从汉朝灭亡以来,我们的单于都是徒有虚名,不再有一寸土地。其余的王侯,地位降到与老百姓一样。现在司马氏骨肉亲人互相残杀,四海动乱如同鼎中沸腾的开水,光复呼韩邪的事业,这正是时候!”于是互相谋划,推举刘渊为大单于,并派心腹呼延攸到邺城去告知。刘渊知道后十分高兴,便以会丧为借口请辞。司马颖不允许。刘渊只好密令呼延攸先回去,通知刘宣等人召集五部匈奴以及各小民族的积蓄力量,加紧准备,伺机反晋。

永安元年(公元304年),正是八王之乱交战正酣的时候,成都王司马颖兵力不济,难以应付。刘渊抓住这个机会,自告奋勇向成都王请命说,愿意发匈奴五部之兵助战。成都王想也没想就答应了。刘渊回到左国城(今山西离石),刘宣等人立即给他上封大单于称号。二十多天时间,刘渊就召集了五万人马,建都左国城,称国号为“汉”。刘宣等人请求刘渊上一个尊号,刘渊说:“现在四方都没有平定,暂且按照汉高祖那样称汉王吧。”于是,刘渊祭天于南郊,登上汉王王位,宣布大赦,改年号为元熙。

刘渊在中原居住几十年,汉化程度非常高,熟谙汉族人的心理。有几件事情可以说明一二。刘渊起兵称大单于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是派五千骑兵去救成都王颖,部将们不能理解,既然我们已经另起炉灶了,为什么还要理会晋朝的家事。刘渊说:“我已经答应了他,不可以不救。”这话当然是一种政治“秀”,意在表明自己诚信待人,和司马家族的诡诈完全不一样。另外,刘宣等人一心要“复呼韩邪之业”,而刘渊却说:“呼韩邪何足效哉!”他要做的事业是建立汉朝一样伟大的朝代。他心目中的英雄是刘邦、曹操。刘渊的头脑很清楚,如果自己亮出匈奴的旗号,肯定不受汉人拥护。他决定利用匈汉和亲关系,把汉朝作为自己的家事,每当说到刘邦,总要说“我高祖”。为了表示尊汉,不仅痛责自己心目中的偶像曹操,也对刘备未能完成复兴大业深表惋惜。从这些政治“表演”可以看出,刘渊是一个极有政治头脑的高明人物。

刘渊建国之后,派兵四处攻略,一切进行得有声有色,他本人也于晋永嘉二年(公元308年)正式称帝。刘渊甚至还想到偷袭洛阳,一举消灭晋朝。经过两次进攻,洛阳始终无法攻下,还损失了几员大将。刘渊觉得大概晋朝的气数未尽,因此退兵,四处扩大地盘。

刘渊于晋永嘉四年(公元310年)去世,太子刘和嗣位。不久,皇子刘聪杀死他的兄弟,夺得帝位。刘聪再接再厉,终于攻陷洛阳灭亡了晋朝。由于匈奴汉国后来因家族内篡改称赵,因此在十六国史上,这个国家也称为前赵。

标签: 匈奴

更多文章

  • 顾恺之“画睛”的故事:持之以恒的阐释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顾恺之

    顾恺之是东晋着名的绘画大家,他擅长画人物画和山水画,在人物画的方面他尤其擅长画女人像和女神像之类的画像。在人物的绘画中,他的“画睛”功夫非常了得。说起这个画睛的功夫,还有一段非常感人的传说故事。顾恺之画像传说顾恺之一生下来他的母亲就去世了,他从小是被奶妈抚养长大。顾恺之因为非常聪明,又很活跃,大家都

  • “淝水之战”以少胜多:苻坚近百万的军队其实只是一群乌合之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乌合之众

    淝水之战早在公元373年,前秦丞相王猛临终时,曾语重心长地劝诫苻坚要防备鲜卑、羌人,不要进攻东晋。因为东晋深得汉族人心,上下相安,局势稳定,而国内的鲜卑、羌族上层分子表面上唯唯诺诺,其实心怀叵测。但是苻坚没有把王猛的话放在心上。当军事上取得节节胜利后,他的骄傲轻敌之心陡长,统一天下之志愈盛。公元38

  • 隋文帝为什么那么怕老婆?为什么说他废不了独孤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说他

    皇帝老儿三宫六院,一方面是要大过皇帝瘾,想想普通人也就三妻四妾,他却能光明正大地,全民支持地选拔美女并择优录取,那感觉很爽啊。当然了,他们也的确是有繁衍子嗣的必要(有皇位要继承嘛),看看历史上那些个没有儿子被人怼得惨得很的皇帝,真觉得有必要多备几个生育机器。于是,真正一夫一妻的皇帝,只有明孝宗最难得

  • 第二节 不得而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第二节

    建安六年(公元201年),曹操击败汝南(河南平舆县)的刘备,迫使刘备再次向南逃亡。建安七年(公元202年),曹操再次进军官渡(河南中牟县东北),五月,袁绍病死,少子袁尚继位,袁尚的大哥袁谭自称车骑将军,二哥袁熙为幽州(治所今北京市)刺史,表兄高干为并州治所(今山西太原)刺史。曹操趁袁绍去世,渡过黄河

  • 高洋废帝,建立北齐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北齐

    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后,高欢成为东魏的实际掌权者,但他并没有自立为帝,因为他害怕被人诟病,可他的儿子就没这般小心谨慎了。高欢死后,他的长子高澄已经准备好要登基为帝了,可不幸被仇人杀死。高澄没能当上皇帝,其弟高洋则顺水推舟,在他的逼迫下,孝静帝元善见只得退位。高洋登上了皇位,建立北齐。北齐的君主大多性

  • 晋愍帝司马邺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司马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司马

    晋愍帝司马邺(300年―318年2月7日),一作司马业,字彦旗,晋武帝司马炎之孙,吴敬王司马晏之子,晋惠帝司马衷和晋怀帝司马炽之侄,西晋最后一位皇帝,公元313年―317年在位。司马邺最初过继给伯父秦献王司马柬,袭封秦王。永嘉七年(313年),晋怀帝于平阳遇害之后,司马邺于长安即帝位,改元建兴。司马

  • 北魏张良,名臣崔浩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北魏

    崔浩是北魏前期最具影响力的政治家,他长于计谋,精于决策,被称为“南北朝第一谋略家”、“北魏张良”。他相继在道武帝拓跋珪、明元帝拓跋嗣、太武帝拓跋焘三朝为官,位至司徒,为北魏迈入封建社会及一统北方立下了汗马功劳。不过,他也因功高自大,盛气凌人,最后得罪了

  • 史上最垃圾的大一统王朝,15个皇帝仅半个明君,历史都不愿意承认它!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王朝

    毫无疑问,我国在历史上的大一致时期通常全是有能够的明君开辟的,因而因此大一致的时期,都必定有明君出现,要想走的长久,就必需有许多明君。可是有个时期确是列外,这一时期一样是个大一致时期,但却非常废弃物,它存有了上百年,有15个皇上,却没有1个明君。要是确实应说有得话,最多只能算作有一个半明君。这一时期

  • 司马曜怎么死的?晋孝武帝简介与戏言丧命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司马

    帝王档案司马曜:公元373年-公元396年在位,简文帝之子,性格昏庸无能,简文帝死后即位。在位24年,醉生梦死,昏愦无度。最后被妃子杀死,终年35岁,死后葬于隆平陵。谥号孝武帝。晋孝武帝戏言丧命之谜司马曜称帝的头三年,是由堂嫂褚蒜子代执朝政的。宁康三年(公元375年),在亲政的同年八月癸巳,13岁的

  • 王导痛失伯仁:我虽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而死

    周头,字伯仁,汝南(在今河南省)人,在西晋动乱期间跟随晋元帝司马睿渡江,他的兄弟周嵩、周谟也都一道渡江南下,在司马睿部下任职。司马睿当皇帝后,周头被任命为吏部尚书,深得司马睿的信任。周头为人非常豪放直爽,敢说真话,而且不怕权势,王导和周头的私人关系很好。后来,王敦、王导弟兄俩的权力越来越大,而且王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