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直驱长安——李渊建立新王朝

直驱长安——李渊建立新王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549 更新时间:2023/12/24 20:33:58

首战西河

晋阳的南面是西河郡,郡丞高德儒很不识时务,当李渊行军至该郡的时候,竟表示不服从,于是,李渊命李建成、李世民率众取之。取西河,是李氏父子晋阳起兵后第一战,胜败关系到李唐王朝的帝业,因而十分重视。临行前,李渊对太原令温大有说:“我儿子年轻,请您参与谋划军事,事情的成败,在此行就可预测出来了。”起义部队的士兵都是新近招募的,没有经过训练检阅。李建成、李世民与士兵同甘共苦,遇到敌人身先士卒。附近道旁的蔬菜瓜果,不是买的不准吃,兵士有偷吃的,立即找物主给予赔偿,也不责备偷窃者,士兵及百姓们对李氏兄弟都心悦诚服。义军到达西河城下,高德儒闭城拒守,但很快就被攻破。抓住高德儒后,李世民历数其罪过,说:“你指野鸟为凤凰来欺骗君主,骗取高官,我们兴义兵,正是要诛灭奸佞之人。”随后,将高德儒处死,其余官员一个不杀,秋毫无犯,并分别抚慰吏民百姓,让他们各复其业,远近的百姓听到后非常高兴。西河首捷,往返仅九天,李渊高兴地说:“像这样用兵,就是横行天下也可以了。”于是就订下了直取长安的计划。此役后,设置大将军府,分为三军。封李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指挥左三军。封李世民为敦煌公,右领军大都督,指挥右三军。任命裴寂为长史,刘文静为司马,唐俭温大雅为记室,温大雅有参与机密,长孙顺德刘弘基等为统军。形成了取天下的军事,政治机构。

再战霍邑

大业十三年(617年)七月,李渊誓师于野,留四子元吉守太原,亲自率领建成、世民共三万人马南下。隋朝虎牙郎将宋老生驻霍邑,他以精兵两万阻挡义师前进。这时,雨下了很长时间还不停,军队缺粮,又流言突厥乘虚侵袭太原,李渊召集将领僚佐们商议向北返回。裴寂等人都说:“宋老生和屈突通联合居守险要,不容易很快攻下……太原为一方的都会,而且义兵的家属都在太原,不如返回救援根本之地,再筹划今后的义举。”李渊同意此议,而李世民反对说:“现在稻谷遍野都是,还愁无粮吗?宋老生为人轻狂浮躁,一战就可以擒住他。李密舍不得粮仓粟米,顾不上向远方图谋。刘武周和突厥人表面上虽然相互依赖,但实际上却互相猜忌。刘武周虽然追逐远利而攻取太原,但岂肯忘记就近的马邑呢?我们本来是兴大义,奋不顾身地拯救百姓,应当先行进入咸阳,号令天下。现在只遇到了小敌,立刻就要回师,恐怕跟随起义的人一旦解体,返回去守卫太原一城之地,我们就成贼了,怎么能保全自己呢?”李建成也认为李世民的意见正确,但李渊不听,催促军队出发。李世民再要进入李渊的营帐劝阻,天黑了,李渊已经躺下休息。李世民进不去,就在帐外号哭,哭声传到帐中,李渊召见世民问话,世民说:“如今我们举兵是为大义,进军攻战就能取胜,后退就会溃散,到那时,部众溃散在前,敌军追击在后,我们被灭亡的日子就到了,怎么能不悲伤呢?”李渊醒悟过来,说:“军队已经出发,我们怎么办呢?”李世民说:“右军整装而未发,左军虽然出发,估计还没走远,请让我去追赶他们。”李渊笑道:“我的成败都在于你,知道了还说什么呢?随你去做吧。”李世民和李建成连夜把左军追了回来。过了几天,太原的粮食也运到了。

到了八月初,雨停了。李渊命令部队晾晒铠甲、器械、行装。初三早晨,李渊率军从山脚下的小路向东南直抵霍邑。李渊怕宋老生不出战,李建成、李世民说:“宋老生有勇无谋,我们用轻骑向他挑战,按理他不会不出战,待他从营垒出来,我们就诬陷他有二心,他害怕被左右的人奏报,怎敢不出战呢?”李渊和几百名骑兵先到霍邑城东面几里的地方等待步兵,派李建成、李世民率领几十骑到城下,举鞭挥旗就像要包围城池的样子,并且辱骂宋老生。宋老生大怒,率三万人从东门,南门分道出战。李渊派殷开山立刻去召集后军,后军来到后,李渊想让军士们先吃饭再战斗,李世民说:“机不可失!”李渊就和李建成在城东列阵,李世民在城南列阵。李渊,李建成与宋老生交战,稍有退却,李世民与军头临淄人段志玄从南原率兵驰马而下,冲击宋老生的军阵,出击宋老生军的背后。李世民亲手杀死几十人,两把刀都砍缺了口,飞溅的鲜血沾满衣袖,李世民将血甩掉再战。李渊的兵势顿时振奋起来,就传话呼喊:“已经抓住宋老生了!”宋老生军因此而大败。李渊的兵士迅速直抵城门,城门关闭了。宋老生下马跳入壕沟,刘弘基就地将他杀死。隋军的死尸遍布几里。天黑了,李渊命令登城,由于当时没有攻城的器械,将士们赤膊登城,攻下霍邑。

兵围河东

平霍邑后,又接连攻取临汾郡和绛郡。到了八月十八日,李渊到达龙门。九月,义师包围河东。河东是战略要地,宛如关中之门户。隋朝骁卫大将军屈突通闭城拒守,攻之不克。这时发生了军事策略上的第二次分歧。裴寂主张:“屈突通拥有大批军队,凭借着坚固的城池,我们若舍弃他而去,要是进攻长安而不能攻克,后退就会遇到河东方面的追击,腹背受敌,这是危险的策略。不如先攻下河东,然后挥师西上。长安是依恃屈突通为后援的,屈突通被打败,长安也必定被攻破。”李世民说:“不对!兵贵神速,我们乘着屡战屡胜的军威,安抚归顺的民众,大张旗鼓地西进,长安的人就会望风而震惊骇惧,他们智谋还来不及谋划,勇敢还来不及决断,取长安就如同震动树上的枯叶一样容易。我们要是滞留,自己将自己耽误在坚城之下,他们则有时间加强防备以对付我们,而我们就白白浪费了时间,大家的心就会沮丧溃散,那么大事就全完了。况且关中蜂拥而起的将领还没有归属,不能不早些将他们招抚来。屈突通是自己将自己囚禁起来,不足为虑。”两种意见各有各的道理。李渊采取“两从之”的办法,分兵两路,大军渡河入关,重点攻取长安,同时留相当兵力对付屈突通。

直取长安

李渊父子率主力部队渡河后,建成和刘文静等屯守永丰仓和潼关,防备来自东面的敌兵;李世民率统军刘弘基,长孙顺德等数万人定渭北,包括泾阳,云阳,武功,诸县。自谓北徇三辅,李世民所至皆下,甚得人心。《旧唐书·太宗本纪》载:“三辅吏民及诸豪猾诣军门各效者,日以数千,扶老携幼,满于麾下。收纳英俊,以备僚列,远近闻者,咸自托焉。”例如,阝显城尉房玄龄杖策在军中拜见,李世民一见,便像见了故人一样合得来,任命他为记室考军,引为谋主。房玄龄也自以为遇见了知己,竭尽全力,知无不为。不久,刘弘基等南渡渭水,驻屯长安故城。李世民则引兵赴司竹园,收编了李仲文、何潘仁、向善志等所率徒众,驻扎在原秦阿房宫城,号称胜兵十三万。

标签: 王朝

更多文章

  • 第六节 后院起火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后院起火

    杨广能当上皇帝,当时的权臣杨素在其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最后隋文帝死得不明不白,也是杨素与杨广合谋的结果。参与了如此多的事情又手握大权,杨素成了新皇的眼中钉。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杨广还没来得及下手,杨素就死了。可是即便是这样,杨广依然说:“如果杨素不死的话,终究要灭了他的九族!&rdq

  • 《隋末唐初那些事儿》在线阅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第一章弑父杀兄,杨广篡位前言追宗溯源——皇族血统始于其父无视五伦——精心策划长幼之序巧于伪装——杨广讨父母欢心杨素助广——一手软,一手硬诬陷兄长——阴谋图得东宫位居安思危——先发制人除后患弑父杀兄——篡夺称帝显原形第二章骄奢淫逸,穷兵黩武毁誉参半——功过是非任评说声色犬马——朝欢暮乐只一时纵情声色—

  • 杨素是如何死的?杨广从被立为太子到登基为帝杨素一手策划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隋炀帝杨广从被立为太子,到登基为帝,全仗杨素一人设计谋划。炀帝即位不久,杨坚第五个儿子、汉王杨谅起兵谋反。杨素不顾年迈,亲率五千轻骑,一举荡平叛军。汉王杨谅请降,押送长安。炀帝废谅为庶民,封杨素为尚书令。杨素自恃功高位重,难免自傲,对炀帝多有不尊之处。炀帝与宣华夫人云雨风流的寝宫,杨素也敢闯入。炀帝

  • 第三节 血战白岩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第三节

    贞观十九年(645)五月二十八日,唐军在辽东城稍事休整后,又向白岩城(今辽宁辽阳东)挺进。次日,右卫大将军李思摩被流矢所中,唐太宗亲自为其吮血,唐军将士无不感动,故人人作战时均决死奋击、不畏生死。泉盖苏文遣乌骨城万余守军援救白岩城。唐将契*何力率劲骑八百迎击,挺身冲入敌阵,铁骑冲突,纵横披靡。高丽军

  • 杨素助广——一手软,一手硬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手软

    杨广为了能够成为父皇的继承人,不安己位,计夺东宫,在扬州与张衡、宇文述、郭衍等亲信谋划的“一手软,一手硬”的夺宗之计,很可能是差前差后、按照“两手一起抓”的精神,予以具体展开和实施的。宇文述带着大量金宝来到京师长安后,一场策划周密的阴谋在天子脚下悄悄展

  • 独孤天下独孤曼陀一共生了几个孩子?女儿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独孤

    独孤天下独孤曼陀的孩子怎么死的?独孤天下独孤曼陀生了几个孩子?独孤天下最新一集独孤曼陀女儿出生,但是可怜的小娃娃还没有出生就让人给摔死了。独孤天下独孤曼陀的孩子怎么死的独孤天下最新一集剧情可以说非常的精彩,一向爱作妖的曼陀也遭报应了,刚生了女儿却眼睁睁的看着被人给摔死,可怜的小女娃,还没来的及睁开眼

  • 王薄——掀开全国农民战争的序幕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农民战争

    暴君隋炀帝继位以来,进行无休止的横征暴敛,百姓早已苦不堪言。三次征高句丽的战争,全国规模的大征调,更使永济渠沿岸的村落几乎找不到男丁。劳力缺乏,田园荒芜,再加上一场洪水,粮价涨了几百倍,人民靠树皮和野菜充饥。他们忍受不了兵役、徭役和饥饿的折磨,纷纷揭竿而起。大业七年(611年),齐郡邹平(今山东邹平

  • 风起于青萍之末:隋朝的那些大小起义评点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隋朝

    隋文帝统一全国后,推行了一系列与民休息的政策,使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但是,隋炀帝自持国力强大,滥用民力,挥霍无度。短短几年的时间就将一个好端端的国家弄得经济凋弊,民不聊生,社会危机空前加深,避征役者、无产业者、破产农民、奴婢、少数官吏、士卒乃至富豪都加入到了反抗隋炀帝暴政的行列,反抗的烈火燃遍了

  • 隋代赋税制度与徭役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徭役

    隋代的“轻赋税”是隋文帝杨坚时代的财政征课的基本原则。隋代提高了成丁纳税的年龄,降低了纳税数额,缩减了丁男每年服役的时间,同时还有一些豁免的规定。这些赋税制度,是隋代的重要财政措施,也是对税收理论的重大贡献,更是推动隋代生产发展,经济繁荣的根本原因。隋代赋税制度不仅使人民衣食

  • 杨玄感——为天下解倒悬之急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继山东王薄起义之后,在隋炀帝第二次征伐高句丽之际,杨素之子杨玄感借机起兵,在隋王朝的后院烧起了一把火,给了隋朝沉重的一击。杨玄感,形貌酷肖其父杨素,雄伟健壮,蓄得一部好须髯。然他幼时却很愚钝,周围人都认为他有些痴呆,只有杨素不这么认为,对亲戚们说:“此儿不痴。”知子莫若父,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