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二节 贪图享乐,好大喜功

第二节 贪图享乐,好大喜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828 更新时间:2024/1/5 13:32:32

早在开元之初,玄宗在倡导节俭、禁止奢侈的同时,已经流露出了追逐豪华的倾向。先天二年(713年)正月,玄宗即位不久,就与太上皇一道,在长安城大合伎乐,观看彩灯,夜以继日,长达月余,在严挺之的进谏批评下,方才罢休。太平公主之乱端倪初见即被平定,玄宗在承天门楼宴请王公百僚时,别出心裁,下令左右随从在楼上洒金钱,让百官在楼下争抢拾取为乐。

开元二年(714年),在下令“不急之务,一切停息”的同时,开始营造兴庆宫。在焚烧锦绣珠玉以示不复再用的同时,又派人到江南寻找珍禽异鸟,供宫廷园林赏玩。上行下效,开元时期社会上的奢侈豪华只不过比中宗时期稍稍有所收敛而已,并未根除。玄宗要为王皇后之父建筑高坟,宋璟进谏阻止,并批评当时的社会风气,说道:“比来蕃夷等辈及城市闲人,递以奢靡相高,不将礼仪为意。”。但是,宋璟的这种谏议,对开元时期的玄宗而言,已经是左耳朵进去右耳朵出来。到天宝年间,玄宗更是把相关的谏诫置之脑后。

从开元中后期起,唐玄宗就把自己的生日定为千秋节,上至王公百官,下到庶民百姓,无不在千秋节大宴三天,歌舞欢庆。天宝七载(748年),又更名千秋节为天长节。宋代人在写史的时候,对玄宗的千秋节颇有微辞,称:“千秋节者,玄宗以八月五日生,因以其日名节,而君臣共为荒乐,当时流俗多传其事以为盛。”“盖其事适足为戒,而不足考法,故不复着其详。”在千秋节,玄宗不仅自己游玩宴乐,极尽挥霍,而且万民同庆,举国欢腾。仅兴庆宫前的一场乐舞杂技表演,就不知要浪费多少钱财。

为了讨好玄宗,王公外戚纷纷向玄宗献上精美食物,号称“进食”。显然,过多的“进食”,会使人眼花缭乱。玄宗和贵妃食欲再好,也无法对付数不清的山珍海味。玄宗想了个办法,专门设置了一个官职,称之为“检校进食使”,让精于品味的宦官担任,把那些花样翻新的进食先挑拣一遍,选择出其中最好的,再进献给皇帝。“时诸贵戚竞以进食相尚,上命宦官姚思艺为检校进食使,水陆珍馐数千盘,一盘费中人十家之产。中书舍人安华尝退朝,值公主进食,列于中衢,传呼按辔出其间;宫苑小儿数百奋梃于前,华仅以身免。”玄宗自己追求奢侈,下面的皇室贵族、官僚地主也纷纷竞相“赛富”,一掷千金,骄奢淫逸,使社会风气变得极为奢靡。

开元天宝之交,李林甫的富有已经十分有名。“林甫京城邸第,田园水碾,利尽上腴。城东有薛王别墅,林亭幽邃,甲于都邑,特以赐之,及女乐二部,天下珍玩,前后赐予,不可胜纪。宰相用事之盛,开元已来,未有其比。”。从李林甫开始,宰相的威势陡然增加。以前的宰相还讲究点平易近人的美德,到李林甫为相,宰相就成了凶狠霸道的代名词。“故事,宰相居台辅之地,以元功盛德居之,不务威权,出入骑从简易。自林甫承恩顾年深,每出车骑满街,节将、侍郎有所关白,皆趋走辟易,有同案吏。”。李林甫本人在生括上的奢侈自不待言。除了达官贵人外没有进入官僚阶层的富商大贾,其奢侈比起豪门幸臣来,也毫不逊色。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朝廷没收的长安城的一个不法商人任令方的财产,竟达“六十余万贯”。长安的富商王元宝,家资巨万,致使长安居民干脆称钱为“王老”。据说,玄宗问他有多少家产,他回答道:“臣请以一缣系陛下南山一树,南山树尽,臣缣未穷。”致使玄宗感叹说:“朕,天下之主;而元宝,天下之富。”。王元宝仅仅住宅里面的一个礼贤堂,就令人吃惊:“以沉檀为轩槛,以磕硖毯地,以锦文石为柱础,又以铜钱穿线骼于后园花庭中,贵其泥雨不滑也”,被人称之为“王家富窟”。李白在《古风》中描述了天宝年间的情景:“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甲宅。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鼻息干虹蜕,行人皆怵惕。世无洗耳翁,谁知与跖。”就拿玄宗喜欢的斗鸡来说,善斗鸡者,往往可以供奉禁中。有一斗鸡小儿贾昌,极得玄宗的宠幸,被天下称之为鸡神童,致使民谣说道:“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贾家小儿年十三,富贵荣华代不如。”。由玄宗倡导的这种社会风气,使天宝年间的浮华达到了极点。后人评价说:“国家自天宝以后,风俗奢靡,宴席以喧哗沉湎为乐。而居重位、秉大权者,优杂倨肆于公吏之间,曾无愧耻。公私相效,渐以成俗,由是物务多废。”正是在这种花团锦簇的繁盛之中,隐藏在社会内部的各种危机开始逐渐显露了出来。姚崇在人相时,就曾向玄宗谏以“十事”,其中一条就是要刑赏得当,不滥施刑罚。史称:“姚祟、术璩相继为相,崇善应变成务,景善守持正;二人志操不同,然协心辅佐,使赋役宽平,刑罚清省,百姓富庶。唐之为相,前称房杜(房玄龄、杜如晦),后面姚宋,他人奠得比焉。”从中也可以看出玄宗的志趣,开元元年(713年),晋陵尉杨相如上书给玄宗,其中也曾论及刑政之事:大法贵篱雨能禁,罚贵轻而必行;陛下方兴崇至德,大布新政,请一切除去碎密,不察小过。小过不察则无烦苛,大罪不漏则止奸慝,使筒而难犯,宽而能制,则善矣。玄宗看后,大以为然。

对内开放的另一个表现是广开言路,虚心听取臣下意见,在君臣之间建立起一种相对友善的关系。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根据中国法家思想,君主要在群臣之上建立绝对权威。这种权威不是靠才能和威信,而是靠法、术、势。所以皇帝在位期间,不得不花大力气来维护自己的权威,而玄宗则不然,他们的君臣关系是一种互相信任的友善关系,皇帝似乎不必担忧会降低自己的权威。要造成这种相对自由宽松的气氛,要求皇帝不仅有足够的才智,而且要有宽广的心胸。太常少卿姜皎是玄宗过去的好友,在诛窦怀贞时又立了大功,常常出人卧室之内,和皇后、妃子坐在同一个座上饮宴。如果说姜皎还属于宠臣的话,那么对待姚崇、宋璟等大臣的“恩礼”便可证明玄宗待士以礼的真减。二人每次进见,玄宗都站起来迎接,走时都送到门外。姚崇退休后,命姚崇五天入朝一次,仍旧进入阁内供养,对其恩礼更厚,有了大事都要向姚崇咨询。遇大臣以礼,这还属于形式上的东西,同时还必须有实质内容,那就是能听劝谏。玄宗即位以来,励精图治,虚怀若谷,从谏如流。他即位之初,即采纳严挺之关于节省民力的劝谏。用姚崇为相,姚崇首先谏以“十事”,玄宗欣然采纳。他所用宰相韩休张九龄都以直言敢谏着称。

标签: 好大喜功

更多文章

  • 那些曾让唐太宗落泪的大臣,他对杜如晦最好,对高士廉最真情!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他对

    贞观之治可以说这是唐太宗与群臣共同努力得来的结果,在此期间,唐太宗感情的投入起到了很大作用。唐太宗是个很重感情的人,特别对身边的近臣表现得更加突出,很多大臣在去世的时候,唐太宗都十分伤感。贞观二十一年正月,高士廉去世。高士廉是长孙皇后的舅舅,也是长孙皇后兄妹俩的实际抚养人,又是和唐太宗一起并肩走过多

  • 两人的这一举措,害国、害民、害己!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这一

    常言道:方向不对,努力白费。方向正是思想的结果,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想法,也因此决定了奋斗的目标与方向,以及具体的行动。正确的想法,会使人沿着光明的方向发展而成就自己;错误的想法,会扭曲人生,使人陷入深渊而不可自拔,甚至于摧残人生。历史上的安史之乱是中国唐朝时期唐玄宗末年至唐代宗初年的一次重大内战。

  • 戏迷也疯狂——后唐庄宗李存勖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后唐

    李存勖自幼随父征战,英勇过人。父亲死后,他秉承遗命,灭后梁,逐契丹,统一北方,建立后唐,其卓越的军事才能为他赢得了“战神”的称号。可建国之后,骁勇的战神一变成为“超级票友”,每日和伶人同台唱戏,终因宠信伶人误了国政,身死国灭,成为天下笑柄。少年成名后唐

  • 皇帝牌育儿宝典,看看李世民是怎么养孩子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是怎么

    老实说,皇帝是龙种,自有他不同凡夫俗子的一面,但皇帝他首先也是人,也食人间烟火,也会和常人一样结婚生子,也面临抚养教育下一代的重任,所以说皇帝也是有烦恼的,而且是更多政治道义和责任的那种。那么皇帝是如何育儿的呢?我们还是用成功皇帝李世民来说事吧,看他如何育儿,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贞观17年(公元64

  • 李泌以诚为谏唐德宗不换太子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唐朝的时候有一位奇人李泌,他在任宰相期间,面对好猜忌的的君主采用循循善诱的方法上谏,不但为君主弥补了缺漏,还做到保官安身,实在是不简单。唐德宗时,因疑太子而打算另立舒王,一时又拿不定主意,便征求丞相李泌的意见。李泌说:“陛下只有一个儿子,为什么要将他废掉而另立一个儿子呢?”于

  • 3、《唐律疏议》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律

    唐高宗永徽年间,以《贞观律》为基础编纂《永徽律》,共12篇,500条。后又对律文逐条逐句进行诠解和疏释,附在律文下,即疏议。律与疏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称《唐律疏议》(《唐律疏议》之名是元代人起的,唐宋称《律疏》)。《律疏》由皇帝下诏颁布实施,其本身就是法律,为官吏办案所必须遵行。《旧唐书·

  • 擅长玩弄帝王心术的李世民最后被谁啄了眼睛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心术

    纵观中国历史,凡是能成事的帝王身边总围着一大批的能臣良将,难道真的是因为他们身上充满了霸王之气,振臂一呼天下云集,虎躯一震天下咸服吗?非也,之所以帝王身边能者云集,是因为他们善用帝王心术,会拉拢各种人才。唐太宗李世民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靠着在外征战拉拢的各路豪杰,成功的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夺取了皇位

  • 第一节 对等政策,互相往来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对等

    开元时期,唐玄宗秉承太宗时期的对外政策,实行睦邻友好,和各民族对等,并且允许汉藩通婚。同时,唐玄宗还开辟道路,远交外邦,使得唐朝和世界各国在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广泛地交流,也使得唐朝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更加深远。唐玄宗依贞观故事治国,继续执行唐太宗对“中华”与“夷狄&

  • 李世民娶64岁的萧皇后,是为了国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国玺

    看惯了历史上贤惠的、奸诈的、凶狠的,各种各样的皇后,正常一点的皇后倒是不多,比如隋炀帝的老婆,演义里娇艳无双的萧美娘,一生6次下嫁,最后被唐太宗李世民从突厥救回,成为李世民的妻子,死后与隋炀帝合葬。真实的萧皇后是什么样的人呢?萧后婉顺聪慧、知书达礼,又通医术,颇知占侯,深得文帝夫妇欢心和丈夫杨广宠爱

  • 唐代中州乡村借贷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州

    1.政府放贷(1)公廨本钱。官府出举的有公廨本钱。唐代国家规定州县置公廨钱,贷给百姓,收息取利。《旧唐书·玄宗纪》载:开元二十六年正月,“长安、万年两县,各与本钱一千贯,收利供驿”。三月,“河南、洛阳亦借本钱一千贯,收利充人吏课役”。(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