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为什么没杀武则天?她竟做了替死鬼

李世民为什么没杀武则天?她竟做了替死鬼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534 更新时间:2023/12/26 11:46:16

在龙凤呈祥的年代,尤其是中国更看重男权主义,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都是男人主宰社会,女人只有顺从。在这个男尊女卑的年代,武则天应该是顺从的,为何李世民还要杀武则天呢?原因可能就是武则天不甘于服从于男人,所以她却打破了龙主凤从这一亘古不变的思想,成了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把男人踩在了脚下。

话说武则天出生不久,当地人都传,唐三代后,“武代李兴”,此话很快就传到了李世民那里,开始李世民是深信不疑,但当时的唐朝处于太平盛世、国泰民安的局面,便也慢慢的淡忘了“武代李兴”的谣言。贞观二十二年,太白星显现异时天象,李世民想起民间传言不免有些心惊,于是他便秘密地把太史令李淳风召到宫里,商量对策。

李淳风说:“臣经过观测与推算,发现这个女人已经在陛下的宫里,恐怕就是皇帝的某一位眷属。不出三十年后,她就要取代陛下,代掌陛下的大好河山,而且还要诛杀李唐皇室的子孙。”李世民听后,既然预言和天象都一致了,那就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必须彻底清理宫中,凡是姓武的、跟“武”沾边的全都要杀死。

李淳风说上天既然派这么一个人下来,就会保护她,就算您把她杀了,上天还会再派一个人来。现在的她肯定已经是成年人,三十年后变老,说不定会比较仁慈,可能对陛下的子孙会留有余地。如果您现在把她杀了,上天又生出一个新的人来,那这个人三十年之后可是年轻人,年轻人心狠,杀起陛下的子孙恐怕就毫不留情了。但李淳风的一番解说并没有消除李世民的杀心,结果玄武门守将李君羡就做了替死鬼。

原因是这样的,一次,李世民在宫内宴请武将,他让大将们都说说自己的小名,左武卫将军李君羡说自己的小名是“五娘子。”李世民突然想起了“女主武王”的预言,而这个人是玄武门守将、左武卫将军、武连郡公、武安人、五娘子,而且还是武将,玄武门又是个重要的地方,他本人从那里登上皇位,就觉得那个预言说的肯定是这个人。所以不久,就找了一个借口把李君羡处死了。

本以为这样预言结束,可是万万没想到真正的“五娘子”就在他身边。当时的武则天还不出众,她进宫十二年后也没有为太宗生育一男半女。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9年),唐太宗去世,按照当时的惯例,皇帝死后,没有生育过的嫔妃们要出家做尼姑,无奈的武则天到感业寺削发为尼。然而天意难违,一个绝佳的机会把武则天从感业寺带了出来,从此一步登天,最后做了真龙天子。

标签: 替死鬼

更多文章

  • 揭秘唐太宗李世民为何不喜欢美艳无双的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不喜欢

    或许谁也不会想到唐太宗李世民后宫的才人武媚娘,最后竟然会成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还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贞观十一年唐太宗李世民听闻年轻武氏女有才貌,于是招其入宫封为五品才人,赐号“武媚”故后称其为“武媚娘”,可见武则天的容貌应该是极佳的。可惜好景不长,武则天并不受唐太宗李世民的喜爱,在宫中

  • 能文 能武 能淫乱 唐朝历史上的4个别致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

    平阳公主平阳公主是唐高祖李渊的女儿,当然姓李。可是她的芳名叫什么,正史上却没有记载。中国的史书对待女子的态度至五代为之一变。五代以前,不论何种女子,史书上多半会留下她们的名字。除非像前秦的毛皇后那样由于前秦存在的时间极短,历史纪录未必完整而没有留下姓名的。但是到了宋朝以后,女子的姓名就不再公开纪录在

  • 最牛姐弟恋:李世民竟娶比自己大15岁的女子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俗话说“女大三抱金砖”,但是在中国古代很少有男的娶比自己年长的女的。那为何一代帝王唐太宗李世民要特立独行,进行了一场姐弟恋,这个女人到底有何魅力让李世民为之倾倒。下面讲述这位侍奉过六代君王女人的一生。传奇般的出生萧美娘天生丽质,可谓是一个人间尤物,已经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他的美丽,年近五旬的她竟然让李世

  • 第二节 贪图享乐,好大喜功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好大喜功

    早在开元之初,玄宗在倡导节俭、禁止奢侈的同时,已经流露出了追逐豪华的倾向。先天二年(713年)正月,玄宗即位不久,就与太上皇一道,在长安城大合伎乐,观看彩灯,夜以继日,长达月余,在严挺之的进谏批评下,方才罢休。太平公主之乱端倪初见即被平定,玄宗在承天门楼宴请王公百僚时,别出心裁,下令左右随从在楼上洒

  • 那些曾让唐太宗落泪的大臣,他对杜如晦最好,对高士廉最真情!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他对

    贞观之治可以说这是唐太宗与群臣共同努力得来的结果,在此期间,唐太宗感情的投入起到了很大作用。唐太宗是个很重感情的人,特别对身边的近臣表现得更加突出,很多大臣在去世的时候,唐太宗都十分伤感。贞观二十一年正月,高士廉去世。高士廉是长孙皇后的舅舅,也是长孙皇后兄妹俩的实际抚养人,又是和唐太宗一起并肩走过多

  • 两人的这一举措,害国、害民、害己!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这一

    常言道:方向不对,努力白费。方向正是思想的结果,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想法,也因此决定了奋斗的目标与方向,以及具体的行动。正确的想法,会使人沿着光明的方向发展而成就自己;错误的想法,会扭曲人生,使人陷入深渊而不可自拔,甚至于摧残人生。历史上的安史之乱是中国唐朝时期唐玄宗末年至唐代宗初年的一次重大内战。

  • 戏迷也疯狂——后唐庄宗李存勖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后唐

    李存勖自幼随父征战,英勇过人。父亲死后,他秉承遗命,灭后梁,逐契丹,统一北方,建立后唐,其卓越的军事才能为他赢得了“战神”的称号。可建国之后,骁勇的战神一变成为“超级票友”,每日和伶人同台唱戏,终因宠信伶人误了国政,身死国灭,成为天下笑柄。少年成名后唐

  • 皇帝牌育儿宝典,看看李世民是怎么养孩子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是怎么

    老实说,皇帝是龙种,自有他不同凡夫俗子的一面,但皇帝他首先也是人,也食人间烟火,也会和常人一样结婚生子,也面临抚养教育下一代的重任,所以说皇帝也是有烦恼的,而且是更多政治道义和责任的那种。那么皇帝是如何育儿的呢?我们还是用成功皇帝李世民来说事吧,看他如何育儿,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贞观17年(公元64

  • 李泌以诚为谏唐德宗不换太子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唐朝的时候有一位奇人李泌,他在任宰相期间,面对好猜忌的的君主采用循循善诱的方法上谏,不但为君主弥补了缺漏,还做到保官安身,实在是不简单。唐德宗时,因疑太子而打算另立舒王,一时又拿不定主意,便征求丞相李泌的意见。李泌说:“陛下只有一个儿子,为什么要将他废掉而另立一个儿子呢?”于

  • 3、《唐律疏议》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律

    唐高宗永徽年间,以《贞观律》为基础编纂《永徽律》,共12篇,500条。后又对律文逐条逐句进行诠解和疏释,附在律文下,即疏议。律与疏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称《唐律疏议》(《唐律疏议》之名是元代人起的,唐宋称《律疏》)。《律疏》由皇帝下诏颁布实施,其本身就是法律,为官吏办案所必须遵行。《旧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