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睢保卫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雍睢保卫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593 更新时间:2023/12/7 2:35:46

雍睢保卫战(唐朝)中国历史上最残酷最感人最传奇最有争议的城池攻坚战,安史之乱的关键转折

战争概述:天宝十四载(755年),唐帝国三道节度使(平卢、范阳、河东)安禄山起兵十五万发动叛乱。久未经历本土战事的唐帝国军队最初节节败退,叛军占领了洛阳及长安,中原大地一时生灵涂炭。在危难之际,人微官轻的张巡、许远等人在雍丘、宁陵、睢阳与叛军展开了长达两年的殊死搏斗,以数千兵力与敌百战,歼敌数十万,上演了一曲乱世悲歌,并有力地阻止了叛军的南下,成为了安史之乱的关键转折。

将帅星数:张巡许远南霁云雷万春

精彩星数:

政治影响星数:★★

综合星数:4.5★☆

战争类型:围战中国历史上最为精彩也最为残酷的围城战,一切的围城计谋,在一群将生死与国家命运进行捆绑的血性男儿面前,无解。

战争深度解析:

一片死寂的睢阳城头,竟然飘出了肉香。

睢阳城上仅存的士卒,每个人都冷冷地盯着城头的那锅肉。

“都愣着干什么?过来吃!不吃,拿什么来打退明天安贼的进攻?”张巡嘶吼着。扯着脸上的伤迹,文弱的脸变得狰狞。

还是没有动静,南霁云看着近似疯狂的张巡这位开元末年的探花。南霁云将脸埋入宽厚的双手,掩盖着痛苦和绝望,却无法止住那顺着指尖流出的泪。

张巡说,我带头,走到锅边,捞出一块肉大口地往嘴中送,吃得狼吞虎咽,吃得眼冒泪花。

肉,小妾的肉,曾经和张巡恩爱缠绵的女人,张巡的剑刺入小妾虚弱的身体时,女人在他耳边喃喃地说生是你的人、死做你的肉,那是怎样的一种疼痛!

张巡看着远方的写云,知道他的身影将被永远钉在历史的原罪席上。

张巡有选择吗?

传说中的狼烟与马蹄,中原的百姓已经一百二十余年没有见过。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最闪亮的一个时代,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华夏民族都在这个时期站在了世界的最高峰。

而从繁花似景的盛世到遍地烽火狼烟,仅仅需要打一个盹的功夫。

唐玄宗李隆基来说,确是如此。

二十多年的文治武功,对于一个皇帝来说,李隆基做到了一个杰出的君主所能做的一切。

做几年好皇帝容易,做一辈子好皇帝难。

也许怪李隆基活得太长。

对于治理江山,李隆基有些审美疲劳,所以初期频换的相位,也一下让李林甫连续坐了十九年(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等人真没遇到好时光)。此君在位,把大唐的政局搞得一地鸡毛。安禄山后来能崛起,李林甫的功劳很大。

审美疲劳的李隆基很快找到新的人生寄托爱情。

一个倾国倾城的二十二岁的绝世美女与一个年近六十的老者有真正的爱情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他是皇帝,痴情的皇帝。

位列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的杨玉环不是一个权利欲望很重的女人,正史中没有任何她参予大唐帝国权力斗争的记录,她安静而舒畅地享受皇帝给予她专一的特权和宠爱。

而她的亲属们会主动替她收割她与皇帝缠绵爱恋后的其他果实。

杨氏的政治代言人是杨国忠。杨国忠倚仗裙带关系,权势倾天,一度身兼四十余职,在李林甫死后任宰相。与李林甫相比,杨国忠连口密腹剑的本事都没有,继续将天宝时期的朝政搞烂到底。

盛世背后隐藏着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土地兼并问题日益严重,耗资巨大的边事也频频不利:怛罗斯之战,天宝第一名将高仙芝被大食人打出了中亚;三征南诏均告失利,损兵二十余万;安禄山征讨契丹,亦以失利告终。

比边事不利更严重的是边将的坐大。随着朝政的腐败,对手握重兵的边将也失去了节制,边将十几年不换防,趁机坐大。

安禄山就是在这种环境中迅速崛起。

安禄山是混血儿,其父为中亚昭武九姓中的康姓胡人,其母为突厥人,后来其母改嫁一安姓突厥将军,安禄山由此姓安。

三十岁前的安禄山还只是一个投机倒把的精明小商人,顺便也干点偷鸡摸狗不要本钱的活。

有一次小偷安禄山胆子忒大了点,竟然去幽州偷部队养的羊,被当场抓获。当时的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本准备将这个偷羊贼打死,安禄山却说了一句“大夫不欲灭奚、契丹邪!奈何杀禄山?”张守珪觉得这个胖子胡人口中吐出这样文雅的措词,还真有点文化和见识,不但放了他,还让他在自己手下效力。

十年的时间,安禄山就从一个偷羊贼变成了大唐平卢节度使,其爬升速度之快令人咋舌。之后又相继担任了范阳、河东节度使,掌控了全国近三分之一的兵力,成为了大唐帝国军界政界第一红人。红得连国舅杨国忠也眼红。

安禄山的拍马屁功夫确实到了极致,曾经英明一时的唐玄宗被他哄得团团转,就连后来杨国忠天天在他耳边唠叨安禄山必反,李隆基也还依然固执地认为,那个安胖子是忠臣,大大的忠臣。

天宝十四载(755年),胖子安禄山收起了他的笑脸,十一月八日,安禄山率三道兵马,又征调了部分同罗、奚、契丹、室韦人马,总计十五万,号称二十万,扯起了反旗,向南杀来。而此时的李隆基,还在华清池与美女杨贵妃洗鸳鸯浴。

此时看似无比强大的大唐帝国显示出真实的脆弱。百年未经历大规模内战,使唐政府中原地方军队在叛军面前显得不堪一击,陈留、荥阳等重镇轻易就被叛军占据。安禄山仅用了三十五天的时间,就占据了大唐的东都洛阳。

攻占了洛阳的安胖子此时显露出了他一个政治暴发户的本色,没有趁唐帝国立足未稳的机会扩大战果,继续西进,而是迫不急待地在洛阳称帝。这给了唐帝国喘气的机会,各道援兵开始聚集长安,封常清与高仙芝退守潼关。与此同时,安禄山的大后方也后院起火,平原郡太守颜真卿与常山太守颜杲卿兄弟联兵抵抗叛军,一度收复了河北十七郡。郭子仪、李光弼出兵井陉,灭叛军四万。而河南方面,一个小小的县令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以极少的兵力阻截着叛军南下江淮的路。

那就是张巡!

张巡,河南南阳人,少时家境良好,博览群书并过目不忘,倾财好施,在开元末中进士。

张巡因为为人正直,不肯攀附李林甫、杨国忠之流,官运一直不顺。初为太子通事舍人(正七品),后外放,任河北清河县令。在清河,张巡干得很好,但还是升不了。在清河当了十三年县令后,在天宝十四载(755年),平级调任真源县县令(今河南鹿邑),继续干七品芝麻官。

在真源,张巡压豪强,抓治安,治下民居业安,很受爱戴。

安史之乱爆发,面对潮水般涌来的叛军,很多没有打过仗的政府官员慌了神,不是逃跑就是投降。天宝十五载正月,安禄山手下大将张通晤率兵进犯河南,相继攻克了宋(今河南商丘)、曹(山东曹县)等州。张巡的顶头上司谯郡太守杨万石看叛军势不可挡,准备举郡投降,并委任张巡为长史,迎接叛军。

杨万石的指令传到真源,张巡率全城百姓到帝庙哭拜,然后宣布起兵讨叛。

真源是个小县,张巡筹集到的人马很微薄,仅千人。

张巡带领这一千人马到雍丘(今河南杞县)与反抗叛军的单父尉贾贲会合,入驻雍丘。

雍丘是洛阳通往江淮地区的要道,叛军要南下江淮,就必须占据雍丘。

原雍丘令令狐潮早已投降叛军,后被贾贲赶跑并将其妻女杀死。令狐潮后率兵攻打雍丘,贾贲战死,张巡被奉为主帅。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张巡多次击败叛军的进攻。

至德元载(756年),令狐潮、李怀仙、杨朝宗、谢元等叛将率兵四万再来争夺雍丘。面对十倍于己的敌军,张巡沉着冷静,在坚守雍丘的同时,常常果断地出兵袭击,展开袭扰,坚守雍丘六十多天,大小三百余战,带甲而食,裹伤再战,最终将叛军击退,歼敌两千余人。

此时各路战事都朝有利于唐军的方向发展。唐玄宗虽然错杀了当时的第一名将高仙芝,但是继任的哥舒翰继续采取了高仙芝固守潼关的明智之策,使叛军在潼关面前无法再西进一步。郭子仪与李光弼在河北接连大败史思明部,而叛军东进、南下又被张巡和鲁炅阻于雍丘和南阳(今河南邓州)。

然而唐玄宗又一次出昏招,在形势大好的情况下弃潼关天险不守,强令哥舒翰出兵迎战安禄山,结果在陕西灵宝被安禄山部下大将崔乾裙所败,二十万兵马几近全军覆灭,主帅哥舒翰被俘,不久为安禄山所杀,潼关失守。唐玄宗逃往蜀中,在途中(马嵬坡)发生了兵变,李隆基从此失去了他的江山,还有爱情。

长安被叛军所占领,李光弼、郭子仪等人也被迫退入井陉。

势孤力单的张巡部所迎来的是前所未有的困境。

令狐潮再度率军围攻雍丘。

张巡用一个又一个的妙计良策解决着雍丘的危机,声东击西,草人借射,包括不太讲信用地让令狐潮退兵取柴,这样边耗边战,又坚守了雍丘近四个月的时间。

安禄山的叛军见攻克雍丘无望,于是在雍丘以北设置杞州,准备对雍丘长期围困。

张巡见孤城难守,敌人一旦合围,就难以逃脱,便在敌人未修好营垒之际,组织了一次漂亮的反击战,歼敌近万后撤离雍丘退守宁陵。

在宁陵,张巡与睢阳太守许远联合,大败杨朝宗。

在甘肃即位的唐肃宗任命张巡为河南节度副使,指挥江淮方面的作战。

而安禄山也在至德二载(757年)正月被其子安庆绪所杀。安庆绪在洛阳称帝,将进攻的焦点转移到太原与睢阳。

至德二载正月,安庆绪派尹子琦、杨朝宗率十三万大军进攻睢阳,睢阳太守许远向张巡求救告急,张巡决定舍宁陵救睢阳,两人合兵睢阳。

张巡、许远的兵力合起来不到一万,而对手则是十三万大军。

第一阶段,张巡同样采取了坚守之余主动出击袭扰的战术,相持十余天,灭敌近二万。

第二阶段,随着守城兵力的减少,张巡决定擒贼擒王,射杀尹子。他让士兵用蒿草作射头,射向叛军,让叛军以为城内已无射矢。尹子琦中计,放松警戒,近城督战,南霁云一箭射中尹子琦左眼。唐军出击,几乎活捉尹子琦,叛军再一次败退。

七月,尹子琦卷土重来。此时的睢阳守兵不足千人,已成一座孤岛,粮食补给又跟不上,而睢阳附近的唐将许叔冀、尚衡、贺兰进明,皆拥兵不救。张巡派南霁云突围求援,尚衡拒绝发兵,贺兰进明不但不发兵,还想将南霁云留为己用,南霁云气愤之下咬断自己的一根手指后愤然离去。南霁云到广陵、真源一带收罗步骑三千余人而回,与叛军大战后,入城仅千余人。

十月,尹子琦的叛军终于攻陷了睢阳。爬上城楼的叛军发现,仅剩的四百余睢阳守军全都已经饿得爬不起来了。

张巡、许远、南霁云、雷万春等三十六将被俘,无一投降,均被叛军所杀。张巡是年四十九岁。

张巡等人以数千之众,在雍、睢一带坚持抗击叛军长达两年,歼敌近十万,使得唐朝财赋主要供应基地江淮地区得以保全,为唐军最后组织反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战争人物命运走向

张巡:

浴血睢阳的张巡成为了大唐所敬仰的英雄,唐政府在大中年间就将张巡、许远、南霁云的画像置于凌烟阁。而在民间,张巡则被百姓所神化。据说战死于睢阳的张巡殉国时身首分离,芮城、邓州和睢阳三地百姓皆为他招魂而葬。他被追封为“通真三太子”。而至今,关中地区仍然祭祀他为孝王,东南亚一带的海外华侨地区仍然有张巡的祭庙。

然而张巡身上却拥有着无法抹去的历史“污点”吃人,这是中国史料中记载不多的名人食人事件。张巡许远困守睢阳孤城,外无援兵,粮草耗尽,城中草皮树根皆食尽。于是睢阳城人相易子而食。到后面,张巡杀其小妾,用为军粮。许远也亲杀家奴用以士卒充饥。至城破之日,所食人达三万余。

对于张巡食人事件历来就很有争议,明代的王夫之就是持批判意见的,认为张巡更应该自杀殉城,而不应该以食人而死守。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张巡并非食人狂。史载,安禄山叛军所到之处,“洛阳四面数百里州县,皆为丘墟,汝、郑等州,比屋荡尽,人悉以纸为衣”。原本繁华的盛世顿时变成了人间地狱,张巡聚众而起抗击叛军,不仅是忠效朝廷,更是为了民族大义。

在大罪和大义之间,张巡有选择吗?

张巡做的这道题太难,里面没有正确答案。

而中国的百姓是善良的,他们更愿意记住英雄式的张巡。

战争猜想:

雍、睢保卫战,一定要打得这么艰苦惨烈吗?安禄山一介胡将,就能将百年的大唐江山翻个底朝天吗?事实上,更多的是唐帝国本身的运转出了问题,从错杀高仙芝、封常清,到强令哥舒翰出兵,因为内部政权的纷争,唐王朝错过了一个又一个快速平乱的机会,直至睢阳危急,附近的其他唐将依然拥兵不救。唐政府本身的内耗和效率低下,才是造成了安史之乱长达八年的最主要原因。

如果当初的大唐再多几个张巡挺身而出,安史之乱给唐王朝带来的危害也许会小很多。

标签: 保卫战

更多文章

  • 趣闻:唐太宗李世民竟然害怕“乡巴佬”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乡巴佬

    李世民身为大唐皇帝,一国之主,有至高无上的生杀予夺之权。按理说,只有别人怕他时候,绝无他怕别人的道理,然而实际上,不仅确有别人不害怕他的例子,也确有他害怕别人的事实,这就是他和被他称作“一面镜子”的魏徵的关系。魏徵的相貌一,本是河北馆陶县的一个“乡巴佬”,但他从小爱读书,知识渊博,很有远见卓识,曾参

  • 李世民竟是唐朝影帝?拔刀欲自杀其实暗藏玄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影帝

    翻阅历史,你会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规律,一个好的皇帝,必然是一个“演技出众”的影帝。比如赵匡胤,他在兵变夺位时,竟然装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痛苦流涕,对后周三位宰相说道:“违负天地,今至于此!”把自己打扮成一个无辜的“受害者”。如果说赵匡胤是“宋朝影帝”,那么“唐朝影帝”非李世民莫属了,他的演技也十

  • 唐朝传下来什么职业,当年很卑微,反而现在被捧得相当耀眼!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朝

    我国有着悠久的古代史,在这段漫长的岁月里,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故事,现在看来,非常的有趣味性,唐朝李世民期间,出现了一种新兴的职业,当时看上去地位不高,然而一千年后的今天,这个职业是众多少男少女所梦想的职业,不仅能够享受在舞台上众星捧月的感觉,还能获得数额可观的金钱,那个职业就是艺伎,放到今天就是被人

  • 李建成之所以断送大好局面的只因为这件事,这事到底是什么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这件事

    李建成犯了一个大错误,他为了提防李世民对他不利,私自招募了很多的兵,私自招兵!这说明什么?说明李建成这个人,很不清醒。此时李世民已经处于很不利的局面了,失宠了,如果李建成很清醒的话,下一步就应该逐步依靠李渊夺了李世民的兵权,这才是釜底抽薪的办法呀,搞掉一个人你就先把他权力拿走,这才是釜底抽薪的好办法

  • 萧皇后历经六个帝王 为什么李世民还要接她回家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萧皇后是南朝梁明帝的女儿,天保二十年二月十九日出生于后梁国都江陵。她天生丽质,娇媚迷人。从十三岁嫁为隋朝晋王妃开始,历经杨广、宇文化及、窦建德、突厥处罗可汗、吉利可汗和李世民等六位丈夫,虽然身上的标签从少女、熟女、大妈一直换到大娘,但是她的魅力从未打折。在萧皇后生活的时代,连变化相对缓慢的国号都换了

  • 第一节 天文测量,收获颇丰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在唐玄宗李隆基的励精图治之下,开元时期百业俱兴,并且铸造了诸多成就。在科技文化方面,天文测量,数学医学,建筑地学,农业手工等方面,均有巨大成功。这些成就的获得和玄宗时期的政治统治和治国措施是分不开的。唐朝在天文学上的成就,最着名人物的就是僧一行、王希明等。唐玄宗开元十二年(724年),僧一行进行了天

  • 1、律令格式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律令

    唐朝成文法分为律、令、格、式,四者各有侧重并构成和谐整体。“令者,尊卑贵贱之等数,国家之制度也;格者,百官有司之所常行之事也;式者,其所常守之法也。凡邦国之政,必从事于此三者。其有所违及人之为恶而入于罪戾者,一断以律”(《新唐书》卷56《刑法志》)。律最为稳定、重要,是司法部

  • 大唐秘史: 唐太宗李世民竟败在这人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大唐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唐太宗李世民一生中打过的唯一一次败仗是在高句丽,一个叫安市的小地方。当时唐太宗带十万精兵亲征,以摧枯拉朽的局势连克几个阵地,俘虏高句丽军十几万人,高句丽主力基本全被摧毁。只要拿下安市,就可以直下平壤。但没想到竟被拦在了那里。唐军每日猛烈进攻安市,连续月余,唐军在城墙边兴筑土山进逼城

  • 长孙顺德简介:放纵自己,不守法度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法度

    长孙顺德(生卒不详),唐初将领。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的本家叔父(亦太宗李世民的叔岳父)。父亲长孙恺,隋朝时任开府。长孙顺德在隋朝时任右勋卫。他为逃避辽东的战役,从军中偷跑出来躲藏到太原,受到李渊、李世民的热情接待。当时国内群雄并起,李世民也以讨贼为名,令长孙顺德与刘弘基等招募兵勇,一月之间,招一万多人

  • 唐朝那些淫乱后宫的皇后以及公主们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后宫

    武则天生了四个儿子、一个女儿:长子李弘、次子李贤、三子李哲、四子李旦、幼女太平公主。武后对四个儿子一点儿也不喜爱,而对幼女娇爱得无以复加。什么原因?原因很简单,是天性似与不似。太子李弘天性仁厚,心肠太软。次子、三子宽厚有余,威猛不足。四子更是近于怯弱。而太平公主则不同,不仅相貌像她,果敢识断也远远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