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唐秘史: 唐太宗李世民竟败在这人之手?

大唐秘史: 唐太宗李世民竟败在这人之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345 更新时间:2023/12/28 9:16:49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唐太宗李世民一生中打过的唯一一次败仗是在高句丽,一个叫安市的小地方。

当时唐太宗带十万精兵亲征,以摧枯拉朽的局势连克几个阵地,俘虏高句丽军十几万人,高句丽主力基本全被摧毁。只要拿下安市,就可以直下平壤。但没想到竟被拦在了那里。

唐军每日猛烈进攻安市,连续月余,唐军在城墙边兴筑土山进逼城池,安市守军也增加城墙高度抗拒。远征军士卒轮流出阵,每天六七次会战,冲锋战车发射出的石炮击碎城楼,城中守军立即筑起木栅塞住缺口。土山不断增高,六十天日夜不停,山顶距安市城墙数丈,下眺望城中一览无余。眼看破城在望,忽然土山崩塌,压到城墙上,城墙跟着崩塌。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唐军没能抢到机会,高句丽守军却反应迅速,从缺口杀出,夺取土山,挖掘壕沟,反过来抵抗唐军。李世民下令夺取土山,但连续三日不能攻取。

此时冬季已至,唐军没有御寒装备,粮食也快吃完。李世民只好下令班师。撤兵的时候,安市城防司令登上城墙送别,李世民对他的英勇和胆识由衷赞赏,特别赠送他一百匹绸缎作为礼物。相信李如果有机会攻破城俘虏该城防司令的话,一定会对其特别优待并且重用的。

这位堪称高句丽民族英雄的城防司令叫什么名字呢?我国史书中没载。让人惊讶的是,高句丽的历史竟然也没载。很多年后,韩国人还是凭借中国民间小说,才终于挖掘出这个很中国风的名字——杨万春。

是他的功勋不够卓着、行为不够伟大么?显然不是,因为到现在,他已经是韩国民族英雄之一,写入朝韩历史课本,并出现了以他名字命名的战舰。这证明,他的成就是被认可的。

没有载入历史的原因,是历史记录的掌握者有意抹掉了他。这个掌握者是当时发动政变杀掉旧另立新王,独揽高句丽军政大权的渊盖渊盖苏文政变时,满朝文武都赶快投效,只有杨万春拒不承认。渊盖苏文带兵攻击,却不能攻克,只好任他驻防安市,成为治下的一块飞地。

安市战役后杨万春发生过什么,现在已经无从知道了。他默默地消失在浩瀚的历史当中,就像没存在过一样。自己人下手比敌人狠多了,敌人只是和你较量力量与智力,发现势均力敌或是你优于他时会赞赏,自己人却无视你,让你蒸发——不仅在历史上,也会在现实中。

标签: 大唐

更多文章

  • 长孙顺德简介:放纵自己,不守法度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法度

    长孙顺德(生卒不详),唐初将领。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的本家叔父(亦太宗李世民的叔岳父)。父亲长孙恺,隋朝时任开府。长孙顺德在隋朝时任右勋卫。他为逃避辽东的战役,从军中偷跑出来躲藏到太原,受到李渊、李世民的热情接待。当时国内群雄并起,李世民也以讨贼为名,令长孙顺德与刘弘基等招募兵勇,一月之间,招一万多人

  • 唐朝那些淫乱后宫的皇后以及公主们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后宫

    武则天生了四个儿子、一个女儿:长子李弘、次子李贤、三子李哲、四子李旦、幼女太平公主。武后对四个儿子一点儿也不喜爱,而对幼女娇爱得无以复加。什么原因?原因很简单,是天性似与不似。太子李弘天性仁厚,心肠太软。次子、三子宽厚有余,威猛不足。四子更是近于怯弱。而太平公主则不同,不仅相貌像她,果敢识断也远远超

  • 李绅的《悯农》忧国忧民,为什么本人却引得后世争议?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忧国忧民

    浩瀚的唐诗海洋,李绅撰写的《悯农》通俗易懂、颇具深意。正因如此,在这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传诵。李绅本人也因这首诗而流芳万代,成为了忧国忧民典型诗人的代表。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李绅,是不是也像他在诗中所表现的那样,忧国忧民,帮助百姓呢?实际上,真实的李绅,生活是极讲排场的。有一个成语叫做“司空

  • 后宫秘史:唐太宗李世民为什么不喜欢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不喜欢

    武则天是唐朝的美女,因为容颜俏丽,很早就有美名。14岁的小女子被召入宫,刚开始很受大唐皇帝的宠爱,可后来发生了几件事,让李世民对武则天不得不提防;其一,武则天非常聪明,看见太宗喜欢书法,就潜心研磨书法;知道皇帝喜欢诗歌,也找时间自己琢磨诗歌,当然这两方面在当时都有太高的造诣。就因为武则天过于聪明,反

  • 唐朝重大事件:太原起兵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太原

    隋炀帝大业七年(611),准备征伐高丽,使社会各种矛盾迅速激化,年底终于爆发了王薄农民起义。隋炀帝仍然我行我素,大业八年、九年、十年三次征高丽,使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农民起义的星星之火发展成燎原之势,起义浪潮席卷了全国。看到隋朝政权摇摇欲坠,官僚地主纷纷组织武装趁火打劫:他们一方面镇压农民起义,窃

  • 【唐朝?房玄龄】唐朝贞观一代名相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朝

    房玄龄,(579年~648年),别名房乔,字玄龄(一说名玄龄,字乔松),汉族,唐代齐州临淄(今济南章丘相公庄人),是中国唐朝时的开国宰相,父房彦谦。玄龄博览经史,工书善文,18岁时本州举进士,先后授羽骑尉、隰城尉。隋末大乱,李渊率兵入关,玄龄于渭北投李世民,屡从秦王出征,参谋划策,典管书记,任秦王府

  • 朱温的禅让闹剧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闹剧

    公元907年,唐代最后一个帝王唐哀帝竟将自己家苦心经营了这么多年的李氏王朝白白送给了一个朱姓的地方节度使。而位朱姓人氏,从前是企图要将这大唐王朝送上断头台的叛军首领。如今,他用另一种方式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而且他的皇权来的比打仗容易和安全多了。至此以后,中国历史上繁盛一时的大唐王朝终告结束,取而代之则

  • 房玄龄妻子乃“吃醋”鼻祖死后与李世民同葬昭陵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鼻祖

    吃醋了大家应该知道什么意思,这个词语就是用在夫妻之间,情侣之间的词语,情侣之间做的某一件事情让另一方不满意(这个不满意不是所有的事情,比如男的和另一个女的亲近,女的和另一个男的亲近)这个时候吃醋这个词就用上了。其实吃醋这个词是在唐朝的时候就有了,这个还得从一个人说起,那就是房玄龄,唐朝的梁国公,也是

  • 唐德宗李适:弱势君王与强势军阀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军阀

    当公元779年唐德宗李适登上皇帝宝座的时候,他有着中兴大唐的抱负和信心。这种抱负和信心源于他的经历:他于天宝元年(742)四月十九日生于长安大内宫中,整个少年时代都是在大唐帝国昌盛繁华的辉煌岁月中度过的。但好景不长,他14岁那年,天宝十四年(755)的十一月,爆发了安史之乱。第二年长安失守,玄宗出逃

  • 玄武门之变:同根相煎的伦常惨剧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伦常

    有政治的地方就有人与人的斗争,有皇权的地方就有骨肉间的残杀,这似乎是一条不成文的规律,朝朝如此,代代如此。究其原因,一则皇权的力量太诱人,那简直是人世间至高无上的金字招牌,一则除了殿后的清朝外,没有一个很明确的标准用于抉择继承者,虽然嫡长制早已确立,但究竟是身份重要还是能力重要,一直是历代君主头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