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隋朝瓦岗寨袭取洛口仓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隋朝瓦岗寨袭取洛口仓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362 更新时间:2023/12/26 12:03:19

袭取洛口仓(隋朝)瓦岗寨的好汉们下手非常狠,一下就端掉了隋王朝的命根子

战争概述:隋末国内社会矛盾重重,内忧外困,百姓民不聊生,全国各地都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大业六年(610年),翟让在瓦岗寨(今河南滑县东南)扯起义旗,引得各路豪杰来归。后来李密接管了这支队伍的领导权,瓦岗军败张须陀、灭刘长恭,并在大业十三年二月初九袭取洛口仓,给了隋王朝致命一击,成为隋末农民战争的关键转折。

将帅星数:李密王伯当徐世绩秦叔宝单雄信程知节张亮

精彩星数:

政治影响星数:

综合星数:6.5★

战争类型:粮战当初修建洛口仓的时候,大隋王朝没想到是给瓦岗农民兄弟们提供了一道丰盛足的大餐。

战争深度解析:

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李世民为了表彰和纪念当初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修建了一座凌烟阁,请当时的大画家阎立本绘画,书法家褚遂良题词,将为唐帝国建功最大的二十四名臣子的等身画像置于凌烟阁。据说太宗晚年经常独自前往凌烟阁,追忆当年与兄弟们金戈铁马一起打天下的峥嵘岁月,久久不愿离去。

后世称跻身凌烟阁的二十四人为“凌烟阁二十四臣”,它代表了大唐帝国至高无上的荣耀。

二十四人中,三股势力占据了大半壁江山:第一股势力来自于李氏皇族外戚,占据五席(长孙无忌、李孝恭、高士廉、柴绍、长孙顺德);第二股势力是当年跟随李渊晋阳起兵的骨灰级元老,占据了六席(房玄龄、段志玄、刘弘基、殷开山、刘政会、唐俭);第三股势力却是来自于一支农民起义军瓦岗寨,竟然占据了五席(魏徵、张亮、程知节、徐世绩、秦叔宝)。

大唐帝国李渊、李世民父子如此重用一支敌军的众多降将,恐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而在中国民间,任何一个山村老寨里的老孺幼童,或许有人不知道比尔·盖茨,但没有人会不知道门神秦叔宝,料事如神、未卜先知的牛鼻老道徐茂功,三板斧打遍天下的福将程咬金。

瓦岗!是隋末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里最亮丽的色彩。

隋王朝从当时地球上最富庶的国家之一,变成危机四起的末代王朝,只需要一个败家子杨广

杨广太能烧钱,而为他的行为埋单的是天下百姓。

开运河、征高丽、修宫室,无一不大征徭役。从仁寿四年(604年)到大业八年(612年)八年期间,杨广发起大规模的徭役达二十二次,仅修建洛阳新都,就累计征用役丁二千万人次,而死于修建洛阳新都的民工则达到了百万。到江都旅游,修龙舟、修行宫、开运河,所用人力工匠达九百五十七万,巡游所用兵力和役丁达五十余万,创下史上之最。

三征高句丽,累计用兵三百四十余万,民工六百八十余万,没在高句丽人身上讨到一丝便宜,上千万的壮年劳力投入残酷的战争,“耕稼失时,田畴多荒”。

无论是有利于后世的宏伟工程还是个人的疯狂消费,总体特征就是劳民耗财。为杨广埋单后的天下百姓,已经“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弃于匡床”,日子过不下去了。

反,只能反。

大业六年(610年)的大年正月初一,正当洛阳的达官贵人欢天喜地过节时,有几十个“素冠练衣,焚香持华”,自称是弥勒佛的平民赤手空拳夺取了建国门守门卫士手中的兵器,并准备攻打皇宫。这一叛乱被杨广之子齐王杨暕迅速平定。

杨广并不知道,这是山呼海啸来临前的一个先兆。

当年六月,雁门人尉文通聚众三千在莫壁谷起义;十二月,朱崖(今海南琼山东南)人王万昌起义。

如果说大业六年的几次起事规模都不大,杨广可以不放在心上的话,那么到了大业七年的起义,就让杨广坐立不安了。大业七年(611年),正当杨广发动百万大军征伐高句丽时,邹平(今山东博兴西南)人王薄聚众于长白山(今山东章丘东北)起义,还为自己的队伍编了首“无向辽东浪”,在山东一带广为传唱,正式拉开了隋末农民起义的大幕。

王薄起义后,漳南人窦建德、孙安祖于高鸡泊,张金称于河曲,高士达于清河、刘霸道于豆子航(今山东惠民县),纷纷起义,天下大乱。

翟让是东郡韦城县(今河南滑县东南)人,农民出身,有一定文化,后来成为东郡的一个法官(法曹),却很倒霉,不知犯何事被判死刑。但当时的狱吏黄君汉却看中翟让是个有大作为的人物,决定置身家性命于不顾,跟着翟老大混。在黄君汉的帮助下,翟让完成了瓦岗版“越狱第一季”。(黄君汉后来也成为瓦岗大将,再后来投唐,唐初几大战役里都有他的身影,后来被封虢国公。)越狱成功的翟让和黄君汉逃到了瓦岗寨,也扯起了反旗。

这年正好也是公元611年,大业七年。

翟让的义军士兵大多为齐、济等地的渔夫猎手,身手都很不错。而随他起事的有同郡人徐世绩、单雄信,还有其故县吏邴元真、善于占卜的贾雄等人,有江湖好汉也有知识分子,相对于其他农民义军,这支部队综合素质很强。

翟让并没有满足于在瓦岗寨当山大王。当队伍有一定规模后,翟让听取了徐世绩向宋、郑二郡发展的建议,率部西出,进入荥阳(今河南郑州)与梁郡之间,在汴水上截获官私商船物资,所获颇丰。

腰包鼓起来的瓦岗军不断发展壮大,很快拥有了上万人马,越来越多的人才投奔这支很有前途的队伍。

公元616年十月,李密也来了。

李密字法主,京兆长安人。家世显赫,其曾祖父李弼是威名远扬的西魏“八柱国”之一。其父李宽亦为隋初名将,官至柱国,封蒲山郡公。李密袭承了父亲的爵位。年轻时的李密好结交名人贤士,文武兼修,拜学者包恺为师。李密不善理财,祖上留的那点财产很快被挥霍一空。

作为贵族子弟,李密最初当上了左亲卫大都督(相当于皇帝的侍卫队队长),官并不大,六品,却经常和皇帝谋面。李密个子不高,皮肤黑黑,头额狭而方正(和宋江的长相颇似),在当时一堆人高马大的帅哥侍卫中很显眼,连杨广都注意到他了,很不喜欢这个小煤炭,因此杨广发话了,说李密这长相,就别当侍卫了,换个岗位吧。

当初曾祖李弼当大柱国时,杨广他祖父杨忠还只是个大将军,现在连当个侍卫杨广还瞧不上,伤李密自尊了,李密干脆连官也不做了,回家读书种两亩薄地度日。

杨广不欣赏李密,有人欣赏越国公杨素。一次李密正骑着水牛看《项羽传》,被杨素遇到。杨素与之交谈后,觉得李弼这个曾孙很了不起,回家后对儿子杨玄感直夸李密。

大概是杨素生平很难夸奖人,父亲的评价在杨玄感心中留下很深印象,有意结交李密,与李密还成了磕头拜把子的兄弟。

在李密的熏陶下,杨玄感见杨广治理下的隋王朝日益混乱,自己老爹杨素为杨广的上任立下了头功,也没得什么好,渐生反意。大业九年(613年),杨广二征高丽的时候,负责为杨广搞后勤的杨玄感反了。

作为要好的哥们,对杨广又一肚子怨气,李密当然前往帮助杨玄感造反,并根据天下形势向杨玄感提出了三策:上策北据幽州,断炀帝后路;中策西入长安,控制潼关(今陕西潼关东北);下策就近攻洛阳,胜负难测。杨玄感选择了下策,兵败被杀。

作为同谋,李密被俘,押往高阳,但途中李密又神奇地上演了瓦岗版“越狱第二季”(看来要当瓦岗的领导人,必须学会越狱),亡命天涯。

几经辗转,李密决定投奔当时最有发展前途的瓦岗军。

对于李密的来到,翟让最初保持戒心,闲置不用。但李密却很积极,并主动向翟让提出由其去劝说附近的几支义军归附瓦岗军。在李密的努力下,外黄王当仁、济阳王伯当、韦城周文举、雍丘李公逸等义军相继归附了瓦岗军。

义军日益壮大,而军粮日益短缺,李密进一步向翟让提出了“先取荥阳、休兵馆谷”的战略。荥阳是隋朝的粮食基地之一,又是洛阳东出的屏障,控制该地区,不仅能解决军粮问题,而且可以作为下一步直逼洛阳的跳板。

翟让采纳了李密的建议,率领义军从瓦岗西出,向荥阳地区挺进,很快攻破了金堤关(今河南荥阳东北),攻陷荥阳周围诸县。对于瓦岗军的汹汹来犯,杨广派出了齐郡通守张须陀率部镇压。

张须陀堪称当时农民起义军的终极克星。张须陀早年跟随隋初名将史万岁讨伐羌人,屡立战功,后来又跟随越国公杨素平定汉王杨谅的叛乱。但张须陀真正威震江湖,还是在隋末农民起义战争中,张须陀遇神杀神、遇佛杀佛,先灭长白山王薄,再败裴长才、石子河于历城,北海郭方预、齐郡人左孝友、涿郡卢明月,都成为了张须陀手下败将,而张须陀与翟让的瓦岗军交战三十余场,每战皆胜,打得翟让灰头土脸。

张须陀手下大将秦叔宝、罗士信,皆是神勇能战之辈。

面对张须陀,翟让底气不足,闭关不战。李密这时又出来说服翟让,说张须陀屡胜瓦岗军,一定恃勇而骄,可设计除之。于是瓦岗军在李密的部署下,在大海寺(今河南荥阳东北)设下埋伏。然后派兵与张须陀部作战,诈败,将张须陀引入包围圈,在大海寺围歼张须陀。

张须陀一死,隋王朝再无良将,瓦岗军也从此名震天下。

之后的瓦岗军却发生了分歧。翟让认为瓦岗军的名头已经闯出来了,无所追求,想回瓦岗,而李密却认为应该继续西行。

于是翟让率部回瓦岗。李密率领他的蒲山公营兵西进,又攻下数城。跟随翟让回程的部下对老大缩头缩脚的做法相当不满,让翟让很是不安,翟让于是又重返西行与李密合兵。

翟李合兵后,李密又制定了夺取西进洛口仓、开仓济民,壮大队伍,再夺取洛阳的战略部署。此时的瓦岗,李密已经成为了最有威望的人,翟让再次听从了李密的建议。

大业十三年(617年)二月初九,翟让与李密率7000精兵,出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越方山,袭击占据了洛口仓。

洛口仓一战,洛阳军力和信心受到重创,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都只能龟缩自保,无力收复洛口。

洛口仓的沦陷,对隋王朝来说是非常致命的。其一,洛口仓是当时天下第一大粮仓,共储备了二千万石粮食,洛口仓的被占,对于隋王朝是一个致命的经济打击,而瓦岗军也获得了丰厚的物质保障。其二,洛口一丢,杨广就丧失了北归之路,只能呆在江都等死,隋王朝的覆灭,也就指日可待了。其三,由于隋军的主力长期被吸引在洛阳附近,在太原的唐公李渊趁虚进入长安,建立了唐朝

瓦岗军势不可挡,占据洛口仓后,又在石河子歼灭了企图夺回洛口仓的刘长恭军。

随着战果的不断扩大,瓦岗内部权力的分配也必然要有一个结果。事实上,自翟让率部回来再次与李密合兵后,胜利的天平就倾斜于加入瓦岗后屡屡为瓦岗军的发展指出正确道路的李密。翟让这个老大位置坐得越来越力不从心。

大业十三年(617年)二月十九日,瓦岗军进行了一次领导人公选。翟让终于在这次“大选”中败下阵来,让出了领导人的位置。瓦岗众将推选李密为瓦岗军新的领袖,号称魏公。建立领导瓦岗军的机构,称为魏公府。翟让被拜为上柱国,单雄信为左武侯大将军,徐世绩为右武侯大将军。

一山永远不能容二虎,哪怕另外一只虎已低头认输。九个月后,翟让被李密所杀。

拥有了政权后的瓦岗军进一步壮大,江淮一带的义军纷纷归附李密,一时间瓦岗军发展到数十万人。

李密修建了洛口城,作为瓦岗军的根据地。同时令元帅长史房彦藻率军东进攻城掠寨,河南一带的郡县大多被瓦岗军所占。

此时的天下,除了李密的河南瓦岗义军、窦建德的河北义军、杜伏威的江淮军外,其他地方割据势力也反隋自立。就在李密称魏公的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也在晋阳起兵反隋。一时间,天下的局面错综复杂。

争夺瓦岗军领导权后,李密把目光放到隋王朝东都洛阳上面。尽管部属柴孝和向他建议,隋王朝在洛阳有近二十万兵力,在群雄并起的情况下,理应该进军关中,占据兵力薄弱的长安,但李密没有听从柴孝和的建议,依然把争夺洛阳当作首要目标。

之后,瓦岗军在回洛仓与隋军反复展开争夺,在大业十三年(617年)五月二十九日,被隋军所败,退回洛口城;六月,休整后的瓦岗军又卷土重来,夺取回洛仓;七月,杨广又派将军王隆等将率五万增援洛阳。瓦岗军将隋王朝的主要火力都引到了自己身上。

瓦岗军在黑石、洛水等洛阳外围地区多次击败王世充,最后王世充退守洛阳。瓦岗军此时虽有三十万之众,但却无法攻克洛阳。

当瓦岗军在洛阳与隋军纠缠苦战时,太原起兵的李渊派其子李世民率兵三万攻入关中,于大业十三年(617年)十一月攻占长安。次年三月,宇文化及在江都发动政变杀杨广。五月,李渊于长安称帝,建立唐王朝,越王杨侗也在洛阳称帝。

李密和他的瓦岗军却被阻挡在洛阳城外,在天下争夺战中失去了最好的机会。

在洛阳的瓦岗军,不仅要面对洛阳城的王世充部,还要面对从江都北上的宇文化及部。双方从政治到军事上都展开了错综复杂的较量,之后瓦岗军虽然击败了宇文化及部,但瓦解在激烈的拉锯战中实力大损,士气也落到了低谷。

公元618年九月,王世充在北邙大败瓦岗军,取得了对李密的决定性胜利。瓦岗军前后十余万人被王世充所俘,李密率领残部投降了李渊,宣告着隋末最有影响力的农民起义军的失败。

战争人物命运走向

李密:

瓦岗军成也李密,败也李密。是他的到来,让瓦岗军从一支偏居瓦岗的地方义军发展成为拥有数十万人、影响隋王朝命运的庞大军队。然而因为他的固执,一直将战争重心放在各路势力纠集的洛阳地区,导致了瓦岗军的最后失败。

李密投降李渊,本就是无奈之举。李渊也是看中了以李密的名头招揽瓦岗旧部,而李密却只想东山再起,在李唐呆了两个月,李密就反叛了李唐。事败,被李渊派唐将盛彦师击杀。

徐世绩:

演义中的瓦岗军,有一个神机妙算无所不知的军师徐茂公,堪称中国历史上三大牛人(另两位是诸葛孔明刘伯)。而历史上的徐茂公本名为徐世绩,文武双全,脾气暴躁但行侠仗义,颇具侠名。

徐世绩后来投靠了瓦岗军。

在瓦岗,徐世绩屡立战功,李密建魏公府,他被封为右武侯大将军。

李、翟内讧,徐世绩一再提醒李密要注意团结。李密不高兴,命他出镇黎阳,对其疏远。瓦岗军为王世充所败,李密入关降唐,徐世绩听从了魏徵的劝说,也决定归唐。

后来徐世绩为李唐帝国立下大功,李世民赐他姓李,因名与李世民犯讳,改称李绩。

李绩,无疑是一个远比徐世绩还要震慑中国历史的一代战神的名字。

秦叔宝:

演义中的秦叔宝一直扮演着瓦岗一哥的角色,在中国民间也当了千年的门神,出尽风头。而历史上的秦叔宝其实加入瓦岗军比较晚。秦叔宝原属隋大将来护儿部,后来又转到农民义军克星张须陀帐下。张须陀死后,他又投靠裴仁基,裴仁基投降李密,秦叔宝才正式成为瓦岗一员。李密失败后,他和另一名大将程知节一起投降王世充,但未受重用,这才投靠了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拥戴李世民立下大功。

与瓦岗寨另一民间所熟知的大将程知节一样,很多人认为秦、程二将所立之功,甚至比不上当初救李密的黄君汉,不配跻身凌烟阁二十四将,能最终入围,全靠当初在玄武门之变中站对了阵营,政治投机的成分比较大。

演义与历史,差别很大。

程知节:

只会三板斧的程咬金也是中国民间家喻户晓的人物。历史上的程咬金程知节出身世家大族,其曾祖程兴是北齐兖州司马,其祖程哲是北齐的晋州司马,其父程娄,是北齐济州大中正,所以程知节选择造反的理由很简单,老杨家和他家一直是死敌。

程知节是员猛将,无论李密、王世充(瓦岗解散后程咬金和秦叔宝先投奔的是他),还是李世民,都很喜欢这员大将。

程知节能够跻身凌烟阁,最大的功绩还是在玄武门中成为李世民最坚定的支持者,参与了整个事变。

老程一生征战,老了却留下了污点。唐高宗时代,他远征西突厥阿史那贺鲁,进行了屠城,又打了败仗,回来后被免了职,很快逝世,享年七十。

战争猜想:

当初如果李密的方向不是洛阳,而是长安,羽翼未丰的李渊父子,会是瓦岗军的对手吗?二李正面相争,谁会是最后的赢家?

标签: 隋朝

更多文章

  • 四海巡幸——纵情声色淫乐无度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淫乐

    隋炀帝贪图享乐的重要内容是他巡游天下,三幸江都(今扬州)。隋炀帝在洛阳显仁宫中目睹了自天下各处移来的名花异卉,鲜艳异常,娇嫩可爱,感到十分新奇。当了解到最尊贵而艳丽的丹桂、碧莲、金梅、银杏、垂丝弱柳等等均出自江南扬州时,他有了游览扬州的打算。当臣下向他禀报,扬州蕃厘观的琼花,开花似雪,香闻数十里时,

  • 诬陷兄长——阴谋图得东宫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东宫

    有一次,隋文帝秘密让人给几个儿子看相。看相人说:“晋王眉上双骨隆起,贵不可言。”隋文帝又问大臣韦鼎:“我的几个儿子,谁能够继承我?”韦鼎说:“皇帝和皇后最喜爱谁,谁就应该继承皇位,这不是我所敢于预料的。”隋文帝笑着说:&ldqu

  • 第一节 山雨欲来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之后,平南扫北,中国四周的边患几乎一一扫平,国家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此时高丽问题便又一次横亘在中国面前。隋朝几度在征高丽的战争中惨败,几十万中国士兵倒在了辽东大地上,唐朝上至太宗文皇帝,下至普通军民,谁不想把这笔账讨回来呢?当时李世民说了这么一段话:“辽东旧

  • 他是瓦岗五虎将之一 最后为何成了“道家仙祖”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成了

    在西安骊山西绣岭有一座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明圣宫,主奉谢映登仙祖。该“宫殿”毁于唐末兵火,九十年代初,台湾爱国人士颜武雄等七百余道教信士,为报谢仙祖保佑之恩,表达爱国之情,发愿集资近五千万元,历时十年才完成。实际上,在台湾民众中,谢仙祖也有广泛传播,如台北市新店青潭里就有一座专门祀奉这位道教仙人,气

  • 《独孤天下》第32集剧情介绍,白狐皮最后送给独孤伽罗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独孤

    在电视剧《独孤天下》中,杨坚和宇文邕打猎时同时射中白狐,杨坚本不打算计较,但听到宇文邕要将白狐送给伽罗。杨坚醋性大发,同宇文邕争执起来,并对其宣誓主权。下面一起去看看第32集精彩剧情吧!在电视剧《独孤天下》第32集中,杨坚提拔了一名将军,大家都非常爱戴杨坚,属下们对他阿谀奉承。杨坚率领队伍打猎,几人

  • 《独孤天下》是如何评价般若的?而安以轩又是怎么看对般若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般若

    安以轩今日更新微博,纪念自己结婚一周年,并晒出自己与老公十指交扣的照片,爱意浓烈,十分甜蜜。爱情上顺风顺水的安以轩,在工作上依旧毫不懈怠,由她强势出演的古装宫廷权谋剧《独孤天下》正在热播,并受到观众一致好评,可谓是爱情事业两不误了。安以轩在剧中饰演的是长姐独孤般若,她护短也爱憎分明、温柔也冷血心机、

  • 萧皇后是如何偷生的:宇文化及先淫皇后,再淫众夫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皇后

    萧皇后叛党杀了隋炀帝,又搜寻杨氏王亲,捉住便杀,无论长幼。杨氏亲戚,无一幸免。一些炀帝宠臣,或为叛党所忌的大臣,也连同杀了十数个。宇文化及就自称了大丞相,总掌百官,令他的弟弟智及为左仆射、士及为内侍令,司马德戡与裴虔通等,皆有封赏。叛党皆喜跃而归。宇文化及处置完毕这些事情后,当时天已经黑了,便野心勃

  • 杜伏威——建立农民革命政权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隋末各路农民起义中,势力最大的有三家,第一是瓦岗翟让、李密,第二是河北窦建德,第三就是江淮杜伏威了。杜伏威是齐郡章丘县人,自幼与辅公佑交好,二人为刎颈之交,江淮军就是他俩一同创立的。与前二者相比,杜伏威的出身最为贫苦,翟让是小吏,李密是世袭蒲山公,窦建德也算是个小土豪,杜伏威不同,他无财无势,是彻底

  • 第三节 突厥人的征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突厥

    确立了草原的霸权之后,突厥人的势力如浪潮般向四面扩张,首先遭殃的就是属于东胡的契丹。在通常的印象中,一提起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士兵,人们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幅骑射的轻骑兵形象。其实这种认知有着不小的误区,的确,后世的契丹人以骑兵雄强于中国北方,甚至占有中原,控骑数十万。可是与突厥对阵的契丹用来征战的主力

  • 杨玄感是谁?杨素和杨玄感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杨玄感是谁?杨素和杨玄感是什么关系杨素和杨玄感是父子关系。杨玄感是杨素的儿子。杨玄感(?―613年),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司徒杨素长子,隋末最先起兵反隋炀帝杨广的贵族首领。仕隋官至礼部尚书,袭封楚国公。杨玄感是隋开国功臣杨素之子,从小书本便读得很好,并且善于骑射,为官正直,很得时人尊敬。大业